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必修2课件:第4课 诗经两首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2.4诗经两首新课件

•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的茎叶已经变老了。 要回家了要回家了,又到十月小阳春了。 征役没有休止,我们无暇安居休息。忧愁 的内心无比痛苦,我服役在外至今未归。
•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高大 的战车是谁的?是将帅的战车。兵车已驾 起(待发),驾车的四匹雄马雄壮高大。岂 敢安然而居,一月内多次取胜。
(7)犭严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4.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其黄.而陨(变黄) 雨.雪霏霏(下) ②名词作状语 夙.兴夜.寐(在早晨,在夜里) 岂不日.戒(天天,日日) (2)数词的活用 数词使动用法 士贰.其行(使……不专一) 二.三.其德(使……三心二意)
5.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古义:至,到,到达;于,介词,引出 处所;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2)三.岁.食贫(古义:指多年;今义:指年龄) (3)彼路斯何?君.子.之车(古义:将帅;今义:人格高 尚的人)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古义:士兵;今义:人格卑 鄙的人)
• 四字的组合,就是中国文化的方阵,四声铿锵, 掷地有声;赋比兴的成熟,拓展想像,催生情 感,我们的脑海一朵朵思维浪花耀眼生光;淑 女形象,古典情结,凝聚成一块块富有意味的 礁石,屹立成林,璀璨生花。
• 《诗经》是我们文化、情感、审美的“圣 经”,是一种生命基因,是一种灵魂酵母, 《诗经》是我们的另一条母亲河。
•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加强了情感表达的 形象性。其中,有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婚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 笑载言”,这表明“我”作为一个纯真、热情 的少女,对爱情和幸福充满了渴望。婚后,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静言思之,躬自悼 矣”,作为人妻,却遭遗弃,既后悔又令人伤 心。当初的渴望变成了失望,对比强烈。也有 “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婚前,“氓之蚩 蚩”,对人一副笑嘻嘻的样子。婚后,“言既 遂矣,至于暴矣”,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妻 子施暴了。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诗经二首《氓》课件(共36张PPT)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 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 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 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 终弃的家伙。
本诗的主题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 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塑 造了一个勤劳、温柔、 坚强的妇女形象,批判 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 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 深刻的痛苦,表现了古代 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 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桑之未落 比兴
其叶沃若 对
桑之落矣
比
比兴
其黄而陨
女子年轻貌美 未婚情意浓厚
女子年老色衰 婚后情意淡漠
导致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是 什么?文中是怎样表述的?
明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 德”
语助词。在句中没有实在 意的义“。言没下”有多用面,年法的不。“相。静同作言。为指思。家之务”。已满经劳足。作,。实(现s。ù()(x早ìm)。è笑i)的,样睡子。起。来。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婚变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怨恨,沉痛 心如帷湿
决绝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清醒,刚强 回头是岸
◆诗歌意象理解:《氓》诗中三处写淇水有何 意味?
◆ 综观全文,你认为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什么样的人?
女 主
婚前:生活幸福
人 婚后:受尽屈辱 公
热情、温柔、纯真。 刚烈,认识清醒
本诗的主题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 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塑 造了一个勤劳、温柔、 坚强的妇女形象,批判 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 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 深刻的痛苦,表现了古代 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 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桑之未落 比兴
其叶沃若 对
桑之落矣
比
比兴
其黄而陨
女子年轻貌美 未婚情意浓厚
女子年老色衰 婚后情意淡漠
导致婚姻失败的真正原因是 什么?文中是怎样表述的?
明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 德”
语助词。在句中没有实在 意的义“。言没下”有多用面,年法的不。“相。静同作言。为指思。家之务”。已满经劳足。作,。实(现s。ù()(x早ìm)。è笑i)的,样睡子。起。来。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婚变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怨恨,沉痛 心如帷湿
决绝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清醒,刚强 回头是岸
◆诗歌意象理解:《氓》诗中三处写淇水有何 意味?
◆ 综观全文,你认为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什么样的人?
女 主
婚前:生活幸福
人 婚后:受尽屈辱 公
热情、温柔、纯真。 刚烈,认识清醒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课件

用自然现象起兴,引诞生活及感情 化,兼以隐喻,更能激发联想,增强 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 术效果。
4.本诗采用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 作用?
(1)以“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 述,采用对照写法。
(2)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 更能引起人们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5.谈谈诗中弃妇的形象。
(1)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 (2)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 (3)温顺、坚强。
《诗经》两首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诗__歌__ 总集。 收入 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 305 首。
汉以前被称为《诗》或《 诗三百》。
内容: 手法:
风雅颂 赋比 兴
诗经“六义”
情势: 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现实主义 的源头。
风 民间乐歌 雅 宫廷乐歌 颂
宗庙乐歌和舞歌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说
◎年老色衰说。 ◎财富说。 ◎社会风俗说。
(2)对照: 桑未落,叶沃若——桑落,黄陨
士之耽可说——女之耽不可说 女不爽——士贰其行
3.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 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 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 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 析一下这种表现手法。
(12)载:①史载田横事。②五载复还。③有好事者 船载以入。④直上载公子车。⑤ 载欣载奔。⑥春日 载阳,有名仓庚。
结构梳理
第一章至第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第一章
文本分析
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 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痛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 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 怨恨、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 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 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 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 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1

的艺术成就。
《玉台 新咏》
2.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 折情节。
3.鉴赏诗歌铺陈、排比、起兴的 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课序 题 7
目
作者/出处 学习目标
涉江采芙 《古诗十
蓉
九首》
短歌行 曹 操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1.了解汉、魏、晋五言诗的特点, 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2.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 艺术魅力。
(8)(2010·江苏高考)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氓》)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 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采薇》)
重点评析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点评:这四句采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情形。这个男子 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拿布来换丝,实则是向女子求婚。 一方面,男子的外表忠厚老实;另一方面,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打 扮。这几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 悲剧埋下伏笔。
学习建议
1.反复吟咏,理解诗意。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学习诗歌,首先要反 复吟咏,吟咏的目的不仅是熟读背诵,更在于体会诗歌的语言和节 奏。诗歌中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 助语言来实现,只有反复吟咏,才能把握诗意。
2.分析意象,把握形象。诗歌都是通过意象来塑造形象、表达 情感的。学习古代诗歌,要把握作者选用的意象,理解诗歌中塑造 的形象。无论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其中都有诗人的形象或主人公 的形象。
3.抓住技巧,辨明手法。本单元所选诗歌,其表达技巧和表现手 法,都被后世的诗人继承,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 这些诗歌应分析其技巧、鉴赏其手法。
高中语文必修2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氓(共26张PPT)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1)结构上: 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 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 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 用。
反思!!!
《氓》中女子的背影已渐 行渐远,却给我们后世之人 留下了深深地思考。虽然中 学生不允许早恋,但我们可 以从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中 进行反思,树立正确的婚恋 观,学会正确地去爱!
课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
一、通假字
1、匪(fēi)来贸丝 “匪”通“非”, 不是。
2、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通“吁”,感叹词。 3、士之耽兮,犹可脱(tuō)也。 “说”通“脱”,脱身。 (或不作通假 字:说,shuō,言说。)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 边界。
三、古今异义词: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对男子的尊称; 今:儿子。 2. 至于 古:到,到达; 今:①达到某种程度; ②另提一事。 3、三岁食贫 古:多年; 今:三岁的年龄 4、秋以为期 古:两个词,把……当作 今:认为。 5、总角之宴 古:快乐; 今:宴会。
思考 2 ???
1、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恋爱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4诗经两首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S素养提升 UYANGTISHENG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理解多义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动词,说话)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名词,言辞)
(1)言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助词,无实义)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助词,无实义)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动词,思考)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素养提升
UYANGTISHENG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女主人公婚后遭遇了哪些痛苦?请用简明的语言从三个方面加 以概括。
①
丈夫“二三其德”的背叛
②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的家务劳苦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素养提升
UYANGTISHENG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5.本诗多处提到“淇水”,找出原句。其用意是什么?
淇水 第一章 第四章
原句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第六章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用意
三处写淇水,给读者提 示了女主人公的情感 发展的轨迹,也有借景 抒情说理的意思。淇 水是女子这段不幸婚 姻的见证。
【知义明理】 兴趣对于学习十分
重要。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就会变 被动为主动,以学习知识为乐事。 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 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Y 一起预习 I QI YU XI
Y S 一起思考 IQISIKAO
随堂演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二首》PPT课件

情,又温柔,充满幸福的憧憬。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3)“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 璨的明珠。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 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 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数学课件:/kej 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 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 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 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 ian/lishi/
明确:初次相逢 定情相送 约期相别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明确: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贴。 “乘彼
垣”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 现。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 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 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3)“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 璨的明珠。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 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 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数学课件:/kej 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 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 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 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 ian/lishi/
明确:初次相逢 定情相送 约期相别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明确: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贴。 “乘彼
垣”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 现。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 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 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诗经》两首 课件PPT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④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 敢定居,一月三捷。
尔:花盛开的样子。 维何:是什么。维,句中语气词, 帮助表判断。
朗读《关雎》,体会《诗经》特点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氓 (说文解字)
氓[méng]古代称民(特指外来 的) :~隶(充当隶役的平民)。 群~。 牛虻[ niú méng ]
止靡费。
2.顺风倒下:风靡 | 披靡 ;
例句〗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3、mǐ无;没有: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 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 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贪
图安逸享乐如同饮毒酒自杀一 样致命、有害,不可怀恋。 (《左传》)
赋:平铺直叙,常与排比连用。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 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 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 霍向猪羊。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事部分
比兴
宜州山歌:
1、甘蔗甜头不甜尾,哥你甜嘴不甜心,嘴 巴甜甜讲想妹,眼睛斜斜望别人。(比 喻)
练习:解释下列加线字的含义。
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
靡家, 薇:今名野豌豆苗。作:起,生长出来。止:句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诗经》两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经典晨读
2 高考导航
5 课堂互动
3 学习目标
6 课后强化作业
4 课前预习
7 名著博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经典晨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②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③ 【注释】 ①汉江:今汉水中游的襄河。②“岭外”句:唐 代在五岭之南设置岭南道,辖有今广东、广西等地,当时这 些地方常作为有罪官员的流放地。音书,家中的消息。③ “近乡”两句:诗人准备渡汉江由南阳入洛阳,已渐接近家 乡。又因家中情况不明,所以愈近家愈提心吊胆,害怕听到 坏消息。来人:指由洛阳南来的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高考导航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015年高考江苏卷)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4)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内容提要 本单元学习《诗经》至唐代以前我国古代诗歌的部分代表作
品。 《诗经》中的《氓》《采薇》采用四言句式,以赋、比、兴
的手法,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婚姻、恋爱及军旅生活, 富有写实精神。《离骚》以大胆丰富的想象,热烈奔放的 感情,参差错落、富于变化的句式,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 的华美语言,抒写个人的理想追求,创造了神奇瑰丽的艺 术世界,突破了《诗经》的写实风格和四言诗的格局。《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 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把握赋、比、兴的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从艺术风格上看,《诗经》和《离骚》确立了我国诗歌现 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其中现实主义传统被汉魏晋 诗歌继承并得到发扬,出现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和 陶渊明的清新恬淡的田园风格的诗歌。从诗歌的艺术手法 上看,这一单元有《诗经》所体现的赋比兴手法,有《离 骚》的浪漫主义表现方法,有《孔雀东南飞》那样把浪漫 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按常理应是越接近家乡,越急切盼望知道家人的情况,但诗 人却一反常态“不敢问”。这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与家人音 讯不通,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既盼 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接近家乡时,这种心理越发 强烈,惟恐不祥的预感会变成残酷的现实。这样写,抒情主 人公的心理揭示得更深刻真切,更耐人咀嚼。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本单元诗歌要注意含英咀华,悉心品味,细细推敲,了 解时代背景,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注意分析作者用以表 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意象,积累阅读欣赏古典诗歌的经验。 诗人的情感除了通过语言(重要意象)表达外,形式上的节 奏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诵读诗歌时要注意体会四言诗“ 二二式”的节奏特点,五言诗“二二一”式或“二一二” 式的节奏特点,以及骚体诗三至四拍,随文切分的节奏特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简介】 宋之问(约 656—712),字延清,弘农(今河南灵 宝县)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其诗 作属对精工,格律严密,对于律诗的形式和发展,起过积极作 用。宋之问因依附张易之而被贬谪泷州,不久逃归洛阳,本诗 当作于逃归途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 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诗的前两句, 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虽是平平叙事,但“断”字、“复” 字都用得很有表现力。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 ,失去任何精神慰藉、度日如年的痛苦通过这凝练的两字突 出地传递给读者。后两句抒情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表现了一 种曲折、复杂而又非常典型的心理。诗人在此处揭示的这种 矛盾心理看似出乎常情,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单元简介 学习本单元要达到的语文素养主要是:初步形成品味与赏析
古典优秀诗歌的能力,能够较深入地体会诗歌中作者表达 的情感,注意欣赏其艺术手法与意象表达。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先秦、两汉、魏晋诗歌。 本单元学习我国先秦至魏晋时期的部分古诗,所选的七首诗 基本反映了这一时期诗歌发展的概况。从内容上看,可分 为三类:一、反映劳动人民的婚姻爱情生活,像《氓》《 孔雀东南飞》;二、反映志士仁人忧国忧民,希望建功立 业的情怀,像《离骚》《短歌行》;三、不与统治者合作 ,遗世高蹈的隐士生活,如《归园田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
(6)_________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7)兴于《诗》,立于礼,__________________。(《论语·泰伯
》)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并序)》通过对焦仲卿、刘兰芝二 人的爱情悲剧的叙述,控诉了封建家长制和礼教的罪恶, 赞扬了青年男女生死不渝的爱情及其抗争精神。《涉江采 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反映了一个阶层或 文人自己的理想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这几首诗,标志着五言诗从开创、发展而逐渐趋于成熟 。
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 易错字:(2)渚;(3)惑;(4)蔓;(5)雁。 【答案】 (1)信誓旦旦 (2)渚清沙白鸟飞回 (3)惑而不从师
(4)不蔓不枝 (5)衡阳雁去无留意 (6)月出于东山之上 (7) 成于乐 (8)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