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
智慧社区导则

智慧社区导则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智慧社区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社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化设施和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管理效率。
本文旨在制定智慧社区导则,为社区管理者提供指导,确保智慧社区的建设和运营具备一致性和高效性。
二、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1.智能化建筑:智慧社区应采用智能化建筑设计,包括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等,以提高居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2 .智能交通:智慧社区应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包括智能停车管理、智能公共交通等,以提升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3 .智能能源:智慧社区应建设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包括智能电网、智能用电设备等,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三、智慧社区服务提升1 .智能安防:智慧社区应建设智能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以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和防范能力。
2 .智能环境:智慧社区应提供智能环境监测服务,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噪音监测等,以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3 .智能医疗:智慧社区应提供智能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医疗、健康咨询等,以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4 .智能社交:智慧社区应提供智能社交平台,包括社区论坛、在线活动等,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社区的凝聚力。
四、智慧社区管理与运营1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智慧社区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确保合法、安全、隐私的原则,保护居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权。
2 .运营管理平台:智慧社区应建立运营管理平台,包括社区信息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以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3 .居民参与与反馈:智慧社区应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居民反馈渠道,以促进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 .智慧社区培训:智慧社区应开展智能化技术培训,提升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的智能化应用能力,以更好地推动智慧社区的发展。
五、智慧社区未来展望智慧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创新的智能化技术和服务。
智慧社区导则应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
智慧社区导则

智慧社区导则一、背景介绍智慧社区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以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管理效率为目标的社区发展模式。
智慧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加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社区的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制定智慧社区导则,以指导社区建设和管理。
二、智慧社区建设原则1. 人本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 开放共享原则:促进社区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社区内外的合作与互动。
3. 创新发展原则:引入新技术,推动社区创新发展,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4.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三、智慧社区建设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的社区基础设施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包括智能化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以及高速宽带网络覆盖。
社区应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2. 智能化安防系统建立智能化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智能报警等,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和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技术,实现对陌生人和外来车辆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 智慧交通管理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拥堵监测、智能停车管理等功能,提升社区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居民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4. 智慧环境监测建立智慧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等环境指标,提供居民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参考数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社区环境质量。
5. 智慧公共服务提供智慧公共服务,包括在线办事、在线缴费、在线预约等,简化居民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同时,建立社区服务平台,提供社区活动信息、社区志愿者招募等服务,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6. 智慧生活服务引入智能家居设备,提供智慧生活服务,如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提升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同时,建立社区共享经济平台,提供共享汽车、共享自行车等服务,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智慧社区导则

智慧社区导则一、背景介绍智慧社区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管理的效率。
为了推动智慧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本导则,旨在为社区管理者和居民提供指导,确保智慧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智慧社区的定义和目标智慧社区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管理效率为目标的社区发展模式。
其主要目标包括:1. 提供便捷的居民服务: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互联网应用,提供便捷的居民服务,如在线缴费、社区活动信息发布等。
2. 提升社区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社区管理效率,如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巡更系统等。
3. 加强社区居民参与:通过互联网平台,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社区共建共享。
三、智慧社区建设的关键要素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高速稳定的宽带网络,提供全覆盖的无线网络,安装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等。
2. 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数据管理平台,实时采集和分析社区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3. 互联网应用:开发适应社区需求的互联网应用,如社区服务平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
4. 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确保居民个人信息和社区数据的安全。
5. 居民参与机制:建立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机制,如居民委员会、社区志愿者等。
四、智慧社区建设的步骤和流程1. 确定建设目标和需求:明确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需求,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
2. 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宽带网络、无线网络,安装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等。
3. 建立数据管理平台:建立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平台,确保社区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4. 开发互联网应用:根据社区需求,开发适应的互联网应用,提供便捷的居民服务和社区管理功能。
5. 实施安全保障措施:建立信息安全体系,加强对居民个人信息和社区数据的保护。
6. 推动居民参与:通过宣传和培训,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高居民参与度。
7.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智慧社区建设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

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 (试行)前言.................................................................................................................................................. 3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定义........................................................................................................................................ 5 4智慧社区总体框架........................................................................................................................7 5建筑物及基础设施........................................................................................................................85.1 建筑物 ...............................................................................................................................8 5.1.1 居住场所................................................................................................................9 5.1.2 办公场所................................................................................................................9 5.1.3 服务场所................................................................................................................9 5.1.4 养老场所................................................................................................................9 5.1.5 医疗健康场所........................................................................................................9 5.1.6 文体场所..............................................................................................................10 5.2 社区环境..........................................................................................................................10 5.2.1 热环境..................................................................................................................10 5.2.2 光环境..................................................................................................................11 5.2.3 声环境..................................................................................................................11 5.2.4 空气质量..............................................................................................................11 5.2.5 社区绿化..............................................................................................................11 5.3 市政设施..........................................................................................................................11 5.3.1 道路交通..............................................................................................................12 5.3.2 给排水管网..........................................................................................................12 5.3.3 供电网..............................................................................13....................................5.3.4 供气网..................................................................................................................13 5.3.5 应急设施..............................................................................................................14 5.3.6 户外广告设施......................................................................................................14 6智慧应用......................................................................................................................................14 6.1 智慧物业..........................................................................................................................14 6.1.1 社区智慧通..........................................................................................................14 6.1.2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16 6.2 智慧服务..........................................................................................................................16 6.2.1 物业管理服务......................................................................................................16 6.2.2 市政公用服务......................................................................................................17 6.2.3 社区生活服务......................................................................................................17 6.3 智慧政务..........................................................................................................................18 6.3.1 居民自治管理服务..............................................................................................18 6.3.2 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18 6.3.3 治安管控服务......................................................................................................19 6.3.4 法律宣传服务......................................................................................................21 7智慧社区信息化体系结构与平台设计......................................................................................227.1 智慧社区信息化体系结构....................................................................... (22)7.1.1服务接入层................................................................ (23)7.1.2软件层................................................................ (23)7.1.3数据层................................................................ (24)7.1.4通信层................................................................ (24)7.1.5感知层................................................................ (24)7.2 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原则..........................................................................247.2.1开放性................................................................ (24)7.2.2标准化和结构化................................................................ (25)7.2.3模块化................................................................ (25)7.2.4可管理性................................................................ (25)7.2.5先进性................................................................ (25)7.2.6经济性................................................................ (25)7.2.7高效率................................................................ (25)7.2.8可靠性................................................................ (26)7.2.9可扩展性................................................................ (26)7.3 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技术要求..........................................................................268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 (27)8.1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及系统接入接口........................................................................ (27)8.2行业及商业服务信息共享及系统接入接口 (27)8.3 感知信息接入接口....................................................................... (28)8.4 用户访问及认证接口 (28)...............................9智慧社区试点、示范与评价、推广............................................................................... (28)10智慧社区指标体系............................................................................... (29)11标准体系.............................................................................. (33)前言本导则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智慧社区导则

智慧社区导则一、背景介绍智慧社区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为目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来管理和服务社区的一种新型社区模式。
为了规范智慧社区的建设和运营,制定本导则,旨在为社区管理者和居民提供指导,确保智慧社区的顺利运行。
二、智慧社区建设指南1. 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社区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覆盖、物联网设备、传感器等。
确保社区内每个角落都能接入高速稳定的网络,以支持智能设备的运行和数据传输。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智慧社区需要采集和处理大量的居民数据,包括个人信息、生活习惯等。
社区管理者应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策,确保居民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不被泄露或滥用。
3. 智慧安防系统智慧社区应配备先进的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智能门禁等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社区内的安全状况,并及时报警,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 智慧交通管理智慧社区应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智能信号灯、智能停车系统等设备,优化社区内的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智慧环境监测智慧社区应配备环境监测设备,监测空气质量、噪音水平、温湿度等指标。
同时,社区管理者应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6. 智慧社区服务智慧社区应提供便捷的居民服务,包括在线缴费、社区公告、报修服务等。
通过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平台,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
7. 居民参与和反馈机制智慧社区应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社区管理者应建立居民参与和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居民会议、听取居民意见,共同推动社区的发展和改进。
三、智慧社区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智慧社区能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居民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通过智能设备和数据分析,社区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挑战智慧社区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智慧社区导则

智慧社区导则一、背景介绍智慧社区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以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管理效率为目标的社区建设模式。
智慧社区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社区内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智能化服务。
二、智慧社区的特点1. 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社区内各项管理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2. 智能化设施:引入智能家居、智能停车、智能安防等设施,提升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共享经济:推动社区内资源的共享,如共享停车位、共享物品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社区服务:通过智能化的社区服务平台,提供居民生活所需的各类服务,如快递代收、家政服务等。
5. 环境保护:利用智能化技术监测和管理社区环境,推动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行动。
三、智慧社区的建设步骤1. 规划阶段:a. 调研分析社区现状,了解居民需求和问题。
b. 制定智慧社区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
c. 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2. 基础设施建设:a. 建立高速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
b. 安装智能化设备,如智能门禁、智能照明等。
c. 建设数据中心,存储和管理社区数据。
3. 平台建设:a. 开发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
b. 建立社区服务平台,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c. 推动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更多智能化服务。
4. 居民参与:a. 宣传智慧社区建设的意义和好处,提高居民参与度。
b. 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居民的科技应用能力。
c. 鼓励居民提出建设意见和需求,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5. 运营管理:a. 建立智慧社区管理团队,负责日常运营和维护。
b. 定期评估社区建设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c. 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互动,解决问题和反馈意见。
四、智慧社区的优势和影响1.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智能化设施和便民服务的引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2. 提高社区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设备的运用,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智慧社区导则

智慧社区导则一、背景介绍智慧社区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社区内各项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和高效化。
为了推动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制定本导则,旨在为社区管理者和居民提供指导,确保智慧社区的顺利运行。
二、智慧社区建设原则1. 以居民为中心: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是为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
2. 全面覆盖:智慧社区应覆盖社区内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安全、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社区服务等。
3. 开放共享:智慧社区应建立开放共享的平台,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社区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三、智慧社区建设内容1. 智慧安防系统:智慧社区应配备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智能门禁等设备,以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和居民的安全感。
2. 智慧环境卫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社区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包括垃圾分类、噪声控制、空气质量监测等,提升社区的环境质量。
3. 智慧交通出行:利用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停车位导航等服务,解决社区内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提升居民的出行体验。
4. 智慧社区服务:建立智能化的社区服务平台,提供在线缴费、报修、预约等服务,方便居民办理相关事务,提高服务效率。
5. 智慧社区管理: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社区设施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和维护,确保社区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智慧社区建设步骤1. 规划阶段:制定智慧社区建设的规划方案,包括目标设定、资源调配、技术选型等,确保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规划方案,采购智慧社区建设所需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平台建设与应用开辟:建立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包括数据管理、应用开辟、用户管理等功能,为社区管理者和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4. 居民培训与推广:组织居民参预智慧社区建设,进行培训和宣传,提高居民对智慧社区的认知和参预度。
深圳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规范资料

深圳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规范资料深圳市作为中国开放的前沿城市,一直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深圳智慧社区建设,提出一些指南和规范资料,以推动深圳智慧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
1.总体规划与设计(1)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吸引多方投资,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2)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考核指标。
(3)优先选择开放、兼容的技术平台,确保各类设备、系统的互联互通。
2.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为居民提供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
(2)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社区中的应用,实现家居设备、公共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3)建设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居民服务(1)提供智能化的社区服务平台,方便居民查询公共服务信息、办理相关业务。
(2)建设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系统,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便捷的养老服务。
(3)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社区居民的需求预测和个性化服务。
4.安全保障(1)建设智能化社区安防系统,提高社区的安全防范能力。
(2)加强信息安全保护,保障居民个人信息的安全与隐私。
(3)加强对智慧社区系统的监测和管理,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5.环境保护(1)推广能源监控和智能用电系统,提高用能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2)建设智慧垃圾分类系统,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
(3)通过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社区环境污染状况,提醒居民注意健康和环境保护。
6.数据共享与开放(1)建设智慧社区数据中心,实现各类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2)鼓励社区企业将数据开放,促进创新和产业发展。
(3)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加强数据管理和治理,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体系。
7.居民参与与培训(1)加强居民对智慧社区建设的参与和意识。
(2)开展智慧社区知识普及与培训,提高居民对智慧社区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3)鼓励居民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加强社区与居民的沟通和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试行)前言 (3)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定义 (5)4智慧社区总体框架 (7)5建筑物及基础设施 (8)5.1 建筑物 (8)5.1.1居住场所 (9)5.1.2办公场所 (9)5.1.3服务场所 (9)5.1.4养老场所 (9)5.1.5医疗健康场所 (9)5.1.6文体场所 (10)5.2社区环境 (10)5.2.1热环境 (10)5.2.2光环境 (11)5.2.3声环境 (11)5.2.4空气质量 (11)5.2.5社区绿化 (11)5.3市政设施 (11)5.3.1道路交通 (12)5.3.2给排水管网 (12)5.3.3供电网 (13)5.3.4供气网 (13)5.3.5应急设施 (14)5.3.6户外广告设施 (14)6智慧应用 (14)6.1智慧物业 (14)6.1.1社区智慧通 (14)6.1.2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6)6.2智慧服务 (16)6.2.1物业管理服务 (16)6.2.2市政公用服务 (17)6.2.3社区生活服务 (17)6.3智慧政务 (18)6.3.1居民自治管理服务 (18)6.3.2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 (18)6.3.3治安管控服务 (19)6.3.4法律宣传服务 (21)7智慧社区信息化体系结构与平台设计 (22)7.1智慧社区信息化体系结构 (22)7.1.1服务接入层 (23)7.1.2软件层 (23)7.1.3数据层 (24)7.1.4通信层 (24)7.1.5感知层 (24)7.2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原则 (24)7.2.1开放性 (24)7.2.2标准化和结构化 (25)7.2.3模块化 (25)7.2.4可管理性 (25)7.2.5先进性 (25)7.2.6经济性 (25)7.2.7高效率 (25)7.2.8可靠性 (26)7.2.9可扩展性 (26)7.3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技术要求 (26)8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 (27)8.1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及系统接入接口 (27)8.2行业及商业服务信息共享及系统接入接口 (27)8.3感知信息接入接口 (28)8.4用户访问及认证接口 (28)9智慧社区试点、示范与评价、推广 (28)10智慧社区指标体系 (29)11标准体系 (33)前言本导则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本导则主要起草人: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运营和管理的基本方法。
本导则适用于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以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T 20299.1-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1部分:系统通用要求GB/T 20299.2-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2部分:检测验收GB/T 20299.3-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3部分:物业管理GB/T 20299.4-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4部分: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要求GB/T 20647.3 社区文化服务指南第3部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GB/T 28507-2012 互联网文本语音展现通用描述规范GB/T 28847.1-2012 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第1部分:概述GB/T 28847.2-2012 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第2部分:硬件GB/T 28847.3-2012 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第3部分:功能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40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622-2010 住宅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23-2010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9175-88 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18613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 三项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200-19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2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8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93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36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9-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86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437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50494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606-2010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13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7-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918-2013 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T 174-2003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 164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JGJ/T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229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GA/T 1038.1-2012 消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架构及功能要求GA/T 1038.2-2012 消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2部分:服务管理接口GA/T 1038.3-2012 消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第3部分:信息交换接口SB/T 10455 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YD/T 2248-2011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YD/T 1737-2009 互联网安全防护检测要求CECS 57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 179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DB31/T 747-2013 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DB31 294-2010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要求3术语定义3.1智慧社区 smart community智慧社区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通信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让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更健康,让物业服务更便捷、更高效,促进社区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的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
3.2智慧城市smart city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管理与发展的生态系统。
3.3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smart community 以智能化的城市建筑、市政和信息化资源等设施为基础,以通信网、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社区和城市公共基础数据,以及各类商业数据,为居民、企业、政府等用户提供智慧物业、智慧服务和智慧政务等信息化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3.4社区智慧通 community smart identity通过集成停车场系统、门禁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社区智能终端、智能家居等社区智能子系统,实现通道身份识别、社区服务、商业消费、健康服务、家居智能控制等智慧管理及应用功能的智能业主卡、智能手机或电子标签等自动识别介质(设备)的统称。
3.5智慧物业 smart estate智慧物业是指可被智能监控的、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及配套设备、设施、场地,可实施智能化运行与管理,满足节能、环保、舒适的要求。
3.6智慧服务 smart service智慧服务包括物业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生活服务等智慧服务功能。
智慧物业服务系统:集成通知公告、投诉建议、服务指南、社区文化、账目公示、服务报告等物业服务,实现在线业务办理、费用查询、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
智慧市政公用服务系统:集成供电、供水、燃气、有线电视、通讯、交通、医疗等市政公用服务,实现在线业务办理、费用查询、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智慧生活服务系统:集成文化教育、健康运动、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服务,实现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支付等功能。
3.7智慧政务 smart government智慧政务是以社区为单位,集成社区及基层政府服务资源,实现居民自治、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的功能。
居民自治系统:应满足社区居民、产权业主、业委会等对社区管理公约、社区选举、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等社区事务自治管理,实现电子投票、邻里互动等功能。
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系统:以社区为单位,集成社区工作站、街道办、警务室等基层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资源,实现房屋、物管、社保、就业、计生、民政、环保、城管、安全与应急等公共事务信息采集、在线办理、监督管理等功能。
3.8应用商店App Store指一种软件销售和应用模式,借助广大的终端传递企业的服务和产品信息,以行业和功能为主要分类方式,所有上架软件均通过测评,用于保护企业利益,确保用户使用应用的安全性。
3.9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通过网络将弹性可扩展的共享物理和虚拟资源池以按需自服务的方式提供和管理的模式。
这里的资源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软件、存储设备。
3.10社区电子商务 community e-commerce指在互联网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的社区服务活动,是传统社区商务活动各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
3.11电子投票electronic voting指采用电话、互联网等数字化方式提供的投票服务。
3.12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指电子交易者,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通过电子设备及网络进行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