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搭配不当

合集下载

成语之搭配不当

成语之搭配不当

复习目标


1、正确使用熟语(重点是成语)。 2、掌握成语的基本意义,总结辨析成语 的基本方法。
训练提升
——展拳脚
自主学习
内容
巩固练习 要求:
1、独立完成,认真 书写。 2、时间5分钟。
3、最先做完的小组 同学两人谈论探究。
答疑解惑 —比比谁更牛
要求:
1、解答疑问,同桌互相解决疑难,有疑难做 出标记,时间3分钟。 2、质疑问难,如有疑问可提出。
综上分析:[能力层级为E级] 1.从考查频率看,每年考查了词语运用,而 2010年2013年实词、成语综合考查。 2.从考查形式看,以选择题(兼顾语言运用的 填写)的形式考查为主,要求选出“词语、成语 使用正确的一项” 。 3.从考查范围看,主要是以重点成语为主,命 题多集中。 4、趋势分析:以句中或语段中辨析成语使用是 否恰当的形式考查;综合考查实词、虚词、成语 为主。
考点透析
—明确高考考点
考点透析
—明确高考考点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 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 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 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 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 有的只能用在否定句中。
自主学习
内容:
典型例题1、2
要求: 1、时间:4分钟 2、认真审题,规范 答题,如有疑惑 请做好标记
合作探究
内容
典型例题1、2
要求: 1、组长组织好,组员 积极参与、认真讨论。 2、疑难处做好标记, 能准确讲出所以然。 3、小组代表做好展示 的准备。 4、时间4分钟。
高效展示 —比比谁更棒(3分钟)
要求:
1、小组抢题,讲出所以然,展示同学声音 洪亮,口齿清楚,表达流畅。 2、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做好订正补充的准 备。

记准成语语法搭配上的特殊要求,避免搭配不当

记准成语语法搭配上的特殊要求,避免搭配不当
语,只能作谓语。此处应用“漫不经心”。
C.第一节课是在美术专用教室画线条,心想这有什么好画的,我在纸上掉
以轻心地画来画去,想要蒙混过关,受到了美术老师的严厉批评。
D.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
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使用正确。
11.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 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不言而喻:不用说明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能充 当状语,不可修饰“证明人”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12.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 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 有怀疑的余地。一般作谓语,不能作状语。此处属修饰语 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毋庸置疑,苏州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投资环境是吸引外资流入的重要因素。 毋庸置Biblioteka ,暴露于低频电磁场可引起儿童白血病。
D 10.下列各句中,加颜色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
课堂练习(创新设计:162页)
1.完成习题15,16题。 2.整理识记课上所讲成语,并识记 其意思。
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又称“中国芯”。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搭配不当,该成语后不能带宾语。 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搭配不当,该成语是集体概念,不能与数量词“一位”搭配。
B.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 的莘莘学子。 对某种问题漫不经心,不当回事。搭配不当,该成语不能作状
这位老科学家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却安之若素。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考点:中考成语(词语)误用的十种类型从这几年的题目来看,重庆卷对成语(词语)的考查,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谦敬错位;⑤语义重复,自相矛盾;⑥不合逻辑;⑦夸大其辞,不知轻重;⑧不合语境;⑨形近混淆;⑩搭配不当。

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成语七搭配不当

成语七搭配不当

.1.识记成语误用的基本类型。

2.熟记误用类型的相关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掌握成语复习和解题的方法。

4.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高考分析】考纲解读:成语的正确使用是指成语的各个方面和句子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的问题。

这种协调是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搭配等各个方面是否和句子的各个方面协调。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从错误干扰项的设置情况来看,考查的内容重点集中在成语运用中的望文生义、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褒贬误用、敬谦错位、使用对象错误、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几种情况。

命题的重点放在“三不辨”与“三不合”上。

• “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

• “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学习过程】一、学习活动一:搭配不当类成语的辨析方法。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

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有的只能用在否定句中。

二、学习活动二:写出句子中划横线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使用错误的原因。

1.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2.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3.假如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5.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惧怕之感6.昨天受害人小林带着那颗受伤的心,捂着那只与光明失之交臂的眼睛,向记者倾诉了上次开庭的情况。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例(2)一谈到教学,张老师立刻精神焕发,目光 如豆,仿佛成了活泼的年轻人。
例(3)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在半年之内偷了 三辆摩托车, 其名声有口皆碑。
例如(4)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 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 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例(1)“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 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贬义,例句犯了 “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2)“目光如豆”指眼光象豆子那样小, 形容目光短浅, 缺乏远见。 例(3)“有口皆碑”所有的人都称颂。褒义 词。
明哲保身:指怕犯错误或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 斗争,只顾保全自己。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 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远的 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 会的东西忘了。
评头品(论)足:原指随意评论妇女的容貌, 现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随便挑剔(尤其小 节上多方挑剔)。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 都做了。 5. 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5.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
例(2)“文不加点”中“点”是“涂改”的意思, 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 技巧纯熟。
例(3)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 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 义,显然是错误的。
例(4)“年富力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年轻, 二是力壮。例句只断取“力强”的意义,而忽视了 “年富”的意义 。

成语搭配不当

成语搭配不当
2020/7/8
• 2、我用笑容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 悦色的目光。
• 和颜悦色:是形容脸色的。怎能修 饰“目光”呢?
2020/7/8
• 3、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 ,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的那种恐惧之感。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 谨慎,不能修饰“恐惧之感”这一 中心语
2020/7/8
•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事 故的发生率”不能与“每况愈下” 搭配,错误的理解成“渐渐下降” 之意。
2020/7/8
3、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 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 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 “一位”矛盾,“一位”不能做 “莘莘学子”的定语。
2020/7/8
• 2、同学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 的语文成绩。
2020/7/8
解析:
• “漠不关心”、“妄自菲薄”等成 语后面均不能带宾语。 另外:“求全责备他人”、“视 而不见这些事情”、“出奇制胜敌 人”、
“津津乐道自己的创业故事”等表 达也是错误的。
2020/7/8
牛刀小试
1.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 领导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 美”活动的成果。
2020/7/8
• 判断下列成语用得对不对
• ① 面的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早就把自 己的小家庭置之度外了。
• ② 他对别人难听的议论置之不理,依 然我行我素。
• ③ 作为领导,他对大家的意见或建议 总是置若罔闻,渐渐地,大家就再也不 愿说什么了。

对!!!
2020/7/8
2、小明的妈妈一进来,我们寝室的人就不谋而 合地站了起来。
2020/7/8
方法点拨
•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 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 配,则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 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 ,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考点:中考成语(词语)误用的十种类型从这几年的题目来看,重庆卷对成语(词语)的考查,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谦敬错位;⑤语义重复,自相矛盾;⑥不合逻辑;⑦夸大其辞,不知轻重;⑧不合语境;⑨形近混淆;⑩搭配不当。

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误用的类型

5、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句中却理解成
“不足以成为教训”。)
6、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 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 的问题。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 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首先、第一个”。)
7、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什么 坏事都做”,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意思是“什 么都敢做” 。) 8、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 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 得心应手的境地。)
4、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 更是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不用来形容花木。 5、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 6、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 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不是指画 画。
“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举案齐眉 "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 事之间。 "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 之间。 "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 不可用。 "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 举止风度。 "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3、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 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其实它的
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4.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 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 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 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注意固定的搭配方式 • 1、日本政府如果对中国人民的 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 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解析:

注意“置之度外”“置之不理”“置 若罔闻”的区别 : 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 ;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 “对”搭配。 因此,要么把句中的“对”改为 “把”,要么把“置之度外”改为“置 若罔闻” 。
• 花容月貌:如花似月的容貌。 前 面不能用“更加”这样的程度副词。
• 2、我用笑容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 悦色的目光。
• 和颜悦色:是形容脸色的。怎能修 饰“目光”呢?
• 3、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 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 那种恐惧之感。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 谨慎,不能修饰“恐惧之感”这一 中心语
(2)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 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 了,足足少了半斤。 ....
答案 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 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搭 配不当。
(3)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 国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 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
解析
A.“在劫难逃”意思是命中注定要遭受的灾难,逃也
逃不掉,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使用正 确。B.“乐此不疲”意即乐意做某件事,沉浸其中,不知疲倦。 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C.“炙手可热” 的意思是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权贵气焰很盛,使 人不敢接近。 这里用来形容专业的“抢手、 火爆”是不恰当的。 D.“置之度外”是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常常和介词 “把”搭配使用;句中是“对他的劝导”好像没听到一样,应 用“置若罔闻”。
答案 “走马观花”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作谓
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用来 充当“感受”的状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旱灾、蝗灾与瘟疫接二连三地肆虐濠州,饥饿与 疾病紧紧地纠缠、折磨着三乡四邻的许多贫苦农 民,朱元璋家也是在劫难逃 。 .... B.但历史依然对命运坎坷的人不弃不离,似乎乐此 .. 不疲 这份伤感。 .. C.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大学金融学、 经济学和商学这些往年就业市场上炙手可热 的专 .... 业,今年却面临着格外严峻的挑战。 D.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之度外 , .... 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功半。
方法点拨
•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 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 配带宾语等等。
一、不带宾语
• 1.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 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 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 2、同学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 的语文成绩。
答案 A
答案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 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在用法上不能充当定语,不 能与“传统曲目”搭配。
例二: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 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 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 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答案 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 行,形成风气。与“热情”搭配不当。
对点直练
对点直练 1.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 而 .... 销声匿迹,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 和灵动。
答案 甚嚣尘上: 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 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形容忙乱喧哗的情
状。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 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 张(含贬义)。用于“现代高科技手段”错。
• 2、他家院子里有几棵行将就木的松 树,今天早晨,他把它们全部刨掉 了。 •
行将就木,意为人之将死, 而不能用来修饰“松树”。
3、今年冬天,山东有些地区出现了 难能可贵的雾凇奇观。
难能可贵:指难做的事居然 能做好,值得表扬肯定,只能 用于人。
牛刀小试
• 1、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 貌,谁知脸上却长出一大片小痘痘。
5、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 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 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不能带宾语。
搭配不当----演练体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例一: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 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 《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 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解析:
• “漠不关心”、“妄自菲薄”等成 语后面均不能带宾语。 另外:“求全责备他人”、“视 而不见这些事情”、“出奇制胜敌 人”、 “津津乐道自己的创业故事”等表 达也是错误的。
牛刀小试
1.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
领导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 美”活动的成果。
发扬光大:不及物动词。句中 误作及物动词使用,使之带上 了宾语,造成错误。
成语专题之
功能混乱,搭配不当
例题引路
1、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 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 背台词。 "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 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 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 性成语,充当了状语。
2、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 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事 故的发生率”不能与“每况愈下” 搭配,错误的理解成“渐渐下降” 之意。
3、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 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 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 “一位”矛盾,“一位”不能做 “莘莘学子”的定语。
4、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 者罚款”的告示牌,渐渐被体 现时代精神的文明用语代替了。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 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 语。
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 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 签名。
龙飞凤舞:不及物动词。句中误 作及物动词使用,使之带上了 宾语,造成错误。
二、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搭配
• 1、公园里有许多姹紫嫣红的杜鹃花,鲜艳 极了。 • 姹紫嫣红,姹:美丽;嫣:美好,常指 笑容。形容各色娇艳的花,不能单用于某一 种单一的花。另外,此处也不能作定语修饰 限制中心语“杜鹃花”。 • 比如可以这样说: • 公园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好一派春天 的景象。
• 判断下列成语用得对不对
• ① 面的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早就把自
己的小家庭置之度外了。 • ② 他对别人难听的议论置之不理,依 然我行我素。 • ③ 作为领导,他对大家的意见或建议 总是置若罔闻,渐渐地,大家就再也不 愿说什么了。 • 对!!!
2、小明的妈妈一进来,我们寝室的人就不谋而 合地站了起来。 3、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一致,这真是不约 而同。 不谋而合:指主张、意见、计划等相同,一般 作谓语。 不约而同:多指具体行动相同,一般作状语。 因此,这两句成语应该互换一下才准确。
判断对不对?
• ①会上,平时常和我唱对台戏的小
张和我的意见竟不约而同。 • ②那个高考作文组命题专家刚出场, 师生们就不谋而合地鼓起掌来。

不对,互换一下!
4. 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 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 句中应充当谓语,应改为“瓮中之 鳖”
犯罪嫌疑人逃跑的路口早已被群众堵住, 拘捕逃犯对公安人员来说无异于是瓮中捉鳖。 (对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