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游击队歌》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游击队歌》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游击队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游击队歌》是一首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属于湘艺版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以游击队为主题,歌颂了游击队员的英勇顽强和革命精神。
歌曲旋律激昂,节奏紧凑,富有战斗气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是,对于这首具有革命主题的歌曲,他们可能对游击队的历史背景和歌曲背后的故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游击队的历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游击队的历史背景,理解歌曲的意义。
2.学会演唱《游击队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的革命意义,感受歌曲的氛围。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游击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节奏。
3.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反复演唱,提高演唱能力。
4.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革命氛围,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视频资料:关于游击队的图片和视频。
2.乐谱:《游击队歌》的乐谱。
3.音响设备:播放音乐的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游击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乐谱,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指导发音和节奏,纠正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并指导改进。
5.拓展(5分钟)讨论游击队员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感受革命精神。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意义和革命精神。
7.家庭作业(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游击队歌》,下周课堂检查。
《游击队歌》歌词 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萃

游击队歌
歌曲:游击队歌
作词:贺绿汀
作曲:贺绿汀
演唱:郁钧剑
歌曲时间:2分24秒
lrc编辑:唐晟
歌词千寻: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以上就是关于游击队歌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课件】《游击队歌》优质PPT课件

游击队之歌歌词原文

游击队之歌歌词原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游击队之歌》
歌词原文(一)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抢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二)
哪怕日本强盗凶
我们的弟兄打起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枪炮狠
找不到我们的踪和影
让敌人乱冲闯
我们的阵地建立在敌人侧后方敌人的战线越延长
我们的队伍越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
不分党,不分派
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
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
待到最后胜利日
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试析贺绿汀《游击队歌》的艺术特征

试析贺绿汀《游击队歌》的艺术特征一、及作品简介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楷、贺安卿,我国当代闻名音乐家和教育家。
他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人民音乐家,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人。
他由于擅长使用西方作曲技巧,并且结合我国民族音乐作曲技巧而创作出的作品而名声鹊起。
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有独唱曲《忆秦娥》、《浪淘沙》等。
贺绿汀还为17 部电影编配乐曲,作品有《风云儿女》、《乡愁》等。
创作有《工人之歌》、《四季歌》、《天际歌女》等。
《游击队歌》是1937年底他随演剧队到达山西临汾后创作的。
当时,贺绿汀正和队员们一同在听彭雪枫讲解游击队战术,在听的过程中心情澎湃。
回到住宅,想起战士们勇敢的战斗精神,立刻灵感一来,一气呵成写出这首《游击队歌》。
整首作品的创作手法特别的特别,是依据游击队员敏捷机敏的战斗特点作词作曲。
整首歌曲节奏弱起小节开头,纯四度上行,调的属音到主音,曲调激扬,号召性强。
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灵、敏捷,表现热忱、乐观。
二、情感表达方式(1)情感的真挚朴实性一首作品的胜利,离不开情感的表达。
音乐是表现艺术,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情感是并不好把握的,它需要曲和演唱者去理解它,要一字一句地来了解整首歌词的情感。
贺绿汀就是一个特殊注意情感表达的人,他作品之所以胜利,主要靠“情感”二字。
他所写的的作品都特别切合实际,主要表达老百姓的心声,旋律更是美丽、悦耳、真挚、朴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歌词创作上通俗易懂,真正做到音乐平民化。
整首作品不管是从曲调上还是歌词中来说都是简洁大方,情感真挚而又热闹。
只要把歌曲任凭一哼,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贺绿汀的歌曲之所以流传至今,常常被作为谱例学习的缘由。
(2)旋律的美丽轻快性在《游击队歌》这首作品中,不仅仅加入了中国的传统音乐,还借鉴了特别多外国歌曲的音乐风格。
从整体上看作品是属于带再现的二部曲式,歌曲开头是G 自然大调,中间消失调式变音升C ,转为D大调,旋律也变得更加光明轻快了,使得音乐上更富有乐观向上的战斗力和抗战的革命主义精神。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1单元《游击队歌》ppt课件

演唱表现游击队员夜间行军? 用什么样的声音、情绪和力度 演唱表现游击队员英勇作战、 胜利凯旋?
创作表演
游击队(正在夜间行军) 手枪队(正在作战)
手雷队(胜利归来)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 斯· 史考伯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 特 5、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6、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 来的。——莎士比亚 7、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 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 8、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9、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 色而已。——里希特 10、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 根
《游击队歌》
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 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 独唱曲:《嘉陵江上》; 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思考问题
歌曲描绘了什么?
表现了游击队员怎样的形
象?
作品处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音版《游击队歌》教案设计

人音版《游击队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章节为第四单元《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具体为歌曲《游击队歌》。
歌曲《游击队歌》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抗日救亡歌曲,词曲作者为贺绿汀。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富有表现力的歌词,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击队歌》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2. 学会《游击队歌》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游击队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顽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游击队歌》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乐谱、歌词纸、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影像资料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歌曲欣赏:让学生聆听《游击队歌》,感受歌曲的激昂旋律和富有表现力的歌词。
3.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学唱歌曲:先让学生跟唱歌曲,然后逐步教唱,重点指导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5.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6. 课堂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展示,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游击队歌结构:ABA旋律特点:激昂、富有表现力歌词意义:描绘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英勇抗击侵略者七、作业设计1. 熟唱《游击队歌》,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2. 分析《游击队歌》的旋律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简要阐述。
3. 收集其他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游击队歌》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还培养了爱国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歌曲中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指导还需要加强,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1单元: 游击队歌(共18张PPT)

作品分析4:
B段的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 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 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拓展练习:
请聆听混声四部合唱歌曲《游击队歌》。 对比不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2022/2/182022/2/182022/2/18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82022/2/182022/2/182/18/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82022/2/18February 18,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82022/2/182022/2/182022/2/18
游击队歌
歌曲背景:
• 《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年底。当 时,作者在救亡演剧一队工作。写此歌 时,住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首次 演出时,受到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 的热烈欢迎。
1938年春天,贺绿汀参加 抗日救亡演剧队,在山西省洪 洞县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的晚 会上首次演出了《游击队歌》。
简介作曲家贺绿汀。
贺绿汀 1903—1999
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 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 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独唱曲: 《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 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 歌》、《垦春泥》等
创作背景:
《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在1938年抗战时期创作的一 首抗战歌曲。“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 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通过与指战员 接触,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 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 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抗战歌曲《游击队歌》, 歌曲随即传遍了全国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2、能够用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击队歌》。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结合历史谈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
(二) 影片片段欣赏:
《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抗战影片的片段,了解游击队的作战特点,并语言和形体动作进行表述。
(三) 学唱《游击队歌》:
1、教师范唱《游击队歌》,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弱起节奏。
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
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指导学生掌握好弱起节奏的特点,唱好弱起节奏。
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基本情绪。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3、聆听合唱《游击队歌》,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
感受演唱特点,了解部分演唱形式和表现形式:混声合唱、男声小合唱、表演唱等。
4、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在演唱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按正确的发声方法,清晰均匀的吐字,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表现作品。
(四)创造活动:
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这首歌曲的内容和特点,利用身边的响器制造各种声势,创编一种能够充分表现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五)课后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在本课的开始,安排学生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观看抗战影片片段,可以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发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相关音乐文化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体验、感受、表现、鉴赏音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