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客户保管重要空白凭证的案例

合集下载

浅谈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 及其应对措施
汇报人: 日期:
• 引言 •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概述 •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的应对
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在银行业务中,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 可能导致客户资金安全受到威胁,给银行带来不良影响。
在当前金融市场日益复杂的环境下,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 行为的风险和危害更加凸显,需要引起重视和加强管理。
THANK YOU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确实存在,且在某些地区或特定时间段内问题较为突出 。
此类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管理、员工素质以及客户的需求等。
银行应加强内部监管和员工培训,同时提高客户意识和法律约束力,共同遏制此类 问题的发生。
对银行的建议
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定期开 展员工行为排查,发现问题及时
03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的应对措施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银行应通过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员工的行为规范和操 作流程,确保代客保管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加强内部监督和检查
银行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代客保管业务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 ,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实施内部考核和奖惩制度
处理。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 素养和法律意识,杜绝代客保管
等违规行为。
提升客户服务意识,关注客户需 求,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金融
服务。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对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 行为的研究仍存在局限性,未 能全面分析所有可能的影响因 素。
对于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浅谈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从监管机构对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及处罚着手,引申介绍针对该违规行为银行采用的主要手段“飞行检查”,并指出实施飞行检查的几个关键点,最后简要介绍银行采用的其他相关手段,以期帮助各银行机构健康、稳健、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违规代客保管;飞行检查;银行;员工行为违规代客保管,对于每个银行员工来说应该都不会陌生,该行为向来是各银行员工行为检查的一个重点。

顾名思义,“违规代客保管”就是银行员工包括各机构负责人、客户经理、柜面人员等在明文规定不得代客户保管的情况下,在其营业区、办公区、休息区的抽屉、尾箱、柜子等场所违规保管有客户预签字捺印的如借款合同、借款借据、共同债务确认书、保证函等重要法律文书以及如客户身份证明、存折(单)、银行卡、印章、有价证券、结算凭证、网银U盾等各类重要物品等的违规行为。

一、违规代客保管相关的监管规定及其蕴含的风险(一)相关监管规定及处罚情况《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务和员工行为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57号)第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强化银行员工行为管理,要强化突击检查,采取不定期的‘特别检查’‘飞行检查’等方式,调查了解银行员工在其工作场所是否违规保管借条、凭证、合同、印章等物品。

”据网上公开信息显示,多家银行均有过因此类问题被监管处罚的经历,如2020年2月11日,浙江桐乡民泰村镇银行被中国银保监会嘉兴监管分局罚款25万元;2017年1月20日,交通银行湖州分行被中国银监会湖州监管分局罚款30万元;2016年12月9日,长兴农商银行被中国银监会湖州监管分局罚款20万元;2016年11月22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衢州常山支行被中国银监会浙江衢州监管分局罚款25万元等等。

监管机构对于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的行为始终是保持着高压态势,并且这一问题向来是银监的一个罚点,也就是说只要在银监检查过程中被查到存在该类问题,必然会涉及到处罚,从罚款情况来看,罚款金额在20万元至30万元不等。

代客户保管存折查询账户明细的案例

代客户保管存折查询账户明细的案例

代客户保管存折查询账户明细的案例
一、案例介绍
客户由于工作繁忙无暇到网点查询个人账户的历史明细,遂将存折和密码交给柜员委托其代为查询。

柜员用交易多次查询该客户账户交易明细,并按月打印交易明细。

柜员完成查询及打印处理后将存折及交易明细交予客户。

经核实,柜员称所查询账户的客户为自己的朋友,该柜员是受朋友委托进行查询。

此业务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操作柜员面对朋友的委托,未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理,而是将朋友与客户的范畴相混淆。

银行的优质客户在与银行员工长期业务接触中逐渐熟识,也赢得了客户高度信任,个别员工利用代客户办理业务之便而挪用、侵吞客户资金的风险隐患。

银行制度规定严禁代客户保管存单(折)、代客户办理业务。

(二)网点现场审核人员应加强对柜员日常业务辅导、培训工作,避免出现柜员代客户保管存折、密码且多次查询账户的高风险事件发生。

三、案例启示
(一)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培训工作,提高每个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柜面业务操作中切实将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位,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二)注重对《员工行为规范》的学习与检查,避免员工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现场审核人员的履职能力,促使其做好柜员的日常业务培训及业务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风险防范作用。

丢失重要空白凭证遭处罚的案例

丢失重要空白凭证遭处罚的案例

丢失重要空白凭证遭处罚的案例[案例经过]网点柜员给一企业办理现金存款业务,从凭证盒里取出空白现金存款凭证,撕下1份后将剩余的凭证随手平放于盒子其他凭证的最上层,后该柜员因办理其他业务,将凭证盒上层的现金存款凭证碰掉到地上。

当日营业终了,该柜员没有对空白重要凭证进行复点,次日上午另一柜员在打扫时,当作垃圾倒掉。

直到二天后,该柜员办理一笔企业现金存款业务时系统显示凭证“不能跳号使用”,经网点负责人及管理行组织核查该柜员重要空白凭证库存信息及调阅监控录像等,确认丢失现金存款凭证,在追踪无果后及时进行了凭证挂失处理。

[案例分析]剖析本起空白现金存款凭证丢失事件,原因主要有:一、制度执行意识淡薄是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当事柜员连续两天营业终了没有复点核对空白重要凭证,违反了银行《空白重要凭证管理办法》:“营业终了,柜员应在监控下清点未用的空白重要凭证实物,并在与主机系统、会计要素管理系统相关信息核对相符后,打印《会计要素登记簿》,进行签章确认。

”的规定,这是导致空白现金存款凭证丢失的直接原因。

二、现场监督管理失控是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柜员连续两天营业终了未按规定复点核对空白重要凭证,网点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纠正,对网点重要时点监督管理失去有效控制,员工违规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纠正和规范,是导致空白现金存款凭证丢失的重要原因。

三、内控管理文化的缺失是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柜员办理业务时没有将剩余的空白现金存款凭证放回到凭证盒中,而是随手放在其他凭证的上层,工作过程不够严谨。

另一柜员次日打扫卫生时,对成本整齐的印刷品居然没有查看就直接当垃圾处理掉,这些均反映出该网点尚没有建立起严谨的执行和内控管理文化。

[案例启示]一、培育员工良好的作业习惯。

通过加强制度培训、推动业务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使员工,特别是新上岗员工养成遵章守法、规范操作的作业习惯,自觉防范和抵制各类差错和违规行为。

二、增强员工岗位责任意识。

丢失重要空白凭证受到处分的案例

丢失重要空白凭证受到处分的案例

丢失重要空白凭证受到处分的案例[案例经过]网点柜员陈**给一企业办理现金存款业务,从凭证盒里取出空白现金存款凭证,撕下1份后将剩余的凭证随手平放于盒子其他凭证的最上层,后该柜员因办理其他业务,将凭证盒上层的现金存款凭证碰掉到地上。

当日营业终了,该柜员没有对空白重要凭证进行复点,次日上午另一柜员在打扫时,当作垃圾倒掉。

直到第三天上午,该柜员又办理一笔企业现金存款业务时系统显示凭证“不能跳号使用”,经网点负责人及管理行组织核查该柜员要素库存信息及调阅监控录像等,确认丢失现金存款凭证,在追踪无果后及时进行了凭证挂失处理。

[案例处理]对直接责任人的处理:柜员陈**没有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连续两天营业终了未清点核对空白重要凭证,违反了银行空白重要凭证管理有关规定,导致空白重要凭证丢失,根据有关规定,给予陈**行政警告处分。

[案例分析]剖析本起空白现金存款凭证丢失事件,原因主要有:一、制度执行意识淡薄是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当事柜员连续两天营业终了没有复点核对空白重要凭证,违反了银行《空白重要凭证管理办法》“营业终了,柜员应在监控下清点未用的空白重要凭证实物,并在与主机系统、会计要素管理系统相关信息核对相符后,打印《会计要素登记簿》,进行签章确认。

”的规定,这是导致空白现金存款凭证丢失的直接原因。

二、现场监督管理失控是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柜员陈**连续两天营业终了未按规定复点核对空白重要凭证,网点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纠正,对网点重要时点监督管理失去有效控制,员工违规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纠正和规范,是导致空白现金存款凭证丢失的重要原因。

[案例启示]一、培育员工良好的作业习惯。

通过加强制度培训、推动业务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使员工,特别是新上岗员工养成遵章守法、规范操作的作业习惯,自觉防范和抵制各类差错和违规行为。

二、增强员工岗位责任意识。

通过强化员工思想教育,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岗位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合规操作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准风险事件的发生,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重要空包凭证

重要空包凭证

重要空包凭证第一篇:重要空包凭证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很多案件都出现在重要凭证方面,特别是内部职工作案更为突出,由于一些单位对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导致行为人有可乘之机。

因此,规范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应作为防范风险,防案控案的源头进行综合治理。

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应站在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增强风险意识确保信用社重要空白凭证发挥正常经营效益。

笔者就农村信用社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上目前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提出一些肤浅观点,与其信用社同仁共同探讨。

一、目前尚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内控制度的日趋完善,重要空白凭证在领入、使用、销毁、新旧转换等方面都有较为明确规定,凭证管理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在制度落实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仍有部分信用社频频发生经济案件,无不与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失控有关,结合有关案件和一些实际情况总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存在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员工也包括部分管理人员在内,对重要空白凭证管理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重业务指标考核,轻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例如,在收贷收息外勤人员携带盖有印章的空白“借款偿还凭证”外出收贷收息,信用社为了业务发展,完成考核指标,但违反了有关农村信用社重要空白凭证管理规定。

有关办法明确规定“不准在重要空白凭证上预先盖好印章备用,严禁带离柜台使用”。

但在检查时发现此类问题明确指出,却以种种理由搪塞,从思想认识上没有体现管理重要性,而为收贷收息不入账或开出大头小尾凭证等情况留下隐患,此其一。

其二,重凭证领用,轻检查核实。

各个流程虽然能从形式要件上按规定操作,但在检查时大都只对重要空白库存进行了核对检查,而对已使用、作废、销毁的重要空白凭证,很少认真严格逐号检查核实。

其三,重检查通报,轻严管重罚。

检查后只是提出问题和整改意见,发个通报了事,没有严格执行处罚,担心处罚重了、多了员工有想法,导致员工紧迫感不强,制度执行不严谨。

空白重要凭证账实、账账不相符的案例

空白重要凭证账实、账账不相符的案例

一起空白凭证账实账账不相符的案例[案例经过]检查人员在检查网点空白重要凭证时,发现网点柜员保管的业务封签实物出现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情况。

据查,一日营业终了柜员在使用交易销账业务封签时,应销账10份,误输入销账1010份,多销1000份,在随后几天的交接班中业务封签账实不符,相差1000份的情况也未被发现,直到检查人员对该网点进行空白重要凭证查库时才发现业务封签账实、账账不相符,此后进行了整改,现已账实、账账相符。

[案例分析]发生这起空白重要凭证账实、账账不相符的原因:一、经办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工作不细心,未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是该网点连续多日出现业务封签账实、账账不相符的根本原因,部分经办人员在思想上对空白重要凭证的风险性认识不足,在办理业务封签的销账时比较随意,认为业务封签不重要,接班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认真逐份清点空证实物,工作上只管现金账款相符,日终轧平账务即可。

二、营业经理工作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

按照银行有关规定:营业经理必须认真做到定期、不定期对柜员的空重要凭证进行抽查核对,而当班营业经理的抽查核对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认真、仔细核点空白重要凭证实物,致使柜员保管的空证实物长达多天账实、账账不相符。

[案例启示]一、加强柜员的业务学习,增强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重视、柜员要认真审核表外业务凭证、对记账录入的数据要进行自我复核,杜绝审查不严、录入数据错误而产生的账实、账账不符的情况。

二、进一步加强营业经理履职行为的检查,对营业经理不按规定进行检查、复核的业务或对检查、复核流于形式的营业经理要加大处罚的力度,不合格的营业经理要予以更换。

三、要进一步完善事后监督中心对前台业务的监督范围,将表外业务,特别是业务封签纳入重点监督内容之一,同时加强对监督人员的考核,杜绝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

柜员忽视重要凭证钥匙的保管引发风险的案例

柜员忽视重要凭证钥匙的保管引发风险的案例

柜员忽视重要凭证钥匙的保管引发风险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在一次业务检查调阅监控录像中,发现网点的一名柜员离开工作台时,对其放置在工作台上的空白重要凭证虽然有进行加锁保管,但钥匙却未妥善保管而是随意放置在柜面上,检查员认为此行为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要求网点加强空白重要凭证的管理,消除风险隐患,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内控扣分的处理。

二、案例分析
(一)在日常的现场管理中,常常强调的是如何规范柜员对空白重要凭证、印章、现金、权限卡等核算要素的管理,而对于已入抽屉加锁保管的钥匙的管理,相对是一个薄弱环节,容易受到忽视。

(二)此案提示银行工作人员中途离开柜面时,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有麻痹大意思想,为了图省事、嫌麻烦随意将保管空白重要凭证的钥匙放置在柜面上,如果被不法人员钻空子,利用柜员大意的时机伺机作案,将造成银行的重大损失。

(三)该现象反映出网点负责人、业务主管存在履职不到位的现象,有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要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规章制度,无论是在办理业务环节还是中途离柜环节,一定要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进行操作,自觉改掉以操作习惯代替规章制度的陋习,彻底去除侥幸心理,把风险意识贯穿到业务操作始终,杜绝随意性操作形成的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网点负责人要按制度要求不定期对柜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不能因为存在都是内部人员、放心没事等侥幸心理而放松对保管空白重要凭证钥匙的管理,同时操作柜员要充分认识到遵章守制、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从各类风险事件中吸取教训,做好自我保护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客户保管重要空白凭证的案例
一、案列情况
运行督导小组对网点进行突击检查,发现一柜员保险柜的档案袋中有几家公司客户美元基本账户空白转帐支票。

经了解,柜员表示该档案袋非其本人整理,使用该保险箱时就发现里面有这样一个档案袋,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曾仔细检查,粗粗查看发现是一些客户回单及一些作废和空白转帐支票但未作任何处理。

从客户处了解,美元户转帐支票主要用于归还贷款,因为路途遥远及每次收汇金额、时间的分散性,故之前主动要求将转帐支票放在前任业务经办人处需要还贷款的时候,电话通知经办人办理相关手续。

二、案列分析
该风险事件中,涉及违规环节多处,且触及了严禁类违规操作红线,充分暴露了网点个别柜员风险意识、制度意识、流程意识极其淡薄,现场管理事中控制形同虚设,网点操作风险管控不到位。

一是柜员风险意识淡薄,未对自己所使用的保险箱中的隶属客户所有的空白重要凭证做任何处理,事实上构成了代客户保管重要空白凭证。

二是从客户处了解看,该网点一直存在以人情代替制度的严重违规现象:前任业务经办人一直代客户保管已加盖印鉴的美元转账支票,等客户电话通知即为客户代为办理还款业务。

三是该网点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在前任业务经办人和现任柜员交接过程中,未按制度规定实行严格仔细的交接程序,致使保险箱中的这些转账支票未被发现和处理。

三、案例启示
(一)要切实加强对违规员工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照章操作。

(二)网点要引以为鉴,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在大力发展业务的同时要保持风险防范的高度敏感性,严禁违规操作,确保业务发展成果。

(三)是要加大《员工行为禁止规定》、的培训学习,促使员工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制度意识,规范自身操作行为。

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常讲、常抓、常查”,防止员工触碰“严禁”类违规操作红线。

(四)各级机构要切实加强异常行为人员排查,严禁走过场。

通过行之有效的排查,及时发现员工违规操作行为和意识苗头,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控制,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