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药及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ppt

中药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ppt

③ 日本汉方制剂研究
全球植物药300 亿美元的贸易额中, 我国仅占3 % , 日本>70 %(2009年)。
六神丸(救心丹): 国际市场6~7亿美元/年=我国中药出口总额/年。
津村株式会社: 销售额为6.12 亿美元(1999年),比我国同年出口中药材、植物药提取物、
中成药的总额5.16亿美元还高16%。
津村柴苓汤:1991年获FDA批准临床试验- 。
11
二、中药制剂研究——发展趋势
传统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再评价
(1)以保健作用为主的传统中药制剂。
(2)以治疗为主的传统中药制剂:①加强物质基础研究,②建
立中药复方制剂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剂的研究
(1)新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剂的研究:银杏叶制剂,地奥心
苏合香 冰片
苏合香 冰片 乳香(制) 檀香 青木香
人参 麦冬
原方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 生脉饮
药味 11 15
3
② 中药提取物制剂(思密达和银杏叶制剂占34.8%) 银杏叶制剂:金纳多(德国—26.9%)、达纳康(法国)、舒血宁(北京双鹤)、天保宁(康恩贝)、 999银杏叶片(三九)、络欣通(山西傅山)。 思密达:黏土中提取有效成分.法国益普生7.04亿欧元(2004年) 。
(半夏泻心汤)对药材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
-
7
二、中药制剂研究——现代研究(二)
对中药复方制剂的基础研究
(1)阐明药效作用: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六味地黄丸 (2)有效成分研究(拆方):当归芦荟丸(靛玉红---异靛甲) (3)配伍规律研究(组方机理):半夏泻心汤
中药有效部位制剂研究
(1)单味药物:血栓通和康莱特注射液、地奥心血康胶囊等 (2)中药复方:芍药甘草汤:黄酮、苷类、生物碱、多糖类等 (3)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绞股蓝总皂苷缓释微丸,茶多酚缓释胶

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 工艺参数筛选

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 工艺参数筛选

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的工艺参数筛选一、引言中药新药工艺研究是中药制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工艺参数筛选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的工艺参数筛选,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工艺参数筛选的重要性在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对于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同时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工艺参数的筛选是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工艺参数筛选的方法1. 单因素试验单因素试验是工艺参数筛选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逐一改变工艺参数,观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值。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 正交试验正交试验是一种多因素试验方法,可以同时对多个工艺参数进行筛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为全面的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可以较快地确定出对产品影响最为显著的工艺参数组合,从而优化工艺。

3. 响应曲面方法响应曲面方法是一种结合数学建模和试验设计的方法,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产品的质量特性。

通过响应曲面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取值范围,从而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四、我对工艺参数筛选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工艺参数筛选是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整个中药新药工艺研究的发展。

正如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艺参数的筛选是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中药新药工艺研究中的工艺参数筛选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工艺参数的筛选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应用。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工艺参数筛选的重要性、方法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的医学文化遗产之一,在保健、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发展中药资源,中药新药的制备工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主要涉及到中药化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学等多个领域。

其目的是通过对中药材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等工艺步骤,获得有效成分,并通过适当的药剂学方法,将其制成具有良好药效和安全性的中药新药。

1.中药材的选择和采集:中药材的选择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首要环节。

通过对中药材的药效和化学成分的研究,选择适合制备中药新药的中药材。

2.提取工艺的研究:提取是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核心环节。

通过适当的提取工艺,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并分离出来。

提取的工艺参数包括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温度等。

3.分离和纯化工艺的研究:提取得到的药液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因此需要通过分离和纯化工艺的研究,将其与其他组分分离开来,并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成分。

4.药剂学研究:药剂学研究是中药新药制备的重要环节。

通过药剂学研究,确定中药新药的配伍和剂型,包括制备中药颗粒、胶囊、丸剂等。

5.质量控制的研究:中药新药的质量控制是中药制备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保证中药新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研究对于提高中药疗效、发展中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研究,可以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得到利用,提高中药的疗效和稳定性。

同时,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的研究还可以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中药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化学、药剂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需要加强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中药新药制备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中药新药的发展和应用。

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

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

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1.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估中成药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和对照组比较,能够客观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

2. 中成药新药的临床研究方法中,可以采用双盲试验设计,使得患者和医生均不清楚具体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情况,从而减少主观干扰,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3. 剂量反应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组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情况,来确定最佳治疗剂量。

4. 对于中成药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使用放射标记技术,追踪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5. 在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中,还可以利用系统药理学方法,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成分,从而指导研发方向和临床应用。

6. 对于某些中成药新药,可以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结合中医药和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全面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

7. 疗效评价指标的确定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重要一环,通过综合考虑症状改善、生化指标等多项指标,来客观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

8. 在临床试验中,应该注意进行安全性评价,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确保中成药新药的使用安全性。

9. 对于部分中成药新药,可以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利用细胞培养、酶活性等方法,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成分。

10. 在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中,需要对照药物的质量标准和产地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临床研究的结果可靠。

11. 临床前研究中,可以采用动物模型方法,评估中成药新药的药效和毒性,为临床试验提供重要依据。

12. 进行中成药新药研究时,需要结合临床病情,选择适当的病种和病程阶段进行研究,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13. 对于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中,还应考虑控制其他干扰因素,如饮食、生活方式等,以减少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14. 在临床试验中,应该通过多个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方法,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推广性。

15. 通过对多项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价中成药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中药新药研究各阶段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概述:中药新药研究是中药学领域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对千百年来沿袭的中药治疗传统进行了创新和改善,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更多选择。

然而,中药新药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如药效评价简便性、合理用药针对性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推进中药新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前药理研究阶段临床前药理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中药新药的功效、副作用、毒性等都需要进行评估。

为确保科学性和严谨性,通过对大鼠、小鼠等动物的实验进行观察和测试,以确保新药的安全性。

同时,针对中药新药的药理特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测定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 临床试验阶段临床试验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验证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需要根据中药新药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例如使用特殊的随机分组方法、选择合适的参试者、制定合理的观察指标等。

中药新药的试验结果需要经过统计学分析来验证其可靠性和显著性。

3. 新药剂型研究阶段新药剂型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中药新药进行剂型设计和药物制剂工艺研究。

对于不同的中药新药类型,如中草药、水提取物、精制药品等,需要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艺流程,以确保制备的药物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

4. 药代动力学研究阶段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药新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评估新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

制定相应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计划和方法,通过监测新药在人体内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探索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动力学特性。

同时,需要注意人体伦理学的合规性,确保试验的道德性和安全性。

5. 药物安全性评价阶段药物安全性评价是中药新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新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和监测。

确保新药的安全性对人体不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和评价指标体系,以对中药新药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

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

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

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一、药物成分分析药物成分分析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药物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药物的化学组成、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等,为后续的药效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药物成分分析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二、药效学研究药效学研究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重点,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药效学研究包括体内药效学研究和体外药效学研究。

体内药效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等方法,模拟人体内的生理环境,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体外药效学研究主要通过细胞培养、组织器官培养等方法,研究药物对体外生物体的作用机制。

三、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安全性。

安全性评估包括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机制、毒性的大小及安全用药范围等。

四、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必要步骤,主要目的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建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优化、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

五、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在人体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临床试验一般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试验,分别评估药物的初步安全性、疗效及长期安全性。

临床试验需遵循伦理原则,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六、药物经济学评估药物经济学评估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的经济学效益。

药物经济学评估包括药物治疗成本核算、治疗效果评估、成本效果分析等。

通过药物经济学评估,可以确定药物的经济学价值及社会效益,为患者和医疗机构提供更为合理的用药选择。

七、制剂工艺研究制剂工艺研究是中成药新药研究的必要条件,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制剂工艺研究包括药剂学研究、工艺流程设计、中试生产等环节。

中药新药研制关键技术介绍

中药新药研制关键技术介绍
制备工艺研究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 新设备,以提高中药制剂研究水平。
• (二)剂型选择的要求 (1)根据临床需要:如疾病轻、重、急、慢。 急症:注射剂、气雾剂、喷雾剂、含化剂、灌肠剂等。 非急性病:片、胶囊、丸、颗粒、缓释、控释制剂等。 (2)根据用药对象:老人、妇女、儿童。 (3)根据药材有效成分性质:如液体制剂不宜应用挥发 油、矿物药(磁石、朱砂等)、动物药(水牛角、全蝎) (4)根据日服用量选择剂型
量、浓缩相对密度) (3)制法项与质量标准中的制法不同,加水量与加醇
量、干燥条件、辅料用量等均应详述。 5、工艺路程图
(1)概括工艺全过程并表明技术参数。 (2)表明工艺进行的先后顺序。 (3)反映原料、辅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投入和 产出的情况。
(三)中试研究 1、中试的定义(放大试验) 按照试验研究制定的工艺,采用类似大生产的设备,试 生产10倍于处方量的成品的研究过程。 2、中试的目的 A、验证工艺的可行性及所得数据的可靠性。 B、对生产成本进行初步估计。 C、评价产品的质量 D、为药理、毒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稳定性考察提供试 验样品,为申请临床研究提供报批样品。
二、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说明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 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 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 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单一成分及其制剂,其单一成分的含量 应当占总提取物的90%以上。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是指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药材 规范(统称“法定标准”)收载的药材及其制剂。
牛膝 250g
杜仲 250g
制成1000片
(二)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1、概念:制剂成型工艺是将半成品与辅料进行加工处 理,制成剂型并形成最终产品的过程。

第六章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

第六章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

二、提取
• 1、提取药物 一般药物均可进行提取,但下列药 物可考虑原粉入药:①贵重药物;②用 量极少的药物;③某些矿物药。
2、提取方法:
• • • • • • • • 浸渍法: 煎煮法 渗漉法: 回流提取法: 动态提取法: 动态逆流提取法: 水蒸汽蒸馏: 超临界流体萃取:
3、提取需用的溶媒的种类、用量
粉碎 3、 工 艺 筛 选 前 处 理 工 艺 条 件 制 剂 造 型
提取
分离 除杂 浓缩 干燥
方法 辅料的种类、用量、用法 造型工艺条件
内包装容器的材料、结构、形状、规格
5、包装选择 标签设计 说明书拟订 6、临床实验用药品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
7、中试
制备临床实验用药及各种考核样品3~5批以上 考核、修改工艺 配套设备 初步核算成本
第六章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
• 制备工艺是中药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包 括提取、纯化工艺和制剂工艺两部分。
• 新药的研究在处方决定以后,首先要进行与质 量研究相结合的制备工艺研究,在得到稳定的 工艺以后,才能制备出质量稳定、能充分发挥 疗效的样品,以保证在新药的药理、毒理、临 床及稳定性研究中获得可靠的结果。 • 工艺不合理,会影响新药的疗效,工艺不稳定, 会影响各项实验的结果,工艺不成熟,会影响 新药的正式投产。
三、制备工艺研究的一般程序
1、处方筛选 药味 各药味之间的用量比例 口服剂量 临床适应性 2、剂型选择 质量稳定性
生产可行性
剂型有效平销性
工艺路线(根据所选剂型、处方、各味 药性质、工厂技术、设备等因素) 粉碎药物 粉碎程度 粉碎方法 细粉收率 提取药物 提取方法 提取需用溶媒的种类、用量 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 设备 工艺条件 半成品质量标准及收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讲述:
1. 中药新药开发的工艺流程图
中药复方新药开发流程草图
2.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要求:
2.1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
制备工艺是中药新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药制备工艺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对方剂中药物进行方药分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剂型选择、工艺路线设计、工艺技术条件筛选和中试等系列研究,并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使制备工艺做到科学、合理、先进、可行,使研制的新药达到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定。

制备工艺研究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以提高中药制剂研究水平。

(1)剂型选择
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必备形式。

中药剂型的选择应根据临床需要、药物性质、用药对象与剂量等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和预试验予以确定。

应充分发挥各类剂型的特点,尽可能选用新剂型,以达到疗效高、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储运、携带、使用方便的目的。

(2)提取工艺研究
由于中药新药的研制一般以中药材为起始原料,为了达到疗效高、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质量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用对照品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
(2)仿制的种类
标仿( 6类“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仿制”)
改仿( 2类国外已上市,但改变给药途径
4类国外已上市,但改变药物酸根/碱基
5类国内已上市,但改变药物剂型)
抢仿(3类专利过期药的首仿或跟仿)
独仿( 3类国外已上市专利药,专利引进)
创仿(1类国外虽未上市但已具有成熟度)
(3)新药研发的投/融资关系及目标
4.中药新药研发实例
1)新的有效成分:
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单一成份及其制剂,其单一成份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90%以上。

药理: 药效、药代
毒理: 急毒、一般药理、长毒
遗传、生殖、致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