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9《国字框》 湘美版
六年级书法上

心得反思
教学课题
2突出主笔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余飞鸿
教学目标
1理解“主笔”的意思;
2遵循书法“突出主笔”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九、心、也”等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九、心、也”等字。
教学准备及手段
笔、墨、纸、砚等
教 学 过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
1.讲解书法流源。
2.什么是“主笔”为什么要突出主笔怎么突出主笔
2.出示“门、尘”字:
(1)学生观察“门、尘”字。(2)“门、尘”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
交流,小结:“门”的重心在米字格中线上,左右大体对称,笔画分布均匀。“尘”字重心略右移,被包围部分上下对称,底横要写得平稳。
(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
三、欣赏与探究
1.出示欧体的“鹿”、颜体的“处”、赵体的“处”字和柳体的“处”字:
(1)学生欣赏。(2)仔细观察,说说书法名家的这几个字是怎样做到重心平稳的(3)交流。
2.出示名胜书迹:隶书汉《衡方碑》:
(1)欣赏后谈谈感受。(2)小结介绍“岱庙与汉碑廊”的特点。
2条幅的章法: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条幅的折纸方法。
2、教师示范条幅界格的画法。
3、指导学生折纸
四、练习集字“夜静春山空”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11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湘美版(共11张PPT)

1
导入赏析: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VS
2
突出主笔
任何东西都有主次之分,画是如此,字亦如此!
3
设疑自探:学生观察范字并提出问题
4
• 问题1:在由横与竖组合而成的独体字当中, 根据什么来判断是将横写长还是将竖写长? • 问题2:横与竖在这些字当中有什么关系?
5
解疑合探
9
运用拓展
学生自学“士”字
10
感谢聆听!
11
问题1 :在由横与竖组合而成的独体字当中, 根据什么来判断是将横写长还是将竖写长? 问题2:横与竖在这些字当中有什么关系? (合探提示:从颜体基本特征和字形来思考)
6
一观二判摹四个 2.由上往下竖着写 3.要遵循今天上课的要点
8
作品展示,学生互评。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1. 掌握女字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女字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三、合作探究1. 阅读课本例字“安”下边的文字,思考:女字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女”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女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安”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
“安、委”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女字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结合课本40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女”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董其昌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进一步巩固女字底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教学目标:1. 掌握四点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四点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三、合作探究1. 阅读课本例字“兼”底下的文字,思考:四点底的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兼”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
“兼、烈”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四点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四点底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4. 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媒体介绍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学期书法教学计划本学期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有更细致的观察解识能力。
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书写思考。
也会不知不觉地产生自己的书写目标,有更多自己的书写追求。
针对六年级学情,本册教材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编写,引导学生由“书法枝能”逐步走向“审美与文化”。
教村融部首训练、结构领悟和集字创作为一体,以书写体习为主体,编入精要的经典名帖欣赏,适当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的内容。
教村传承传统书写技能的训练,依托临摹来帮助学生认识笔画的形态,领悟结构规律,通过集字创作来提升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从而使其合理科学地调整学习方向。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1.知识熟练地掌握毛笔运笔方法,运用笔画的粗细、长短、正科、弯直的符号语言,体会提按、力度,节奏等变化,来塑造汉字形态,表现书法中的美。
有初步的书法应用意识,运用结构规律指导范字书写。
尝试从外形轮廓入手,来认识部首和范字的基本形状。
运用都首和范字的组合搭配关系,创造不同的书写风格。
借助范字赏析,鼓励学生在临摹中内省和分析。
借助四大楷书中范字的“对比与欣赏”,巩国书写技能。
了解常见的书法作品幅式,学习中堂书写格式。
认识行书字体,在欣赏经典碑帖中,表达感受和见解。
借助习字格,较好地把握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逐步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匀称、端正美观。
借助自学、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描红、临摹、背临等训练,提高“眼,脑、手”的协调性。
2.能力能借用几何图形或辅助线,确定范字中笔画、结构的形体特点,提高观察效率和准确性。
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
在临摹或其他书写活动中,养成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
3.情感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和生活中的书写。
初步养成勤于观察,认真读帖、静心书写的好习惯,书写整洁、美观。
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课件

雨的表现手法:勾法、刷法、刮法 创作步骤
• 先画好雨中的人物,景物
• 添加雨滴、云朵,注意用线,(用色彩工 具画雨)
• 涂上美丽的颜色
作业要求
*画一幅雨中景或雨中行的画 提示:把雨天见到的印象最深的场
景画下来。
* 注意构图饱满,主次分明。
谢谢欣赏!
10
艰 苦 岁 月
浙江民间泥塑 《百鸡图》
几何形化
人物速写方法步骤
整体——局部——整体
• 1 通过定点观察概括 大几何形
• 2 概括中、小几何形 3 充实几何形 (解剖
结构、衣纹刻画等) • 4 艺术处理 (虚实、
疏密、黑白灰、构图等)
1.定出人物在纸 面上的位置,画出大 外形及基本比例。
铜车马 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
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 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
活动
根据所学内容,尝试绘制兵马俑人物的神动作或 局部的神态、服饰等。
7
8
田园的精灵
什么是编织
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
编织的主要种类
竹编、藤编、草编、棕编、柳编、 麻编等六大类。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 的发现之一,被世界誉为“第八大奇 迹”。
三亚位于海南岛南部,被称 为“东方夏威夷”
课堂作业: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背包,把 你看到的形状画在纸上。
课外作业:
想一想自己去旅行的地方在 哪里,需要准备那些物品, 画一画自己的背包及生活用 品。
2
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斑 斓,但这里我们把它看成一 个由各种微妙影调和各种 形状组成的单色体.
服饰
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 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 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 领花、肩花。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15《认识行书》 湘美版

3.对临:对照字帖书写,反复比较练习。
双钩练习
沿字帖范字边缘钩 一遍,再用毛笔填写。
单钩练习
沿字帖范字中心钩 一遍,再用毛笔填写
临习
请用宣纸或水写布对 照字帖临写,每写完一 遍,请认真对照字帖, 找差距,再写 宕多姿,各尽其态;章法形断意连,气韵生动。明末董 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 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 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1.行书最初是_简__省___体,实用性强,有_快__写___和__连__带__的特点。 2.行书的特点: 笔法:__解__散__楷__法___与__映__带__连__绵___。 结构:__因__形__定__体___与__随__时__布__白___。 章法:__行__气__贯__通___与__左__右__照__应___。
“神龙本”等《兰亭序》是怎样制作的呢?
写法举例
行书最初是快写体,实用性强,所以有“连带”和“简省” 的特点,有时笔顺也与楷书不同。笔法、结构和章法自成规范, 变化丰富,一般不像楷书那样体系分明、形态统一,而是以基 本字形为基础,在书写中适时调整笔画和部件来协调各种矛盾, 因形定体,随势布白,形、势相生相济,使一行之内行气贯通, 而左右之间又相互照应,达到和谐效果。
王羲之《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朋友们来到会稽山阴
的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为大家的诗歌合集写了序,就是这篇《兰 亭序》。《兰亭序》的书法流露出王羲之平日的俊朗风神以及书写时 内心所充满的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原迹已经失传, 唐朝摹本中最逼真的据传是冯承 素摹本,因帖前后各有唐中宗李 显年号“神龙”印的一半,故又 称为“神龙本”。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1、女字底教学目标1、了解女字底的形态,学会其用笔法。
2、学习短横与长横在字中的运用。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与毛笔执笔法。
一、组织教学: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检查: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
三、新授:1、揭示课题,明确本课任务。
2、欣赏颜真卿的书法,感受颜体,并回答问题:观察横与横有什么不同。
3、学习横的写法。
(1)认识横的形态。
观察“丈、广、月、朱”,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横的形态,并画出运笔方向。
短横:左尖横——形态:劲健,左低右高,由细到粗;运笔方向和方法:起笔轻,行笔按笔,收笔回锋。
右尖横——形态:劲健,左低右高,由粗到细。
运笔方向和方法:起笔稍重(顿笔),行笔按笔,收笔轻。
长横:形态——舒展,略呈弧势,由粗到细。
运笔方向和方法——起笔稍重(顿笔),行笔提笔,收笔回锋。
行笔速度由慢到快。
4、学习横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短横与长横在例字中的用笔与空间结构特点。
法、其、理(2)老师示范书写例字:其、法(3)学生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
2、四点底教学目标:1、学习四点底的用笔方法。
2、练习书写带有竖的几个字。
一、导入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竖的写法2 、板书课题:竖的写法。
3、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竖的写法。
二、了解竖的基本形态,学写“竖”1.出示小黑板,看看不同的竖?“年、部、而、卓”2.认识垂露竖和悬针竖,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3.师范写4.生说说运笔特点5.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悬针竖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
至捺脚处向右渐渐提笔出锋;垂露竖则为藏锋。
6.评议病笔7.同样方法学习横的写法8.评议学生作品,9.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
注意不要倾斜。
(1)生练写(2)互相评议三、毛笔字书写指导1.带有“竖”的字。
(1)出示小黑板:上、十(2)观察这2个字的共同特点(3)师范写“上”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4)生练写“上”(5)集体评议(6)同样方法生练写“十”教学目标:1、学会木字底的写法(认识形态、掌握笔法、感受神采)。
小学美术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纸魔方 (2)

小学美术湘教版六年级上册 实用资料
市实小 清风制作
Page 1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六年级上册 第5课 高新双语学校 姚旭蕾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编纸框的基本制作方法、 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纸模型作品。
过程与方法:了解纸模型工艺的形式美的法 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耐 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
作品欣赏
单元形的制作方法图解
剪口长度要依序变化
制作过程:
活动要求:
灵活运用剪切纸方框的原理,将单个的纸 图形拼摆出更多千变万化的图形来。
正方形
三角形
除了正方形纸框,三角形纸框的棱上剪后折压,可以先向里折,再向外折一部分, 能产生丰富多样的形状。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看还能发现更多 的折压方法吗?
观察比较
1.哪几个纸图形是由相同的单元形拼摆出来的? 2.哪一个纸图形不是组拼出来的?
单元形的拼摆
仔细观察,你发现 这两组纸图形有什么联 系吗?
相同的单元形,组 拼方向和位置不同,产 生的图形就不相同。
组拼样式欣赏
组拼样式欣赏
创新探索:
课件设计者:赵霞 授课者:赵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小故事
怀素:中国唐代书法家。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出家。他 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 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 不易书写,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 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 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习,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 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 顶着烈日;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 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17
谢 谢!
18
秦 小篆
(线条流畅)
10
汉 隶书 (张迁碑)
11
欧阳询《九成宫》 颜真卿《勤礼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12
东晋 书圣王羲之的行书
13
怀素的在《自叙贴》的草书
14
“国”的笔画顺序
15
用“国”字创作小书作: 中国梦 中国魂 兴国安邦 国泰民安
16
教师寄语 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需要你们细心 观察,才能发现它的美。希望同学们练字要持之以 恒,学会观察,分析字形,用心去写。老师相信只 要大家努力,将来说不定我们班会出现了不起的书 法家!各位同学下来之后多练习带“国”字框的字。
“国”字框
1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自成一家, 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 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2
欧阳询初唐时期著名书 法家,此幅作品是《九成宫》 的局部,点画精到,方圆结 合,以方见长。
3
颜真卿盛唐时期著 名书法家,此幅作品是 《勤礼碑》的局部,点 画险绝,方圆结合,以 圆见长。
6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带国字框的字。
国 含义
会意字。“国”与“或”同源甲骨文从口(表示城), 从戈,表示以武器守卫城池。为了与“或”相区别又加 了一个“囗”(wei)以突出范围之意。本意为邦国,古 代王侯的封地。引申为都城、国家。
8
甲骨文和金文
(笔画粗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