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答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合集下载

智慧树答案教育心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教育心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答案:桑代克2.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答案:教与学的规律3.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答案:学生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答案:廖世承5.()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答案:教学媒体6.下列不属于教学环境的是()。

答案:课本7.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答案:布鲁纳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

答案:理论联系实际 ;客观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9.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答案:对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心理。

()答案:错第二章1.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

答案:以命题形式进行,具有命题组合能力2.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

答案:冲动型3.10.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答案: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4.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答案:逻辑思维5.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3-6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答案:主动感6.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答案:埃里克森7.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也称作( )。

答案:罗森塔尔效应8.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主动积极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之为( )。

答案:教学监控能力9.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应用性能力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的。

()答案:对10.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新手到熟手,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的过程。

()答案:对第三章1.l.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

答案:消退2.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智慧树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心理学研究方法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被试是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或主线答案:错2.利用实验心理范式收集数据属于测评法答案:错3.蔡元培1917年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中国心理学诞生答案:错4.科学心理学与古代心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多了现象学和实证的研究方法答案:对5.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要有控制性答案:对6.()最早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可以测量的答案:孟子7.()将心理学研究设计和心理学统计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答案:变量8.科学研究的顺序正确的是()(1)选择对象(2)收集数据统计分析(3)证明假设(4)确定问题答案:41239.“心理学虽然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是()提出的。

答案:艾宾浩斯10.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概念有()答案:心理现象;统计分析;被试;实验设计第二章1.心理学实证研究的类型有答案:因果研究;相关研究2.探究引发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相关研究答案:错3.因果研究设计的方式是答案:平衡分组;非特异性选择4.多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用什么统计方式来进行分析答案:积差相关与多元回归5.探究强化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影响,强化和绘画兴趣分别属于答案:引发变量;引发变量6.探究不同噪音与灯光对工人工作效率的影响,其中噪音、灯光和工作效率都是引发变量答案:对7.探究两水平的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答案:t检验8.探究类型变量与类型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答案:卡方检验9.研究变量是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答案:对10.心理学研究中比较常见的数据类型是答案:自变量是类型数据,因变量是连续数据第三章1.类型变量的特征是间断性、有限性答案:对2.连续变量都可以处理为类型变量,但类型变量不一定都能处理为连续变量答案:对3.两水平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方法有哪些?答案: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t检验4.类型变量被人为划分成二分变量,那么该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采用答案:二列相关5.类型变量本身就是二分变量,那么该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采用答案:点二列相关6.将类型变量按水平分为多个组,比较多组被试在连续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答案:方差分析7.下列哪种是属于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的研究设计答案:家庭教养类型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自信心高低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8.探讨多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时,只作相关设想应如何进行?答案:在相关矩阵的基础上做因素分析,形成因素负荷矩阵;形成变量间的积差相关矩阵,展示出两两变量间的相关;统计各变量间的两两积差相关系数9.探究多个类型变量与1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时一般只作相关设想答案:错10.探究多个类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卡方检验答案:对第四章1.随机分组设计可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答案:错2.说明了期望的重要性的效应是?答案:皮格马利翁效应3.考察学习方式(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和授课方法(传统型、创新型)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一共有几个实验条件?答案:44.当项目数较多时采用何种方法平衡实验处理?答案:随机化法5.组内因素与引发变量的组间因素的混合设计的统计方法采用的是:答案: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6.系统误差存在于每一次测量和研究结果当中,只影响效度,不影响信度。

智慧树答案走近心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走近心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 4记录脑电活动中,由物理刺激产生的电活动,也被认为外源性成分。

()答案:对2. 5 当测量范围内,大脑区域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时, 磁共振信号升高。

()答案:错3. 6 运动可以立刻提升我们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

()答案:对4. 7 研究发现,成瘾问题可能是由于线索显著性产生的,即成瘾物质在个体生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

()答案:对第二章1. 口语报告法指被试在解决某项问题时“出声思考”其思维内容,又称为“口语资料分析法”或“出声思维法”。

()答案:对2. 脑波图属于静态造影技术()答案:错3. 知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答案:对4. 提取是指把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感觉记忆中的过程。

()答案:错5. 纠正不正确的目击者证词的方法之一是目击者选出嫌疑犯后需要立刻评定选择确信度。

()答案:对第三章1.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答案:霍尔2. 个体与年龄有关的变化到底是可以划分为一些有关联的等级,还是仅仅只能进行种类的划分。

这是人类发展中关于()的争论。

答案:连续或非连续3. 能进行正常语言沟通和无认知损伤的自闭症儿童,常被称为( )。

答案:高功能自闭症4. 儿童在没有见过、没有亲身体验过或不能直接接触的情境中扩展他们的具体运算推理能力的思维阶段是()。

答案:形式运算阶段5. 婴儿的第二个重要任务是理解他也是世界当中的一个物体,这是指自我意识中的()答案:客体我6. 与年龄有关的三种不同的变化种类是()。

答案:常规年龄阶段变化;常规历史性变化;非常规变化7. 发展是一个动力系统,是从受精卵到死亡的不断演进的过程,是一个由()影响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模型。

答案:心理;生物;社会第四章1. 属于外在归因的是()。

答案:运气2. 华生认为个体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就有可能形成什么样的人格。

()答案:对3. 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需要是()。

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4. 分离抚养的同卵双胞胎如果人格很相似,说明()。

智慧树答案儿童保健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儿童保健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一级预防包括()。

答案:营养、锻炼、健康教育、预防接种2.新生儿期是指()。

答案:脐带结扎到未满28天3.对环境改变最敏感的器官是()。

答案:脑4.2018年我国儿童主要死亡原因首位的是()。

答案:早产或低出生体重5.胎儿致畸敏感期是指()。

答案:胎儿0~8周第二章1.前囟的测量方法是()。

答案:对边中点的连线2.长骨生长的部位是在()。

答案:干骺端3.萌芽延迟的年龄分界是()。

答案:13月4.早产儿体格生长的影响因素有()。

答案:营养摄入;母亲因素;胎龄5.儿童体格生长是连续性、匀速性、阶段性的过程。

()答案:错第三章1.关于语言的发育,不正确的是( )答案:要经过语言前期,初语言期及语言期3个阶段2.关于细动作发育,不正确的是( )答案:4~5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3.2岁小儿视感知发育应是( )答案:区别各种颜色4.9个月小儿运动发育应是( )答案:俯卧能交替踢腿5.15个月小儿听感知发育应是( )答案:听懂自己的名字出全辉第四章1.0~2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的正确做法是( )答案:不定时哺乳2.哪项不是母乳的优点( )答案:含钙高于牛乳3.下列有关牛奶的特点说明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答案:牛奶中矿物质盐类较多,缓冲力小4.3个月健康婴儿,母乳喂养。

为了让婴儿正确进食,避免溢乳。

下列喂养方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答案:母子平卧位喂奶5.关于溢乳描述哪项是错误的()答案:幽门括约肌松弛而贲门括约肌发育良好第五章1.佝偻病恢复期,哪项先恢复正常( )答案:血钙、磷2.早期诊断佝偻病的灵敏而可靠的指标是( )答案:25-(O3.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类固醇激素是( )答案:D34.8个月男婴,母乳喂养,因夜间哭闹来诊,多汗、易激惹,查体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答案:方颅、乳牙未出5.佝偻病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答案:骨骼改变第六章1.父母或同胞患有花生过敏者,其同病的危险性将上升10倍.()答案:错2.西方国家过敏性疾病的发病趋势的增加于下列哪项正相关( )答案:公共健康设施改善;家庭小型化;环境卫生改进;低感染率3.6月龄内婴儿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应考虑最常见的过敏原( )答案:鸡蛋4.确诊食物过敏的方法为()答案:口服食物激发试验5.目前临床治疗食物过敏的方法为()答案:饮食回避第七章1.下列预防措施哪项属于被动免疫()。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学前期是指:()。

A.0-6岁B.0-3岁C.3-6岁D.0—18岁答案: 3-6岁2、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1-3岁是:()。

A.口语学期关键期B.掌握概念的关键期C.外语学习关键期D.音乐学习关键期答案: 口语学期关键期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些规律性,这些规律性表现在:()。

A.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B.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C.发展具有个别差异D.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答案: 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定性观察法指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描述性的语言形式来呈现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

A.时间取样法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实况详录法答案: 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5、在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需要注意:()。

A.观察者在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并对观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B.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C.观察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客观,既要记录行为本身,又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必要时可借助表格、录音和录像等辅助手段D.对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以排除偶然性因素答案: 观察者在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并对观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观察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客观,既要记录行为本身,又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必要时可借助表格、录音和录像等辅助手段,对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以排除偶然性因素第二章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将胎儿的发育划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A.胚芽期B.胚泡期C.胚胎期D.胎儿期答案: 胚芽期,胚胎期,胎儿期2、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婴儿大脑的生长是一个恒定的过程,当其生长达到某一特定水平后就不再有变化。

智慧树答案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与康复训练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与康复训练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孤独症是一种()。

答案:广泛性发育障碍2.第一个把孤独症概念引入大陆的人是()。

答案:陶国泰3.关于孤独症发病的性别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男性多于女性4.以下选项描述孤独症儿童感觉异常,正确的有()。

答案:喜欢闻汽油味;不喜欢某种特定材质的衣服5.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坎纳第一个提出了包括亚斯伯格症在内的孤独症概念。

()答案:错第二章1.下列对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缺陷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偏好几何图形2.孤独症儿童的听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

答案:对环境声音的刺激存在敏感或迟钝现象3.以下哪一项是婴幼儿孤独症的早期警示信号()。

答案:12个月时,不会咿呀学语,不会做手势4.孤独症患儿的评估环节包括:()。

答案:家庭访谈;体格检查;医疗记录回顾;病史的询问5.共同注意就是两人及以上,把注意力同时放在一个对象上。

()答案:错第三章1.孤独症的用药原则是()。

答案:用药剂量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从最小剂量开始2.关于微营养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为预防孤独症,孕妇铁剂的摄入越多越好3.有关补充必需脂肪酸的研究表明()。

答案: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同龄儿童比较,体内特定种类的必需脂肪酸含量低4.孤独症的二级预防体系具体内容包括:()。

答案:加强孕期保养;提高全社会公共卫生状况;做好儿童期保健;做好婚前医学咨询和优生优育咨询5.中医对孤独症的认识,从脏腑阴阳及精气血津液出发,认为本病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于平衡,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

()答案:对第四章1.以下描述不符合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特征的是()。

答案:融合教育可治愈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2.以下关于融合教育和全纳教育,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融合教育理念的起源早于全纳教育3.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能力提升的主要困境是()。

答案:缺少资源教室、专业教师和适宜课程4.建构孤独症儿童学前康复和融合式教育支持系统,应当包括()。

智慧树知到《教育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育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教育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师如何教的科学。

()A:对B:错答案: 错2、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动机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A:对B:错答案: 错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A:学生的学B:<教师的教教师的教C:教学环境D: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答案: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4、西方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答案: 1903年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答案: 学习过程6、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19世纪80年代答案: 20世纪20年代以前7、20世纪60年代,将“来访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罗杰斯C:罗洛·梅D:布鲁纳答案: 罗杰斯8、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B:深化拓展时期C:发展时期D:初创时期答案: 成熟时期9、()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媒体B:教学内容C:教学过程D:教学环境答案: 教学媒体10、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的过程。

A:性格B:态度C:观念D:行为答案: 态度11、在教育心理学家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评价/反思过程答案: 教学环境1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答案: 教师1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智慧树答案儿科学(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儿科学(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1岁小儿,标准体重、身长是答案:9kg,75cm2.小儿机体发育所遵循的规律,正确的是答案:婴儿期发育最快3.11岁小儿腕部骨化中心应有答案:10个4.小儿神经发育正确的是答案:3-4个月以下,克匿格征可阳性5.患儿所在幼儿园老师反映其身高体重均远远低于同龄儿,为了解其骨骼发育情况,下列哪项检查答案:腕部X线照片6.小儿各年龄分期,正确的是答案:幼儿期:生后满1岁至满3岁之前第二章1.引起小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答案:缺乏维生素D2.6个月以内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系统改变是答案:颅骨软化3.佝偻病初期的表现是答案:易激惹、多汗等精神症状4.哪项符合重度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答案:肌肉萎缩;表情呆滞、反应低下;腹部皮下脂肪完全消失5.符合母乳的特点是答案:钙磷比例适当第三章1.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在什么时候达最低点答案:1周末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未经治疗时常发生:答案: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重要病理改变答案:脑水肿4.湿肺与肺透明膜病有鉴别意义的诊断是答案:多发生在足月儿;肺部X线表现多样性,如肺泡积液征,间质积液征,肺气肿征等。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采取下列哪些治疗方法答案:纠正缺氧及酸中毒;换血疗法;光照疗法第四章1.21-三体综合征按核型分析可分为答案:易位型;标准型;嵌合体型2.下列不是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答案:跟角膜K—F环3.先天愚型的临床表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答案:皮肤粗糙4.苯丙酮尿症的确诊主要依据是答案:血中苯丙氨酸明显升高5.苯丙酮尿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答案:限制苯丙氨酸摄入第五章1.治疗先天性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主要药物是答案:左旋甲状腺素2.新生儿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常见症状哪项是错误的答案:甲状腺肿大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用甲状腺素适量治疗后,向家长交代最重要的一条是答案:症状改善后不能自动停药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口腔内可产生答案:烂苹果味5.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答案:糖代谢第六章1.下列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但应除外下列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但应除外答案:皮疹呈向心性、多形性、可见水疱2.有关川崎病,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答案:病理改变主要涉及冠状动脉的毛细血管3.风湿热最常侵犯的瓣膜是答案:二尖瓣4.关于川崎病的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静注丙种球蛋白宜于发病10天以内应用;IVIG非敏感型的川崎病应尽早再次应用IVIG;阿司匹林首先给予30-50mg/kg.d,热退3天后逐渐减量,2周减为3-5mg/kg.d5.有关风湿性关节炎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答案:关节功能经治疗可恢复,但遗留畸形第七章1.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叙述正确的是答案:嗜异性抗体阴性2.有关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所有败血症患儿均出现发热,体温达38-40℃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三联征为:答案: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4.下列有关败血症,不正确的是答案:不会出现迁徙性病灶;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等待病原学结果回示后再应用抗生素;全部由细菌感染引起5.PPD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中,正确的是:答案:婴儿PPD强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结核第八章1.应用口服补液时,口服补液盐中所含葡萄糖的作用主要是答案:增加小肠对钠、水的重吸收2.婴儿急性腹泻所致中度脱水,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补充累积损失量应选用答案:1/2张含钠液3.婴儿腹泻伴脱水患儿,在补液和纠正酸中毒后出现低血钙症状,主要是由于答案:离子钙降低4.关于婴儿腹泻补钾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答案:吐泻好转第2天不必补钾5.迁延性小儿腹泻的病程是答案:2周至2月第九章1.儿童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答案:腺病毒2.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符合诊断依据的有答案:心音低钝;心率增快;闻及奔马律;肝脏迅速增大3.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答案:应用血管血性药物;镇静、给氧;限制水、钠摄入;应用洋地黄类药物4.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为答案:病毒5.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应立即给予何种处理答案:立即静脉给予毒毛K制剂第十章1.法洛四联症的畸形有哪些?答案: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2.2岁患儿,发现心脏杂音1年余,生长发育较差,无明显气促、紫绀,胸骨左缘3、4肋间Ⅲ/Ⅳ级收缩期杂音,诊断考虑答案:室间隔缺损3.半岁患儿,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震颤,P2亢进分裂,水冲脉不明显,胸片示左心室增大诊断考虑:答案:动脉导管未闭4.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答案:室间隔缺损5.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答案:支气管肺炎第十一章1.肾病治疗首选答案:激素2.急性肾炎患者在病程早期突然出现惊厥,以下情况哪项可能性最大答案:高血压脑病3.学龄儿童尿量少于多少为少尿答案:400毫升4.急性肾炎最早的症状为答案:水肿、少尿5.急性肾炎并发症多发生在答案:起病1-2周第十二章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典型骨髓象改变不包括答案:红细胞胞核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浆2.1岁半小儿, 食欲差, 脸色渐苍白1年,肝脾肿大, Hb 62g/L, WBC 7.5×109/L,N 0.35, L 0.67, M 0.02, RC 0.02, MCV 69fl, MCH 24pg, MCHC 27%,下列哪种治疗最合理:答案:硫酸亚铁3.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多见于答案:婴幼儿4.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营养性贫血表现为:答案:贫血为大细胞性;常有肝脾肿大;可伴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骨髓检查可见巨幼红细胞5.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答案:缺血性贫血第十三章1.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使用原则不正确的是答案:急性期口服给药2.1岁小孩体检,下列哪个反射阳性而没有临床病理意义答案:巴氏征3.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鉴别点是答案:脑脊液常规及细菌性检查4.8岁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伴瞳孔不等大,考虑并发答案:颅内高压并发脑疝5.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抗生素的用药原则包括答案:足量足疗程;力求用药24小时内杀灭脑脊液中的致病菌;敏感且透过血脑屏障;急性期静脉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答案: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
心理规律
2.1903 年()撰写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
立。

答案:桑代克
3.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答案:《学记》
4.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应该避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这种原则被称为()原则。

答案:教育性原则
5.进行特例研究比较适合()。

答案:个案研究法
6.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通过操纵与控制变量,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的研究方法是()。

答案:实验法
第一章
1.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答案:个体人生全程发展
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答案:兴奋与抑制
3.()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答案:客观现实
4.小刚年幼时几乎没见过父母,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后对其父母没有情感依恋,
这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中的()。

答案:不平衡性
5.儿童身体发展遵循“由近至远原则”的含义是()。

答案:儿童运动的发展顺
序是从躯干向四肢
第二章
1.小明把苹果的特征纳入到已有的水果图式当中,这一认知机制称为()。

答案:同化
2.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

答案:2—7岁
3.小毛做数学计算题需要直观事物和形象作为支撑,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其认知
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答案:具体运算阶段
4.根据皮亚杰的描述,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 ( )阶段表现最为明显。

答案:前运算阶段
5.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的基本观点是()。

答案:教学促进发展
第三章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答案:本能
2.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

答案:八个阶段
3.埃里克森认为下列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基本安全感( )。

答案:婴儿期
4.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正处于“勤奋对自卑”时期是( )。

答案:学龄期
5.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


案: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
第四章
1.哈洛的恒河猴实验说明了()。

答案:早期经验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2.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称为()。

答案:观点采择能力
3.回避型依恋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

答案:一般不会主动要妈妈抱
4.母亲离开时小宝会有明显的不安,母亲返回时小宝有温暖的回应,据此推断
小宝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属于()。

答案:安全型
5.小敏常常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把自己的笔记分享给同学,其行为属于
()。

答案:亲社会行为
第五章
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所探讨的核心是儿童()。

答案:道德判断能力的
发展
2.忽略()教育的,容易造成为了图表现而做好事的“表面派”。

答案:道德认

3.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对偶故事

4.兵兵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其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答案:避罚服从取向
5.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
后果,这属于道德的()水平。

答案:习俗
第六章
1.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这反映了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

答案:差异

2.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答案:卡特尔
3.下面哪一种是晶体智力()?答案:博学多才
4.多元智力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答案:加德纳
5.研究表明,在学习中一般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个体在认知风格上属于()。

答案:场依存性
第七章
1.下列哪种行为不是学习行为?()答案:感冒发烧
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答案:认知结构
3.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强调学生能够自我发展的学习理论流派是
()。

答案:人本主义
4.下列哪一项反映了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观()。

答案:儿童看到医院穿白衣
服的人就哭叫
5.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


种鼓励能够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

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答案:正强化
6.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是()。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
7.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教师的角色是()。

答案:学生的合作者
8.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心理学家是()。

答案:奥苏伯尔
9.以下哪些属于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律()。

答案:效果率;准备率;
练习率
10.下列属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是()。

答案:格式塔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学习
理论
第八章
1.酷暑也罢寒冷也罢,一些准备考研的同学总是泡在图书馆或者没课的教室里
默默努力着,这是动机的()。

答案:维持的功能
2.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因素是()。

答案:
外界环境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的求知欲属于()。

答案:成长的需要
4.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答案:内部动机
5.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反应效率的是动机水平
()。

答案:适中
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答案:倒U型关系
7.某学生平时成绩优秀,在高考考场上却产生了“怯场”现象,发挥失常,这是
由于该生动机水平()。

答案:过强
8.“学生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其先前的学习行为没有受到强化,或是因为受到了
惩罚所致”,这一观点最能体现的是()。

答案:行为主义理论
9.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案:50%
10.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答案:外部的、稳定的、
不可控制的
第九章
1.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属于()。

答案:陈述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答案:产生式
3.以下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

答案: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4.学习“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特点是两组对边平行”,这种学
习属于()。

答案:命题学习
5.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答案:下位
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第十章
1.“学会学习”实质上是指()。

答案: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合适的认知策

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
采用的是()。

答案:元认知策略
3.谐音联想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答案:精加工策略
4.下列策略中不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答案:画线
5.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答案: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
思考或回到前面
6.利用“韩柳欧王曾三苏”记忆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答案:精加工策略
第十一章
1.“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心理现象通常指的是()。

答案:学习的迁移
2.原理的学习可以广泛迁移到各种情境之中,这是()。

答案:一般迁移
3.贾德所做的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的是()。

答案:规则的迁移
4.关系转换学说强调下面哪个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答案:对各要素
之间关系的理解
5.由于过去的经验而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某种倾向性或心理活动的准备状
态,这种现象即()。

答案:定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