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二)诊断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中老年患者(≥40岁);晨僵≤30min;活动时有骨擦音(感)。
符合1、2或1、3、5、6或1、4、5、6即可诊断。
(三)影像学分级1.0级正常;2.I级可能有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3.II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4.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有硬化性改变;5.IV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四)临床分期与辩证分型临床分期1.发作期膝关节中度以上疼痛,或呈持续性,重者疼痛难以入眠;膝关节肿胀,功能受限,跛行甚至不能行走;2.缓解期膝关节轻度疼痛,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加重,或伴膝关节活动受限。
辩证分型1.气滞血瘀证1)主症关节疼痛如刺,休息后痛反甚。
2)次症面色黧黑。
3)舌象与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2.寒湿痹阻证1)主症关节疼痛重着,遇冷加剧,得温则减。
2)次症腰身重痛。
3)舌象与脉象舌质淡,苔白腻;脉沉。
3肝肾亏虚证主症关节隐隐作痛。
次症腰膝酸软无力。
酸困疼痛,遇劳更甚。
舌象与脉象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4.气血虚弱证1)主症关节酸痛不适。
2)次症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面色少华。
3)舌象与脉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六)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七)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一、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吲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痰瘀痹阻证:曾有外伤或扭伤史,或痹病反复发作,日久入络,关节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不得屈伸,或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皮色暗紫,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而干涩,脉细涩。
肝肾两虚证: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致骨节变形,筋脉拘急,肌肉萎缩,难以屈伸,腰酸肢冷,尿少便溏,或心悸气短,或头晕耳鸣,舌质淡白,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沉细而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骨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审批稿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瘀血闭阻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 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3)C-反应蛋白(4)膝关节X 线片(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代谢指标、ASO、类风湿因子、血脂、膝关节MRI、关节液检查等。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瘀血闭阻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 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3)C-反应蛋白(4)膝关节X 线片(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代谢指标、ASO、类风湿因子、血脂、膝关节MRI、关节液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寒湿痹证: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2)风湿热痹证:清热疏风,除湿止痛。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1)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
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Ⅱ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Ⅳ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
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2)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Ⅱ~Ⅲ级)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X线表现(Ⅳ级)。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概要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 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证候:风寒湿痹证:膝关节重着、酸楚,疼痛,或有关节肿胀,甚至屈伸不利,痛处多固定,亦游走,每遇阴雨天或感寒后加剧,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风湿热痹证:膝关节疼痛,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瘀血痹阻证:膝关节疼痛,拒按,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
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肝肾亏虚证:膝腿酸软无力,或绵绵作痛,常伴腰腿痛,喜按喜揉,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脉沉细或沉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干涩。
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脉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7.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3)C-反应蛋白(4)膝关节X线片(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ASO、类风湿因子、血脂、膝关节MRI、关节液检查等。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得住院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BNV26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病(ICD—10编码: M17、96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年版).(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分期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得“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发作期(2)缓解期3、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得“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气滞血瘀证(2)寒湿痹阻证(3)湿热痹阻证(4)肝肾亏虚证(5)气血虚弱证(三)治疗方案得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得“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得患者.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3、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各种保守了无效半年以上,X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得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得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得检查项目膝关节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得检查项目:根据病需要而定,如骨代谢指标、ASO、类风湿因子、血脂、膝关节MRI、关节液检查等.(八)治疗方法1、辨证论治(1)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TCD编码:BNV090、ICD-10编码:M17.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 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10天)
年月日
(第11-20天)
年月日
(第21天)
主
要
诊疗
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对症处理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和注意
事项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
□完成上级医师查
房,进一步明确诊
断,指导治疗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
治疗注意事项
□实施手法等治疗措
施
□确定治疗方案
□关节腔内治疗
□防治并发症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
评估,明确出院时间
□关节腔内治疗
□运动疗法
□制定康复计划,
指导患者出院后功
能锻炼
□交代出院注意事
项、复查日期
□开具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汤剂或相应中成药
□手法
□针灸
□外治法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
凝血功能
□C反应蛋白
□心电图
□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膝关节X线片
□患者病情需要的其他检查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汤剂或相应
中成药
□手法
□针灸
□外治法
临时医嘱
□必要时复查异常
项目
□根据患者具体情
况确定其他检查
□对症处理
□关节腔内治疗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汤剂或相应中
成药
□手法
□针灸
□外治法
□运动疗法
临时医嘱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确定其他检查
□对症处理
□关节腔内治疗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
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入院介绍
□进行入院教育
□一般状况评估
□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
疗护理措施
□专科护理指导
□关节功能锻炼指
导
□饮食、日常护理指
导
□健康教育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
护理措施
□专科护理指导
□关节功能锻炼指导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健康教育
□交代出院后注意
事项
□协助办理出院手
续
□送病人出院。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