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介绍知识讲解
西北地区知识点1

一、西北地区
1、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
①相对位置:以北,与国家接壤。
②绝对位置:半球半球纬度
(2)范围:和大部分和北部
(3)面积:
(4)人口:
(5)民族:
2、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①主要地形地势。
②主要地形区:,,,,
主要山脉:,,
(2)气候①气候类型:为主,少部分属于,
②气候特征:降水量特点、成因气温特点
(3)河流①主要河流:内流河外流河
②水文特征:水量水位季节变化,多季节性河流,
含沙量汛期有结冰期,
(4)植被:
3、农牧业
(1)畜牧业及生产条件
①有利条件:草场资源丰富
②主要牧区:内蒙古牧区、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③放牧方式的差异:定居游牧季节 P16
④优良畜种: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阿拉善骆驼,新疆细毛羊
(2)灌溉农业
①发展条件
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
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思考: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农业分布: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盆地边缘绿洲灌溉水源: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③主要农产品
思考:绿洲分布在哪些地区及原因?
4、矿产资源
稀土矿镍矿煤矿石油能源矿产
列表归纳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西北地区知识点总结课件

西北地区知识点总结课件一、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五个省份,总面积为166.6万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西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高原、盆地、山地、戈壁、草原等地貌类型。
其中,新疆地区以天山和阿尔泰山为主体,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甘肃地区以祁连山、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为主体;青海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体;陕西地区以秦岭和渭河黄土高原为主体;宁夏地区以贺兰山和黄河为主体。
3.气候西北地区气候主要分为干旱气候、寒冷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干旱气候在大部分地区占主导地位,新疆和内陆干旱区的气候相对较为严酷,降水稀少,温差大;青海地区气候适中,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宁夏、陕西和甘肃地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二、历史文化1.丝绸之路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贯穿西北地区,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及商品和商业的繁荣,对西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西北少数民族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为西北地区增添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色彩。
3.文化遗产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兵马俑、宁夏西夏王陵遗址、青海卓尔山石刻、新疆楼兰古城等一系列文化遗产,见证了西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经济发展1.能源资源西北地区是中国能源资源丰富的区域,拥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矿等矿产资源。
新疆的石油、甘肃的煤炭和青海的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为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农业西北地区农业面积广阔,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油料作物等,畜牧业也很发达,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同时,西北地区还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

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2.范围: 一.位置、范围
(1)分界线: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 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2)政区上: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大部、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人口及民族:
人口密度:全区面积约 占全国30%,人口只占 全国4%,属于地广人稀 之区。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河西走廊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重要灌溉农业区
灌溉
河水
水源 高山
融水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新疆绿洲
吐鲁番盆地
河西 走廊
西北地形
河套 平原 宁夏
平在原新疆人们利用 河河坎吐套西儿鲁平走番井引 天原廊的进黄 山绿葡行灌洲萄灌溉溉
河套平原
宁 夏 平 原
昆仑山
⑵
⑶
阿尔金山
吐鲁番盆地
⑴
内蒙古高原
⑹
⑷ ⑼⑺⑻
祁连山 河西走廊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请回答各数字代表的地形名称: ⑴-⑸是山脉; ⑹-⑽是高原或平原; ⑾-⒁盆地或河流.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由东向 西,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渐小,降水逐 渐减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 4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长城-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 线。 200mm年等降水量线: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
• 和田的玉石 • 气象资源:风能、太阳能
2.工业中心
包头的钢铁工业,伊敏河、霍林河、准格尔、元宝 山、东胜的采煤工业,白云鄂博的稀土工业,克拉玛 依的石油工业,金昌的有色金属工业,这些都是在资 源开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酒泉的航 天工业。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知识点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区域之一,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区。
在这个广阔的地区里,有大片的戈壁沙漠、巍峨的大山、奇特的地貌、多样的民族和文化,汇聚成了丰富多彩的西北地区。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的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西北地区地形地貌多样,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
其中,天山、昆仑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位于新疆自治区,气势雄伟壮观。
而祁连山则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盆地地貌则以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为代表,这两个盆地常年干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区。
2.气候特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是荒漠或半荒漠气候,降水不足,日照时间长,温度差异大。
春季温差较小,气温逐渐升高,夏季气温高,降雨较少,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多数地区秋冬季节能看到美丽的雪景。
3.自然资源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以煤、油、天然气、铁、铜、金等矿产资源为主导,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被誉为‘中国西部的宝库’。
二、民族和文化西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包括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汉族等多个民族。
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风俗、传统、宗教和文化。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和人文气息。
1.维吾尔族文化维吾尔族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民族之一,被誉为‘歌舞之乡’。
在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里,大家常会见到唐格拉拉、拜师弟等独特的舞蹈形式;大受欢迎的新疆大盘鸡和风干羊肉干等各具特色的美食;还有说唱艺术的十二木卡姆和雷打不动等精彩的表演。
2.藏族文化藏族是西部地区另一个重要的民族,被称为‘雪域高原上的民族’。
在藏族的文化传统里,传说中的风马旋转、拉萨河畔、唐卡画等传统艺术形式都是独具特色的藏族文化表现。
三、旅游景点西北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其中以敦煌莫高窟、青海湖、华山、九寨沟、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等景点最为著名。
这些景点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除此之外,在西北地区还有许多未被开发的景点,值得人们去深入发掘。
西北地区地理特征

西北地区地理特征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个省(区)。
这个地区自然景观壮丽,地理特征独特,本文将介绍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一、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介于东经80°54'至97°25',北纬34°27'至49°56'之间。
地理上,西北地区是中国内陆,被大量山脉和高原所环绕。
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有着独特的地理特征。
二、山脉与高原1.天山山脉天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山脉之一。
天山北麓为准荒漠草原,南麓则分布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天山山脉的峰峦起伏,山峰高耸入云,给西北地区增添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2.昆仑山脉昆仑山脉位于青海、新疆等地,是亚洲的重要山脉之一。
昆仑山脉自然条件恶劣,山峰陡峭、多冰雪覆盖,被誉为“冰川和雪山的王国”,对于西北地区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产生着重要影响。
3.阿尔金山脉阿尔金山脉位于青海、宁夏等地,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阿尔金山脉以河流众多而著称,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河和长江。
黄河发源于青海的莫斯科冰川,流经中国的十个省区,对中国的农业和水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祁连山脉祁连山脉位于青海和甘肃两省区,是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
祁连山脉以山川秀美而著称,草场遍布、山水相映,成为旅游业的热门目的地。
同时,祁连山脉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重要影响。
5.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位于青海、西藏等地。
这片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处亚洲大陆的心脏地带,对于亚洲和全球的气候和水文环境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气候特征由于地处内陆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燥而多样化。
这个地区主要分为四个气候带:寒冷的大陆性高寒气候、高原亚寒带气候、高原大陆性水热平原气候和干旱的大陆性荒漠气候。
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季节差异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
降水稀少且不平均,以山地和高原地区降水相对较多,平原地区降水较少。
西北地区全面版课件.ppt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沙拐枣
胡杨
猪毛菜
胡杨林景观
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八年级地理 西北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西北知识点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这片区域拥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西北地区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个省区。
它东接华北、中原和西南地区,南靠青藏高原、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西邻中亚和南亚国家,北接蒙古。
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得它成为中国的重要的物质和文化交流中心。
二、自然资源1.燃料资源:西北地区是我国煤炭、天然气和油田的重要产地之一,它的煤炭产量在全国占有相当的比例,是我国煤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资源:西北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十分稀缺,尤其是陕西和甘肃两省的黄河沿岸地区和青海、宁夏等地的盐碱地、沙漠地等地区更是如此。
3.农业资源:西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丰富,尤其是新疆的棉花和水果、甘肃的中药材及绿色食品、陕西的核桃和枸杞等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4.矿产资源:西北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富含多种矿产资源,如铜、铝、铁、花岗岩、大理石、硅藻石、锂等等。
三、人文景观1.历史遗迹:西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
如兵马俑、莫高窟、敦煌石窟等。
2.民族风情:西北地区有着灿烂多彩的民族风情,其中以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风俗习惯特别突出。
3.景观资源:西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旅游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山水风景和自然景观,如西北五岳、九寨沟、青海湖、祁连山等。
四、经济发展1.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升。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沿江、沿海运输等交通设施与能源、通信、住房等社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产业结构:西北地区产业以能源、冶金、化工、机械、交通物流、信息技术等支柱产业为主。
除此之外,旅游、农业、畜牧、林业等也是西北地区的重要产业。
3.经济发展区域:西北地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经济发展方面也产生了一些区域现象。
专题4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 (知识默写背诵清单)- 2024年[地理]中考复习【默写清单】
![专题4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 (知识默写背诵清单)- 2024年[地理]中考复习【默写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8b21d25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e.png)
专题4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西北地区知识点一:区域概况1.1.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①山脉——②山脉——③山脉一线以北,深居内陆,与④、⑤、⑥等多国接壤。
2.范围:西北地区包括A 自治区、B 自治区、C 省、D 自治区的全部或大部分。
3.面积和人口:各约占全国的,人口大约占全国的。
4.民族: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族、回族、族、哈萨克族等。
知识点二:自然环境知识点三:农牧业和矿产1.农牧业(1)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山麓、走廊、平原以及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2)牧业:草原、河西走廊、牧场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2.矿产资源的分布二、青藏地区知识点一:区域概况和自然环境1.区域概况(1)位置:青藏地区大致位于①山脉、②山脉、③山脉以南,④山脉以西,⑤山脉以北。
(2)范围:包括自治区、省、省的西部。
(3)面积与人口:分别约占全国的25%和1%。
2.自然环境(1)地形区: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A ;有“聚宝盆”之称的B 。
(2)气候:以高山高原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3)河流:本区的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a 、b 、c 、d 、恒河、印度河等都发源于这里。
(4)生态环境:本区拥有、雪豹、野驴等许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脆弱。
因而,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二:人文特点1.农牧业(1)种植业:本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地带,主要有、豌豆、小麦、油菜等。
(2)牧业:主要牲畜有、藏绵羊、臧山羊等。
其中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2.民族和宗教:青藏地区是族的主要聚居区,人民多信奉教。
位于拉萨市的、西宁市的塔尔寺。
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3.交通运输(1)公路:先后修建了①、②、③、④、⑤等公路,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2)铁路:修建了从到拉萨的青藏铁路。
(3)航空:建立了以为中心的航空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73°E——120°E,35°N-50°N
②东半球和北半球
③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④相对位置:大兴安岭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蒙古国以南;
③沙漠地区,有风积地貌,如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固定风向)树枝状沙丘(多种风向)
(2)特点
①最显著特征:干旱
②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降水变率大
(3)差异——由东向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为海洋向内陆的地带分异规律:比较项目以西分界线以东
降水量200mm以下贺兰山200-400mm
景观沙漠和戈壁干旱草原
在一些高山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水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每年
月以后,水量大减。
近些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使中下游河道断流现象更加
①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支流):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孕育了世界四大杨树派系(白杨、胡杨、青杨、黑杨),素有“杨树基因库”美称
②黑龙江: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
克海。
③黄河
5.植被:
西
骆驼刺
芨芨草
6.土壤
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土壤贫瘠,透水透气性好
7.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新疆油气资源、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包头铁矿、甘肃金昌镍矿二、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分析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促进作用及解决措施
1.牧区——过度放牧——斑点状荒漠化圈→减少水井数量、调节农林牧关系;
2.种植区
——用水增加——绿洲萎缩、沙化 ——不合理用水——土地盐碱化
3.工矿区与交通建设——随意堆放表土——提供疏松物质→合理存放表土 节约用水 合理用水
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参考答案
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
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
参考答案
明显地描绘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
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