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知识要点中国现代史八下

合集下载

【知识总结】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知识总结】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知识总结】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现代史: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二.历史分期(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4)徘徊时期(1976年—1978年)(5)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至今)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4.内容(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共同纲领的地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B.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②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4)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5)采用公元纪年。

(6)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目的: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5.意义:①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1.经过: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意义(1)国内: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总结1-11课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总结1-11课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总结中国现代史的分期:1949—195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于1949年9月召开于北平;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新中国的筹备:①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筹备做了思想上的准备;②1949年9月第一节政协会议为新中国的筹备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国际意义: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6.西藏的和平解放的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1950-19531.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争:五战五捷将敌人赶到三八线;上甘岭战役(1952)的胜利。

3.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于1953年7月,美国上将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4.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英雄人物:舍身堵抢眼——黄继光;火中潜伏者——邱少云。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949 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 确立 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__宪宪法法
__。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947 年,__内内蒙蒙古古自治自区治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 实施 数民族自治区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__新新疆疆__ 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 个自治区,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 意义 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 途径 决
点 现状 已解决
尚未解决
①基本方针都是“一国两制”。②都享有高度自治权。③ 相同点
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正确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从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看:反对分裂,实现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 展的主流。事实说明,团结统一则国昌民富,敌对分裂则国弱民贫。 (2)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中华民族有着强 大的凝聚力。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 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 国统一
【主题线索归纳】
民族区域自治制
“和平统一、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项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
两大创新
民族区域自治制
香港、澳门回
两地回归
度、“一国两制”

考点 1:民族大团结(八下第 12 课 P60-64)(2022 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75 周年)
课标要求: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 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之路 部队五大军种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军委委管管总、战区主
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考点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70 周年(八下第 16 课 P ) 81-84 [2022·岳阳 23(2)(3)]
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独立立自自主的主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
部队
精确打击任务
(3)2015 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火箭箭军军
(1)2014 年,全全军军政政治工治作工会作议(会新议古田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
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016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东、南、西、北、中五大战
新时代
区,构建军队联联合合作作战体系
强军 (3)中国人民解战放军调整组建陆、海、空、火箭军和战战略略支支援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 影响
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原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实行积极灵活务实的外 交政策;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及外交人员的努力。 启示:综合国力是外交政策的后盾和保障,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命题点 1:钢铁长城
1.(2022·邵阳)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
进。2015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其中第二炮兵部队更
名为
(D)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2.(2022·株洲)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 的重要话题。下列国防建设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是 ( D ) A.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辽宁舰”交接入列

中考历史各册书知识清单

中考历史各册书知识清单

中考历史各册书知识清单八下一部分: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委员会、主席决定国旗、国歌、首都、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意义:为开国大典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意义:国内意义: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3.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意义: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二课最可爱的人1950.6 朝鲜内战爆发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原因:1.美国出兵侵略朝鲜2.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3.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意义: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注意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在国内,它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三课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1.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3.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五年计划的基本计划试:1.几种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2.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人才成就: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2.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代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初第一辆汽车3.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4.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5.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6.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八年级下册考点详解 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 新人教版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八年级下册考点详解 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时间、标志、意义(注意理解、延伸)图P3-41、时间:1949年10月1日标志:开国大典。

2、意义: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第3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人物、内容、影响(图)P161、首次提出及人物:1953年中印谈判中首次提出;周恩来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影响: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4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时间、主要成就(工业、交通,注意材料运用)(图)P211、时间:1953—1957年2、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集二、宝成、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等。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意义:完成的时间、意义(理解)P241、完成: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3、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1911年);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49年和195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1978年)。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大跃进的主要标志、人民公社的特点、评价及失误原因、危害(注意延伸)、启示(图)P32-341、大跃进的主要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高速度,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一大二公”,即规模大与公有化程度高。

3、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

4、失误的原因: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以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1. 民族问题与台湾问题
- 南京条约和北洋政府的建立
- 北洋政府的崩溃和国共合作
- 九一八事变和东北的沦陷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共内战
- 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中共建设
-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 南京国民政府的消亡和抗日战争的爆发
- 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发展
2.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党的主要领导人
- 井冈山时期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长征和江西根据地的失败
- 八一南昌起义和革命战争的新阶段
- 新四军和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
3. 抗日战争和中国的胜利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争的艰苦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抗日战争的国际背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际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全球规模
- 盟军的胜利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 联合国的设立和国际冲突的持续
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
-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成就
-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对中国的影响
- 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历史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现代史(历史八年级下册)【考试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A 识记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知道西藏和平解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开国大典的史实北P3: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

P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2.西藏和平解放北P5:1951年10月,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北P9: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考试说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P1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北P24: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北P39:“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

【考试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北P59: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