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上市分析

华谊兄弟上市分析
华谊兄弟上市分析

华谊兄弟

(一)公司状况: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兄弟,证券代码300027)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和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的传媒股份公司。公司的创立人和法定代表人同为王忠军,注册地址为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C1-001,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8号丰联广场A座908室,公司所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律师事务所为上海市瑛明律师事务所。

1996 年4 月22 日,刚从美国回来的王忠军创立了北京标实企划制作有限公司,之后该公司更名为北京标实企划广告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企业形象策划、标牌制作、举办展览展销等业务。之后,该公司再次更名为北京华谊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谊投资”)。1998年7 月10 日,北京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广告”)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2000 年8 月,华谊广告与太合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太合公司”)共同设立了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太合”),注册资本2600 万元。华谊太合在成立之后的2001年1月12日,即与有“内地第一经纪人”之称的王京花共同设立了北京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简称“文化经纪”),主要从事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2003年5月,西安电影制片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华谊太合收购了西影股份发行公司40%的股权,更名为陕西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简称“西影华谊”),主要从事影视作品的发行。之后华谊太合继续增持,持股量上升至54%,完成了对西影华谊的绝对控股。2004 年10 月11 日,华谊国际控股(BVI)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授权股本为5 万美元。2004年底前后,华谊兄弟收购了太合公司手中的股权,华谊太合变更为华谊投资持有20%、华谊广告持有80%的股权结构,由于太合的退出,华谊太合更名为北京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影业”)。2004年11月19日,华谊投资与王忠军的夫人刘晓梅共同投资设立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华谊)。2006年8月14日,浙江华谊正式更名为“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华谊有限)。2008年1

月21日,华谊有限整体变更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交所国内首个创业板上市。

(二)公司上市概况

1.发行方式:2009年10月30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9]1039号文核准,华谊兄弟获批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此次发行采用网下向配售对象询价配售和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进行,由保荐人(主承销商)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分别通过深交所网下发行电子平台和深交所交易系统实施。

2.股票种类:人民币普通股(A股)。

3.发行数量:发行4200万股,其中网下发行占华谊此次最终发行的4200万股的20%,即84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本次最终发行数量减去网下最终发行数量。

4.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

5.发行后总股本:16800万股。

(三)公司上市动机分析

(1)筹资需求。寻求上市的公司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以支持公司制订的各项战略规划,满足公司的长期发展需求,华谊兄弟也不例外。从一个注册资本仅为100万的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拥有6家全资或控股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股本为1.68亿元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华谊兄弟对于资本的纯熟运用可谓功不可没。

王忠军自1998年投资英达的情景喜剧《心理诊所》初涉影视圈,经历了投资《荆轲刺秦王》和《鬼子来了》的失利,终于在1999年作为联合投资方与冯小刚开展了第一次合作:投资后者2000年的贺岁电影《没完没了》,该部电影大获成功之后,华谊兄弟逐渐开始走上比较成熟的商业化、产业化道路。2001年的电影《大腕》促成了华谊兄弟和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简称“哥伦比亚”)的合作,而正是通过这次合作,华谊兄弟逐渐形成了大投

入、大产出的投资策略,正如华谊兄弟的招股书中明确提到的:“以国产商业大片为主的高端定位是华谊的方向”。正是王忠军的大制作思路,在为华谊兄弟赢得票房的同时还赢得了口碑,对华谊兄弟的电影业务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冯小刚工作室出品的两部大制作《集结号》和《非诚勿扰》,在财务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帐收入18896.5万元,约占期内华谊传媒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但同时,大制作意味着高投入,需要密集的资本去推动。虽然之前的几轮私募、风投和数次银行贷款解决了华谊兄弟的燃眉之急,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影视投资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前面所提到的那三种筹资方式资金需求已无法满足公司旺盛的资金需求,上市成为华谊兄弟的必然选择。

(2)品牌建立和管理规范需求。公司上市后,定期公开披露公司信息成为一种义务。虽然不免造成公司各项策略“透明化”,但上市对于公司知名度、品牌创立提升和管理规范化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家以影视剧为核心的文化制作公司,上市为华谊兄弟带来的资本市场效应远远不止资本本身,从品牌管理,到公司健康发展以致可能的兼并收购,上市公司的优势都非常明显。

(四)上市筹集资金用途

华谊兄弟上市前的公布的招股说明书里注明,其预计募集资金数额为6.2亿元,将用于补充影视剧业务营运资金;超额募集部分将按照轻重缓急,依次投入影院投资项目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其中,影院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1.3亿元,拟在国内建6家现代化电影院。华谊传媒在招股书中强调,其中期目标是在5年内累计建设15家影院;长期目标是通过投资影院,打通电影的产业链。

华谊为何如此钟情于影院呢?这主要在于影院在电影产业链上有突出的地位:首先,影院是电影作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其次,影院是实现电影收入与利润的主要来源,由于盗版问题导致影片的音像版权等后续销售收入较少,国内电影作品的收入来源以票房分帐为主,电影发行公司、院线公司和影院通常按照40:10:50的比例对影片票房收入进行分配,影院是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有着较好的稳定投资回报;再次,投资影院贯穿整个电影产业链,有助华谊充分发挥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的协同效用,提升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进

一步巩固和提高“华谊兄弟”品牌的强势地位;最后,影院所实现的收入与利润多为现金交易,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公司的现金流,有利于资金的回笼与周转。

(五)公司上市利益分析

对华谊兄弟而言,既然选择了上市,就说明从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出发点考虑,上市给公司带来的利益是大于某些弊端的。

首先,公司挂牌上市后,公开成为了数量庞大的股民的直接投资对象,特别是对于像华谊兄弟这样的以电影制作和发行为营业收入主要来源的公司来说,上市大大拓宽了公司的融资渠道,扩大了公司的融资规模。众所周知,做电影是个非常烧钱的行当,根据投资成本,中国电影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大制作影片(1亿元以上)、中等制作影片(1000-5000万)、中小制作影片(400-1000万)和小制作影片(100-300万)。同时,电影产业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二八定律”,每年国内票房收入的绝大部分都是由大制作大投入的电影所贡献,而投资规模较小的电影甚至都无法在院线上映,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华谊才确立了“大制作”的电影发展战略。除了电影的投入,华谊还将在国内建设6座电影院,以完善自己的产业链,获得前向一体化的丰厚利润,这个规划同样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目前,国内民营娱乐公司的规模与国外公司相比差距很大,谁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抢先一步,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谁就可以抢占先机,上市就是华谊抢占并巩固影视行业制高点的重要一步。

其次,以公司股票作为激励和留住公司员工的“金手铐”,防止人才的流失;同时对员工荣誉感和凝聚力的增强也有很大作用。从华谊兄弟披露的股东名单中,可以看到许多星光熠熠的名字,这也成为华谊兄弟股票的一个话题点所在。提到华谊兄弟,就不能不提冯小刚,而在华谊兄弟的招股说明书中,也似乎并没有回避冯小刚对华谊兄弟的贡献和意义,其中的《重大事项提示》第8条清楚地写到:“另外,由于公司目前业务规模有限,少数签约制片人及导演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占比相对较高。……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我们在公司的发起人中,可以看到冯小刚拥有288万股,占总股数的2.88%,位列发起人中公司签约导演、演员和经纪人的第一位;在公司成功首次公开发行后,华谊兄弟的许多大牌艺人也纷纷加入公司股东的行列。而这些名导演和名演员,是华谊兄弟

极为重要的资源,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较为优惠的价格吸引他们入股,是对公司利益的一种保障。

再次,上市能够提高公司的声誉,扩大影响力。华谊兄弟是做娱乐产业的,娱乐产业的盈利关键就是要吸引到人们的眼球。所以说,像华谊兄弟这样的娱乐传媒公司,比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更加需要曝光率和知名度。正如华谊兄弟董事会秘书胡明女士提到的,上市对于公司的品牌影响非常大,为华谊兄弟的业务开展增添了很多便利。

最后,上市也增强了华谊兄弟的并购能力。当今,并购已经成为公司超规模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企业不论是实行一体化战略还是多元化战略,都可以通过并购实现,既能够节约成本,也可以实现规模效应或范围效应。并购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用现金购买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或股票等,但若并购公司是上市公司,就能够通过向被并购企业股东定向增发本公司股票来购买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或股票来完成并购,这样既可以避免并购企业的现金流出,又能够增加并购公司的股本数量,有很大的灵活性。

(六)公司(创业板)上市劣势

1.业绩增长一般

创业板公司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退市风险大等特点。2007年华谊兄弟营业收入2.34亿元,净利润5284万元;2008年营业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了74%,但净利润6806万元,同比增长仅为16%。

2.明星效应过强

面临着极大的人才管理及流失的风险。以华谊兄弟的电影业务为例,冯小刚工作室在报告期内出品了《集结号》和《非诚勿扰》两部影片,两部影片在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账收入18896.50万元,约占报告期内公司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

艺人流动性很高,华谊核心艺人又都是公司的持股大户,如果有人抛售股票跳槽,必然对公司未来的盈利造成影响。而身兼艺人和公司股东两职于一身,艺人的一举一动也势必影响到股票的走势。

3.产业吸引力不明显

与我国上市公司中其他行业主营业务平均利润率相比,电影产业应该属于产业吸引力不明显的行业。

因为电影产业的典型特征就是产品市场前景的不可预测性,包括影片的策划与拍摄,都带有许多电影企业自身无法预知并加以控制的因素。

4.新兴市场蕴含巨大不确定性。市场本身能够健康发展是中小企业受益创业板的基本前提。由于我国创业板的各方面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大量的问题和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市盈率过高和暴涨暴跌现象严重,面临大面积跌停板的风险。

5.容易被操纵、丧失控制权。创业板企业整体规模、融资额、发行量都较小,易受市场游资的炒作,被恶意推升股价来投机。由于创业板上市企业股本规模普遍比较小,也很容易遭到竞争对手的恶意收购,面临丧失控制权的风险,对上板企业的销售及士气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6.高退市风险。为促进创业板市场平稳发展及保障投资者权益,我国创业板不同于主板市场,符合创业板退市标准的企业不再转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而是实施直接退市。被退市的中小企业股票价值将急剧降低,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重组和翻身。

7.财务报表的披露。上市公司财务透明而华谊兄弟财务报表存在流动资产利用率低、总资产收益率偏低、存货周转率偏低、影视票房导致利润收益潜在风险等问题,使得大众信心不足导致股价下降。

华谊兄弟财务分析报告

华谊兄弟财务分析报告 一、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也迈出了其境内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二、行业分析 华谊兄弟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7171.40万元,毛利率为47.23%,净利润为14920.54,销售净利率为13.92%。而对比同期华策影视相关数据,主营业务收入为28183.74万元,仅为华谊兄弟的三成不到,毛利率为56.81%,净利润为9617.76万元,销售净利率高达34.13%,是华谊兄弟的二倍多。 首先导致净利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费用问题,华谊兄弟期间费用近3亿,占主营收入约三成,而华策影视期间费用仅为3000万元,约占主营收入一成多,由此导致净利率差异过大。其次,从华策影视的财务数据分析,电视剧制作及代理进口看来收益是相当高的,而华谊兄弟的业绩主要是由几部大片贡献的,而完全忽视了电视剧的贡献,实际上可能电视剧的收入更稳定,不象电影那样太依赖票房。第三,2011年华谊兄弟的业绩主要将依靠电视剧板块作贡献,从华策影视的业绩看,目前电视剧产业无论是售价、收入还是盈利水平都越来越高,华谊在电视剧上取得的收获可能将不亚于电影。 另外,华谊即使上市了也并非内地第一,早在08年7月,橙天娱乐就已经成为首家上市的娱乐公司,并成功收购了38岁“高龄”的嘉禾,直接接手香港电影市场。而此次华谊将成为橙天最大的竞争对手。 中国电影衍业在过去六年实现复合增长35%,在经济转型与民众对影视内容需求还在快速释放态势下,中国电影还将保持持续繁荣。这将成就公司中长期的投资价值。由于我国的娱乐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很快,在立法和监督上还不能完全跟上,这就给许多娱乐公司和艺人以“可乘之机”。如果中国娱乐产业想做出一番成绩,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国际化的竞争。就拿中国电影业为例,每年能占据票房前几名的几乎都是进口大片,虽然国产影片中也不乏号称大片的电影,可上映过后总免不了口水成河,板砖成堆的下场。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境外公司与本土公司竞争。 三、战略分析 优势(S):华谊兄弟财务状况良好,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高,人才优势明显,其出品的影视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影展中均有获奖。另外产业链、营运体系、海外发行方面都具有优势。 劣势(W):华谊兄弟发行方式不具多样化,电影周边产业发展能力弱,影片拍摄技术及后期制作技术低,电影年产量低。另外核心专业人才少,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依赖性。 机会(O):较高的政策壁垒,融资多元化,商业大片的成功运作,国内电影市场对高质量大片的需求旺盛,经济增长刺激居民的娱乐消费,技术革新带来的机会等威胁(T):首先外资企业及进口电影电视剧的强烈冲击,其次是侵权盗版的猖獗,另外行业整体竞争加剧,最重要的是行业整体应收账款余额太大,造成资金不能及时回流。四、会计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

华谊兄弟招股说明书

华谊兄弟招股说明书 篇一:华谊兄弟IPO案例梳理及分析思路 华谊兄弟IPO案情树立及分析思路 从传媒公司业务成长需求、资本运作管理、治理结构规范、产权制度完善的角度,分析公司上市的动因、约束、程序、结果,并透过公(转载自:小草范文网:华谊兄弟招股说明书)司上市融资的现象,分析公司发展进程中业务成长需求拉动、资本运作管理外部和内部约束等驱动因素促使公司上市决策,上市准备和上市后持续的与资本市场互动中对公司规范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创新业务运作流程、完善产权制度、提升战略和风险管理水平的促进作用。 案例分析思路应当是开放性的和可辩论的,不要求面面俱到,不要求一致的结论。 (一)公司上市动机分析 (1)筹资需求。寻求上市的公司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以支持公司制订的各项战略规划,满足公司的长期发展需求,华谊兄弟也不例外。从一个注册资本仅为100万的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拥有6家全资或控股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股本为1.68亿元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华谊兄弟对于资本的纯熟运用可谓功不可没。 王忠军自1998年投资英达的情景喜剧《心理诊所》初涉影视圈,经历了投资《荆轲刺秦王》和《鬼子来了》的失

利,终于在1999年作为联合投资方与冯小刚开展了第一次合作:投资后者XX年的贺岁电影《没完没了》,该部电影大获成功之后,华谊兄弟逐渐开始走上比较成熟的商业化、产业化道路。XX年的电影《大腕》促成了华谊兄弟和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简称“哥伦比亚”)的合作,而正是通过这次合作,华谊兄弟逐渐形成了大投入、大产出的投资策略,正如华谊兄弟的招股书中明确提到的:“以国产商业大片为主的高端定位是华谊的方向”。正是王忠军的大制作思路,在为华谊兄弟赢得票房的同时还赢得了口碑,对华谊兄弟的电影业务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冯小刚工作室出品的两部大制作《集结号》和《非诚勿扰》,在财务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帐收入18896.5万元,约占期内华谊传媒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但同时,大制作意味着高投入,需要密集的资本去推动。虽然之前的几轮私募、风投和数次银行贷款解决了华谊兄弟的燃眉之急,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影视投资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前面所提到的那三种筹资方式资金需求已无法满足公司旺盛的资金需求,上市成为华谊兄弟的必然选择。 (2)品牌建立和管理规范需求。公司上市后,定期公开披露公司信息成为一种义务。虽然不免造成公司各项策略“透明化”,但上市对于公司知名度、品牌创立提升和管理规范化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家以影视剧为核心的

华谊兄弟2020年一季度财务状况报告

华谊兄弟2020年一季度财务状况报告 一、资产构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华谊兄弟2020年一季度资产总额为1,066,568.83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97,007.2万元,主要分布在预付款项、存货、货币资金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51.81%、26.32%和9.02%。非流动资产为769,561.63万元,主要分布在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57.81%、11.47%。 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20年一季度2019年一季度2018年一季度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总资产1,066,568.8 3 100.00 1,766,613.5 9 100.00 2,015,466.2 7 100.00 流动资产297,007.2 27.85 667,940.34 37.81 919,382.03 45.62 长期投资444,863.49 41.71 518,237.53 29.34 712,047.05 35.33 固定资产88,297.97 8.28 96,567.44 5.47 88,283.71 4.38 其他236,400.16 22.16 483,868.28 27.39 295,753.49 14.67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26.32%,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

流动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20年一季度2019年一季度2018年一季度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流动资产297,007.2 100.00 667,940.34 100.00 919,382.03 100.00 存货78,160.55 26.32 124,089.55 18.58 101,617.37 11.05 应收账款21,181.93 7.13 108,076.83 16.18 161,087.02 17.52 其他应收款0 0.00 0 0.00 21,399.99 2.33 交易性金融资产2,000 0.67 0 0.00 0 0.00 应收票据55 0.02 1,454.74 0.22 1,650.86 0.18 货币资金26,779.25 9.02 181,718.67 27.21 462,053.5 50.26 其他168,830.46 56.84 252,600.56 37.82 171,573.29 18.66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20年一季度总资产为1,066,568.83万元,与2019年一季度的 1,766,613.5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39.63%。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2,000万元,应收股利增加318.83万元,共计增加2,318.83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50.89万元,无形资产减少1,361.08万元,应收票据减少1,399.74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减少2,846.32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减少4,673.56万元,固定资产减少8,269.47万元,其他流

华谊兄弟发展策略分析

一、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公司简介 (一)公司概况 华谊兄弟传媒是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军团之一,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华谊兄弟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时尚产业,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等。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及战略合作微特尔投资集团,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华谊兄弟时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友好战略合作伙伴:微特尔南方金点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湖南荣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湖南启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湖南微特尔影视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上公司共同培养了诸多童星,例如:张子枫,刘思源等。 (二)股票上市 公司全称: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华谊兄弟 证券代码:300027 交易市场:创业板 总股本:16800万股 发行总量:4200万股 所属行业:广播电影电视业 上市时间:2009年10月30日(首批创业板上市股票) 公司地点:浙江金华市东阳横店镇 (三)股票业绩

今年上半年,华谊兄弟营业收入大增66.62%,净利润达到4.03亿,同比猛增282.06%。在一系列资本运作下,华谊兄弟也成了创业板最耀眼的明星股之一,今年以来股价已上涨339.22%。 二、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一)、华谊兄弟传媒的三大板块联动 华谊公司一贯重视对影视、文化资源强大的整合,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三大业务板块联动+工业化运作体系”。 由于华谊兄弟在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影视资源的丰富性方面较为突出。一方面,公司的影视业务为签约艺人提供演出机会;另一方面,丰富的艺人储备又可以为影视业务提供演职人员。这不仅使艺人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得到提升,同时降低了影视业务的投资成本,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举例来说: 华谊的电影可以帮助他们音乐公司的歌手上台阶,如《功夫之王》是张靓颖唱,《集结号》是杨坤唱。这对歌手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帮助歌手也就是对音乐公司的帮助,同时是给音乐公司带来收入。 华谊经纪的明星上华谊的电视剧,使华谊的电视剧阵容强大,电视剧阵容强大,又反哺艺人经纪业务,如王宝强在《士兵突击》进一步走红,也有助于华谊艺人经纪公司的广告代言业务等。 而华谊经纪公司的明星多了,又反过来对于运作电影、电视剧、发布会、演出等等具有很强的帮助作用。 (二)、新业务和传统业务的互动 公司上市以后,正在拓展手机游戏、电影院、影视产业基地、主题公园等新兴业务。公司并购和拓展这些新业务的基本前提就是需要对公司主体业务构成相互之间的乘法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业务加法关系,并要求这些新业务为公司传统三大业务提供更多的现金流支持。 以影院建设为例,影院在电影产业链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如果能够形成编剧、导演、制作、市场营销、院线发行、影院放映等贯穿影视上下游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不但有助于从电影业务的各个环节赚取利润,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首先,影院是实现电影收入与利润的主要来源。由于国内盗版猖獗,电影作品的收入来源以票房分账为主,电影发行公司、院线公司和影院通常按照40:

华谊的融资之路 (1)

华谊兄弟的融资之路 一、公司情况 (一)华谊兄弟传媒集团(Huayi Bros. Media Group),是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之一,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华谊兄弟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时尚产业,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华谊兄弟旗下有李冰冰、苏有朋、邓超、姚晨、沙溢、张涵予、杜淳、冯绍峰等国内一线演员及歌手。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 2007年微特尔投资集团与华谊兄弟集团友好协商将:湖南中意信息经纪有限公司转让过户给微特尔投资集团 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大增。 2009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二)公司的业务范围 华谊兄弟已经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传媒体系。 大制作——大投入、大产出的商业模式是华谊兄弟在国内业界频频取得成功的法宝,今天“大制作、大手笔加影视大腕”已成为华谊兄弟的投资经验和原则。另外在电影前期的策划、后期的推广和发行上也有大笔投入。同时,在运做的每一个环节上,华谊都在力求从三个方面做到专业化:第一是密集资本投入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二是专业化分工;第三是技术先导。 海外发行——在中国电影界,华谊兄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电影《大腕》是中国第一部实现全球票房的影片,这种合作方式给华谊兄弟带来巨大的利益,除了票房收益外,影片发行的海外渠道是华谊兄弟得到的最大硕果,由此一条中国电影打向世界的道路展现在华谊的面前,从2005年起集团成立华谊兄弟电影国际发行公司,直接营销公司自己的电影。(1)影业投资 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是新中国最早进行商业化电影制作的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并且创造许多个票房奇迹。而且多次在国际、国内电影奖项上获奖。北京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以独特敏锐的视角选择剧作,集结国内外影视精英人才,与著名导演冯小刚、滕华弢、张纪中、陈大明以及制片人李波签约,合作建立五个导演(制片人)工作室。 (2)电影院

华谊兄弟2019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华谊兄弟2019年上半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华谊兄弟2019年上半年资产总额为1,781,194.17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673,168.32万元,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预付款项、存货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31.04%、26.72%和20.11%。非流动资产为 1,108,025.85万元,主要分布在长期投资和商誉,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48.28%、18.92%。 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19年上半年2018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总资产1,781,194.1 7 100.00 2,015,404.1 1 100.00 1,937,063.3 2 100.00 流动资产673,168.32 37.79 854,720.23 42.41 814,146.44 42.03 长期投资534,954.29 30.03 723,831.16 35.91 693,899.17 35.82 固定资产94,641.71 5.31 88,798.91 4.41 81,443.77 4.20 其他478,429.84 26.86 348,053.8 17.27 347,573.94 17.94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31.37%,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不过,企业的货币性资产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应当对偿债风险给予关注。 流动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19年上半年2018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流动资产673,168.32 100.00 854,720.23 100.00 814,146.44 100.00 存货135,372.24 20.11 123,470.09 14.45 107,761.82 13.24 应收账款102,160.51 15.18 134,574.71 15.74 130,995.66 16.09 其他应收款21,077.29 3.13 20,905.53 2.45 40,741.37 5.00 交易性金融资产0 0.00 0 0.00 0 0.00 应收票据2,271.27 0.34 1,083.52 0.13 357.15 0.04 货币资金208,929.14 31.04 345,738.58 40.45 423,926.06 52.07 其他203,357.87 30.21 228,947.8 26.79 110,364.37 13.56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19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781,194.17万元,与2018年上半年的 2,015,404.11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1.62%。

华谊兄弟财务报告分析

. 华谊兄弟 财务分析报告

. . 目录 公司简介 (3) 偿债能力分析 (4) 营运能力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 (11) 发展能力分析 (12) 发展趋势分析 (14)

专业资料. . 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英文名称为HUAYI BROTHERS MEDIA CORPORATION,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 也迈出了其境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公司规模迅速地扩大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和股权回购的资本运作方式专业资料. . 万元,对当时的华谊兄弟广告公司进月太合集团出资25002000年3实现的。年,王行增资扩股,将公司变更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20012004的比例拥有绝对控股权。的股权,以55%氏兄弟从太合控股手中回购了5%并且同时引进了一家风投机构,万美元的投资,TOM集团1000年底华谊引进了。尔后华谊兄弟又成功游说马云回购了当时业70%使得王氏兄弟股权比例降至针对电影电视行业资金回笼周期较集团所持有的华谊股份。绩大幅下滑的TOM,“影视娱乐业工业化运作体系”弹性较大等特点,华谊兄弟建立了国领先的长,资金回笼”为主线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模块,强调专++预算控制包括“收益评估工作室”的弹性运营管理模块以及强调“营销与创作紧密结业分工的“事业部+使的创作与营销管理模块,也正是运用了这种比较先进的市场化管理方式,合”2007年开始经营业绩大幅度提高。得华谊从

浅析华谊兄弟经营策略

浅析华谊兄弟经营模式 一、华谊兄弟的发展历程 1994年华谊兄弟的创始人王中军通过之前在美国积攒的10万美金创立了华谊兄弟广告公司。之后凭借在广告领域赚取的“第一桶金”投资了电视剧《心理诊所》、电影《不见不散》,初次尝试便获得了电视剧100%、电影70%的回报率。王中军看中了电影、电视领域的广阔前景,之后逐步完善公司结构,先后成立了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公司、电视剧创作工作室、音乐公司、艺人经纪公司以及入注游戏行业等,如2000年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陕西西影华谊电影发行公司成立、2004年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华谊天意影视公司成立、2007年分众传媒等向华谊注资2000万美元、2009年在创业板上市交易、2011年华谊收购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不断壮大的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成为中国民营娱乐企业的领头人。本文将从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经营模式来探讨华谊兄弟的成功之处,并从它的成功中分析华谊兄弟的几点不足。 二、华谊兄弟的经营模式 1、电影产业价值链打造 电影产业价值链是以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为核心,以电影产品版权的多种形式、多种次数的销售为主要盈利途径的电影产业化运作方式,主要包括电影产品的市场化投融资、电影产品的生产、发行、

放映以及后产品开发这几个主要环节。 在电影产业链经营领域,华谊兄弟采取的是持续并购整合的方式,是随着集团内部的发展壮大来完善电影产业链结构的。2000年华谊兄弟和太合地产各出资2500万人民币,在华谊兄弟广告公司的基础上改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开始投拍电影。2003年政府对民营公司进入影视发行领域政策放开,允许民营公司控股发行公司。华谊兄弟管理人王中军在之前取得西影股份发行公司超过40%的股份的基础上增持西影股份,达到绝对控股,从而取得了对该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和全部经营权,并更名为陕西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西影华谊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结构调整,它标志着国内电影发行业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进入深层次合作阶段。华谊兄弟和西影股份强强联合,以国营发行公司的发行资源优势和民营制片公司相对灵活的机制相结合,充分体现资源互补,不但会给西影华谊带来巨大商机,而且给两大制作母体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华谊与西影的重组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发行和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生产体系。 针对华谊兄弟成为综合性娱乐集团的宏伟战略目标,影院建设是它必定会涉足的领域。影院是电影作品走向市场的终端,是直接面对消费群体的场所。首先,影院是实现电影收入与利润的主要来源。由于国内盗版猖獗,电影作品的收入来源以票房分账为主,电影发行公司、院线公司和影院通常按照40:10:50的比例对影片票房收入进行分配,影院是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有着稳定的投资回报。

华谊兄弟上市分析

华谊兄弟 (一)公司状况: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兄弟,证券代码300027)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和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的传媒股份公司。公司的创立人和法定代表人同为王忠军,注册地址为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C1-001,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8号丰联广场A座908室,公司所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律师事务所为上海市瑛明律师事务所。 1996 年4 月22 日,刚从美国回来的王忠军创立了北京标实企划制作有限公司,之后该公司更名为北京标实企划广告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企业形象策划、标牌制作、举办展览展销等业务。之后,该公司再次更名为北京华谊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谊投资”)。1998年7 月10 日,北京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广告”)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2000 年8 月,华谊广告与太合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太合公司”)共同设立了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太合”),注册资本2600 万元。华谊太合在成立之后的2001年1月12日,即与有“内地第一经纪人”之称的王京花共同设立了北京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简称“文化经纪”),主要从事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2003年5月,西安电影制片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华谊太合收购了西影股份发行公司40%的股权,更名为陕西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简称“西影华谊”),主要从事影视作品的发行。之后华谊太合继续增持,持股量上升至54%,完成了对西影华谊的绝对控股。2004 年10 月11 日,华谊国际控股(BVI)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授权股本为5 万美元。2004年底前后,华谊兄弟收购了太合公司手中的股权,华谊太合变更为华谊投资持有20%、华谊广告持有80%的股权结构,由于太合的退出,华谊太合更名为北京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影业”)。2004年11月19日,华谊投资与王忠军的夫人刘晓梅共同投资设立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华谊)。2006年8月14日,浙江华谊正式更名为“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华谊有限)。2008年1

华谊兄弟商业模式分析

《华谊兄弟》的商业模式 一、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目前集团涉及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时尚产业等多个领域,并于2009年登陆创业板;公司主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等业务板块。现已成为中国娱乐文化领军企业。 2.娱乐产业的资金投资时间长,每个企业的资金有限,想要合理的利用资源就要形成完善的系统来管理这个摊子。 二、管理模式 1.事业部+工作室:导演工作室和制片部、发行部、宣传部、海外部共同构成一个制作团队,高度专业化,分工细致化。 设立导演工作室,最突出的作用,是使公司拥有了一个核心创作团队。这个团队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公司注入导演们的新思想。反之,公司有了好的项目也可以交给导演们讨论和运作,这样一来,导演与公司之间就形成一个互动的合力。投资公司与签约导演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2.艺人持股:目前华谊股权结构主要都是个人持股,该公司旗下签约的诸多导演、艺人也持有部分股权,可以解决投资者担心最多的问题一一艺人的流动性,利于其长远稳定发展。比如:原来的黄晓明在其名下的时候就购买了540万华谊的股份。光股票就让他身价上亿。 2.建立公司产业链

(1)最先把电影商品化:华谊兄弟的贡献,是他们先于国内的诸多同行们,认识到了电影的商业价值、电影的产业化价值,更具体地说,认识到了电影的品牌价值、资本的价值,并开始挖掘、利用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价值,来为自己的企业盈利。他们率先找到了一条将电影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把文化变为一种消费品奉献给观众。华谊是投资冯小刚拍的贺岁剧而被大家熟知的。 (2)发展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为了规避风险,建立发展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导演工作室—演员经纪公司—广告公司—发行公司,从制作到辅助发行,它们相对独立,但又互为整体。需要聚则聚,需要散则各自为战。 3营销模式 (1)营销与创作紧密结合:做好创作前的市场调研。导演看中题材后,部门经过市场调查为导演提供大众所需要的题材的方案。 首先是做好创作前的市场调研,导演自己看中的题材,市场有关的部门将给导演们设计一个经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之后的方案,使其题材为大众所需要;另一方面,把创作引入营销中,在营销中加入创作元素,吸引观众。 (2)品牌效应:华谊兄弟已经走过了其原始积累时期,在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品牌就是通行证。电影品牌,要靠形象来支撑,专家指出,电影产业的核心是版权交易,版权交易的中心是有品牌的形象。 (3)严格资金控制:为规避发行和应收账款风险,华谊成立自己

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2016年年报分析 2 华 谊 兄 弟

目录 一、公司简介 (1) 二、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2)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2) 1、资产结构分析 (2) 2、负债结构分析 (3) 3、所有者权益分析 (4) (二)、利润表分析 (4)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5) 三、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6) (一)、偿债能力分析 (6)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7)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0)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5) 1、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天数 (15) 2、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17) 3、流动资产周转率 (19) 4、固定资产周转率 (19) 5、总资产周转率 (20)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1)

1、资产收益率 (22) 2、股东权益报酬率 (22) 3、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 (23) 4、成本费用净利率 (24) 5、每股收益 (25) 6、每股净资产 (26) (四)、发展能力分析 (26) 1、华谊兄弟 (26) 2、光线传媒 (27) 四、财务综合分析 (29) (一)、杜邦分析法 (29) 1、华谊兄弟的ROE (29) 2、光线传媒的ROE (29)

一、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传媒是中国最知名的综合性娱乐军团之一,公司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华谊兄弟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2005年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正式成立。 2009 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恶化,国家采取了扩张性宏观政策,使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控制。为了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刺激中国文化消费的增长,2009 年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其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在国家大力发展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利好环境下,公司利用各种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 2009 年10 月30 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此次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9] 1039 号”文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4,200 万股,发行价格每股28.58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1,200,360,000 元,扣除各项发行费52,121,313.55 元,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1,148,238,686.45 元。上市使得公司资本实力大为增强,获得了未来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竞争能力,公司步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19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许可经营项目:制作、复制、发行:专题、专栏、综艺、动画片、广播剧、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7年4月1日止),国产影片发行(凭

华谊兄弟股权结构

华谊兄弟股权结构曝光招股书三大关键词解读 最近创业板企业的轮番上会,让一大批提前潜伏其中的大佬浮出水面。一向被认为最赚钱的影视制作公司,也迫不及待地启动了上市融资计划。前天晚上,证监会发布公告,将于后天(9月27日)审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谊兄弟”)的首发申请。一旦上会申请顺利通过,华谊兄弟将成为首个在境内上市的内地娱乐公司,它的明星股东们的钱包也将大大扩容。 一笔明白账 大佬们的钱要翻好几番 华谊兄弟这次计划发行4200万股,募资6.2亿元,发行后总股本为16800万股。财报显示,华谊兄弟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163.44万元,2008年全年净利润为6806.45万元。如果按照2008年的净利润算,每股收益0.55元。以目前已询价的准创业板挂牌公司发行市盈率50多倍计算,华谊兄弟的发行价格可能接近30元,而在上市后,一旦受到追捧,市值将迅速飙升。 董事长王忠军拥有公司34.85%的股份,总裁王忠磊持有11.03%的股份,两人合计持股5780.4万股,市值保守估计也远超10亿元;列在股东名单第三位的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持股比例10.97%,持股1382.4万股,马云当初不足1亿元的投资,可以让他净赚数亿。 值得一提的是,华谊兄弟的股东还集合了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李冰冰等多位演艺界明星。一旦华谊兄弟上市,这些明星股东将获利丰厚。以持有股份最多的黄晓明为例,他在2008年入股时的转让价是按6.4倍市盈率计算的,仅为3元/股,一旦上市,他的180万股股票将在瞬间飙升为约5000万元。 一个新动向 募资6.2亿元投向商业大片 招股书显示,华谊兄弟暂定发行4200万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数额为6.2亿元,将用于补充影视剧业务营运资金。超额部分将按照轻重缓急,依次投入影院投资项目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其中影院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1.3亿元,拟在国内建6家现代化电影院。 华谊兄弟称,此次募资完成后,将达到电影年产量6部,电视剧年产量600集的影视作品制作规模。华谊兄弟认为商业大片对资金需求较大,而此方面影片的缺失妨碍了公司业绩的稳步提升。因此募资到位后,大投入、大制作的商业大片将是未来的投资方向。 一个大疑问 为什么没有周迅的份? 在华谊兄弟的众多明星中,一度有华谊“一姐”头衔的周迅却没有出现在75人的股东名单中,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昨日,周迅随《风声》剧组赴上海宣传,同在上海的周迅宣传助理阿美,在接到记者电话询问股东中缘何没有周迅时,显得相当困惑:“我们的确知道华谊上市这件事,但股权到底怎么分配,我们完全不知情……这些都是华谊高层的事。这件事真不该来问艺人,主创现正在全国做《风声》的巡回宣传,根本顾不上别的事。” 有趣的是,在股东名单中,周迅经纪人黄烽(列第59位,持股3万股)的名字赫然在列。关于周迅为何不在名单中的问题,黄烽昨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给出了另一个版本的说法:“这纯粹是周迅个人的选择。”黄烽解释,无论从周迅的个性,还是从周迅家的传统出发,她本人是从来不碰任何金融理财产品的,包括股票和基金,“因为对金融理财这块,周迅实在不敏感,所以即便是华谊的股票,她也没打算去碰。”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从去年11月开始,周迅就以独立工作室的形式和华谊兄弟保持合作关系,因此并不完全属于华谊兄弟的人。

华谊兄弟报告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分析报告 目录 一、公司简介 (1) (一)我国经济环境分析 (2) (二)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 三、华谊兄弟的产业分析 (3) (一)华谊兄弟产业的分类归属 (4) (二)产业分析对华谊兄弟投资的作用 (4) (三)华谊兄弟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5) (四)华谊兄弟与影视产业未来 (5) 三、公司分析 (6)

(一)公司基本要素分析 (6) 1.行业地位分析 (6) 2.公司战略经营分析 (7) 3.公司组织管理能力分析 (8) 4.公司产品分析 (9) (二)公司财务分析 (10) 1.主要报表分析 (10) 2.基本财务比率分析 (12) 3.盈利能力分析 (14) 4.每股能力分析 (16) (三)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16) 1.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16) 2.公司商业大片拍摄量及收入波动的风险 (17) 3.影视作品销售的风险 (17) 4.艺人经纪的合同风险 (17) 四、技术分析 (18) (一)K线分析 (18) (二)技术指标—MACD与KDJ对比 (20) 五、结语 (20)

一、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英文:Huayi Brothers Media Group,简称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也迈出了其境内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 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等。 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增强。华谊兄弟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海润、橙天娱乐、保利博纳、世纪英雄等公司。 2009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027)通过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身处“人才密集型”行业,华谊注重合作,并以人为本,电影方面,公司与华语市场最具号召力和专业实力的电影人—冯小刚、陈国富等人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用锐意创新的态度和专业实力,影响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电视剧方面,更是与最成熟的制片人(张纪中为代表)建立了科学作业的工作室制度,目前已发展至第11个;而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华谊经纪业务,旗下的明星数量更是发展至百位,同时华谊也致力于挖掘最具潜力的艺术人才,尤其在2010年推出了H计划。 二、宏观经济形式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投资活

定价分析-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股票发行定价的合理性分析 股票发行定价的原理 1.相对估值法 可比公司法:可比较的发行公司的初次定价和它们的二级市场表现→根据发行公司的特质进行价格调整,为新股发行进行估价。 主要比率指标有市盈率法和市净率法 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收益 市净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 2.绝对估值法 (1)贴现法,主要包括贴现现金流量法(DCF)、现金分红折现法(DDM) (2)步骤 华谊兄弟股票发行价格的合理性分析 华谊兄弟公司的赢利预测 假设条件:

表3华谊兄弟公司分业务毛利率假设 (2)盈利预测分析 预计2009-2011 年公司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1%、52%和32%(见表2),2009-2011 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5%、67%和39%,相对应的摊薄每股收益为0.55 元、0.92 元和 1.27 元。 08 年是公司业绩增长低点,由于3 年免所得税政策到期以及计提了2000万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司业绩增速由07 年的147%回落到08 年的17%增速。09年开始公司又进入高速发展期,未来三年公司平均收入增速和平均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41%和47%,电影收入仍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09 年上半年公司上映 2 部影片《游龙戏凤》《拉贝日记》,十一档期上映《风声》,再加上元旦档期上映的影片,我们预计公司09 年共上映4 部影片。2009 年公司推出《我的团长我的团》、《最后的99 天》、《黑玫瑰》等优秀电视剧,导致电

视剧制作收入在09 年增速达到68%,是拉动公司09 年收入的高增长另一动力。2010年由于募集资金的投入,公司的影视制作规模迈上新的台阶,这也导致公司2010 年的业绩增速在近三年最高。我们预计2011 年公司各项业务保持30%的增长。影院投资项目由于建设周期较长,我们预计2012 年开始贡献收益。 华谊兄弟公司的估值定价 绝对估值:公司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我们采用三阶段FCFF 估值方法,假设2012-2015 年公司增长率为25%,2016-2018 年的增长率为15%,2019 年开始的永续增长率为3%,我们测算出公司的合理股价为30.5 元。 表5FCFF折现现金流 表6FCFF模型-贴现结果 相对估值——可比公司法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发行人所处行业属于电影与娱乐行业。公司作为A股第一家影视制作企业,具有一定稀缺性。选取传媒类上市公司中的中视传媒(600088)和北巴传媒(600386)做为参照,根据09年10月09日收盘价计算的可比公司平均09年预测市盈率56.08倍,市净率4.52倍(下表)。鉴于华谊兄弟受益于行业快速增长,行业优势明显,存在竞争优势,我们认为华谊兄弟合理估值区间应为40—45倍的估值。对应申购股价应在每股25.65—29.18元之间,上市后股价应在41-46左右。 表7可比公司定价法估值

华谊兄弟公司融资方式分析

华谊兄弟公司融资方式 分析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华谊兄弟融资方式分析 姓名:吴凡 分院、系:会计系 专业:财务管理 年级:2011 学号:FNM11079 指导教师:史继坤职称:副教授 2014年 12 月 12 日 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标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华谊兄弟融资方式分析 [摘要]在当代社会,文化传媒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表现在作品数量上,质量上也得 到了提升,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市场规模。根据我国国情和政策导 向,文化传媒业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传媒产业融 资问题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 因为我国文化传媒业开展的时间不长,还未能很好地打开市场,也 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从而造成了我国在文化创意方面以及资金 运作方面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差异。因此,建立起能够促进我国文化 传媒产业良性发展的融资模式至关重要。 本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与融资相关理论;其次,以我国文化传媒 企业的代表公司之一——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主要融 资方式和财务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讨论其现有的融资模式;最后 分析华谊兄弟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对 其他文化传媒企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融资方式文化传媒企业融资风险 Analysis?of Huayi Brothers Financing Way [Abstrac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y increasing. Culture media industry's rapid development, not only on the number of works, but also on the improved of quality, gradually formed a powerful market. According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olicy guidance, the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financing problem is directly related to enterprise’s achievement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because of China's cultural media industry to carry out the time is not long, also failed to open the market well, also has not yet formed a mature industry chain, thus caused the our country in the aspect of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capital operation and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developed countries differences. Therefor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