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的第二单元测试已告一段落,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好语文测试题的答案来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7分)1.将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入下面方格内。
(4分)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
她那瘦骨lín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piān然起舞。
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
2.根据括号内句子的意思填写四字成语。
(4分)A.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中起了变化。
)B.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C.她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 呢!(形容很快就要掉下来。
) 的。
(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 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 地望着她。
(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D.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形容非常小气。
)3.古诗默写。
(6分)(1) ▲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2)松间沙路净无泥,(3) ▲ 。
(苏轼《浣溪沙》)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成功的花》)(4)心中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5)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抒发浓重的思乡之情的两句诗是: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我们顺利地按照班长的指引找到了那位佝偻着身躯的羌族老奶奶。
B.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墨西哥政府紧急启动了食品扶贫计划。
C.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灾区儿童紧张、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
D.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5.语文实践活动。
(10分 )我校七年级语文组拟开展一次“小小文学手抄报”评选活动,手抄报的主题定为“我爱文学”,请你积极着手准备以下工作。
(1)办好这期手抄报首要的一点是为小报起个有文学色彩的名字,现在就开始你的命名活动吧?(2分 )我的手抄报的名字是:(2)设计出生动的多样化的栏目是办好手抄报的关键,你打算为你的手抄报设计哪些栏目呢?(至少写出三个栏目)(3分 )我的手抄报的栏目有:(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七年级同学本期重点阅读的文学名著,语文老师希望你们仔细阅读这部小说,查阅下面两项内容,在手抄报中加以体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关关雎鸠,。
(《诗经.周南.关雎》)②,白露为霜。
(《诗经.秦风.蒹葭》)③缺月挂疏桐,。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④,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⑥,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⑦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⑧,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四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乡间的植物繁盛,像芦苇这样桀aò的不多。
它脱离了宽广的村庄腹地,找了一片狭长的水域生活不像树木和庄嫁一样讨好农人,静谧地生长着,跟着四季的脚步,要么青葱,要么白头,一年就此谢幕了。
芦苇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白头恰是它的花季,像极了那些白了头的电影演员,青年时,心波不定,流言不止,老了却端庄了,安宁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繁盛()桀aò()静谧()(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谢”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
文中“谢幕”的“谢”意思应为()(2分)A.表示感激B.道歉或认错C.辞去,拒绝D.凋落,衰退(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__。
(2分)(2)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写的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2分)4.某学校八年级(3)班开展以“畅谈上网利弊”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套第二单元测试题(一)[测试范围:第5、6课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12分)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3分)①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sùsù()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shuāi ()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②南极附近发现鸟臀.()目恐龙骨骼化石,为“版块构造”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给上面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字词。
(2分)(2)上面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一些过去种群繁盛的野生动物,由于被大肆捕杀,已经濒临..灭绝。
B.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法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C.一年前失败的痛苦仍刻骨铭心,一年后他带着十足..的信心重新开始。
D.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读了《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我终于弄清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了?B.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C.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
D.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4.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宇宙有多少奥秘?我们与宇宙将发生怎样的关联?“中国天眼”在巡视着,仰望着。
(此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B.共建“一带一路”,让不少外国友人把象征“天圆地方”的一头圆、一头方的筷子装进了行李箱。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总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姓名:班级: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
(7分)(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氛围的诗句是:,。
(5)登临岳阳楼,俯瞰洞庭湖,你能领略到洞庭湖的壮阔气势,正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所说“, ”。
2、根据语境作答。
(7分)春天,一个yùn yù( )新生命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一切都变得那么huóyuè( ): 冰雪早已销声匿迹,小草探出了头,开始A( );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然起飞;花朵伸着懒腰,准备在温暖的阳光下B( )开放……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
(2分)(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处。
(2分) 萌发萌生次第轮次(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分)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群众的科学精神, ;有利于教育人民掌握科学方法, ;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也有利于人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①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②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风格③激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4、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品有《基地》《新疆域》。
B.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三天称为“寒食”,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C.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更在戊时,称人丁,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一(20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素胚gōu lè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xuàn rǎn 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yān rán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方文山《青花瓷》 2.用课文原句填空。
(4分)①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②《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是:,。
③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④各写两句咏鸟的古诗词: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五月的西湖公园,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节日的蓉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
4.下面语段画线句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改正。
(4分)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①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全球气候划时代意义的协议书,②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③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会议将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3分)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在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词语是“ ”,与“辛苦”相呼应的词语是“ ”。
(2)作者通过对“蜂”的描写,想要表达什么情感?请从两个角度回答。
八年级语文课文解析第二单元-名著阅读训练解题答案

语 文 八年级 下册
人教版
第二单元
编年在史学上是个大发明,这教历史系统化,并增加了它的 确实性。《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 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算是我们的第一部通 史。其中,所记的齐桓公、晋文公的霸迹最多。
语 文 八年级 下册
人教版
第二单元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像晋国董 狐不怕权势,记“赵盾弑其君”,齐国太史记“崔杼弑其君”,虽杀身 不悔,都为的是征实和惩恶,作后世的鉴戒。但是史文简略,劝惩 的意思有时不容易看出来,因此便需要解说的人。孔子是第一个开 门授徒、拿经典教给平民的人,《鲁春秋》也该是他的一种科目。 关于劝惩的所在,他将许多口义传给弟子们。他死后,弟子们散在 四方,就所能记忆的又教授开去。《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所谓《春秋》三传里,所引孔子解释和评论的话,大概就是检的这 一些。
D.文章详述历史事实,阐释史学观点,分析《春秋》
大义,体现出作者严谨的论证态度。
语 文 八年级 下册
人教版
第二单元
解析:D项,“文章详述历史事实”错误。结合“鲁哀公十四 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 个不祥的东西,还将它扔了。这个新闻传到孔子那里,他便 去看”“像晋国董狐不怕权势,记‘赵盾弑其君’,齐国太史记 ‘崔杼弑其君’,虽杀身不悔,都为的是征实和惩恶,作后世 的鉴戒”等分析,文章没有详细叙述历史事实。故选D。
人教版
第二单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第一段从“春秋”谈起,讲的孔子编修《春秋》
缘起的故事,是后文论证的基础。
B.第二段举《春秋》所记的鲁国日食有三十次和西方
推算的相合是为论证它是一部信史。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语段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石缝间的蒲公英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的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________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 ________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________无情 ________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A. 贫瘠又尽管但B. 贫穷还因为所以C. 贫困却虽然但D. 贫乏而也许但【答案】A【解析】第一处贫瘠指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贫困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贫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贫乏贫穷缺少不丰富此处语境形容山石不肥沃植物那一生存“贫瘠”更符合语境第二处“被环境规定着”与“被环境改变着”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用并列连词“又”第三四处“规律无情”与“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之间是转折关系“虽然……但”与“尽管……但”都是转折但“虽然”是确认事实如此而“尽管”则是包含了最大可能的所有情况隐含即使将最大可能的所有情况都考虑进去也不能出现预期的结果具有让步连词的关联含义此处“规律无情”就是最大可能的情况应选“尽管……但”故选A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很丰富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己B. 我们不怕死我们随时象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C. 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D. 物侯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侯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答案】C【解析】A项“己”应写为“已”B项“象”应写为“像”D项“侯”应写为“候”故选C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些伪劣药品酿成的种种惨剧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 遇到问题他总是不求甚解一定要弄清来龙去脉不解决决不罢休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答案】B【解析】A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不符合语境C项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4.下列画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雁顺着弯曲(qū)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shòu)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B. 容不得束缚(fù)容不得羁绊(jī bàn)容不得闭塞(sè)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C. 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ǎi)途的寒冬D.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qiào)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xī)大浪【答案】C【解析】C项“风雪载途”的“载”意思是“充满(道路)” 应读“zài”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 错的画“×”(1)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的情感《黄河颂》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曹京平《土地的誓言》让我们感受作者为了土地而奋斗的爱国之情《木兰诗》更是塑造了一个勇敢、刚毅、不慕名利、爱国爱乡的女英雄形象()(2)《老王》一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普通人形象讴歌了“老王”的人性美()(3)《老山界》这篇文章的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答案】(1)√, (2)√, (3)×【解析】(1)说法正确(2)说法正确(3)“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说法错误《老山界》这篇文章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度赞扬6.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她一出场就光彩照人矫揉造作的舞姿更是迎来了全场的喝彩声B. 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师生都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C. 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你的入党申请已经得到批准了”D. 王维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画家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得益彰堪称世间一绝【答案】A【解析】A项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成语含贬义不符合此处褒义语境使用错误B项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符合语境C项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A7.下列各句中画线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B.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C.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D. 喧闹声渐渐地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沼泽再次成为迷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答案】D【解析】D项“迷漫”应改为“弥漫”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8.(2)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8.(3)《礼记》中【甲】【乙】两个片段的观点和理想境地是否仍适用于今天?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A. 不知其旨也旨味美教然后知困困困惑B. 教学相长长推动促进学学半学教导C. 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选贤与能与赋予D. 男有分分职分职守盗窃乱贼而不作贼害人【答案】C【解析】(1)C项句意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亲父母句意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与通“举” 推举【答案】(2)①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②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解析】(2)①知知道然后这样以后反反思②恶憎恶藏私藏【答案】(3)示例适用教与学相互推动、相互促进正是如今课堂上的“对学”——自己教同学不仅能帮助他人而且能提升自己大同社会是阶级的最高理想境地与现如今的中国梦”有相似之处社会亲如一家路不拾遗都是人们心中美好的向往、愿望【解析】(3)【甲】文阐明了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乙】文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天下为公” 据此结合现实生活来谈言之有理即可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 (1)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具艺术感染力B. 颔联写了大宋危在旦夕的形势和诗人的坎坷身世写此诗后22天设在崖山的南宋流C.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D.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10.(2)试分析第⑤段“而鱼贩则尴尬地注视着父亲”和“父亲转脸尴尬地对我笑笑”中“尴尬”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0.(3)结合你对文章的阅读感受请你谈谈对文章结尾处“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这个句子的理解A. 文章的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线索B. 文中的父亲买鱼给母亲治病为了省钱可以蹲上两个钟头可见他是一个有智慧、也很节俭的人C. 文中的医生故弄玄虚让父亲找一些奇怪的药引给母亲治病但是父亲却相信足见他对亲人的爱D. 这篇文章通过写父亲蹲着等鱼断气是为了表现卖鱼人的善良【答案】A【解析】(1)B项“有智慧”错误父亲蹲着等鱼断气是为生活所迫并非“有智慧”C项“故弄玄虚”错误医生的药方是有效的母亲最后消肿了D项“是为了表现卖鱼人的善良”错误是为了表现亲情和爱故选A【答案】(2)因为父亲总是“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 却不买鱼鱼贩对此感到疑惑而尴尬父亲“见我在他身边蹲下” 而“尴尬地对我笑笑” 这里体现了父亲因生活的窘迫而流露的无奈【解析】(2)结合文章中“我远远地看见父亲正蹲在地上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那时卖鱼的都把鱼放在搪瓷盆里以便稍有风吹草动就提盆走人”“二人之间似乎是一种对峙”可知鱼贩尴尬的原因是因为父亲一直盯着他的搪瓷盆子却丝毫没有买鱼的意思鱼贩对此感到十分的不解因而尴尬而父亲尴尬的原因是无钱购买活鱼、不得已蹲守“黑市” 等鱼断气才买这本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却正好被自己的儿子看见表明了此时父亲因生活的窘迫而流露的无奈【答案】(3)①尽管当时条件恶劣家庭经济拮据但父亲顾家爱母亲一家人和谐相亲相爱②“黑市”上鱼贩对“我们”的帮助让“我”感到心暖③母亲病好了这让“我们”内心很高兴【解析】(3)结合全文内容可知“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中的“滚滚寒流”实际上是指那个年代物质高度匮乏家中经济条件不好而母亲又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中的“微微暖气”指的是父亲很顾家很爱母亲为了给母亲治病而天天冒着严寒去黑市等着买刚咽气的鱼“我”后来接替了生病的父亲蹲在黑市买刚咽气的鱼“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结合第⑨段“我那时还小天天蹲在寒风里发抖鱼贩看了于心不忍常常主动喊我去拿将死未死之鱼有的甚至将刚死之鱼直接剖了扔过来也不收钱”可以看出当时黑市的鱼贩也对“我”很照顾“微微暖气”也指他们仗义、善良的行为结合第⑩段高兴和温暖“滚滚寒流”和“微微暖气”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家庭的温馨和人性的温暖11.(1)阅读全文概括银杏树在一年四季中的不同形象11.(2)结合上下文内容试分析第⑧段白果既然是苦的孩子为何还要想念、惦记白果11.(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11.(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树”为标题的理解【答案】(1)春枝叶舒展生机勃勃夏消暑养人浓阴避暑秋硕果累累丰收喜人冬枯老嶙峋叶片寥寥【解析】(1)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然后确定答题范围结合相关语句进行概括根据第③段中“银杏的枝丫耐着性子一点点地舒展长成了伞盖枝繁叶茂叶子一片挨着一片像是四季的旗风来时可以听到一棵树的涛声”可概括出银杏树在春天是枝叶舒展生机勃勃的根据第④段中“盛夏银杏树是养人的在暑热消散的黄昏一张竹榻几碟小菜一碗凉粥似乎是夏天最惬意的记忆” 以及第⑤段中“风里飘飘摇摇落下一片银杏深绿色夕阳下却有金边小孩子不懂一叶知秋只笑吟吟地捏着叶柄拿叶子把眼遮住偷偷地望着天边的火烧云”可概括出银杏树在夏天是消暑养人浓阴避暑的根据第⑥段中“终于入了秋下了桂花雨银杏果已经黄澄澄了像一簇一簇的金橘煞是可爱”可概括出银杏树在秋天是硕果累累丰收喜人的根据第⑦段中“日光在银杏叶上驻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冬季来了树枝老枯嶙峋叶片寥寥”可概括出银杏树在冬天是枯老嶙峋叶片寥寥的【答案】(2)因为白果包含着阿婆对孩子温暖的爱孩子想念、惦记白果的同时也是在想念、惦记阿婆表达了孩子对阿婆的感念之情【解析】(2)解答此题可结合上下文理解分析第⑦段写到“孩子吃得香阿婆总是念叨‘只吃七个啊’ 孩子悻悻的央求阿婆再吃几个阿婆笑阿婆老了啊多吃不妨的” 由此可以看出白果包含着阿婆对孩子温暖的爱第⑧段写到“白果是阿婆唯一不会让孩子多吃的东西它是记在心里的味道可以感念一辈子”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想念、惦记白果的同时也是在想念、惦记阿婆因此白果虽是苦的但孩子还是会想念、惦记白果表达了孩子对阿婆的感念之情【答案】(3)运用细节和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小孩子吃刚出灶膛的白果时的动作、神态等刻画了孩子天真、活泼、兴奋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白果的喜爱之情【解析】(3)阅读画线句可知句中“哈”“剥”“抓”“拿”运用了动作描写“又烫得手抓耳朵不长记性又去拿几个回合下来”运用了细节描写这两处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小孩子吃刚出灶膛的白果时的动作与神态刻画了孩子的天真、活泼与兴奋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白果的喜爱之情【答案】(4)①“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意为银杏树陪伴了孩子们度过漫长的童年岁月是记忆里的重要部分以此为题增强抒情味道②“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展开叙述③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香”为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4)解答此题可结合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分析理解通读全文可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 即银杏树陪伴孩子们度过了童年岁月是孩子们记忆中非常重要的意部分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作为文章的标题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同时文章围绕“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展开叙述“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是文章的线索另外以“时间里站着一棵银杏”为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槐()穗()lǒng()罩 líng()仃12.(2)文段中有一词有错别字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 应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12.(3)文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4)将文段中画线句“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12.(5)结合语境分析文段中画线词语“察言观色”的意思【答案】(1)huái, suì, 笼, 伶【解析】(1)“槐”读作“huái” “穗”读作“suì” “lǒng 罩”的“lǒng”写作“笼” “líng 仃”的“líng”写作“伶”【答案】(2)好象, 好像【解析】(2)“好象”应写作“好像”【答案】(3)通感, 拟人【解析】(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一句中“香气”原本是嗅觉这里说成“是浅紫色的” 换成是视觉的范畴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一句中“察言观色”“试探”等词赋予紫藤萝人的情态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答案】(4)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解析】(4)肯定句改为反问句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据此“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改为反问句应为香气难道不也是浅紫色的吗?【答案】(5)观察别人的说话和脸色指揣摩别人的心意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解析】(5)察言观色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结合文段中“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可知这里指门前紫藤萝开得稀落。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练习含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二单元练习含答案柳树中学 2019 年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习题一、选择题(10X4=4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烂熳(mn)匿名(ru)筋疲力尽(jīn)缄默(jiān) B.芦荟(hu)长髯(rn)吹嘘(xū)慰藉(ji)C.不逊(sn)禁锢(ɡ)文绉绉(zhōu)酷肖(xio)D.诘责(ji)窒息(zh)锃亮(chnɡ)睥睨 ( b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几次三翻 B.成群结队为富不仁文质彬彬和颜悦色 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 3、填入下面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从此就看见许多的先生,听到许多的讲义。
(2)自己虽然不富裕,还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3)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着愚钝和压抑。
(4)那扇门嘎嘎地响着,他们走进了他们的,走进了他们的梦境。
A、陌生、新鲜周济滞留领域B、陌生、新鲜救济滞留领域C、新鲜、陌生周济停留领地D、新鲜、陌生救济滞留领地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 / 23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山上长满了高大的树木,其中一棵鹤立鸡群般站在它们中间,府视着它的弟兄们。
C. 研究现状要深入实地考察,分析问题要入木三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上取得实效。
D.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
案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海燕(16分)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选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描绘了两个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分)
2.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列句子。
(4分)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请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请你说说这句话该如何朗读。
友情提示:可以从重音、语气、语速方面入手。
)
3.本文最突出的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请分析海燕的形象。
名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钢铁象征着什么(4分)
4面对暴风雨,海燕勇敢地进行搏击,你能想象出最后的结果吗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
答案:1.暴风雨逼近(1分) 暴风雨即将来临(1分)(意思对即可)
2.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猖狂的特点。
(修辞1分,作用1分)
写海燕理想信念的坚定,重读“深信”,破折号后语气进一步坚定,“是的”语气肯定,“遮不住的”要读高、读强,语气高亢。
(答到一点得1分)
3.海燕象征着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分)钢铁象征着保尔钢铁般的意志/信念/毅力)(2分)
4.例:虽然伤痕累累,虽然不免牺牲,但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2分)
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乐观。
面对挫折,要迎难而上,不可退缩。
(答出一点得2分)
南市中学朱跃光 20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