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园学习单
3月2日学习单

3月2日学习单上午:一、填写健康检测表。
二、学习《四个太阳》第一课时(一)看三个教学视频,认真听讲。
(二)《四个太阳》学习单(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准生字(借助以下图片认真学习并记住生字,先读准字,再读准词语,家长注意把关,圈出不熟悉的字词重点学习、记忆,直至真正认识并记住这些生字)3、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4、读准词语:太阳街道送给忙着尝尝香甜温暖应该颜色因为校园金黄秋天(注意:“太阳”的阳第二声,不读轻声,“温、因”是前鼻音。
“因为”的“为”第四声。
)5、学习多音字:为 wèi(因为、为什么)wéi(为人、为难)6.认识两个偏旁:舌(舌字旁),页(页字边),认识笔画:阳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大声读课文,说说文中的“我”画了四个怎样的太阳?(绿绿的太阳、红红的太阳、金黄的太阳、彩色的太阳)2、读准并理解以下两个词语。
(1)清凉:凉而使人感到爽快。
说说平时什么东西给了你清凉的感觉?(清凉的风、清凉的泉水)(2)邀请: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者到约定的地方去。
说说课文中谁邀请谁去做什么?(落叶邀请小朋友们到树下吃果子)◆记一记,写一写1.观察七个生字在阿字格中的位置,想一想,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想一想:“太、阳、校、金、秋、因、为”这些字怎么记?注意为的笔顺:3、仔细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摆布,认真分析间架结构,练习书写,注意每个字大小一致,运笔到位,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位置正确。
写法指导:阳: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注意“阝”横撇弯钩在横中线上方收笔。
“日”的第一笔在竖中线,中间的横在横中线。
校:左窄右宽,左右等高。
左边的“木”长而瘦,横短且要向上斜,第四笔捺变成了点。
“交”的横跟左边“木”的横对齐,“交“的长撇起笔对准上方点的中间,捺的起笔对准点的尾巴,撇捺舒展。
金:人字头撇捺舒展,撇高捺低,撇捺要相连。
三年级上册学习单

课上互学
一、课前检测
1.在课堂上,我能自信的把课文读给老师和伙伴听。
2.听写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课上互学
一、课前检测 1.我能在课堂上大声地把课文读给老师和伙伴们听!我真棒!
老师给我的评价:小伙伴给我的评价:
2.多音字“假”辨别运用:多音字“当”辨别运用: 【假】辨读: 运用:放( )了,我和书籍成为了假期最好的朋友! 哈哈,狐()虎威的词语我明白啦!
3.会写“一本正经、假装、引人注目”等 12 个词语。 4..听写词语:
3.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我”和老爷爷
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课前导学
一、知识链接: 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 天都峰:
鲫鱼背:
二、教材自学:(具体阅读课本 9--11 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
读通顺。(放到教案里)
第 一 单元第 3 课(节)
班级: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课 题: 学习目标:
3 爬天都峰 1.我能认识“陡、链”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 的语气和心情。
学习笔记
(仔细阅读,用红笔 画出关键词、句,并 标注出不理解的地 方。)
三、指导书写:
四、整理反思: “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终于爬上了天都峰。从他们的故事中我懂得了:
初二【地理(人教版)】民族任务单

2.你能分别找出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壮族、回族分布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吗?
3.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4.你能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吗?
3.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相互团结,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课前学习任务
搜集我国民族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民族知识。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读民族构成饼状图,说出汉族和其他民族所占比例。
2.找出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3.对比说出中国和日本的民族构成有什么区别?
【学习任务二】
1.阅读课本材料:我国的民族语言,了解我国民族语言。
2.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少数民族文字,找一找人民币背后的民族文字。
3.猜一猜,图片展示的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4.根据图文资料说出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
【学习任务三】
读中国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地理
年级
初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民族
教科书
书名:地理( 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了解我国民族构成。
2.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服饰、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图文资料,了解我国主要民族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园任务单

怀柔三中初一年级《中华民族园》课程任务单一、博物馆介绍中华民族园坐落在北京市亚运村西南,占地50公顷,由雷学金先生发起兴建,于1992年开始建设,是京城第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基地,旨在展示民族文化传统,增强国民爱我中华的民族意识,促进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同时,也在首都为各民族提供一个面向全国和世界的永久性窗口。
中华民族园分南北两园,园内建有民族村寨36个,南园有民族博物馆、雕塑广场以及20余个民族村寨,真实再现各个民族的文化遗存。
同学们,学校利用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契机,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实地参观中华民族园的建筑、展览、景观等,全面了解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各自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进而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这是一次走进生活,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自然的奇妙学习旅程,让我们带着一颗发现的眼睛,享受学习之美。
二、园内学习1、中华民族园主展馆“度量衡”展厅。
“度”是“尺”,计量长短。
“量”是“斗”,计量容积。
“衡”是“秤”,称量测重。
度量衡作为人类早期的商业交换尺度,在我国的商周时期管理制度已比较完备。
虽然历代的尺度、衡量单位不统一,但度量衡作为商业经营的基础计算模式,一直沿袭至今。
度量衡成为维护和保证商业贸易公平的准则。
说到底就是商业诚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度量衡也成为了社会道德准则的一部分,并与商业诚信结合在一起,在维护社会的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请你查阅资料,举例说明“老字号”为什么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生存下来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学习,谈谈在自己人生成长中诚信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做到诚信?2、参观完“书房”展厅,请给你自己的书房起个名字,结合学校海量阅读计划,请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尽量具体些),请为同学推荐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3、《民居生活原状陈列》着重再现少数民族居住文化,通过实物深入展现各民族生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徜徉在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各个民族民居里,我想,你肯定有一万了为什么,那就请你结合实地参看、资料查阅等学习方式。
六年级语文下册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学习单

第二单元第 3 课〔节〕班级: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课题:8* 各具特色的民居学习笔记学习目标:1、我能读、记“奇葩、夯筑、竹篾、骚扰、闽西南、粤东北、和睦相
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风雨侵蚀、〞等词语。
2、我能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从中体会中
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我能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领悟表达方法。
课前导学
一、知识链接:学生通过微课助学,观看《中华民居大观》,了解我国的民居建筑和
文化民居的特点。
二、自学质疑:
1.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提示的学习任务,并画出来。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挑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段落上传录音。
注意“骚扰、偏僻、魅力、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的读音。
3.再读课文,梳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民居大观
家长评价:
✩✩✩✩✩
课上互学
比拟《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在写法表达上的异同
课文相同点不同点《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课后练学
一.分别用以下方法写句子。
1.打比方
2.比拟
3.列数字自我评价:✩✩✩✩✩。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学单

钓鱼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这些 一本正经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交流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探究
1、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情?什么事情?
2、听完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作者对蒲公英的怎样的情感?
达标检测
1、手拉手,找朋友。
有观哈手合钓傍绒
掌欠趣察鱼拢毛晚
2、我会选。(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者
雷宝社
使用者
总节次
3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十一个。把握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合拢、有趣”等词语。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重难点
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读一读,并为这些字注上拼音。
3、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达标检测
1、抄写课文中描写优美的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2、背诵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并抄在本子上。
3、民族小学的学生他们的服饰相同吗,他们的心情相同吗,他们的愿望相同吗,说说你的看法。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学单
课 题
2 金色的草地
课 型
新授
课 时
2
达标检测
1、给下面的生字组词。
仰()峰()辫()陡()
迎()蜂()辩()徒()
2多音字组词
都du()dou()似si()shi()
发fa()fa()相xiang()xiang()
作业布置
写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年级上册语文学单
《民族》 学习任务单

《民族》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和历史背景,增进对多元民族的尊重和理解。
2、分析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培养包容和多元的价值观。
3、探讨民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二、学习资源1、相关书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世界民族概论》等。
2、在线课程:各大在线教育平台上的民族学相关课程。
3、纪录片:《民族的记忆》、《多彩的民族风情》等。
4、学术论文:在学术数据库中搜索关于民族研究的最新论文。
三、学习内容(一)民族的定义与分类1、什么是民族?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民族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地域、语言、宗教等因素进行分类。
(二)世界主要民族介绍1、亚洲的主要民族,如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印度斯坦族等。
了解这些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宗教信仰。
分析其在亚洲地区的分布和影响力。
2、欧洲的主要民族,如日耳曼族、斯拉夫族、罗曼族等。
探究这些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
研究其对欧洲文明的贡献。
3、非洲的主要民族,如豪萨族、约鲁巴族、伊博族等。
认识这些民族的独特风俗和社会结构。
思考非洲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4、美洲的主要民族,如印第安人、欧洲裔移民、非洲裔移民等。
了解美洲民族的形成过程和多元文化融合。
探讨民族问题对美洲社会的影响。
(三)民族文化与传统1、民族服饰:不同民族服饰的特点、象征意义和制作工艺。
2、民族饮食: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食材选择以及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民族建筑:建筑风格、结构和功能,反映的民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4、民族艺术:音乐、舞蹈、绘画、文学等方面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四)民族与社会1、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2、民族问题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如民族冲突、民族歧视等。
3、政府和社会组织在促进民族和谐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五)民族的融合与交流1、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案例和经验。
2、现代社会中民族交流的途径和方式,如旅游、贸易、教育等。
《我们的节日》 学习任务单

《我们的节日》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掌握不同节日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
3、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内容(一)春节1、春节的历史起源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2、春节的庆祝时间农历正月初一,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3、春节的传统习俗(1)扫尘:年终大扫除,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2)贴春联、门神:春联表达美好愿望,门神保佑平安。
(3)守岁: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4)拜年:晚辈向长辈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
(5)发红包:长辈给晚辈发红包,寓意压住邪祟,保佑平安。
(二)元宵节1、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2、元宵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3、元宵节的特色活动(1)吃元宵:象征家庭团圆,寓意吉祥。
(2)赏花灯:各式花灯琳琅满目,增添节日氛围。
(3)猜灯谜:富有智慧和趣味,增添欢乐。
(三)清明节1、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公历 4 月 5 日前后。
3、清明节的主要活动(1)扫墓祭祖:缅怀先人,表达追思之情。
(2)踏青:春日游玩,欣赏自然美景。
(四)端午节1、端午节的历史背景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节日。
2、端午节的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3、端午节的传统习俗(1)吃粽子:用糯米包裹红枣、猪肉等馅料。
(2)赛龙舟: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具有浓厚的竞技色彩。
(3)挂艾草、菖蒲:有驱邪避瘟的寓意。
(五)七夕节1、七夕节的传说源自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农历七月初七。
3、七夕节的特色(1)女子乞巧: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
(2)情侣相会:表达爱情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中华民族园”学习单
活动时间:
活动主题:
小组成员:
游览路线:
一、关于园内建筑
1、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建设有中国各民族的组建筑,包括
建筑、建筑、建筑。
2、我印象最深的有等几种民族的建筑。
3、看图分辨民居。
()()()
()()()
二、关于民族风俗
1、民族风俗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
其中我对族、族、
族的风俗最感兴趣。
①
②
③
2、填一填是哪族的服饰
()()()()()
三、小习作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小导游,带领同学们游览中华民族园。
注意按照游览顺序,写清楚都参观了哪些
民族建筑,了解了哪些民族风俗,还要注意导游词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