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合集下载

郫县战旗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郫县战旗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集体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发展——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郫县战旗村位于横山脚下,柏条河畔,在郫县、都江堰市、彭州市三市(县)交界处。

全村幅员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2158.5亩,辖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00人,党员81人;拥有村集体企业6家。

2010年村集体资产达1800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达8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10440元。

近年来,战旗村先后被列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试点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村、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村、县新农村建设综合体试点村,被授予“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单位”、“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村”、“四川省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省级绿化示范村”、“成都市文明村”、“工人先锋号”、郫县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先进单位”、郫县摩纳哥才新型治理机制建设“先进单位”、郫县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先进单位”等称号。

为对占战旗村的建设发展做进一步了解,我们到战旗村做了实地调查。

进入战旗村就看到写有“成都市郫县唐昌镇战旗村”和“成都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两座小亭子,装饰很精致。

我们第一站的目的地是村政府,于是,我们向附近的农户打听,村民听说我们来做调查,都很热情的跟我们介绍路线,由于比较远,还帮我们叫了车带我们过去。

村民的热情首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战旗村作为新农村嗦特有的气息。

来到村政府,看到有工作人员抱了一堆资料,我们向他说明了来意,他告诉我们,村主任正在接待上级来审查的人。

原来,刚刚那些资料是战旗村申请“全国文明村”用的资料,今天上级恰好来做审查。

顿时,战旗村领导的这种热情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随后,我们联系了村主任,杨主任在忙碌之中抽空接待了我们。

知道我们来做调查,杨主任忙跟我们介绍说还有另外的学生也联系了要来做调查。

这时,杨主任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与自豪。

我们表明了来意,说要对战旗村新农村的发展做一个了解,于是,杨主任开始讲起了近几十年来战旗村的发展状况。

党旗引领 成都战旗村探路乡村振兴

党旗引领 成都战旗村探路乡村振兴

党旗引领成都战旗村探路乡村振兴作者:车文斌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18年第04期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向全体村民和全国人民拜年。

这让战旗村为全国所瞩目。

战旗,红色的旗帜,奋斗和进取的象征,在乡村振兴的当下,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

3月12日,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来到了战旗村。

战旗村,地处横山脚下,柏条河畔。

它并不是一个城市近郊村,距成都约40余公里,到郫都区也有20余公里,处于郫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三市县交界处。

正是这个三市县交界的地带,却在基层党组织的强有力领导下,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省级四好村”“四川集体经济十强村”和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是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

进入战旗村,一幢幢新建的漂亮民居极为打眼。

村道上,三三两两的村民走向村委会,脸上洋溢着笑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50多栋错落有致的现代化乡村民居,幼儿园、健身房、超市等设施一应俱全,在村委会近旁错落有致地排开,房前屋后的梨花开得正艳。

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上,花香袭人,游人如织,小桥、流水,乡野、人家,处处是一派现代化的田园风光。

在村委会,记者见到了战旗村党总支部书记高德敏。

四川大学教授张平、西华大学教授陈国先带队的专题调研组正对战旗村作深入调研。

谈起习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高德敏激动不已:“总书记勉励我们再接再厉,把乡村振兴这件事做好。

我们一定不负重托,搞发展、谋改革,全力走在乡村振兴前列。

”到战旗村之前,记者还在疑惑这个村是不是最近两年才打造的文化旅游村,可到现场仔细查看之后,见这个村是一个实打实的“老”先进村。

一位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的村民说,他家的承包地很多年前就已交到村集体了,村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日子越过越好。

而这,似乎正是最近几年农村才兴起的土地流转,只不过,战旗村更早一步,而且,土地是统一“流转”给了村集体。

村道上,几位悠闲散步的太婆高兴地说,全村村民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是由村集体承担的,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160元养老补助,村民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好,“我们家住着100多平方米的楼房,村子里变成了一个大公园,生活越来越安逸。

乡村振兴: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成效与启示

乡村振兴: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成效与启示

20l8年 2月 1 2日 ,习近平总 书记视察 了成都市 郫都 区唐 昌镇战旗村并作 了重要讲话 ,这既是对 战旗 村 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初步成效 的肯定 ,也进一步指 明 了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的重点工作方向。一时间战旗村 成 为领导干部、媒体记者、专家学者等关注的热点村。
一 、初步成效 战旗村按 照 “产 业兴旺 、生态宜 居、乡风 文明 、治 理 有效、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 的总要求 ,在村党总 支 的带领 下 ,采取深化改革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整治 居住环境 、树立文 明村风 、增加居 民收入等措施 ,取得 了实实在 在的成效 ,走在 四川 乡村振兴 的前列。 (一)战旗村村 民都住上 了宽敞舒 适的住 房 战旗 村村民都已经居住在新型社 区里 ,有低层别 墅式楼 房 401套 ,建 筑面积 7.45万 平方 米 ,多层 楼 房 1 7 l套 ,建筑 面积 1.45万平方米 ,共计 8.90万平 方 米 。户均 168平方 米 ,人均 52平 方米。不仅住 房 面积 大 ,而且居住条件 好。家家户户都像城里人那样 用上 了 自来水 、天 然气 、光 纤等 ,房前 屋后花 木成 荫 , 花香 萦绕 ,整 洁的柏 油路 连通 各 家备户 ,幼 儿 园、小 学 、卫生所 、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相
相 比 ,一 年增加 了 480万元 ,增长 率为 l1.6%。高 于
二、几点启示
四川省和成 都市 20l 7年 8.1名的 GDP增长率 。这 ~
通过 对战旗村 的做法 与成效 总结分析 ,对于我们
数据说 明 了战旗村集体 资产实现 了较快 增长。 20 l 7 实施 乡村振兴 战略给 出以下几点启示 :
名单 出炉了 ,战旗村分别 以排 名第 二和 第八 的成绩荣 头脑。战旗村党支 部坚持理论学 习制度化 常态化 ,与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一、战旗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战旗村地处成都市郫都区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过去的几年里,战旗村以种植业为主导,发展出了大面积的水果种植基地,如樱桃、桃子、葡萄等水果种植规模日益扩大。

村里还发展了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业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采摘和休闲度假。

除了种植业,战旗村还拥有发达的畜牧业和渔业,养殖场和渔塘遍布全村。

村里还不断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如农村旅游、土特产品加工等。

在这些产业的支持下,战旗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 产业多元化发展战旗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时,始终坚持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理念。

从最初的水果种植到后来的家庭农场、畜牧业、渔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战旗村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实践中,战旗村发现,单一产业的发展容易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而产业多元化发展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保障集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2. 结合乡村特色战旗村是一个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始终以乡村特色为基础。

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水果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发展农村旅游业和土特产品加工业等。

通过这些举措,战旗村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保护了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

3. 引进外部资源在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战旗村还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优势,引进企业和专业团队,进行农业科技合作、产品加工等,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通过引进外部资源,战旗村不仅获得了技术和资金支持,更加开阔了发展思路和路径,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从战旗村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的启示战旗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中的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坚持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理念。

通过多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降低经济风险,提升集体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乡村振兴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郫都区战旗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是一个典型的乡村振兴试点村。

该村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限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农业收入难以满足生计。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郫都区战旗村开始尝试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以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郫都区战旗村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村民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

村里还加大了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村里也积极引进人才,促进综合发展。

在这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郫都区战旗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后续乡村振兴工作积累了经验。

本文将深入探讨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为更多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借鉴。

1.2 问题意识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郫都区战旗村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积极探索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在浏览这些成功案例的同时也不难发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外流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乡村振兴中面临着人才流失和农村空心化的风险。

这不仅影响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当地的文化传承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挑战。

乡村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滞后,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潜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振兴中也存在着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的挑战,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解决。

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找准解决的方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字数:258】2. 正文2.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的重要工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作者:马浩淼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20期[摘要]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成都郫都区战旗村改革开放后一直致力于集体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当下更是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其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主要在于党委领导班子的建设、政策机遇的把握以及群众路线的坚持。

[关键词]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经验[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九大确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壮大集体经济。

按照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村均 76. 2 万元、支出 50. 1 万元,55. 9 万个村中没有经营收益或经营收益在 5 万元以下的“空壳村”有 41. 8 万个,占村总数的74. 9%。

战旗村作为集体经济示范村,起到了带头作用。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郫县战旗村工作,充分肯定了战旗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工作,也为新时代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1 战旗村概况唐昌镇战旗村地处横山脚下,柏条河畔。

位于郫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三市县交界处。

全村有耕地1903亩,幅员面积2.06平方公里。

9个农业合作社,506户农户,1704人。

村党支部下设9个党小组,有党员67人。

全村有8个集体企业(全部实行租赁经营),5个私人企业。

地区生产总值1.347亿元。

村集体自有资金1280万元(固定资产820万元,货币资金460万元)。

2 战旗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及成效2.1 战旗村集体发展历程根据笔者实际调查和访谈,了解到1950年—1965年,战旗村名为集凤大队,主要发展农业。

在第一任书记的带领下实行条田改土,規划水利、公路、土地等。

1966年更名为战旗大队,1978年—2000年是土地联产承包时期,开始发展工业,建立全村第一个砖厂,村民集体出钱,并办了肥料厂、面粉厂等。

战旗村:发展,不停歇

战旗村:发展,不停歇

28从集凤大队、战旗大队到战旗村,时代发展打下的印记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战旗村这个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西北角的村子,紧跟改革开放潮流,奋力前进,一步一个脚印,从“嫩苗”成长为了一个村强民富的“明星村”。

» 坚守从种粮到办厂入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冷,但战旗村却一点儿也不“冷”,四面八方前来参观的游客让战旗村充满了人气。

“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如今这个“明星村”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先行村,但其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改革与坚守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战旗村以粮食种植为主,但村上的耕地多为下湿田,而且田块高低不平,形状极不规整。

为提高粮食产量,村上进行了水土改造,让全村耕地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村上也因此成为了“沟端路直树成行,条条大道新农庄”的典范。

粮食增产了,发展的步子并没有停歇。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村上积极筹集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经历了三个月的努力后,把村上的一个旧土窑改建成了机砖厂。

当时,这个机砖厂每天可以出砖1万到2万匹。

机砖厂集体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村上发展的思路也逐渐变宽。

战旗村又先后建起了酿造厂、豆瓣厂、复合肥厂、面粉厂等企业,村集体资产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鼎盛时期,村上建起了12家集体企业,不少村民在厂子里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战旗村被列为郫县村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村,机砖厂等5家企业通过改制,走上了股份合作制道路。

但因改革经验不足、产权不明晰、管理经营不善等问题,改制后的集体企业出现了一些问题。

时任战旗村党支部书记的李世立和村主任高德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由集体收回个人股权,让战旗村保住了集体经济的“家底”。

2007年,战旗村又抓住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示范点”和“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机遇,整理置换出土地440.8亩,其中208亩用于村民新居建设,其余土地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了榕珍菌业、战旗第五季妈妈农庄等大企业、大项目落户。

村校结对的意义、现存问题及对策——以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为例

村校结对的意义、现存问题及对策——以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为例

村校结对的意义、现存问题及对策——以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为例李春林(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一项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近年来,部分村党支部与高校(学院)积极开展村校结对,发挥各自优势,为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于此,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为例,分析当前村校结对的重要意义、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村校结对、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校结对;产业发展;党建[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5-25-31研究背景1.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1,2]。

1.2战旗村基本情况战旗村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接壤都江堰和彭州市,是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的行政村,有9个村民小组、529户、1704人,村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党员83人。

在历届支部班子的带领下,战旗村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以改革寻求出路、以创新促进发展,立足于资源优势,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致富的道路,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做好土地集中经营,形成以有机蔬菜、农副产品加工、郫县豆瓣及调味品、食用菌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以及以五季花田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各地政府和农民关注的
焦点。

在成都市郫都区的战旗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从战旗村的背景介绍、集体经济模式、发展成就和经验
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战旗村的背景介绍
战旗村位于成都市郫都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村庄,以种植蔬菜、水果和养殖为主要
经济来源。

由于地处郫都区的郊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一直
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战旗村的村民和村委会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
政策,致力于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村民生活。

二、集体经济模式
战旗村采取了“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集体经济发展。

首先成立了蔬菜合作社,整合村民的土地资源,统一种植管理和市场销售,提高了种植效率和经济效益。

建立
了水果加工公司,采购村民种植的水果原料,并进行深加工生产果酱、果脯等产品,提高
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将合作社和公司与农户进行了深度合作,实现了利益共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发展成就
通过多年的努力,战旗村的集体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一方面,在农产品销售
方面,合作社与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保证农产品的销路,还能够提供更
好的价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公司的果酱、果脯等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为战旗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四、经验启示
1.发挥村级组织作用
战旗村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集体经济发展成就,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
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村委会既是农民的代表,也是农民的服务者,起着组织引领、政策
宣传、资源整合、资金筹措等重要作用。

村委会还积极与各级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
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实惠政策和机会。

2.创新发展模式
战旗村的“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为其他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这种模式不仅整合了资源、提高了效益,还增强了农民的发展信心和动力,成为了一种可
持续的发展路径。

其他地区的乡村也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结合产业发展的
需求,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3.强化产业链条
集体经济发展要想取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强化产业链条,发展多样化的产业。

战旗
村的成功经验表明,单一的农产品种植或加工销售难以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只有建立起完
整的产业链条,才能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4. 民生工程
在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实施民生工程。

战旗村在发
展集体经济的也不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福利的提升,如修建了道路、改善了饮水条件、建设了文化广场等。

这些举措既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又能够增加乡村的吸引力,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战旗村的乡村振兴经验值得肯定和借鉴。

它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
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希望其他地区可以深入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也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加大对乡村
振兴的支持力度,为乡村振兴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
的乡村振兴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