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空间应急标识系统设计原则及方法
小区标识方案设计

小区标识方案设计1. 引言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方便居民和访客的导航和定位,需要一个有效的小区标识方案。
本文将针对小区标识的设计提出一种方案,并就其设计理念、材料选择、实施步骤等进行详细阐述。
2. 设计理念小区标识方案的设计理念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明确性:标识应能明确指示出各个建筑物、道路和设施的位置和功能。
•统一性:标识的整体风格和设计元素应相互协调统一,形成小区的独特形象。
•可持续性:标识材料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易于维护和更新。
3. 标识种类和布置小区标识主要分为建筑标识、道路标识和设施标识三种类型。
3.1 建筑标识建筑标识用于标示每栋建筑物的名称和功能。
建议采用大型立体标识,可选择使用铸铝或不锈钢材料制作,以确保其耐候性和耐用性。
标识的设计应简洁明了,利于远距离辨认。
建议使用深色背景和白色字体,以增强可读性。
标识应安装在建筑物主入口附近的醒目位置。
3.2 道路标识道路标识用于标示小区内道路的名称和行车规则。
标识可采用立柱式或立面式设计,以确保行车者能够清晰地辨认。
建议使用铝合金或塑料材料制作,以提高耐用性和抗风能力。
标识的设计应遵循交通标识规范,包括道路名称、限速标志等。
3.3 设施标识设施标识用于指示小区内的各类设施和服务,如停车场、儿童乐园、健身房等。
标识可采用立柱式或挂墙式设计,并配备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说明。
建议选用耐候性较好的材料,如钢板或亚克力板,以保证标识的持久性。
4. 实施步骤4.1 方案设计根据小区规模和特点,进行标识方案的初步设计。
确定标识种类、布置位置和设计风格,并制定标识材料和尺寸的规范。
4.2 材料采购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对所需标识材料进行采购。
选购时要考虑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以确保标识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4.3 制作和安装将标识的设计图纸交由专业制作厂家进行制作,并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安装。
制作和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工艺细节,确保标识的质量和稳固性。
住宅小区需要哪些标识及系统方案

小区标识牌是指住宅小区范围内的导向标识牌,其作为建筑设施的一部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小区标识系统是住宅区内服务于业主、来访人员的配套识别系统,住宅小区标识系统按建筑物及其配套的公共设施设备管理分类,可分为:建筑物业类标识、公共设施设备类标识、道路交通指示类标识、公益宣传类标识和可变信息类标识。
分类介绍:1、建筑物类标识:指建筑物墙体处(外墙、内墙)的标识,如:楼栋牌、单元牌、门牌等等。
2、公共服务类标识:指为小区居住居民或外访人员在公共服务类区域的指示标识,如:洗手间标识牌。
3、提示、警示类标识:具有提示或警示功能的标识,如花草牌、树种简介牌,小心落水等等类似的标识牌。
4、小区形象标识:指小区的整体形象的展示,其代表着小区的脸面,也是最重要的标识。
5、安全设施类标识:是指为了不可知的安全隐患而做的准备性标识,如:消防中心处的标识牌、安全出口标识牌等等。
6、临时性标识:是指小区临时性设立展示的标识牌,如:正在维修等等标识牌的设立。
7、道路交通标识牌:包括小区指示牌、小区内部道路交通指示牌。
小区标识系统一般包含以下内容:一、小区环境指示标识类1、家住宅,请勿擅入牌2、小区总平面图3、多项指示牌(组图指示、社区功能指示等)4、小区物业管理处标识牌5、小区人行入口标识牌二、小区楼宇标识类1、小区楼栋标识牌2、单元门牌3、小区楼层牌4、门牌5、设备间门牌6、小区消防疏散图标识7、公告栏(户内)8、地下电梯厅处单元公告栏9、户外物业宣传栏10、信报箱11、商业部分三、小区交通环保警示标识类1、小区地下车库指示牌2、出入口处禁止鸣笛限速牌3、露天停车场标识牌4、自行车停放处标识牌5、小区地下车库人行出口标识牌四、小区环境景观类1、小区景观名称牌2、小区公共设施使用须知牌(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场、羽毛球场等)3、请勿嬉水4、请勿攀爬(勿高空抛物、不损坏公物、不乱丢垃圾等)5、草地温馨提示牌6、树木名称牌7、文明公约提示牌8、垃圾桶、休闲椅等五、小区会所类1、会所形象标识牌2、开放时间3、多功能指示牌、平面图4、楼层功能示意标识牌5、功能门牌(健身中心、美容中心、音乐室、图书室、沙弧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儿童活动中心等)6、小区总服务台7、通知告示栏8、洗手间指示牌9、男女洗手间门牌10、小区禁烟牌11、机房设备门牌12、活动室温馨提示牌(如健身中心管理规定,游泳池管理规定等)13、小区消防疏散图标识住宅小区标识标牌规划准则:首先,住宅小区中的标识系统是一个完整地系统。
小区标识系统方案

小区标识系统方案1. 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小区的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小区内的路名、楼栋号、门牌号等标识系统混乱、不一致的情况比较普遍。
这给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给快递、外卖等服务业带来了困扰。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统一的小区标识系统迫在眉睫。
2. 目标设计一个小区标识系统,通过统一的标识规则和标识方式,方便居民、服务业及其他相关方快速准确地定位小区内的位置。
3. 方案内容3.1 标识规则小区标识规则主要包括路名、楼栋号、门牌号的命名规则。
•路名:选择简单易记的名称,并保证名称的唯一性。
•楼栋号:按照楼栋所在的顺序进行编号,例如,从小区入口处开始,顺时针方向进行标号,确保每个楼栋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门牌号:根据楼栋号和具体位置进行编号,例如,1栋1单元101号、1栋2单元202号,保证每个门牌号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3.2 标识方式小区标识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数字、字母、二维码等。
•数字方式: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路名、楼栋号和门牌号。
例如,路名可以用数字1、2、3等表示;楼栋号可以用1、2、3等表示;门牌号可以用101、102、103等表示。
•字母方式: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路名、楼栋号和门牌号。
例如,路名可以用A、B、C等表示;楼栋号可以用A、B、C等表示;门牌号可以用A101、A102、A103等表示。
•二维码方式:每个小区的标识信息可以生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相应的小区标识信息。
3.3 标识展示小区标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以便居民、服务业及其他相关方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目的地。
•小区入口处:在小区入口处设置一个指示牌,上面标识着小区的名称、路名、楼栋号等信息,以便来访者可以迅速找到目标小区。
•楼栋出入口:在每个楼栋的入口处设置一个指示牌,上面标识着楼栋的编号、门牌号范围等信息,方便居民和外来人员快速定位。
•门牌号标识:在每个门牌号上设置一个标识,可以是数字、字母或二维码,方便居民和外来人员快速找到目的地。
小区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及使用说明

小区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及使用说明在生活中,我们无法预料各种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紧急情况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好提前预防和应对准备。
小区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居民在遭遇紧急情况时的安全避难地点,其位置和使用说明对每一个小区居民而言都至关重要。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小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知识吧。
小区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小区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场所位置的安全性。
应远离可能出现危险的区域,如高压线、天然气管线等,尽量选址在开敞、平坦的空地。
场所的可达性。
应该方便居民前往,紧邻主要出入口或者容易找到的位置。
场所的稳固性。
应选择结构牢固、抗灾能力强的建筑物或场地,如体育馆、广场等。
配套设施的完备性。
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居民,并配备必要的照明、供水、卫生等设施。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小区管理处会选定合适的应急避难场所,并在小区内醒目位置设置标识,提醒居民熟悉位置。
应急避难场所的使用流程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居民应当迅速前往指定的应急避难场所,并遵循以下使用流程:保持冷静,迅速撤离到指定的应急避难场所。
沿着标识或广播引导的方向前往,不要擅自选择其他路径。
到达场所后,请与现场工作人员配合,按要求有序进入,并妥善安置好自己和家人。
在应急避难场所内,请遵守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和要求,保持秩序,配合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待到危险解除或接到撤离通知后,方可有序离开应急避难场所。
离开时请仔细检查,确保家人和财物安全。
如遇特殊情况,如身体不适等,请立即向现场工作人员报告,接受专业救助。
小区应急避难场所是维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提高警惕,熟悉场所位置,掌握使用流程。
只有大家共同做好预防准备,才能在紧急情况下最大限度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让我们携手共建和谐有序的小区环境,共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住宅小区标识系统设计(二)

住宅小区标识系统设计(二)引言:住宅小区标识系统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导航和信息查询功能,还可以增强住宅小区的整体形象和社区的凝聚力。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住宅小区标识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内容、结构和功能。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使住宅小区标识系统更加实用、美观和可持续。
概述:住宅小区标识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提供方便的导航和信息查询功能,并提升小区的整体形象和社区的凝聚力。
一个好的标识系统应该符合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包括易于辨识、易于理解和易于使用等。
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
正文内容:1.内容设计1.1标识系统标识物的选择:选择标识物时应考虑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可见性和耐久性。
例如,采用明亮的颜色和反光材料可以增加标识物的可见性,而采用耐候性材料可以增加标识物的耐久性。
1.2标识系统的文字和图形设计:文字和图形的选择应符合易辨识、易理解的原则。
文字应选择简洁明了的字体,图形应清晰简洁,能够直观表达其所代表的意义。
1.3标识系统的标识规定:制定明确的标识规定可以保证标识系统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规定应包括标识物的尺寸、颜色、布局和位置等。
2.结构设计2.1标识系统的布局:根据小区结构和居民需求,合理设计标识系统的布局,包括标识物的位置、数量和分布等。
布局应尽量简单明了,能够方便居民的导航和信息查询。
2.2标识系统的层级结构:对于大型住宅小区,可以采用层级结构的设计,将标识物划分为主入口标识、街道标识和单元标识等不同层次,为居民提供更加精确的导航和查询功能。
3.功能设计3.1导航功能设计:标识系统应具备方便居民导航的功能,包括指示主要建筑物、设施和服务场所的标识物,并提供相应的导航指引。
3.2信息查询功能设计:标识系统还应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功能,包括公告栏、小区指南和社区服务信息等。
居民可以通过标识系统查询社区相关信息,提高居民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4.可持续性设计4.1材料的选择:在标识系统的设计中,应选择环保、可持续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应急疏散标识与指示灯的设置要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1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如《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等,确 保标识和指示灯的设置符合规范 。
02
及时关注相关标准的更新,调整 标识和指示灯的设置以符合新的 要求。
标识醒目、易于辨识
选择高对比度、易于辨识的颜色,如 红色、黄色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迅速引起注意。
标识应设置在显眼位置,如出口、楼 梯口等,以便人们快速找到疏散路径 。
人流密集场所疏散
总结词
人流密集场所的疏散标识和指示灯应更加醒目和易识别,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引导人员疏散。
详细描述
在人流密集场所,如商场、车站等,疏散标识和指示灯应选用高对比度和亮度的颜色,如红色或橙色 ,并设置在显眼的位置。此外,为了提高标识的可见性和易识别性,可以增加英文或图解说明,以便 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员都能快速理解。
高层建筑疏散
总结词
高层建筑的疏散标识和指示灯应设置在显眼的位置,并考虑风力和烟雾的影响,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逃生路 线。
详细描述
高层建筑的疏散标识应设置在每层楼的楼梯口、走廊和电梯间等显眼位置,并使用明显的箭头和文字指示逃生方 向。此外,由于高层建筑可能受到风力和烟雾的影响,指示灯应选用耐风、耐腐蚀的材料,并考虑安装在合适的 位置,以避免烟雾遮挡视线。
大型活动现场疏散
总结词
大型活动现场的疏散标识和指示灯应特别注重布局和设置方式,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快速引导大量人员安全疏散。
详细描述
在大型活动现场,如体育场馆、音乐会等,疏散标识和指示灯应提前规划好布局和设置 方式,并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此外,为了应对紧急情况,现场还应配备足够的应急 照明设备和安全出口标识,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同时,活动组织方应提
小区标识系统设计及制作的工程实施要求(精)

小区标识系统设计及制作的工程实施要求
一. 深化设计要求
1.标识及其安装构件设计应简单可靠、既先进又实用,满足标识不间断运行和低成本维护的需要。
2.标识及其安装构件设计应充分考虑维修空间、土建结构等,做到维护方便。
3.标识及其安装构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标识受力的安全系数,做到安全、可靠、牢固、持久、美观。
4.投标人应对整个现场的施工规划和施工方案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负全面责任。
二. 生产制作
1.标识和安装构件所采用的材料应满足标识设施不易损毁、运行稳定的要求。
2.标识的制造工艺和光洁度应始终保持最高水准。
3.标识表面折角处没有裂纹、毛刺、焊接等痕迹。
三. 供应
1.必须按照项目的进度要求或业主的要求提供合同货物。
2.提供必要的合同货物文件给业主。
供货:提供相关资料:供货标识清单、检验记录、标识的样本资料及主要标识的技术资料和图纸。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1、设置原则(1)公共建筑、人防工程,乙、丙类高层厂房中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避难层,消防控制室,自备发电机房,防烟排烟机房。
消防水泵房、观众厅、展览厅、商业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地下室,设有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建筑的疏散走道,以及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 m的内走道,地下汽车库与多层汽车库内应设应急照明。
(2)商场、影剧院、娱乐厅、体育馆、医院、饭店、旅馆、高层公寓和候车室大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开场所的紧急出口、疏散通道外,地下汽车库与多层汽车库内的疏散通道与出口,层间错位的楼梯间,大型公共建筑的光感应自动门或360°旋转门旁设置的一般平开疏散门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远离出口的地方,应将“出口”标志与“疏散通道方向”指示标志联合设置,箭头需指向通往出口的方向。
(3)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单向门必须在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应设“拉开”标志。
疏散门应设“禁止锁闭”标志。
疏散通道或消防车道的醒目处应设“禁止阻塞”标志。
(4)除二类居住建筑外的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人防工程的疏散走道及其交叉口、拐弯处、安全出口等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影剧院、体育馆、多功能礼堂、医院的病房等的疏散走道和疏散门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2、设置要求(1)疏散标志牌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否则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应急照明灯和灯光指示标志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2)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灯光式)宜设在通道两侧及拐弯处的墙面上。
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应不大于1.00 m.也可把标志设在地面上,上面加盖牢固的不燃烧透明保护板,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 m,袋形走道的尽头离标志的距离应不大于10 m.(3)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空间应急标识系统设计原则及方法[摘要]:应急标识系统是居住区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有效地降低灾害伤亡率,确保居民的人身安全。
本文阐述了居住区标识系统设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其设计原则及方法,以期对居住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安全疏散[中图分类号]:u231 x913.4 文献标识码:a(黑小五加粗)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mergency logo system in residential areayuezengshu1 guoxiaodong1(1.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disaster reduc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abstract : emerg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residential area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asualty rate, ensure the safety of resid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of logo system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metho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keywords : residential areas; emergency identificationsystem; safety evacuation居住区标识系统是针对居住区系统内外部空间和环境而进行的形象识别与视觉引导的标识导向系统。
它是现代化和人性化居住社区连接人与空间的基础性设施,它能帮助居民和初访者在复杂的居住社区按照不同方向行进时,快速、准确的进行空间定位,并有效地到达目的地和使用居住区内的各种配套设施,达到人与社区和谐融合的目的。
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是居住区标识系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应急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灾时最贴近居民避难行动的应急系统,合理有效的应急标识系统能够使灾民在第一时间评估自己的受灾状态、缩短疏散时间、选择安全便捷的疏散路线等,以确保灾民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必要性(一)都市环境下地震等灾害的威胁性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市遭遇7.8级地震的袭击,造成了近25万人的死亡,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并造成无法估量的社会心理创伤。
1995年1月17日上午5点47分, 日本神户遭受到强度达里氏7.2 级的地震袭击。
强震造成43177人受伤. 6300人死亡(神户死亡人数550人);整个大地震造成了320000人无家可归,其中7000间房屋被煤气管道泄露造成的大火烧毁。
1999年8月17日凌展3点01分,土耳其西部发生强烈地震,死亡1.7万人,其中城市死亡人口就达0.4万人。
地震灾害的危害性不仅仅来源于地震本身,还包括伴随而来的次生灾害危害;强震过后面临着通讯中断,食品、水等短缺,从而造成无法有效地自救与施救。
从目前国内外的统计资料来看,都市环境下的地震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其威胁性具有不确定性。
(二)都市地震疏散的困难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很难应对发生在复杂都市环境下的地震等自然灾害。
通过分析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随着居住小区建设愈来愈朝着现代化和人性化的方向的发展,楼盘的平面和空间规模不断扩大,楼盘和小区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趋于复杂化,增加了居民安全疏散的困难;②建筑密度不断增大, 人口密度也不断增大,造成了人均疏散空间的日益减少;③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 使得结构倒塌后瓦砾堆积面积不断增大,堵塞疏散道路、减少紧急疏散空间,增加了人员紧急疏散的难度,对居民安全疏散及震后救援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就显现出其应对紧急事态的作用。
应急标识系统就能在临震预报或地震灾害发生时,有效地指引灾民从危险性高的场所出发,沿避难疏散道路到达更安全的场所,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减少损失。
二设计原则设计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标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灾害发生时能否选择安全便捷的疏散路径、确定出口位置对逃生避难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只是在大型重要建筑附近设计了应急标识系统;目前国内在标识系统上存在着问题:①国内标识不统一,如中英文标识不统一、英文标识不统一;如图1和图2的英文标识一致,但是中文不一样。
②表达形式单一,目前居住区内很多标识牌构成形式单一,有的甚至在墙上、木牌上简单地画个箭头、写几个字。
应急标识系统规范化的设计就是采用通用的、准确的、国家认同的防灾标识,有利于流动人员灾时安全便捷地选择疏散路线,减少选择的盲目性,增加逃生的可能性。
图1出口标识图2安全出口标识(二)易识别性影响标识系统易识别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取决于标识系统的易读性和醒目性。
易识别性一般是指标识能够获得人们注意力的特征,标识系统易识别性的优劣是通过标识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强弱来衡量的。
易识别性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指标识本体体色即凸显于标识背景的特征;二是指标识的空间分布,即标识设置的位置(高度、设置地点)。
所谓易读性是指标识能被看清的距离。
当灾害发生的时候,疏散时间短,乘客心理高度紧张,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标识,因此易读性对于灾时标识设计尤为重要。
所谓醒目性指的是标识在复杂的视觉环境中被注意的情况,标识在视觉环境中的醒目性是指标识比任何周围环境信息更容易被注意到。
影响醒目性的要素有颜色、形状、材料、尺寸、标识技术、设置和光照亮度。
(三)功能性功能性是指设计时要体现应急标识系统的引导性, 通过指示性标识把系统的区域及特性告知外界. 应急标识系统的设立就是为了便于人们寻找目标方位, 在比较复杂的公共环境中建立醒目的引导符号,遇到灾害时,灾民可以通过应急标识系统进行应对, 降低损失,显现出居住区良好的安全性能。
(四)人性化标识系统设计在满足人们需求的情况下越来越追求人性化的发展,要综合考虑热的多种需求,如标识系统的具体细部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尺度要求,设置的位置、方式、数量越来越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
此外考虑到居住区内外籍居民和城市发展的国际化,应急标识系统采用中英文设计,按照母语(优先)+英语形式进行设计。
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应体现人性化原则。
(五)简洁性标志系统一般以文字和图形的组合形式来传达视觉效果。
因此,其造型特征应形象鲜明、色彩鲜明而醒目、图形简洁明了,能给居民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从传达效果角度考虑,标识中采用的文字、图形等表达形式必须对所要传达内容高度概括和抽象处理,以便于居民识别。
三设计方法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设计要考虑满足以人的需求和基本生理及紧急状态下心理特性,主要指标是在紧急的环境条件下实现标识的识别导向功能。
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环境中的标识系统,并不是由标识设计师把标识设计当作艺术创作的形式,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个性,与众不同;应急标识系统的设计必须得到使用者的认同,若设计的标识不被大众从生理、心理或情感上接受甚至排斥,那么标识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得不到体现。
因此,应急标识的设计应以满足使用者的紧急状态下需求为目的,以得到使用者的认同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
影响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设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标识的颜色在应急标识的识别和使用性方面,色彩应发挥直观明了、形象鲜明的作用。
应急标识作为系列标识系统而言,要统一有几种标准色构成,使各个标识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效果;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必须为居民接受,且色彩本身应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和对心理及情感的指代作用。
居住区应急标识要根据标识自身的内涵和情感进行选择,形成表现性特征。
如红色标识禁止、危险,黄色标识警告,注意,脸色标识指令、遵守,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图3至5)。
图3红色禁止标示图4黄色警告标识图5蓝色绿色标识此外标识的色彩配置还应着重考虑各种色彩色相名都、纯度之间的关系;公众设施标识的色彩一般要求具有统一的色调,否则会给人一种混乱、难以辨识的感觉。
色调的统一是指对于不同的食物找出其色彩的基调,来缓冲和整合各种因素,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统一的整天。
(二)应急标识的内容标识的内容大多采用文字、图形、文字图形组合三种方式来表达,标识内容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在标识设计中,文字可单独作为设计形态存在,也可与图形综合设计;文字所包含内容和涵义要从居住区不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采用最适合表达居民识别和感受的文字形式,增强应急疏散标识的、识别性、可读性,是居民容易识别,容易理解避免繁冗混乱。
图形是城市公共设施标识设计中常用的元素,利用图形传达标识涵义,但在设计时要满足居住区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的居民的需求。
(三)应急标识的尺寸设计应急标识的尺寸是指一定的比例关系给人的视觉感受,它与实际尺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标识的长度、宽度、整体与整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环境、不同空间范围内的视觉感受和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应急标识的尺寸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具体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人的视点、视距、视角及人各种活动的需求,避免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出现,科学合理设计出应急标识的尺寸。
(四)应急标识的位置设计标识的位置高度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满足人的需求。
位置设计应综合考虑人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的最佳视线角度,进而形成最佳的视觉效果;标识位置设计的过高或过低,都不便于居民看清楚标识,尤其在灾害发生时,居民拥挤混乱,更难看清楚标识;对于不熟悉居住区环境的外来人员来说,更加茫无头绪,慌乱之中又需要到处寻找,这样更不利于灾民第一时间逃生;标识的位置设计要以人为本,既方便正常居民使用又能满足小孩、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使用需求。
(五)应急标识的用材居住区应急标识系统在开放的环境中使用,考虑其人为和自然双重破坏的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必须满足使用要求。
应急标识的材料应采用不锈钢、铝合金、复合材料;这些材料良好的防雨防腐性能保证了应急标识较长的使用期限,比较适合开放环境标识系统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