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弟子规填空题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哪位儒家学者的作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朱熹2. “父母呼,应勿缓”出自《弟子规》的哪一部分?A. 总序B. 入则孝C. 出则悌D. 谨3. “兄道友,弟道恭”体现了《弟子规》中哪种美德?A. 孝B. 悌C. 信D. 礼4. “朝起早,夜眠迟”告诉我们应该:A. 早起晚睡B. 早睡早起C. 晚起晚睡D. 晚睡早起5. 《弟子规》中提倡的“谨”包括哪些方面?A. 言语谨慎B. 行为谨慎C. 饮食谨慎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弟子规》是_________的经典教育读物之一。
7. “亲有疾,药先尝”体现了对父母的_________。
8. “事虽小,勿擅为”告诉我们在处理事情时应该_________。
9. “步从容,立端正”是《弟子规》中对_________的要求。
10. “凡出言,信为先”强调了言语交流中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弟子规》中“谨”字篇的主要内容。
12. 《弟子规》如何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信”。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弟子规》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14.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学习《弟子规》对你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阅读以下案例: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他犹豫了一下,然后选择帮助老人。
请分析小明的行为是如何体现《弟子规》中的“悌”和“信”的。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B4. B5. D二、填空题6. 中国传统文化7. 孝敬8. 谨慎行事9. 行为举止10. 诚信三、简答题11. 《弟子规》中的“谨”字篇主要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谨慎行事,包括言语、行为、饮食等方面,强调了在任何小事上都应保持谨慎,不轻率行事。
12. 《弟子规》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信”,即在言语交流中要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保持言行一致。
弟子规测试题及答案

弟子规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2、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二、选择题1、“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这句话告诉我们()A 兄弟之间要友好恭敬,这样孝道就在其中了。
B 兄长要对弟弟友爱,弟弟要对兄长恭敬。
C 兄弟和睦相处,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D 以上都是。
答案:D2、“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这句话体现了()A 尊重长辈的礼仪B 长幼有序的规矩C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D 以上都是答案:D3、“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意思是()A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B 对长辈要尊重,不能直呼其名,也不能在他们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
C 见到长辈,不要称呼名字,不要展示自己的能力。
D 尊敬长辈,不要叫他们的名字,不要显摆自己。
答案:A4、“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说的是()A 在路上遇到长辈,要快步上前行礼,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就退到一旁恭敬站立。
B 见到长辈要赶紧打招呼,长辈不说话就退下。
C 遇到长辈要快速跑过去鞠躬,长辈不说话就站着。
D 在路上碰到长辈,要马上过去行礼,长辈不回应就离开。
答案:A5、“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中“问起对”的意思是()A 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B 长辈问话时要及时回答C 长辈问话时要恭敬回答D 长辈问话时要看着长辈回答答案:C三、判断题1、“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我们要严厉地劝谏,让他们改正。
《弟子规》试题及答案6套(附星级评价表)

《弟子规》试题1一、填空题1、父母呼()父母命()2、读书法有三到()信皆要3、用人物()倘不问()4、行高者()人所重()5、不力行()长浮华()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我知道“文房四宝”是指()①笔、墨、纸、尺②笔、墨、纸、砚③笔、墨、纸、电脑2、好朋友欺负了别人,我觉得他很厉害,在班级里告诉其他同学他有多厉害,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①人不安勿话扰②人不闲勿事扰③扬人恶即是恶3、圣人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①孝②谨③学4、“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说()①要坚持锻炼身体②要注意天气的变化③子女要孝敬父母5、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①常悲咽②谏使更③谨为去6、现代教育中提倡的“赏识教育”是要求我们()①人有短切莫揭②人不安勿话扰③道人善即是善7、“勿厌故勿喜新”意思是说()①不要讨厌老朋友,不要喜欢新朋友。
②不要厌弃老朋友,只喜欢新交的朋友。
③新旧朋友都不交。
8、“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告诉我们()①恩欲报怨欲忘②善相劝行皆建③报怨短报恩长9、“同是人类不齐”的意思是说()①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②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③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10、“读书法有三道”这“三到”是()①口、眼、手②心、眼、手③心、眼、口三、判断题(意思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误的句子后面打×)1、每天下课,我就喜欢和朋友一起捉弄同学。
()2、学习的时候,我们的书桌上一定要摆放整齐。
()3、父母叫自己的时候不用立刻答应,父母让你做的事也不需要马上去做()4、“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意思是说:对于食物可以挑食偏食,吃东西也要吃得很饱。
()5、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6、“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是说:正在读着这本书时就不要想着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就不要再读另一本书。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是说: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不需要相互关心爱护和尊敬。
弟子规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弟子规的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依据__________编成的。
答案:《论语》2. 《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李毓秀3. 《弟子规》共有__________个章节。
答案:八个4. 《弟子规》中“入则孝”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孝顺父母5. 《弟子规》中“出则弟”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尊敬兄长6. 《弟子规》中“谨”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谨慎行事7. 《弟子规》中“信”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诚实守信8. 《弟子规》中“泛爱众”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广泛关爱他人9. 《弟子规》中“亲仁”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亲近仁德之人10. 《弟子规》中“余力学文”章节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答案: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李毓秀C. 孟子D. 荀子答案:B2. 《弟子规》共有几个章节?A. 六个B. 八个C. 十个D. 十二个答案:B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A4.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B5.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C6.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D7.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D8.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出自《弟子规》的哪个章节?A. 入则孝B. 出则弟C. 谨D. 信答案:D9.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小升初弟子规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弟子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朱熹D. 李毓秀答案:D2. 《弟子规》共有多少章?A. 10章B. 12章C. 15章D. 20章答案:B3. “父母呼,应勿缓”出自《弟子规》哪一章?A. 入则孝B. 出则悌C. 谨D. 信答案:A二、填空题1. 《弟子规》中提到,对待父母的态度应该是“父母呼,______,父母命,行勿懒”。
答案:应勿缓2. 《弟子规》中强调了兄弟之间要相互尊重,其中“兄道友,弟道______”。
答案:恭三、简答题1. 请简述《弟子规》中“谨”一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弟子规》中的“谨”一章主要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谨慎行为,如早起、晚睡、穿衣、饮食、言语、行动等方面,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2. 《弟子规》中“信”一章提到了哪些关于诚信的教导?答案:《弟子规》中的“信”一章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教导人们要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不隐瞒,不违背诺言。
四、论述题1. 结合《弟子规》的内容,谈谈你对“入则孝”一章的理解。
答案:《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一章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这一章教导我们要尊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尽自己所能去满足父母的需求。
同时,也要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关爱和支持,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孝心。
2. 根据《弟子规》中的教导,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践“泛爱众”?答案:《弟子规》中的“泛爱众”一章教导我们要广泛地关爱他人,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
在现代社会中,实践这一教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帮助有需要的人、参与公益活动、关心社会问题、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等。
通过这些行为,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小学弟子规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弟子规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______,次谨信。
2.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______。
3.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______。
4.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______为去。
5.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父母教,须敬听”的下一句是()。
A. 父母责,须顺承B. 父母命,行勿懒C. 父母言,须谨记D. 父母意,须顺从2. 弟子规中提倡的学习方法是()。
A.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 下列哪项不是弟子规中提倡的行为()。
A. 晨则省,昏则定B. 出必告,反必面C.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 言必信,行必果4. “勿自暴,勿自弃”的意思是()。
A. 不要自我放纵,不要自我放弃B. 不要自我吹嘘,不要自我贬低C. 不要自我伤害,不要自我责备D. 不要自我满足,不要自我限制5. “凡出言,信为先”强调的是()。
A. 说话要算数B. 说话要谨慎C. 说话要幽默D. 说话要大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泛爱众,而亲仁”的含义。
2. “兄道友,弟道恭”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体现?3. 弟子规中提到“事非宜,勿轻诺”,在与人交往中应如何做到?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如何理解和实践“亲有过,谏使更”。
2. 弟子规中提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请论述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答案:一、填空题1. 悌2. 懒3. 亏4. 谨5. 跻二、选择题1. A2. A3. D4. A5. A三、简答题1. “泛爱众,而亲仁”意味着要广泛地爱护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
2.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兄长要友爱弟弟妹妹,作为弟弟妹妹要尊敬兄长,通过相互的关爱和尊重来体现这一原则。
初中弟子规试题及答案

初中弟子规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时期儒家教育的启蒙读物,主要讲述了。
2. 《弟子规》中提到“父母呼,应勿缓”,意味着当父母叫唤时,我们应当。
3. 弟子规中提到“出必告,反必面”,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时,要告知父母。
4. “亲所好,力为具”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去满足父母的。
5. 《弟子规》中强调“兄道友,弟道恭”,这表明兄弟姐妹之间应该。
6. 在《弟子规》中,“或饮食,或坐走”告诉我们在饮食和行走时应该。
7. “步从容,立端正”这句话教导我们在走路时要,站立时要。
8. “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告诉我们每天早晨要,晚上要。
9. “对尊长,勿见能”这句话提醒我们在长辈面前不要。
10. “事虽小,勿擅为”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是小事,也不应。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朱熹D. 李毓秀2. “父母教,须敬听”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父母的教导?A. 恭敬B. 随意D. 忽视3. “冬则温,夏则凊”这句话的意思是?A. 冬天要穿暖和,夏天要穿凉爽B. 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避暑C. 冬天要冷静,夏天要热情D. 冬天要热情,夏天要冷静4. “事诸父,如事父”这句话告诉我们对待父母的长辈应该?A. 尊敬B. 疏远C. 无视D. 轻视5. “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中的“省”和“定”分别是什么意思?A. 反省和决定B. 问候和决定C. 问候和安排D. 反省和安排6. “冠必正,纽必结”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穿戴时应该注意什么?A. 整洁B. 随意C. 华丽D. 简单7. “用人物,须明求”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使用他人物品时应该?A. 随意使用B. 偷偷使用C. 明确请求D. 借用不还8.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强调我们在说话时应该?A. 诚实B. 虚伪C. 夸大9. “见未真,勿轻言”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没有完全了解事实真相时应该?A. 保持沉默B. 随意猜测C. 传播谣言D. 立即评论10. “见人善,即思齐”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应该?A. 嫉妒B. 学习C. 忽视D. 嘲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弟子规》中提到的“父母呼,应勿缓”有什么深层含义?2. “事虽小,勿擅为”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中有哪些实际应用?3. 请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兄道友,弟道恭”的理解。
初中弟子规试题及答案

初中弟子规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原名《训蒙文》,后改名为《弟子规》。
它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教导儿童如何做人、做事的启蒙读物。
2. 《弟子规》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
3. 《弟子规》中提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4. 在《弟子规》中,孝是为人之本,它强调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5. 《弟子规》中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李毓秀D. 荀子答案:C2. 《弟子规》原名是什么?A. 《训蒙文》B. 《三字经》C. 《百家姓》D. 《千字文》答案:A3. 《弟子规》共分为几个部分?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答案:C4. 《弟子规》中提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其中,“泛爱众”是什么意思?A. 广泛地爱所有人B. 泛指爱所有的人和事物C. 泛指爱所有的人和动物D. 泛指爱所有的人和自然答案:A5. 《弟子规》中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段话主要强调了什么?A. 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B. 对老师的尊敬和学习C. 对朋友的尊敬和信任D. 对长辈的尊敬和照顾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弟子规》中提到“谨”,请问“谨”在《弟子规》中具体指哪些方面?答:在《弟子规》中,“谨”主要指个人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包括早起、晚睡、衣冠整洁、饮食有节、言语谨慎、行动稳重等方面。
它强调了个人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持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2. 《弟子规》中提到“信”,请问“信”在《弟子规》中具体指哪些方面?答:在《弟子规》中,“信”主要指个人的诚信和信用,包括诚实不欺、守信用、不说谎、不欺骗他人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弟子规口头填空题(一)
1、吕奕阳踢毽子踢得不错,妈妈说:“见人善、即思齐,我们也跟吕奕阳学踢毽子吧?”
多多说:“只要我天天锻炼,日积月累,也会踢得很好。
”
2、多多以前的同桌有个缺点,喜欢掐人,多多说:“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我不会告诉全班同学,我要帮助她改正。
”妈妈认为很对,并且说要讲求方法,正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3、李老师课后表扬多多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同时指出如果能做到“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就更好了。
4、下课了,有同学还在做作业,老师说:“下课时间不需要大家分秒必争,一定要出去
活动活动,否则下堂课会昏昏沉沉,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
5、奶奶洗碗筷,一不小心,一把调羹滑下来,多多手疾眼快,一把给抓住了
成语、弟子规口头填空题(二)
6、小明和妈妈逛超市,小明看到了几个小玩具很喜欢,就拿起几个央求妈妈买,妈妈说
质量不好以后有质量好的再买。
过了一会儿,妈妈问小明是否把小玩具放回原处了,否则就是偷了,小明回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我不会让妈妈蒙羞的。
”妈妈欣慰地笑了。
7、这几天,露露看书时有点儿走马观花,妈妈问她应该怎样读书时,多多抢先回答说: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
8、星期天,奶奶包饺子,多多不肯吃饺子,非要吃面条,妈妈问书上是怎么说的。
多多
马上说:“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9、多多写错了字,用橡皮擦错字时,连正确的字也一起擦掉了。
妈妈笑了:“真是城门
失火,殃及池鱼啊。
”
成语、弟子规口头填空题(三)
10、小胥是小殷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妈妈说:“就要跟品行好
的同学交往,因为古人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11、左光斗看起来心如铁石,其实是爱才心切,为了不让史
可法受牵连。
12、小明想跟同桌开个玩笑,放条蛇在他笔盒里,妈妈说:“玩
笑不能乱开,古人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