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书法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横与竖》公开课PPT课件_0

3、细腰横
• 1、向左逆锋起笔 • 2、向右下顿笔 • 3、向右行笔,中间
稍提锋 • 4、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 • 5、提笔回锋收笔
二、竖
1、垂露竖
• 1、逆锋向左上起笔 •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中锋行笔 •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 6、回锋向上收笔
欧阳询的笔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直捺
•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 2、折锋向右顿笔 •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一、横的写法
• 1、逆锋起笔 • 2、向下顿笔 • 3、提笔右上行 • 4、中锋行笔 • 5、稍向上提笔 • 6、顿笔向右下回锋
1、长横
• 运笔方法如前述
2、短横
• 1、向左逆锋起笔 • 2、向右下顿笔 • 3、提笔折锋向右 • 4、蓄势后向右行笔 • 5、提笔向右下顿笔 • 6、提笔回锋收笔
2、悬针竖
• 1、逆锋向左上起笔 •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中锋行笔 •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三、撇
4
1、细腰撇
•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 3、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四、捺
柳公权的笔法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11横长竖短,横短竖长 湘美版(共11张PPT)

1
导入赏析: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VS
2
突出主笔
任何东西都有主次之分,画是如此,字亦如此!
3
设疑自探:学生观察范字并提出问题
4
• 问题1:在由横与竖组合而成的独体字当中, 根据什么来判断是将横写长还是将竖写长? • 问题2:横与竖在这些字当中有什么关系?
5
解疑合探
9
运用拓展
学生自学“士”字
10
感谢聆听!
11
问题1 :在由横与竖组合而成的独体字当中, 根据什么来判断是将横写长还是将竖写长? 问题2:横与竖在这些字当中有什么关系? (合探提示:从颜体基本特征和字形来思考)
6
一观二判摹四个 2.由上往下竖着写 3.要遵循今天上课的要点
8
作品展示,学生互评。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

行书注重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形成顾盼生 姿的效果。
呼应顾盼
行书在欹侧中求得平衡,展现出生动活泼的 姿态。
参差错落
行书在章法上追求参差错落的变化,打破呆 板、僵化的格局。
行书的临摹与创作
1 精选范本
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行书范本进行临摹,如《兰亭序》 、《祭侄文稿》等。
2 观察分析
仔细观察和分析范本的笔画、结构、章法等特点,做到 心中有数。
06
书法欣赏与创作实践
历代名帖欣赏
介绍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如王羲 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等。
展示不同书体的风格特点,包括篆书、隶书 、楷书、行书和草书等。
分析名帖中的笔画、结构、章法和墨色等艺 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 、交流和学习。
05
草书学习
草书的基本笔画
01
横
草书中的横画多变化,有长横 、短横、尖横等,运笔时要轻 盈流畅,注意起笔和收笔的顿 挫。
02
竖
竖画在草书中也常出现,有悬 针竖、垂露竖等,书写时要挺 拔有力,注意与横画的呼应关 系。
03
撇
草书中的撇画多姿多态,有长 撇、短撇、斜撇等,运笔时要 灵活自然,注意弧度和力度。
草书的临摹与创作
创作尝试
选择范本
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草书范本 进行临摹,如《书谱》、《自 叙帖》等。
观察分析
仔细观察分析范本的笔画、结 构和章法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
临摹实践
按照范本进行临摹实践,注意 把握笔画的形态和力度以及结 构的欹侧变化。
在掌握了一定临摹技巧后,可 以尝试进行草书的创作实践, 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国书法介绍(共20张PPT)-全国通用

草书,是人们为了书写便捷而创造的一种笔 画连绵、结构省简的字体。草之本意,在古时含 有草率、急就、草创、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 思。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代章草而 起的就是今草。习惯上,我们把今草直接称为草 书。据史书记载,今草始创于汉末的张芝。然而, 从流传下来的他的作品来看,不尽可靠。普遍地 认为,晋代的王羲之是草书的集大成者,由于王 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功绩,人们将他奉为"书圣"。 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位卓有成绩的书 法家,历来将他们父子俩,合称为"二王"。
唐太宗得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命欧阳询 临摹,刻石于学士院,拓赐近臣。宋庆历年间 (1041-1048年)碑被发现,置于定州。唐时定州 置义武军,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武为定武, 故此石刻被称为《定武本兰亭》。《定武本兰 亭》又有5字损本与不损本之别。宋代以来《兰 亭序》刻本众多,论者多以欧摹定武本为正宗。
隶书正统地位,经过长期的试用证明了它是
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千年
来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体,也成为书
法史上的一大宗。我们常说的“真、草、隶、
篆”四体,楷书居四体之首。
•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书体 ,行书是实用 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所以,行书从产生到现在, 上下一千多年,一直盛行不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 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 行书之称。在书法艺术中,篆、隶、楷、草各种书体,都 各有一定的规则,惟独行书没有一定的写法。行书是一种 可以灵活多变的字体,在书写中含楷书的成分多一些,俗 称“行楷”;含草书的成分多一些,俗称“行草”。行书 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下笔收笔 处多露锋、少藏锋;笔画转换处多圆转,少方折。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15《认识行书》 湘美版

3.对临:对照字帖书写,反复比较练习。
双钩练习
沿字帖范字边缘钩 一遍,再用毛笔填写。
单钩练习
沿字帖范字中心钩 一遍,再用毛笔填写
临习
请用宣纸或水写布对 照字帖临写,每写完一 遍,请认真对照字帖, 找差距,再写 宕多姿,各尽其态;章法形断意连,气韵生动。明末董 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 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 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1.行书最初是_简__省___体,实用性强,有_快__写___和__连__带__的特点。 2.行书的特点: 笔法:__解__散__楷__法___与__映__带__连__绵___。 结构:__因__形__定__体___与__随__时__布__白___。 章法:__行__气__贯__通___与__左__右__照__应___。
“神龙本”等《兰亭序》是怎样制作的呢?
写法举例
行书最初是快写体,实用性强,所以有“连带”和“简省” 的特点,有时笔顺也与楷书不同。笔法、结构和章法自成规范, 变化丰富,一般不像楷书那样体系分明、形态统一,而是以基 本字形为基础,在书写中适时调整笔画和部件来协调各种矛盾, 因形定体,随势布白,形、势相生相济,使一行之内行气贯通, 而左右之间又相互照应,达到和谐效果。
王羲之《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朋友们来到会稽山阴
的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为大家的诗歌合集写了序,就是这篇《兰 亭序》。《兰亭序》的书法流露出王羲之平日的俊朗风神以及书写时 内心所充满的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原迹已经失传, 唐朝摹本中最逼真的据传是冯承 素摹本,因帖前后各有唐中宗李 显年号“神龙”印的一半,故又 称为“神龙本”。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上下结构 通用版(共12张PPT)

上下结构结字要领
1
2
上下结构结字原则
• 上下结构的字变化较多,但基本原
则是上下两部分要做到高度相同, 中心垂直,点画分布疏密均匀。宽 度上则有上下相等、上宽下窄、上 窄下宽以及中间宽上下窄等不同变 化
3
例字
皇 孟 空
要领之一
上下均等
上下部分都 要对称;三 个字的最后 一笔是长横。
4
例字
11
练习
客需 爱剪 尊盐
暑望 登雷 骨官
12
霞 孝 贡
要领之二
上宽下窄
三个字上面都要 稍宽一点;“孝、 贡”的横笔要稍 长些、“霞”的 雨字头也是稍宽。
5
分学金皆 春 努
6
例字
息 晨 昌要领之三上窄宽“息”字的上下重 心端正、“晨” 字的下部要扩张, 使重心稳定; “昌”字上下部 首相同时,要上 小下大一点。
7
志 支 星泉笔 辈
• “志” 首横偏上居中,下部托正上部。 • “支” 撇捺舒展,左右相称。 • “星” 横的间隔均匀,末横要长。 • “泉” 下部右撇起笔要高。 • “笔” 上部左低右高,下部底横较长。 • “辈” 横的间距要匀,下横要长。
8
例字
暑 登 骨
要领之四
中间宽,上下窄
“暑”的中间横 笔要长些、 “登、骨”字 的上下两部分 要结合在一起。
9
练习
基 省 然
要领
“基”的竖画体势 较长,横画短促; “省”的下部要 偏右,为长撇让 出空间;“然” 字的字体方扁, 左右要舒展。
10
练习
高 岂 夏
窗帘 圣忍
“窗、帘”是上下结构的 字,上紧下松; “圣”上下基本相等; “忍”注意上面的“刃”
人教版书法六年级上册笔法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书法六年级上册笔法课件(共19张PPT)(共19张PPT)笔法目录一、文房四宝二、对毛笔的认识三、对纸的认识四、墨和砚台五、五字执笔法六、女、安书写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二、对毛笔的认识(1)狼毫狼毫是毛笔的一种,指用黄鼠狼的尾毛做成的毛笔。
如:小楷狼毫。
以我国东北产的“关东辽毫”品质最佳。
特点是润滑而富有弹性,宜书宜画,以画为主。
(2)羊毫羊毫,毛笔的一种,用山羊毛制作,属大众化用品。
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干化,容易着墨;陈羊毫有些刚性;颖羊毫精细,尖端透明;净羊毫无杂质,羊毫性均柔软,笔头肥厚滋润,适宜书写行书。
一般是采用长江下游、太湖沿岸的山羊毛制成的毛笔。
(3)狼毫和羊毫区别羊毫:坚中带柔,濡墨饱满后书写自能变化多端。
东汉蔡邕是位大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他自写的熹平石经八分,是将秦汉流行的各体篆、隶、草隶、八分,加以整理,成为东汉流行的正体八分。
他对毛笔的体会是“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特别:羊毫就是用山羊的毛制作的,柔软,吸水性强,是白色的。
羊毫质软,适合有一定造诣的书家和画家使用,善于表现作品的细节。
狼毫:比较坚挺,写出来的字,笔画劲遒流丽是其优点,晋代的行草、小楷,皆以飘逸为主,力求简洁遒丽。
传说王羲之写“兰亭序”,就是用坚挺的鸡狼毫笔。
严格地说写好晋代二王书体,就得使用狼毫,初学的人若求行楷草法工整流丽,应还用狼毫为上。
三、纸的认识1、宣纸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具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被誉为“国宝”。
宣纸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不易变色。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
六年级上册书法课件-点的写法 通用版(共20张PPT)

独体字结构特点
•突出主笔 •笔画匀称
18
点的组合 上下点:冬斗 左右点:小少 相向点:羊并 相背点:共六
19
坐姿端正 认真细致 细看慢写 力求相似
20
双姿歌
身直脚安头要正, 长大不做驼背人。 一尺一寸一拳远, 坚决不得近视眼。
1
横画的口诀
笔画书写有三度, 力度速度和角度 。横画书写要记住 : 力度重轻轻重轻 ; 速度慢快快慢快; 角度抗肩要记住。
2
竖画的口诀
笔画书写有三度, 力度速度和角度。 竖画书写要记住: 力度重重重--轻; 速度慢慢慢--快; 角度挺直要记住。
3
4
5
6
7
8
9
10
11
主示江立 冬小羊共
12
古人说:“点者字之 眉目,全籍顾盼精 神。”
13
人神在眼,字神在点
14
点的写法
15
点的家族
•右点 左点 •挑点 撇点
16
点画的口诀
笔画书写有三度, 力度速度和角度。 左点右点要记住: 力度轻重-轻; 速度快慢-快; 角度倾斜要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 将以下字各写两次:
下、中、十
四、现存作品
•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 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伯文稿……等。他和唐诗另一位以 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 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 《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
• 5、内轻外重
• 一字之中,处于字的中间部分的笔画,因 其多而密集,宜轻。处于字的四周,特别 是上下两端的笔画,因其空疏,则宜重。 如“尊”、“尘”。
• 6、多轻少重
• 合体字中,字中各部分的笔画多少不等时, 笔画多的部分,笔画宜轻;笔画少的部分, 笔画宜重。如“且”、“殿”。
• 1、横轻竖重
• 3、长轻短重
• 一字之中,长笔画宜轻,短笔画宜重,不 论笔画是否同一类型,都如此。“土”、 “者”二字中,长横、长撇都轻,短横、 短撇都重。
• 4、左轻右重
• 左轻右重是指在同一字中,左右相对的两 竖,左边的竖要轻,有边的竖要重,以分 清主次。如“田”、“甫”二字它们各自 左右两竖在写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
二、风格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 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 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 “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 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 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 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 远的影响。
三、人物评价
• 颜真卿自幼勤奋好学,有文学才能,他的书法受家庭和外 祖家殷氏的影响,同时得到张旭的指导,他又广泛地向历 代书法名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汲取营养, 经过融会贯通,创造了出类拔萃、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 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成为代表有唐一代的大书法家, 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 世书法影响极大。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 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 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 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 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楷书学习与欣赏
颜体欣赏
楷书四大家
•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 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 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 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 • 颜真卿,(709--785),
• 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 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笔画的应用
• 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在字中,由 于笔画之间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 中所处的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会出现一 定的变化。 • 一字之中,不同的笔画其轻重、长短不同, 同一笔画在字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轻重也 不一样。同时,笔画在搭配时,应分清主 次,有长短、有伸缩。
• 若是相同的笔画在字中同时出现时,就更 应该强调其变化,有的甚至其形状也会发 生改变,以避免重复而显得呆板。当然, 这些变化,以突出主笔为原则。 • 笔画在应用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 个方面:轻重搭配;主次分明。
一、轻重搭配
• 1、横轻竖重
• 一字之中,横画一般较轻,尤其是长横和 被包围部分的横画宜轻。 • 竖画(包括竖钩)要重,尤其是中竖及横 折中的竖画要重。如“寸”、“寺”。
• 2、撇轻捺重
• 一字之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对,或相交, 应该使其撇画轻,捺画重,这一般是指长 撇与长捺而言的。如“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