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评分表
Rockall评分系统分级

五.手术治疗
经积极内科治疗仍有活动性出血者,应掌握 时机进行手术治疗,其指征是:
1. 上消化道大出血且出现休克,经积极止血 处理和大量快速输血,仍不能止血和改善 病情者应立即手术
2. 反复发生消化性溃疡大出血且间隔时间较 短者,科考虑早期手术
3. 年龄超过45岁的消化性溃疡出血,出血量 多,经24小时治疗仍出血不止者
出血严重程度的临床分级:
程度
出血量 血红蛋白 脉搏(次 血压
尿量
(ml) g/L
/分) mmHg
主要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500(全 正常 身总量 10-15%)
正常
800-
100-80
1000
(全身总
量20%)
>1500ml <80 (全身总 量30%)
>100 >120
正常
正常
头晕、畏 寒
90/60- 尿少 70/50
③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红 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④ 补液与 尿量足够的情况下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⑤ 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四.治疗
1. 一般处理:平卧位休息,头偏向一侧保持 呼吸道通畅,并将下肢抬高
2. 积极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输足量全血, 保证输液通畅
紧急输血体征
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失血性休克 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25%
4. 消化性溃疡出血合并幽门梗阻、穿孔或疑 似癌变者
5. 癌肿出血,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手术
6.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三腔气囊 管压迫止血无效,或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 经放气后再出血者,无腹水,肝功能良好 者
消化系统重症疾病(汇总)

第五章消化系统重症疾病第一节上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系屈氏(Treize)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
临床上根据出血量分为大出血、显性出血和隐形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在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
其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死亡率约占7%~10%。
虽由于急诊胃镜等检查的逐渐普及与救治条件的改善,失血性休克的死亡风险已趋下降,但对短期内超过1500ml的大量出血、全身代偿功能差、老年伴有严重伴随疾病等患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
因此,迅速确定病因、出血部位、准确估计出血量和及时处理,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一、病因分类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很多,依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胃肠道疾病性出血、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导致的出血和全身性疾病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在重症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占前三位,特别是应激性溃疡常见。
(一)上胃肠道疾病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物理损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器械检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化学损伤:强酸、强碱或其它化学剂引起的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胃手术后病变(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溃疡、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胃血管异常(血管瘤、动静脉畸形、胃黏膜下哼径动脉破裂),十二指肠炎,其它病变(淋巴瘤、平滑肌瘤、息肉、血管瘤、钩虫病、杜氏病)。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二)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肝硬化结节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等。
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的评估
(1)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一般根据年龄、有无伴发病、失 血量等指标将ANVUGIB分为轻、中、重度。年龄超过65岁、 伴发重要器官疾患、休克、血红蛋白浓度低及需要输血者的 再出血危险性增高。无肝肾疾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或血清 转氨酶升高者,病死率增高。 (2)Rockall评分系统分级(表2):Rockall评分系统仍是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评分依据,该系统依据患者年龄、休克 状况、伴发病、内镜诊断和内镜下出血征象5项指标,将患 者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川。 (3)Blatchford评分系统分级(表3):Blatchford评分包含 了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信息,其价值也逐渐得 到认可
表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Rockall 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评分
年龄(岁) 休克状况 伴发病 内镜诊断 0 ﹤60 无休克a 无 1 60~79 心动过速b --2 ≧80 低血压c 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 病及其他重要伴发病 3 — 肝衰竭、肾衰 竭和癌肿扩散
内镜下出 血征象
无病变,Mallory-Weiss 溃疡 等其他病变 上消化道恶性疾病 综合征 无或有黑斑 — 上消化道血液潴留,黏 附血凝块,血管显露或 喷血
分类
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eeal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 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 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 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 病死率为6%一10%[2-3]。
上消化道出血评分表说明

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风险评估【2 】办法消化道出血病情急.变化快,轻微者危及性命,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抗休克.敏捷补充血容量.故应该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评估成果对患者实行不同的治疗.今朝临床常用Rockall和Blatchford评分体系.病情轻微程度分级一般根据年纪.有无伴发病.掉血量等指标将UGIB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年纪>65岁.伴发重要器官疾患.休克.血红蛋白浓度低.须要输血者再出血风险增高.无肝肾疾患的血尿素氮.肌酐或血清转氨酶升高者,病逝世率增高.Rockall评分体系分级Rockall评分体系0~7分是今朝临床普遍应用的评分根据,又称为临床评分,用于猜测UGIB住院患者的再出血风险和逝世亡风险.该体系根据患者年纪.休克状态.伴发病.内镜诊断和内镜下出血现象5项指标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积分≥5分者为高危,3~4分为中危,0~2分为低危.详见表1.第1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Blatchford评分体系分级包含了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检讨信息,用于剖断须要干涉的方法(输血.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及逝世亡风险.当Blatchford评分为0时,患者不须要入院行输血.内镜或手术治疗.积分≥6分为中高危,<6分为低危.详见表2.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Stanley等于2009年在《柳叶刀》揭橥的一篇多中间前瞻性研讨,拔取了123例Blatchford评分为0的患者,有84人未入院治疗,个中23人在门诊接收了内镜检讨,全体未发明溃疡.静脉曲张或肿瘤,也未采取任何特别治疗,对其余患者随访6个月后,也未消失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而再入院.2.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镜治疗内镜的机会对于大多半UGIB都应在24h行家内镜治疗,但是对高危和低危患者则推举不同.对血流淌力学稳固,无轻微多病共存的低危患者是否早期胃镜检讨有不赞成见.源于一项随机对比实验(randomizedcontroltrial,RCT),研讨不雅察了110例患者,比较2h内和48h行家胃镜者的预后,成果显示其在出血.外科手术及逝世亡率上无明显差别.另一项RCT比较了93例在6h与48h行家胃镜,得出同样成果,但是早期胃镜检讨,能明显缩短住院时光和削减住院费用.而前面提到Blatchford评分为0者,不行内镜治疗对患者预后无影响,是以总体而言,对低危患者早期胃镜检讨并不重要.而对高危患者,比来一项不雅察性研讨发明,高危患者(Blatchford评分≥12),12h后行胃镜检讨,患者术后逝世亡率为44%,若早期胃镜检讨患者术后逝世亡率则为0%,显然l2 h 后的胃镜检讨患者逝世亡率明显高于早期胃镜检讨者.内镜前药物治疗内镜前应用促动力药物可促进胃内积血排空,对疑有胃内积血者可使内镜下镜像更清楚,有助于进步诊断率,且明显降低内镜重查率.而促动力药物对住院日数及手术率则无影响 .第5页,-共10页一项分解了6 项RCTs的荟萃剖析,共纳入2223 例患者,成果显示内镜前质子泵克制剂(PPIs)治疗组与对比组的逝世亡率.再出血率及手术率无明显差别.但内镜前PPIs治疗明显降低内镜治疗者的镜下高危现象及须要在内镜下治疗的比例. 另一项揭橥在新英格兰杂志的高质量研讨也得出了类似成果,该研讨是独一在内镜实行前,采用大剂量弹九式打针PPIs,继之中断静脉保持的治疗办法.基于该证据,对于那些延迟内镜或不能实时完成内镜检讨者可以斟酌预先应用PPIs.然而也不能是以就撤消或过度推迟内镜检讨.内镜下治疗当内镜检讨发明溃疡出血时,可根据溃疡基底特点断定患者产生再出血风险,凡基底有血凝块.血管显露者更易于再出血,是以,内镜下根据出血性病变可以采用Forrest分级.详见表3.第6页,-共10页第7页,-共10页一般80%的消化性溃疡出血会自行停滞,产生再出血或中断出血的患者病逝世率较高,所以应该对易于产生再出血和中断出血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一项Meta剖析显示,运动性出血(包括喷射样出血和运动性渗血)及血管显露者应该行内镜下治疗;对基底干净和黑色基底的病变不应行内镜治疗,但是对于Ⅱb级,即表现为附着血凝块病变是否行内镜治疗尚存争议.两项来自美国的研讨显示,对附有血凝块的病变行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仅行药物治疗者(3% vs 35%).而另一项Meta剖析显示,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常用的内镜止血办法包括药物局部打针.热凝止血和机械止血3种.药物打针可选用l:l0000肾上腺素盐水或高渗钠-肾上腺素溶液(HSE),其长处为办法轻便易行;热凝止血包括高频电凝.氖离子凝固术(APC).热探头及微波等办法,止血后果靠得住,但须要必定的装备与技巧;机械止血重要采用各类止血夹,尤其实用于运动性出血,但对某些部位的病灶难以操作.新指南制止单独打针肾上腺素,因为证据表明应用热凝止血后果明显好于单独打针肾上腺素;如要应用药物,则需结合一种热凝或机械止血办法,如许可以进步热凝或机械止血的后果.内镜后药物治疗高等别证据推举高危患者(即喷射性出血.运动性渗血.血管显露或附着血凝块)成功行内镜治疗后,可以大剂量应用PPIs(静脉弹九式打针80 mg,继之8mg/h静脉滴注保持72h)降低再出血率及逝世亡率.比来一项对患者内镜治疗后用以上办法与安慰剂对比的研讨,亚组剖析显示,对运动性渗血者即使仅用安慰剂,患者再出血率也低(4.9%),提醒对于运动性渗血患者也许不须要应用大剂量PPIs进行内镜后保持治疗.再次内镜第8页,-共10页内镜后24h内无需常恢复查内镜,对于那些临床证实再出血患者可以再次行内镜下止血,对部分患者可以斟酌手术或介入治疗比来一项病例回想性剖析研讨显示,对内镜和药物治疗掉败的患者,行为脉栓塞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栓塞治疗成功后的再出血率为33%.(参考文献略)摘自:罗晓凤,董碧蓉.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诊治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12,38(5):387-389.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轻微程度分级症状休克指数分级掉血量(ml)血压(mmHg)心率(次/分)血红蛋白(g/L)轻度<500 根本正常正常无变化头昏0.5中度500-1000 降低>100 70-100 晕厥.口渴.少尿 1.0第9页,-共10页重度>1500 压缩压<80 >120 <70 肢冷.少尿.意识隐约>1.5 休克指数:心率/压缩压ml第10页,-共10页。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南

Rockall评分系统
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临 床广泛使用的评分依据之一,将患者分 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其取值范围 为0~11分。
注:a: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心 率<100次/min;b:收缩压>100 mmHg,心率>100次/min; c:收缩压<100 mmHg,心率>100次/min; Mallory-Weiss综合征为食管黏膜撕裂症;积分≥5分为高危, 3~4分为中危,0~2分为低危。
博学求精 崇德至善
ANVUGIB的诊断
1.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黑便症状,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
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 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 血,应避免漏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可确诊。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2018 版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消化科 魏毅强 2019-04-15
定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是临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博学求精 崇德至善
重视病史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消化性溃疡常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史; 应激性溃疡患者多有明确的应激源; 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 有黄疸、右上腹绞痛症状应考虑胆道出血。 药物性溃疡常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病史。
博学求精 崇德至善
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2019年)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2019年)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其年发病率为19.4~67.0/10万[1,2],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急症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中医、西医的角度对ANVUGIB的液体复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和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中医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必要建立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以满足临床需要。
为此,结合中医诊治的临床经验及诊疗特色和国内外近年来颁布的ANVUGIB相关指南(2012年美国胃肠病学学会制定的《溃疡出血患者管理指南》[3],2015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颁布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4],2015年欧洲消化内镜协会制定的(NVUGIB诊断与管理指南》[5],2016年日本消化内镜协会颁布的《NVUGIB内镜管理指南》[6]、2018年修订版的亚太共识[7]),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专家委员会组织国内消化病学专家就ANVUGIB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要点问题进行讨论,编写本共识。
1 病因1.1 中医病因和病机古代及现代中医对消化道出血早有认识,其中《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8]。
现代中医认为上消化道出血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体虚血瘀、药物或外物损伤等各种原因导致热盛伤络,瘀血阻络,气不摄血及瘀血凝滞而导致络伤血溢而发为本病[9]。
其病机主要责之于“热”、“瘀”、“虚”、“郁”,治疗上总以“止血、消瘀、宁血、补血”为治疗大法。
总结其病机特点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血脉瘀阻,血不循经”。
具体病因分为:(1)感受外邪:凡外感风热燥火之阳邪、或风寒之邪郁而化热,热伤营血,气血沸腾,邪热迫血妄行,血随胃气上逆而吐血。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的指南ppt课件

❖ 开始可感到疲乏—精神萎靡—烦躁—反应迟 钝—谵妄—模糊—嗜睡—昏迷
❖ 皮肤苍白、湿冷
❖ 心率快、心音低钝,心尖部可有收缩期吹风 样杂音
❖ 剑突下可有压痛、肠鸣音亢进
❖ 右上腹压痛+黄疸+腹水征—注意肝胆
精选ppt
33
实验室检查(一) 血常规
❖ 1.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
❖ 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 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数值可以 暂时无变化。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 即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 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因此出血后 3~4小时血色素检查才能反映贫血的程度,动态观 察有助于活动出血的判断。
精选ppt
10
应激性溃疡
❖ 严重急性感染 ❖ 外伤 ❖ 大手术后 ❖ 休克 ❖ 中风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 高度紧张持续状态
精选ppt
11
急性传染病
❖ 流行性出血热 ❖ 钩端螺旋体病
精选ppt
12
药物对胃粘膜刺激
❖ 肾上腺皮质激素 ❖ 抗生素 ❖ 非甾体类抗炎药 ❖ 抗凝剂 ❖ 部分感冒药
1.反覆呕血、黑粪次数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红 乃至鲜红色血便。
2.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精选ppt
44
确定有无活动出血
❖ 3.在24h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 搏,一般状况未见改善;或经过迅速输液、输血后, 中心静脉压仍在下降。
4.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 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近肿块压迫致门静脉高压
精选ppt
26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理
❖ 肝内多发性脓肿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流程及评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流程及评估概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是消化道常见急症之一。
2013 年英国统计成年人UGIB 年发病率约为100/10 万-180/10 万。
死亡率约2%~2.5%。
国内外已发表多个相关指南及共识意见,消化科医生对此病的诊治也相当熟悉。
此前,国内发布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及《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对于指导临床诊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由于部分UGIB 患者病情危重,临床上需要迅速对病情及预后做出正确评估,并制定一套规范的急救流程。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于今年10 月发布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提出一整套急性UGIB 病情评估与急救流程。
同月,澳大利亚Austin 医院的Robertson 教授等也在GIE 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详尽地比较了几种评估UGIB 预后的评分系统。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急诊诊治流程的提出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中,首次提出了急性UGIB 的诊治流程。
其着重点为病情评估、稳定循环、初始药物治疗。
临床上可根据该流程对UGIB 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和管理。
在流程中首先对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高危患者在救治中需要分阶段进行紧急评估、二次评估、三次评估,每次评估后根据具体病情分别给予紧急处理、临床治疗及治疗方案的再调整。
1. 早期危险分层患者就诊后首先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0 岁;休克、体位性低血压;意识障碍加重;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态曲张破裂出血;恶性肿瘤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及慢性肝病出血。
2. 紧急评估与紧急处理高危患者随即进行紧急评估。
紧急评估的内容包括:意识状态评估、气道、呼吸、循环。
根据评估的结果指导紧急处置:通畅气道、辅助呼吸、液体复苏、输血等初期的急救措施。
共识中提出早期经验性联合用药PPI+ 生长抑素适用于大多数患者,高度怀疑静脉曲张出血时联用血管升压素+ 广谱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级
失血量(ml)
血压(mmHg)
心率
(次/min)
HBG
症状
休克
指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500
500-1000
>1500
基本正常
下降
SP<80
正常
>100
>120
无变化
70-100
<70
头晕
晕厥、口渴少尿
肢冷、少尿、意识模糊
注: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1mmHg=0.133kPa
1
溃疡等其他病变
低危
0-2
2
上消化道恶性疾病
内镜下出血征象
0
无或有黑斑
1
--
2
上消化道血液潴留,黏附血凝块,血管显露或喷血
注:1.a 收缩压>100 mm Hg (1 mm Hg =0.133 kPa),心率<100 次/min;b 收缩压>100 mm Hg, 心率>100 次/min; c.收缩压<100 mm Hg,心率100 >次/min;
上消化道出血评分表
表1Rockall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评分系统
变量
评分值
标准
患者评分值
积分
危险度
年龄(岁)
0
<60
高危
>5
1
60-79
2
0
无休克a
1
心动过速b
2
低血压c
中危
3-4
伴发病
0
无
1
--
2
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其他重要伴发病
3
肝衰竭、肾衰竭和癌肿播散
内镜诊断
0
无病变,Mallory -Weiss 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