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写作高招:比喻论证
高中语文作文分论点比喻

高中语文作文分论点比喻
《生活如戏》
高中生活呀,就像一场热闹的舞台剧。
分论点一:高中的课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
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解着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定理,那一道道数学题就像舞台上被灯光照亮的主角,特别显眼。
而我们呢,就像努力追光的演员,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努力去理解、去掌握。
有时候遇到难题,那感觉就像灯光突然暗了一下,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但在老师的引导下,灯光又重新亮起来,我们又能继续前行啦。
分论点二:同学们就像舞台上的各种角色。
有的同学像活泼的小丑,总是能带来欢乐和笑声,让紧张的学习氛围轻松不少;有的同学像沉稳的主角,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镇定自若地应对;还有的同学像神秘的配角,平时不太起眼,但关键时刻总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我记得那次班级活动,大家都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就像舞台上不同角色的精彩表演,真的太有意思啦。
分论点三:而那些考试和挑战就像舞台上的剧情转折。
有时候会突然来一场大考,就像剧情中突然出现的大危机,让我们紧张得不行。
但也正是这些考试,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就像演员在剧情转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
每一次克服困难,都感觉自己像是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一个经典角色。
高中生活这场舞台剧呀,有灯光的闪耀,有角色的多彩,还有剧情的起伏。
我们就在这舞台上尽情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享受着这独特的过程。
等以后回过头来看,这一定是一段难忘又美好的回忆呀!。
申论作文比喻表达

申论作文比喻表达
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联系,以此来表达深刻的含义。
同样,在现代申论作文中,比喻也被广泛地运用,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要表达的观点。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明灯”比喻一位优秀的领导者。
就像明灯
一样,他们能够为我们指引方向,给予我们光明和希望。
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胸怀能够照亮整个团队或者社会,让大家感到安心和踏实。
又或者,我们可以用“钢筋”比喻坚强的意志力。
就像钢筋一样,意志力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坚固的支撑。
当我们面临困境和挑战时,只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蜜蜂”比喻勤奋的品质。
就像蜜蜂一样,
勤奋的人总能够不辞辛劳地工作,付出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们精益求精,不畏艰难,用汗水和智慧将生命的芬芳和甜蜜带给人们。
总之,比喻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可以使申论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过巧妙地运用比喻,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思想和观点,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因此,在申论作文中灵活运用比喻,既可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又能够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申论作文比喻开头结尾

申论作文比喻开头结尾
开头:
1. 比喻材料引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见怪不怪的事情。
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棋盘,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 举例引入: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像是大自然中的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各自的美丽与价值。
3. 对比引入:生活就如同一场马拉松比赛。
在这场比赛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起跑线,不同的是,有的人轻松悠然地奔跑,有的人却似乎陷入了泥潭无法自拔。
结尾:
1. 总结观点:正如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就像一副画卷,每一个细节都构成了整幅画的美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2. 展望未来: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
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粒沙,也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3. 呼吁行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一个尊重、包容的社会环境。
就像一颗种子,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注意:在申论作文中,标题常常是一个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表达作文的中心思想。
如果要求不写标题,你可以通过语言表述、段落结构等方式,确保文章能够清晰明了地传达主题。
议论文论证有力之比喻论证[技巧]
![议论文论证有力之比喻论证[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0cbd84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9.png)
比喻论证更精彩汪茂吾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来论证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与其他论证方法不同的是,这种论证方法可以更生动形象地阐述道理,使抽象、枯燥的道理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接受,使文章耐读有味。
荀子的《劝学》一文,就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来阐述道理。
如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比喻人经过学习可以变得聪明,行为合乎规范;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比喻办事要凭借有利条件;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比喻学习要善于积累;用蚓和蟹设喻,论证学习必须做到持之以恒。
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往往离不开比喻论证。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广东卷)【满分展台】感恩,我心中那朵永不凋谢的花一考生落叶为了表达对滋养它的大树的感恩,在空中慢慢地盘旋,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白云为了表达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在蔚蓝的天空飘荡,描绘出一幅感人的画面。
①有人说,感恩像翅膀,拥有它,我们才能在生命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可我觉得,感恩更像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
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②感恩像荷花。
③当我们惊叹于荷花艳丽的时候,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欣赏其中的美。
当我们明白父母给我们的爱是那样无私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学会了感恩这至亲的亲人。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同学,甚至没有兄弟姐妹,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父母。
是父母赋予我们血肉之躯,养育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做一个有用的人。
父爱是山,伟大坚实而又广博,他教会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高考作文比喻论证技巧

高考作文比喻论证技巧高考作文,那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想在这场战斗中脱颖而出,各种技巧就像是我们手中的武器。
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比喻论证这个“神器”。
比喻论证,说起来好像挺玄乎,但其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打比方。
比如说,你想形容一个人特别固执,你不说他固执,而是说他“像块顽石,任谁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这就是比喻论证。
是不是一下子就觉得形象多了?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爬山。
那山啊,高耸入云,看着就让人心里犯怵。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信心满满,步子迈得那叫一个大。
可没一会儿,就有人开始气喘吁吁,喊着爬不动了。
这时候,队伍里有个小伙伴说:“咱们这爬山啊,就像高考,一开始都觉得自己能一飞冲天,可越往上爬,困难越多,这时候就得咬咬牙坚持住。
”嘿,你还别说,这么一比喻,原本想要放弃的人好像一下子又有了动力。
就像这个爬山的例子,比喻论证的妙处就在于它能把抽象的、复杂的道理,用形象、简单的事物给说清楚。
高考作文里,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比喻论证,那绝对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比如说,你要写“坚持就是胜利”这个主题。
你要是干巴巴地说“我们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成功”,这多没劲儿啊。
但你要是说“坚持就像一场马拉松,途中会有无数的疲惫和挫折,但只要咬着牙跑下去,终点的胜利就在等着你”,这感觉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坚持的过程和重要性。
再比如说,写“梦想的力量”。
别直接说“梦想很有力量,能让人奋进”。
你可以这样写:“梦想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梦想又像一阵春风,吹走我们心头的阴霾,带来希望和勇气。
”这样一写,梦想的那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是不是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了?还有啊,比喻论证还能让你的文章更有文采。
用得好的话,那简直就是给作文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
比如说,形容时间过得快,你可以说“时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而去,一去不返”。
形容心情沉重,你可以说“心情如同铅块一般,沉甸甸地坠着”。
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

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一、考点要求分析综合: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常见论证方法1、比喻论证:运用一些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打比方的一种论证方法。
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
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
2、2、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不能相对或相反。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中,以尼采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类推到中国也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不可能一味的给予,除非中国像尼采那样疯掉。
由此可见,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
3、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
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
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突出了“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申论作文比喻论证思路

申论作文比喻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感知、接受所讨论的事物。
在申论作文中使用比喻可以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说服力。
下面举例说明:
比喻论证思路一:以自然景物比喻社会现象
1. 描述一个自然景物,如海洋、河流、山脉等。
2. 分析自然景物的特点或者表现出的力量、美丽等。
3. 将自然景物与所论述的社会现象进行类比,即使它们在外表上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4. 通过比喻,阐述社会现象的原因、利弊、影响等。
比喻论证思路二:以动物行为比喻人类行为
1. 选取一个具有特定行为的动物,如狮子、蜜蜂、蚂蚁等。
2. 描述该动物行为的特点、方式,如狮子勇猛、蜜蜂勤劳等。
3. 将动物行为与人类行为进行类比,以突显人类行为的某种特质或者作用。
4. 分析这种类比对于论证的帮助和效果,可以通过对比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的差异来提出论点。
比喻论证思路三:以经典故事、寓言比喻社会问题
1. 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典故事或寓言,如《三国演义》、《阿Q正传》等。
2.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突出故事情节中的某一点。
3. 将故事中的人物或情节与所谈论的社会问题进行类比,以强
调该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
4. 结合故事情节,展开分析论证,指出对应该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建议。
综上所述,比喻论证思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比喻对象并运用自如。
通过比喻,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论述的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和巧妙性,避免使用过于常见或者离题的比喻,以确保论证的有效性。
高考作文之比喻论证

高考作文之比喻论证
比喻认证是用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
“喻巧而理至”,由于这种方法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就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
运用时要注意所用的比喻必须恰当。
如下面这一段:
世上最快乐的人不仅是最能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的风味。
此段主要论证能领略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
说到“领略”作者又进一步对其作了分析——什么才叫做“领略”呢?一个喝茶的比喻可谓形象而生动。
吞咽的渴汉喝茶不叫“领略”,只有一口一口品其中滋味才算。
所以,会“品”其中的味道,即会“领略”其中的趣味,无论喝茶,无论生活。
深入而浅出,形象而生动,此为比喻认证最大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议论文写作高招:比喻论证【比喻论证】1 、比喻论证法。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2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被比方的事物叫“ 本体”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 喻体”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喻词” (像、是、如等)。
3 、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一、【注意问题】(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
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2、满分作文精彩文段①、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把批评看做波浪,路程便惊险无比;把批评看做吹动帆布的风,人生才充满力量。
白岩松初入央视时,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流利而饱受冷眼与批评,但他把那些有意无意的指责视作敦促自己进步的鼓点,不断激励自己,反复训练,终于在人才荟萃的央视站稳了脚跟。
选自满分作文《直面批评》②、他人指正,吾必改之。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百密必有一疏。
所以别人或好意或恶语的指正均是一把刻刀,为你人生的美玉添姿增彩。
“今日他人之对我抛砖,乃是他日我成才之奠基。
”马云谈笑别人对他的指正、批评甚至诽谤。
正是他有过必改,善听人言的品质,使阿里巴巴蒸蒸日上。
选自满分作文《有过即改,善莫大焉》③……像那海边沙滩上的贝壳,经历了痛彻心扉的砥砺化为一颗耀眼的珍珠。
人生亦是如此,必会经历几重苦难几层波浪,而那诤言,则是让你含在嘴里苦涩的海水粗砺的沙石,虽是疼痛,却足够帮你扬起风帆,消除谬误,奋力前行。
选自满分作文《忠言逆耳利于行》二、【学会比喻描绘】1 、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俯拾之间,即成精彩。
如作者为了论证“平凡却自豪”的观点进行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我特别平凡, 又平凡得特别 . 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 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 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 虽然并不芳香耀眼, 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 . 我平凡, 却平凡得有价值;我平凡, 却平凡得有尊严!―― 2004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2 、屈原投江这一段,为文者何止千万,唯有运用了比喻的形象描绘才可回味无穷。
示例:我无法想象“ 剖肝沥胆效英才” 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的挺立和孤傲的苦吟。
《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朔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任艳《折翅的青鸟》3 、要写“跑的体验”却从他物的比喻入手,形象的描绘中一步一步靠近主题。
如2005 湖南高考优秀作文《那鱼那鹰那人》。
示例: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的庇护。
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跑上自己的轨道。
―― 题记三、【学会比喻说理】1 、学会用相似的事例论证正在论证的事例。
示例:可谁能说得清呢?就像姬发摆脱不了侮辱,史迁回避不了宫刑,苏轼逃脱不了诗案,都是上帝有意安排一样,嵇康的死何尝不是一种超脱,何尝不是一种将易于腐朽的肉体涅磐为永恒的精神的方式呢?――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2 、学会在喻体中表情达意。
如为了论证“有双赢才能共辉煌”山东的考生运用了精妙的比喻。
示例: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 也应明白, 一枝独放不是春天, 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 也应明白, 一株独秀不算英雄, 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 也应明白, 一船独行不算风景, 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你我共辉煌》3 、比喻说理铸华章。
如为了说明“双赢的重要性”,作者运用了深刻的比喻。
示例:自私利己, 愚者之见; 打造双赢, 智者之举 . 双赢, 那是信心的基点, 那是力量的源泉, 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 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双赢, 使你我共辉煌 .――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你我共辉煌》4 、不着痕迹,笔法自然,展现文字功底。
作者为了说明“人要坚守良知”这一道理,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笔法。
示例: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盏灯,时时闪耀着温暖的火花,照亮我们心底的仁慈。
在这世界上总有一群人,时时守望着那盏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让它照亮冰冷的角落。
――宋静海《守望心灵的灯》四、【学会比喻评价】1 、学会联想与想象,用精彩的比喻去评介人物。
如昭君上殿,本是很短的一瞬间,为了表现昭君那与众不同的自信,作者运用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 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 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并非金雕银塑, 可它的光芒, 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 .―― 2005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2 、学会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比喻的手段去评价人物。
示例:一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司马迁紧锁的额头,激昂了许久的心绪从跌宕的血液里渗出,化为指尖笔触下一个个绚目的字眼,坚实地填补着那单纯的理想,一只蝼蚁不知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日有夜昼。
而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却走完了整座山林。
春花开了秋月清,冬阳落了夏虫鸣。
而波光潋滟的《史记》却宛如一道盛宴,穿透了流水般的岁月,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巨匠。
――吴迪《挣脱死亡的绝唱》3 、高超的比喻在于恰当地扣紧主题,如2005 年以“风头,猪肚,豹尾”为话题的一篇满分作文中的一段。
示例:当我们不再用近视的眼光紧盯历史时,就会惊奇地看到:那一霎间,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似乎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
是的,嵇康并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的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
于是,历史由此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为骄傲也最有个性的篇章―― 魏晋风度。
――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方法总结:使用比喻论证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
想象(联想)训练:示例:昭君――(联想)――曼佗罗花人还可以象什么?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提示:从身边的事物取材)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出人生的污点)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提示:善用大自然这个无尽的宝藏)人――梅花(在严寒之中尽展飒爽英姿)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2、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示例:嵇康之死――带给世界震动――鞭打着腐朽的王朝――华贵美丽的豹尾诗案中的苏轼――(小心翼翼)――徘徊的孤鸿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宫刑后的史迁――(沉默坚毅)――坚强的磐石放逐后的屈原――(英雄悲路)――折翅的青鸟风雪中的苏武――(执著坚守)――不倒的胡杨3 、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示例:良知――灯(灯温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灵。
)人生――白纸(白纸空白、单纯。
要去填写,要去充实。
)生命――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精神――丰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领来者。
)4 、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主题。
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五、【优秀喻证段落】喻证文段一:中心:赞奉献精神我们知道,人们赞美春蚕,因为它吃的是叶,吐出的是丝,终身闪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
人们赞美老牛,因为它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献的甚多,终身劳而不辍,死而后已。
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把无穷的光和热无私奉献给了万世万物。
人们歌唱母亲、老师,怀念雷锋、焦裕禄,把解放军称为最可爱的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都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伟大、幸福和快乐的人生。
喻证文段二:中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不应认为个人力量渺小,而不去承担改造社会的责任。
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存在。
一个人比之社会是小的,但一个人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
广大的人民群众、工人、农民、战士……也许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更没有记下他们的功勋,但他们贡献了全部的光和热。
正如无数无名的小星才聚成了浩瀚灿烂的星空,没有他们,夜空将是何等暗淡。
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颗无名小星,如果大家都存在那种个人力量太小的思想,而不愿奉献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吗?喻证文段三:中心:“自由”谈——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词中就生动的诠释了自由的相对性。
鹰在天空翱翔,鱼在水里畅游,是何等的自由自在。
如果反过来,把鹰置于水中,把鱼放在天空,那么,它们非但得不到自由,而且连生存都不可能。
它们的自由都受着空间环境的制约呀。
风筝只能在长线的牵制下,才能在空中自由飘动,翩翩起舞,倘若它抱怨长线对它的制约,并一味把长线扯断,那么挣断线的风筝,不仅没有得到更多的自由,反而要一头栽进泥潭,再也不能飞了。
大至一颗颗行星,一旦脱离了它们的必须遵循的运行轨道,将很快变成一颗流星,在与其它星体碰撞及大气的摩擦中化为乌有。
任何事物的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便是大自然的法则。
人类也是如此。
社会愈向前发展,生产水平愈高。
技术愈进步,人们的自由就愈大愈多。
但同时,管理也愈科学,纪律法规也愈多愈严。
没有路的时候,人们可以到处走,但走起来却很费劲。
修路架桥,驶车乘马,走起来自由多了,但跟着就出现了维护交通安全的法则。
“红灯停,绿灯行”,“车马行人一律靠右边行走”,否则就予以处罚。
有了航海的船舶,人们在海上就自由多了。
但航海必须沿着一定的航线行驶,否则就要触礁沉船,葬身海底。
同样,火车只有分寸不离地沿着铁轨运行,才有呼啸奔驰的自由。
由此可见,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唯有增强纪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习惯,尊重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你才能拥有最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