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综合实践课 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 教案(16个)
金工实习自行车的拆装与修理

自行车的修理与拆装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行车的车体结构和自行车主要零部件的基本构造与组成;2.了解前轴部件、中轴部件、后轴部件的安装位置、定位和固定;3.熟悉自行车的拆装和调整过程,初步掌握自行车的维修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拆装工具1.实验设备:各种类型的自行车;2.拆装工具:各类扳手、钳子、螺丝刀、改锥、内六角扳手、锤子、等。
三、实验内容1.拆装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和后轴2.在拆装中了解轴承部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定位和固定;四、实验步骤自行车由车架部件、前叉部件、链条部件、前轴部件、中轴部件、后轴部件、飞轮部件等构成。
(一)、自行车的拆装1.自行车车把的拆装自行车车把大多由内六角螺丝固定,位置在自行车车把上端,需要由内六角扳手拆卸和固定。
一般自行车车把上部松后转动就是这里的螺丝松了。
2.前叉及前叉合件的拆装有的时候自行车摔倒导致车把“歪了”,这就是前叉部分松动引起的。
前叉中部连接前车架的部分,由六角螺母,垫片,还有齿轮状的螺丝等构成。
调节车把高度和车把角度,可以用螺纹扳手拧松螺母,就可以解决车把歪了的情况,记得最后将螺丝拧紧。
那个齿轮状的螺丝是用来调节车把转动松紧的,记得不要拧太紧。
2.车前轴的拆装注意,为了保证车子不会出现太多划痕。
在拆装前先将车支架支起。
倒放前,先用螺丝刀将车铃的固定螺钉拧松,把车铃转到车把下面,另外在车把和鞍座下面垫块布。
拆圆孔式闸卡子,要用螺丝刀松开两个闸卡子螺钉,将闸卡子从闸叉中向下推出,再把闸叉用手稍加掰开。
凹槽式闸卡子可以不拧松闸卡子螺钉,只需将闸叉从闸卡子的凹槽中推出,再稍加掰开即可。
拆卸轴母,拆卸时要先卸紧的,后卸松的,防止产生连轴转的现象。
拆卸轴挡,拆卸轴挡与拆卸轴母的顺序相反,应先卸松的,也就是一般先卸左边的。
拆卸轴承,用螺丝刀伸入防尘盖内,沿防尘盖的四周轻轻将防尘盖撬下来,再从轴碗内控出钢球。
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边的防尘盖和钢球拆下。
3.自行车辐条的修理自行车碰撞后撞歪了车轮,这时就得调节支撑车轮的车辐条,这时需要一种特殊的工具,圆状,类似一个烟灰缸,边缘有对称的凹槽,可以卡住辐条进行转动,从而调节辐条支撑车轮部分的长度。
自行车修理教案范文

自行车修理教案范文
一、认识自行车的结构
1、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分为车架、车轮、车把、驱动系统、刹车系统
及调整系统;
2、车架:主要由车架、车轮、车把等组成,其中车架构成了自行车
的整体外观;
3、车轮:是驱动力的源泉,也是车把和车架的连接;
4、车把:具有控制方向、改变行进方向的作用;
5、驱动系统:包括链条、刹车钩及踏板等,能够转化人的脚力,使
车轮转动;
6、刹车系统:主要包括刹车钩、刹车线及刹车踏板等,可以有效制
动车轮,起到停车功能;
7、调整系统:主要包括车把向前向后的调整及车把转动角度的调整等,调整正确可以使人更加舒适的骑行。
二、安全骑行要求
1、骑车前要调整好自行车,确保车架、车把、踏板的尺寸符合身体
尺寸;
2、检查刹车系统、踏板是否牢固,以及车行驶时,是否正常;
3、检查驱动系统、刹车系统、调整系统及可调节车把是否存在故障,特别是可调节车把是否牢固;
4、检查车轮、轴承、轴节及轮胎是否因时间久了或其他原因而变形,特别是轮胎是否能够承载住自己;
5、检查车把、车把及安全装置是否平整、牢固。
自行车的使用与维修教案

自行车的使用与维修教案教案主题:自行车的使用与维修(自行车常见故障的检修)教学目标:1.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掌握自行车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3.培养学生对自行车使用与维修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1.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自行车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3.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实物自行车及维修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副自行车图片向学生引入话题,并提问学生关于自行车的基本知识。
二、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15分钟)1.教师用幻灯片向学生介绍自行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车架、车把、车座、前后轮及刹车等,并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亲自操作自行车,感受自行车的各个部分。
三、自行车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30分钟)1.教师列举并介绍自行车常见的故障,如刹车失灵、车胎漏气、链条脱落等。
2.教师详细讲解每种故障的检修方法,并演示实际操作。
3.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维修,教师辅助指导。
四、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2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如定期清洁、润滑链条、检查刹车等。
2.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一份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清单。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自行车进行一次简单的维护和保养。
五、练习与总结(15分钟)1.学生个人完成一份自行车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的小结;2.学生小组分别选择一种常见故障进行演示,展示他们学到的检修方法;3.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练习在家中对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了自行车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了他们对自行车使用和维修的兴趣和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小结和演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自行车维修课教案大全

自行车维修课教案大全教案标题:自行车维修课教案大全教案目标:1. 学习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2. 掌握自行车一般故障的检修和维修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自行车维修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2.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自行车故障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二、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名称和功能,比如车架、刹车、变速器等。
2. 讲解自行车常见故障的原因和检修方法,例如刹车失调、链条脱落等。
3. 强调安全意识与正确使用工具,包括钳子、扳手、螺丝刀等。
三、实际操作演示(30分钟)1.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自行车部件的拆卸和组装,例如刹车调整、链条修复等。
2. 通过示范的方式解释和演示每个操作步骤,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模仿正确操作方法。
3. 强调操作过程中对安全的注意事项,如佩戴手套、避免钳子滑动等。
四、分组实践(4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辆自行车进行故障检修。
2. 学生根据之前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对自行车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
3. 教师及助教逐个小组进行指导和辅助,确保学生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 每个小组在修复完成后向其他小组展示操作过程和修复效果。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小组展示结束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修复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师生共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调自行车维修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课后拓展:1. 建议学生多阅读相关的自行车杂志和故障排除手册,加深对自行车维修知识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和修复,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教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实用技巧《自行车修理》教案

实用技巧《自行车修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自行车的基本维修技巧。
3.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保养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使学生掌握自行车的拆卸与组装方法。
2. 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学会自行车的基本维修技巧。
3.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解决自行车故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自行车运动,关注绿色出行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自行车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车架:支撑整个自行车,连接各部件。
- 轮组:包括轮圈、轮胎、辐条,负责缓冲地面震动。
- 牙盘、飞轮:传递动力,驱动自行车前进。
- 链条:连接牙盘和飞轮,传递动力。
- 刹车系统:保证行车安全。
- 其他配件:如变速器、车把、座垫等。
2. 自行车拆卸与组装- 拆卸:了解各部件结构,正确拆卸自行车。
- 组装:按照拆卸的反顺序,正确组装自行车。
3. 自行车基本维修技巧- 轮胎更换:学会更换内外胎,掌握充气方法。
- 刹车调整:调整刹车皮与车轮间隙,保证刹车灵敏度。
- 链条保养:清洗链条,润滑齿轮,防止锈蚀。
- 变速器调试:调整变速器,确保变速顺畅。
- 其他常见故障解决:如车轮偏移、牙盘松动等。
4. 自行车保养的重要性- 定期检查自行车各部件,确保安全。
- 清洁、润滑自行车,延长使用寿命。
- 关注自行车性能,提高骑行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自行车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对自行车运动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自行车由哪些部件组成吗?它们各自有什么功能?2. 讲解与示范- 讲解自行车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 示范自行车拆卸与组装方法。
- 讲解自行车基本维修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一辆自行车,进行拆卸与组装实践。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维修自行车常见故障。
4.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自行车拆装实验报告

自行车拆装实验报告拆装自行车实验报告02613102 徐晗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行车的车体结构和自行车主要零部件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如车架部件、前叉部件、链条部件、前轴部件、中轴部件、后轴部件、飞轮部件等,增强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2、了解前轴部件、中轴部件、后轴部件的安装位置、定位和固定;3、熟悉自行车的拆装和调整过程,初步掌握自行车的维修技术。
4.学习绘制QC工程图,学习写作业指导书二、实验用具1.自行车一辆2.拆装工具:各类扳手、钳子、螺丝刀、锤子、鲤鱼钳等三、实验主要内容拆装自行车的前半部分,包括把手、前挡泥板、前轮等,了解自行车的零部件及结构,绘制QC工程图,写作业指导书。
四、实验步骤1.拆前轮2.拆前挡泥板3.拆前把手4.拆前叉5.依以上倒序安装自行车,同时录制视频、拍摄照片6.绘制QC工程图,写作业指导书“自行车拆装”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认识自行车上各类机械零件。
2、了解自行车各部分结构组成。
二、实验用具1、自行车规格型号(附图片):2、拆装工具(附图片):三、实验主要内容拆解自行车至最小部件,分析结构,列出零件明细表,并附图片。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拆前、后轮,拍前后轴轴系零件爆炸图,列零件明细表(包括车轮),测量前、后轴螺纹直径和螺距,并分析。
2、拆中轴,拍中轴轴系零件爆炸图,列零件明细表,分析中轴轴系零件的安装和定位方式,测量相关螺纹直径和螺距。
3、拆前叉,拍前叉零件爆炸图,分析前叉的结构,测量相关螺纹直径和螺距。
4、其它部位的结构和零件分析,列出零件名称和数量。
5、零件汇总,共多少类,多少个零件。
如:螺纹连接件65件;弹簧12件,其中:拉簧1件,扭簧7件;发条:64根,发条冒64个。
不可拆的按部件计算。
如:飞轮1件。
五、实验体会。
要求:1、实验报告交电子文件,文字、表格、图片编排规范。
所有图片必须用拆下的实物拍照。
2、每班分若干组,每组人数5-10人。
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教案(16个)

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教案学校:银川六中教师:薛自亨时间:2014.8目录一、自行车发展史 3二、自行车的基本结构8三、修理自行车的工具9四、拆装中的基本技能与注意事项11五、普通自行车闸的构造及拆装12六、自行车钳形闸的构造及安装15七、自行车涨闸、抱闸简介16八、自行车闸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一)17九、自行车闸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二)19十、自行车架部件的构造与质量要求 21十一、自行车把、前叉部件的构造 22十二、车把、前叉部件的拆装24 十三、实验一:拆装自行车的前轴、后轴 27十四、实验二:拆装自行车的前轮、车把30十五、实验三:自行车车架故障排除及矫正31 十六、实验四:自行车前叉变形矫正一、自行车发展史教学目标:本节课在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了解自行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达成意向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2、能力目标:通过自行车发展历史的学习,知道自行车是好多人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完善的,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
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及小组合作,加强生与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增进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会查阅资料,能合作学习教学难点:合作展示教具、学具准备:1、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查找的资料、图片2、多媒体课件。
课前,教师精心制作了有关自行车发展史的课件,借助多媒体集音、形、色、动于一体的优势,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学过程:(一)学生展示:可以是文本、图片、PPT。
由各组讨论选出主发言人,再选出中心发言人,展示说明,后补充。
(二)教师准备:自行车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有两个车轮的陆地交通车辆,俗称自由车、脚踏车或单车。
自行车无噪音、无污染、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和维修方便,既能作为代步和运载货物的工具,又能用于体育锻炼,因而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而自行车究竟起源于哪个年代、由谁发明的、之间的演变过程则很少人知道。
自行车修理教案5篇范文

自行车修理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自行车修理教案课题第二节自行车的使用与维修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行车常用的修理工具;2、知道自行车车胎漏气的检修;3、知道自行车其他常见故障的检修。
教学目标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自行车修理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财物的意识。
重点:自行车的常见故障的检修,自行车修理工具的使用。
重点难点难点:自行车的常见故障的检修。
教学活动过程一、课题引入师:作为一种机械产品,自行车长时间使用免不了要出现一些故障,而自行车维修服务铺却不是随处可见,故障出现时,或难以及时找到候车铺,或等待的时间很长,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不便。
因此,掌握一些自行车常见故障的修理知识就显得非常必要。
同学们经常遇到的自行车故障有那些?你能判断出发生故障的部位及原因吗?又该怎样维修呢?二、新课教学(一)常用的修理工具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042页,常用的修理工具。
师:通过看书,同学们说一说自行车常用的修理工具有哪些?生:活动扳手:主要用来拆装六方螺帽和螺丝等。
生:辐条扳手:用辐条扳手旋转辐条螺母。
生:还有花扳手、螺丝刀、钢丝钳、冲子等。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学习自行车车胎漏气的检修。
(二)车胎漏气的检修师:请同学们看P042页,车胎漏气的检修。
师:通过阅读,请同学们说一说如何检查车胎漏气。
生:当自行车充不进气或有比较严重的漏气现象时,应首先检查气门芯是否装好或已破损。
生:如果是车胎破了,应扒下外胎,将内胎取出,检查漏气部位。
生:如果一时找不到漏气部位,可将充气内胎放在一盆水中,逐段翻转,某段冒气泡,则说明此处漏气。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故障找到了,你会修补吗?。
生:准备材料:废旧内胎一段、橡胶胶水、木锉、剪刀。
生:制作补块:补块大小视其破损情况,补块周围要剪成斜面可以粘得更牢固。
生:锉刷内胎和补块:锉刷的面积大比补块大一些。
生:涂胶水:将胶水均匀涂在内胎的粘补处和补块的内侧,阴干后将补块粘在内胎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教案学校:银川六中教师:***时间:2014.8目录一、自行车发展史 3二、自行车的基本结构8三、修理自行车的工具9四、拆装中的基本技能与注意事项11五、普通自行车闸的构造及拆装12六、自行车钳形闸的构造及安装15七、自行车涨闸、抱闸简介16八、自行车闸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一)17九、自行车闸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二)19十、自行车架部件的构造与质量要求 21 十一、自行车把、前叉部件的构造 22 十二、车把、前叉部件的拆装24 十三、实验一:拆装自行车的前轴、后轴 27 十四、实验二:拆装自行车的前轮、车把30十五、实验三:自行车车架故障排除及矫正31 十六、实验四:自行车前叉变形矫正一、自行车发展史教学目标:本节课在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了解自行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达成意向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2、能力目标:通过自行车发展历史的学习,知道自行车是好多人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完善的,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
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及小组合作,加强生与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增进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会查阅资料,能合作学习教学难点:合作展示教具、学具准备:1、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查找的资料、图片2、多媒体课件。
课前,教师精心制作了有关自行车发展史的课件,借助多媒体集音、形、色、动于一体的优势,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学过程:(一)学生展示:可以是文本、图片、PPT。
由各组讨论选出主发言人,再选出中心发言人,展示说明,后补充。
(二)教师准备:自行车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有两个车轮的陆地交通车辆,俗称自由车、脚踏车或单车。
自行车无噪音、无污染、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和维修方便,既能作为代步和运载货物的工具,又能用于体育锻炼,因而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而自行车究竟起源于哪个年代、由谁发明的、之间的演变过程则很少人知道。
1、自行车起源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
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
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倒,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
别人看见了,替他难过,还气得直骂,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
西夫拉克却喃喃地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
”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
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
经过反复试验,于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造出来了(如图1-1所示)。
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其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
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
图1-1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
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
这种自行车虽然仍旧用脚蹬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边前行一边改变方向,它一问世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法国人大量进行仿制,一时间,巴黎街头涌现出成百上千的自行车。
1830年,法国政府还为邮差配备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
随后,自行车的技术、性能不断得到改进。
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骑车时两足不用蹬地,提高了行驶速度。
1869年诞生的雷诺型自行车,车架改由钢管制作,车轮也改为钢圈和辐条,采用实心轮胎,使自行车更加轻便。
1887年,英国人劳森完成了链条驱动自行车的设计。
同年,英国人邓鲁普研制出了充气轮胎。
从此,自行车技术也完成了向商业化的转化,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
2、自行车发展历程1818年德国人德莱斯开始制作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
不过,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他自称为:小马崽(如图2-1所示)法国米肖父子图2-1 杜莱斯制作的木轮车图2-2 能转动的脚蹬板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在德莱斯发明的“小马崽”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他在前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
这样一来,人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由双脚的交替踩动变为轮子的滚动。
1842年,麦克米伦骑上这种车,一天跑了近20千米。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在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
他们把这辆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层出,让观众大开眼界,曾一度掀起自行车热。
但是因高度的关系上下车及下坡时十分危险容易跌倒以及存在危险性又把鞍座改为固定在车架上(如图2-2所示)。
1869年英国的雷诺首先用辐条来拉紧轮辋,用钢管制成车架,并首先在轮辋上装上了实心的橡胶带,使自行车的重量大大减轻。
1874年真正具有现代化形式的自行车诞生。
英国人劳森在自行车上别出心裁地装上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
但仍然不够协调与稳定。
1886年英国的机械工程师斯塔利,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装上前叉和车闸,使用滚子轴承,前后轮大小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
显著地提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
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
他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已经基本一致了(如图2-3所示)。
图2-3 现代化自行车的雏型图3-1 大轮子的自行车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将自家花园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并打足气装在自行车上,这是充气轮胎的开端。
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也解决了自行车多年来最令人难受的震动问题,同时更把自行车的速度又推进了许多。
而且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从1791年到1888年,自行车的发明和改进,经历了近100年中这些发明者的不懈奋斗。
从此,基本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时至今日,自行车已成为全世界人们使用最多,最简单,最实用的交通工具。
也许人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自行车的发明者们。
1925年世界自行车产量已达200万辆,其中英国占50%,成为当时主要的输出国。
其后自行车得到广泛的发展,结构上也有了改进和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工业高速发展,自行车生产受到影响。
但到70年代,由于出现能源危机,世界上再次出现自行车热,自行车生产又得到飞速发展。
至80年代,全世界自行车产量已超过八千万辆,中国及台湾地区、日本、美国和西欧成为世界自行车生产中心。
3、发明中的设想与实践1.在自行车的发明阶段,还有些人把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设计成左右放置,这种自行车的外形有些类似轮椅。
2.自行车发明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越大的轮子行驶的速度越快,两名男子骑着一辆车轮几乎为一人高的自行车(如图3-1所示)。
4、自行车在中国的发展1 早期自行车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
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其色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
随后沪上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
1884年,中国出版的《申江胜景图》首次记载了中国开始出现骑自行车的情景;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里走路。
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
”当时自行车数量极少,寥寥可数,骑行者也都是金发碧眼的洋人。
按自行车发展史来看,此时自行车在欧洲也是新创,仅几年后就已传入中国,可见其引进速度之快。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
1897年,中国开始从英国进口自行车,原来设摊修理马车、人力车的诸同生,于光绪二十三年选址南京路(今南京东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
光绪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销售人力车、马车及自行车零配件,以卖带修。
民国4年(1915年),上海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邮电事业发展,自行车成为邮差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需求激增,市区又新开一批自行车商店,形成了以老闸区(今黄浦区)为中心的自行车销售网1937年日本人在中国上海、天津和沈阳三地先后开设自行车厂,但产量极微;1940年上海自行车厂(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使中国有了自已品牌自行车生产企业;由此开创并演绎了中国自行车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引领了几代中国人的自行车消费时尚,堪称中国自行车行业的一面先锋旗帜。
1949年中国自行车年产量共只有1.5万辆左右;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全部国产化的自行车品牌“飞鸽”在天津诞生。
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组建成了上海自行车三厂,也就是凤凰自行车厂的前身。
几年之后,凤凰牌成了家喻户晓的自行车名牌,一时供不应求。
但自行车还是较为稀少的宠物。
1974年诞生了金狮牌自行车,1976年建厂于常州。
80年代,以“永久、凤凰、飞鸽、红旗、金狮”国内自行车行业五大品牌企业为首,中国共有自行车制造厂60余家,自行车零部件厂千余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
90年代,自行车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来品牌的进入,如: GIANT捷安特(台湾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Merida美利达(于1972年台湾,台湾自行车第一品牌)、TREK 崔克(于1976年美国),千篇一律的老样式被五光十色的新式自行车代替。
特别是捷安特从进驻内地后基本上每年都是排名第一,使“永久、凤凰、飞鸽”不在独享殊荣。
轻便车、折叠车、山地车、变速车、赛车遍地开花。
过去自行车单一的实用功能衍变出运动功能,人们对自行车的认识度也远比60、70年代高得多,自行车自此已普及进入千万家庭。
2 现代新型自行车(1)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根据国家标准对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的相关规定,电动自行车归属非机动车管理范畴,应同时具备以下5个特征:必须具备脚踏行驶功能,蓄电池只作为辅助能源;必须具备两个车轮;设计车速不大于20公里/小时;整车重量不大于40公斤;轮胎宽度(胎内)不大于5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