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岩石力学考题2
(完整版)岩石力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力学试卷(闭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沉积岩按结构可分为()、(),其中,可作为油气水在地下的良好储层的是(),不能储存流体,但是可作为油气藏的良好盖层的是()。
2、为了精确描述岩石的复杂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它们是()、()、()。
3、在水力压裂的加压过程中,井眼的切向或垂向的有效应力可能变成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地层的()时,井眼发生破裂。
此时的压力称为()。
当裂缝扩展到()倍的井眼直径后停泵,并关闭液压系统,形成(),当井壁形成裂缝后,围岩被进一步连续地劈开的压力称为()。
如果围岩渗透性很好,停泵后裂缝内的压力将逐渐衰减到()。
4、通常情况下,岩石的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降低而(),而破坏前应变则随着应变率降低而()。
5、一般可将蠕变变形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蠕变阶段或称();第二蠕变阶段或称();第三蠕变阶段或称()。
但蠕变并一定都出现这三个阶段。
6、如果将岩石作为弹性体看待,表征其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A、该准则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B、该准则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的特性C、该准则忽略了岩石中裂隙的相互影响2、在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应力一般为()。
A、拉应力B、压应力C、剪应力3、一般情况下,岩石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A、等于B、小于C、大于4、地层坍塌压力越高,井壁越()。
A、稳定B、不稳定C、无关5、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A、自重应力和残余应力B、构造应力和残余应力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三、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2、岩石在常温常压下的变形特征与深层一致。
3、围压越高,岩石的变形能力越大。
4、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岩石的变形特征和强度特征。
5、岩石应力应变的全过程曲线可以通过在常规试验机上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岩石力学2、蠕变3、原地应力4、压力溶解5、滞弹性应变恢复法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三轴压机中,为什么要对实验岩心进行密封包裹?2、简述岩石的库仑-纳维尔准则?3、简述单轴应力作用下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四个阶段的含义。
(完整版)重庆大学考试《岩石力学》题统计

岩石力学以往考题一、名词解释1、矿物与岩石(2003,2009)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自然界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是构成岩体的基本单元。
2、地质体与岩体(2003)岩石与岩体(2004)p75地质体是指地壳内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有其固有成分,并可以与周围物质相区别的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体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和断层等地质结构面的复杂地质体。
4、岩体完整性系数又称裂隙系数,为岩体与岩石的纵波速度平方之比,用来判断岩体中裂隙的发育程度.(附上书上的公式)5、岩石(芯)质量指标RQD(2003,2004,2005,2006,2007,2009)p119岩石质量指标(RQD):将长度在10cm(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
(附上书上公式)6、岩石的流变性(2003,2006)与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2003)p198流变性: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包括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
蠕变: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的现象.松弛:应变不变,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弹性后效: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7、岩石的透水性与渗透系数(2003)p29岩石的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能。
透水性的大小可用渗透系数来衡量,它主要取决于岩石中孔隙的大小,方向及相互连通情况.渗透系数: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它表示岩体被水透过的难易程度.8、(岩体)结构面的裂隙度和切割度(2003)p88-89岩体裂隙度:沿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量。
切割度:岩体被节理割裂分离的程度.9、岩石的抗冻性(2004,2009)p30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通常用抗冻系数表示.抗冻系数指岩石试样在±250C的温度区间内,反复降温、冻结、融解、升温,其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岩样抗压强度的下降值与冻融前的抗压强度的百分比.10、抗剪切强度(2004)p43岩石抗剪强度是指岩石在剪切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02

练习题1.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B )。
(A)岩石就是岩体(B)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C)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D)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1.2大部分岩体属于( D )。
(A)均质连续材料(B)非均质材料(C)非连续材料(D)非均质、非连接、各向异性材料2.1岩石的弹性模量一般指( B )。
(A)弹性变形曲线的斜率(B)割线模量(C)切线模量(D)割线模量、切线模量及平均模量中的任一种2.2岩石的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计算时的应力水平为( D )。
(A) B、(C)(D)2.3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它的抗拉强度,所以岩石属于( B )。
(A)脆性材料(B)延性材料(C)坚硬材料(D)脆性材料,但围压较大时,会呈现延性特征2.4剪胀(或扩容)表示( D )。
(A)岩石体积不断减少的现象(B)裂隙逐渐闭合的一种现象(C)裂隙逐渐涨开的一种现象(D)岩石的体积随压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的现象2.5剪胀(或扩容)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D )。
(A)岩石内部裂隙闭合引起的(B)压应力过大引起的(C)岩石的强度大小引起的(D)岩石内部裂隙逐渐张开的贯通引起的2.6岩石的抗压强度随着围岩的增大(A )。
(A)而增大(B)而减小(C)保持不变(D)会发生突变2.7劈裂试验得出的岩石强度表示岩石的( B )。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单轴抗拉强度(D)剪切强度9、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D )。
(A)它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B)它认为材料的破坏是由于拉应力所致(C)它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特征(D)它没有考虑岩石中的大量身长裂隙及其相互作用10、岩石的吸水率是指( B )。
(A)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天然重量之比(B)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干重量之比(C)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D)岩石试件天然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11、已知某岩石饱水状态与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之比为0.72,则该岩石( A )。
(完整版)岩石力学试卷二及答案-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20~20学年 第学期 级专业 试题学号:姓名:……………………………………密…………封……………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一、简答题:(30分)1、岩石的常用物理指标有哪些?它们与岩石的强度之间大致有什么关系?(5分)2、现场测定岩体变形指标的试验想法有哪些?(5分)3、简述水对岩石强度的影响。
(5分)4、影响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因素有哪些?是怎么影响的?(5分)5、什么是岩体初始应力场?岩体内产生应力的原因有哪些?(5分)第1页共6 页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20~20学年 第学期 级专业 试题学号:姓名:……………………………………密…………封……………线…………………………………6、何谓喷锚支护,它与传统的老式支护有何区别?(5分)二、作图题(5分)什么是岩石的蠕变?试作图说明岩石流变三阶段的特点:三、填空题: (0.5/空)(共20分)1、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是探讨岩石对。
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可概括为、、。
研究想法主要有 、、 、。
2、岩石的破坏形式:、、。
3、影响岩石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普通有:、和、、、、、、、等。
4、格里菲斯理论把岩石看作为有材料,岩石之所以破坏是由于在引起细小裂隙的发生发展所致。
修正的格里菲斯理论则以为岩石破坏除拉第2页共6 页20~20学年 第学期 级专业 试题应力集中所致外,还可以是引起裂隙沿裂隙长轴方向发生 。
5、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用它们来表示G:λ:、K:。
6、在1=ok 的周围等压地应力场rH vh==σσ作用下,围岩中的径向应力rσ都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切向应力θσ则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在洞壁上达最大值。
由理论上可以证明,开挖洞室的影响范围是。
7、岩压力是由于洞室开挖后岩体和而形成的。
由于岩体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变形压力”;将由于岩体而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
8、按压力拱理论分析,在可形成压力拱的洞室内,压力拱的高度是 ,洞室顶部的最大垂直压力在拱轴线上大小为,洞室任何其它点的垂直山岩压力等于。
(完整版)岩石力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岩石力学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力学性质D. 热学性质答案:C2. 以下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片麻岩C. 砂岩D. 大理石答案:C3. 岩石的三轴抗压试验中,以下哪个方向的抗压试验结果最高?()A. 沿着岩石层理方向B. 垂直于岩石层理方向C. 沿着岩石节理方向D. 与岩石层理和节理无关答案:B4. 以下哪个因素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影响最大?()A. 岩石类型B. 岩石结构C. 岩石成分D. 岩石的水分含量答案:A5. 岩石力学中的强度准则,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 最大拉应力准则B. 最大拉应变准则C. 最大剪应力准则D. 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组合准则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岩石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假设分别是:连续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和______假设。
答案:线性假设7. 岩石的三轴抗压试验中,当围压较小时,岩石的破裂形式主要是______。
答案:拉伸破坏8. 岩石力学中的弹性模量是描述岩石在______条件下变形能力的参数。
答案:弹性9. 岩石力学中的泊松比是描述岩石在______条件下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的参数。
答案:轴向拉伸10. 岩石力学中的抗剪强度是描述岩石在______条件下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答案:剪切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岩石的力学性质与岩石的成分和结构无关。
()答案:错误12. 岩石的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
()答案:正确13. 岩石的泊松比越大,说明岩石的横向变形能力越强。
()答案:正确14. 岩石的三轴抗压试验中,围压越大,岩石的抗压强度越低。
()答案:错误15. 岩石的力学性质只受岩石本身的影响,与外部环境无关。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岩石力学中的摩尔-库仑准则。
答案:摩尔-库仑准则是一个描述岩石在剪切破坏条件下的强度准则。
(完整版)岩石力学试题

中国矿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 2 学期《矿山岩体力学》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1、岩体:是由岩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
2、体力:分布在物体整个体积内部各个质点上的力,又称为质量力。
3、结构面:在岩体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地质界面,这种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
4、岩石的孔隙度:是岩石中各种孔洞、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故也称为孔隙率。
5、岩石的软化系数:是指水饱和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与干燥岩石试件单向抗压强度之比。
6、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7、破坏准则:用以表征岩石破坏条件的应力状态与岩石强度参数间的函数关系,是在极限状态下的“应力—应力”关系。
8、岩石的弹性:指卸载后岩石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9、岩石的流变性:指岩石在长期静载荷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加长而变化的性质。
10、地应力:指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
也称原岩应力、初始应力。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下列那个不是矿山岩体力学的特点(B )A)工程支护多为临时结构物B)只关心岩石在弹性阶段的力学性质C)工作面不断移动D)煤岩经常受瓦斯气体作用与影响2、围压对岩石极限强度(峰值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的三轴极限强度将(B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一定增大3、在岩石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中,对同一岩石试样所进行的试验中,如其余的条件均相同,则下列试样强度最高的是( A )A)圆柱形试件B)六角菱柱形试件C)四角菱柱形试件D)三角菱柱形试件4、岩石的破坏形式不取决于下列哪个(C )A)岩石的性质与结构面性质B)岩石受力状态有关C)岩石强度D)岩石环境条件5、巴西劈裂法测量岩石的抗拉强度要求(C )A)线荷载不通过试件的直径B)试件含有裂隙C)破坏面必须通过试件的直径D)岩石试件为方形6、岩石的Griffith破坏准则是(B )A)压破坏准则B)拉破坏准则C)剪破坏准则D)压剪破坏准则7、多个极限应力圆上的破坏点的轨迹称为莫尔强度线/莫尔包络线,实际中对于给定的岩石是否存在下图中的应力圆3( C )A)很定存在B)不一定C)不存在D)与所受外力有关8、下列哪类岩体结构面不是按地质成因分类(C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C)张性结构面D)次生结构面9、岩体强度受(D )控制A)岩块强度B)结构面强度C)岩块和结构面强度D)岩块和结构面强度及其组合方式10、岩体质量指标RQD分类是将钻探时长度在10cm(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下列对该分类方法的评价哪个是错的( C )A)简单易行B)没有考虑节理方位的影响C)考虑了充填物的影响D)是一种快速、经济而实用的分类方法11、围岩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力称为(C )A)支承压力B)围岩应力C)围岩压力D)采动应力12、通常把在外力作用下破坏前总应变大于(C )的岩石称为塑性岩石。
(完整版)岩石力学计算题

第2章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例:某岩样试件,测得密度为1。
9kg/cm3,比重为2.69,含水量为29%.试求该岩样的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和干容量.解:孔隙比:83.019.1)29.01(69.21)1(=-+=-+∆=γωεd v孔隙度:%3.45%10083.0183.0%1001=⨯+=⨯+=v v n εε 饱和度:%9483.0%2969.2=⨯==εωG S r 干容重:)/(47.183.0169.213cm g d =+=+∆=εγ 例 某岩石通过三轴试验,求得其剪切强度c=10MPa ,φ=45°,试计算该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单轴抗拉强度.解:由例 大理岩的抗剪强度试验,当σ1n=6MPa, σ2n=10MPa ,τ1n=19.2MPa, τ2n=22MPa 。
该岩石作三轴抗压强度试验时,当σa=0,则Rc=100MPa.求侧压力 σa=6MPa 时,其三轴抗压强度等于多少?解:(1)计算内摩擦角φφστtg C n n 11+= (1) φστtg C n n 22+= (2)联立求解: 021212219.20.735106n n n n tg ττφφσσ--===⇒=--(2)计算系数K :7.335sin 135sin 1sin 1sin 10=-+=-+=φφK(3)计算三轴抗压强度: 0100 3.7612.22C a S S K MPa σ=+=+⨯=第3章 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例:已知岩石的应力状态如图,并已知岩石的内聚力为4MPa ,内摩擦角为35°。
求: (1)各单元体莫尔应力圆,主应力大小和方向; (2)用莫尔库仑理论判断,岩石是否发生破坏解:(1)A 单元:主应力大小:122223 5.00 5.00 5.0()()002222x y x y xy MPa σσσσστσ+-+-=±+=±+= 方向:与x σ的夹角20tan 200 5.0xyx yτθσσ===--,0θ=︒莫尔应力图:圆心:135.002.522σσ++==半径:13 5.002.522σσ--==B 单元:主应力大小:122223 4.00000()() 4.0 4.02222x y x y xy MPa σσσσστσ+-+-=±+=±+=- 方向:与x σ的夹角2 4.0tan 20xyx yτθσσ===∞-,45θ=︒ 莫尔应力图:圆心:134.0 4.0022σσ+-==半径:13 4.0( 4.0)4.022σσ---==C 单元:主应力大小:122223 5.705.00 5.00()() 2.00.702222x y x y xy MPa σσσσστσ+-+-=±+=±+=-方向:与x σ的夹角22 2.0tan 20.85.00xyx yτθσσ⨯===--莫尔应力图:圆心:135.70.72.522σσ+-==半径:13 5.7(0.7)3.222σσ---==D 单元: 主应力大小:122223 6.06.0 6.0 6.0 6.0()()0 6.02222x y x y xy MPa σσσσστσ+-+-=±+=±+=方向:与x σ的夹角20tan 206.0 6.0xyx yτθσσ===--,0θ=︒莫尔应力图:圆心:136.0 6.06.022σσ++==半径:13 6.0 6.0022σσ--==E 单元:主应力大小:12222310.9110.0 1.010.0 1.0()() 3.00.092222x y x y xy MPa σσσσστσ+-+-=±+=±+= 方向:与x σ的夹角22 3.0tan 20.6710.0 1.0xyx yτθσσ⨯===--莫尔应力图:圆心:1310.910.095.522σσ++==半径:1310.910.095.4122σσ--==A 岩石单元体没有破坏,B 不存在正应力,存在切应力。
(完整版)论述题-重大-岩石力学-历年

三、论述题1、结合岩石力学与工程实际,简要叙述工程岩体结构面的基本力学属性(2003)(看ppt)结构面是指岩体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成因和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不连续面如节理、片理、断层、不整合面等。
其工程力学性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法向变形、剪切变形、抗剪强度。
2、论述岩石的流变性以及蠕变变形曲线特征(2004,2006,2009)或:简要说明岩石的流变性(2005,2008)或:简要论述岩石的蠕变特征(2003)岩石的流变性:就是指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包括蠕变、松弛与弹性后效三个方面。
蠕变:当载荷不变时,变形随着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松弛:当应变保持不变时,应力随着时间增长而减小的现象;弹性后效:当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当岩石在某一较小的恒定载荷持续作用下,其变形量虽然随时间增长而有所增加,但蠕变变形的速率则随时间增长而减小,最后变形趋于一个稳定的极限值,这是稳定蠕变。
当荷载较大时,蠕变不能稳定于某一极限值,而是无限增长直到破坏。
这是不稳定蠕变,根据应变速率不同,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附上图)1减速蠕变阶段(ab段):应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2等速蠕变阶段(bc段):应变速率保持恒定3加速蠕变阶段(cd段):应变速率迅速增加直到岩石破坏稳定蠕变和不稳定蠕变的临界应力为岩石的长期强度。
3、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2004)在关于岩石破裂的所有讨论中,破裂面的性质和描述是最重要的,出现的破裂类型可用下图中岩石在各种围压下的行为来说明。
在无围压受压条件下,观测到不规则的纵向裂缝[见图(a)],这个普通现象的解释至今仍然不十分清楚;加中等数量的围压后,图(a)中的不规则性态便由与方向倾斜小于45度角的单一破裂面所代替[图(b)],这是压应力条件下的典型破裂,并将其表述为剪切破坏,它的特征是沿破裂面的剪切位移,对岩石破裂进行分类的Griggs和Handin(1960)称它为断层;因为它符合地质上的断层作用,后来有许多作者追随着他们;然而,更可取的似乎是限制术语断层于地质学范围,保留术语剪切破裂于试验范围更好;如果继续增加围压,使得材料成为完全延性的,则出现剪切破裂的网格[图(c)],并伴有个别晶体的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二零零五年博士生(秋季)入学考试试题一、论述岩石的流变特性以及蠕变变形曲线特征。
(20分)二、论述摩尔判据的基本内容,并简要评述摩尔判据的优缺点。
(20分)三、什么是初始地应力?试论述初始地应力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20分)四、评述岩石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的变形特性。
(20分)五、论述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时岩石试件的端部约束效应。
(20分)重庆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一、论述岩石的流变特性以及蠕变变形曲线特征(20分)所谓岩石的流变性质就是指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包括蠕变、松弛与弹性后效三个方面。
所谓蠕变是指当载荷不变时,变形随着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所谓松弛是指当应变保持不变时,应力随着时间增长而减小的现象;所谓弹性后效是指当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岩石的蠕变变形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单轴或三轴压缩、扭转或弯曲等蠕变实验来进行研究。
实验表明,在恒定载荷作用下,只要有充分长的时间,应力低于或高于弹性极限均能产生蠕变现象。
但在不同的恒定载荷下,变形随时间增长的蠕变曲线却有差异。
岩石的蠕变曲线不仅与应力大小、性质及岩石种类有关、而且还与其所在的物理环境如温度、围压、湿度等因素有关,上图为岩石的一典型蠕变曲线。
当在岩石试件上施加一恒定载荷,岩石立即产生一瞬时弹性应变ε e (OA段)。
这种变形往往按声速完成,可以近似认为在t=0完成,其应变为ε e =σ/E。
若载荷保持恒定且持续作用,应变则随时间缓慢地增长,进入到蠕变变形阶段,将蠕变变形一般可分成三个阶段:(1)第一蠕变阶段(AB段),也称过渡蠕变阶*段,在这个阶段内,蠕变为向下弯曲的形状,也就是说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若在这一阶段之中(曲线上某一点E)进行卸载,则应变沿着曲线EFG下降,最后应变为零、其中EF曲线为瞬时弹性应变之恢复曲线,而FG曲线表示应变随时间逐渐恢复为零;(2)第二蠕变阶段(BC段), 也称稳定蠕变阶段,蠕变变形曲线近似一倾斜直线,即蠕变应变率保持常量,一直持续到C点。
若在这一阶殷中进行卸载,则应变沿曲线HIJ逐渐恢复趋近于一渐近线,最后保留一定永久应变;(3)第三蠕变阶段(CD段),也称加速蠕变阶段,应变率由C点开始迅速增加,达到D点,岩石即发生破坏,这一阶段完成时间较短,严格地说,这一阶段可分为两个区间:即发育着延性变形但尚未引起破坏的阶段(CP段)和微裂隙剧烈发展导致变形剧增和引起破坏的阶段(PD段),它相当于褶皱形成后的断裂形成阶段。
同一种岩石,其载荷值越大,在第二阶段持续的时间也就越短,第三阶段破坏出现也就越快。
在载荷很大的情况下,几乎加载之后立即产生破坏。
一般中等载荷,所有的三个蠕变变形阶段表现得十分明显。
任何一个蠕变变形阶段的持续时间,都取决子岩石类型、载荷值及温度等因素。
二、论述摩尔判据的基本内容,并简要评述摩尔判据的优缺点(20分)。
摩尔假定是摩尔于1900年提出的一种剪切破坏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受压后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岩石中出现的最大有效剪应力所引起,并提出当剪切破坏在一平面上发生时,该破坏平面上的法向应力σ和剪应力τ由材料的函数特征关系式联系:|τ|=f(σ)按摩尔假定可以看出:①岩石的破坏强度是随其受力条件而变化的,周向应力越高破坏强度越大;②岩石在三向受压时的破坏强度仅与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有关,而与中间主应力无关;③三向等压条件下,摩尔应力圆是法向应力σ轴上的一个点圆,不可能与摩尔包络线相切,因而岩石也不可能破坏;④岩石的破裂面并不与岩石中的最大剪应力面相重合,而是取决于其极限摩尔应力圆与摩尔包络线相切处切点的位置,这也说明岩石的破裂不仅与破裂面上的剪应力有关,也与破裂面上出现的法向正应力和表征岩性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
摩尔判据的优点是:①在判断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是否发生破坏以及破坏面的方向时,很简单,也很方便;②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岩石的抗剪特性;③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三向等拉时会发生破坏,而在三向等压时不会发生破坏。
但其缺点是:①只考虑了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的影响,而忽略了中间主应力的作用,实验表明中间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②摩尔判据不适用于含有结构面的岩石试件,尽管岩石中的结构面会严重地影响岩石试件的破坏强度;③摩尔判据只适用于剪切,对受拉区研究不够充分,不适于膨胀或蠕变破坏。
三、什么是初始地应力?试论述初始地应力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20分)。
回答要点:初始地应力初始地应力是指未受到任何工程扰动的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应力,主要由岩体自重及地质构造作用所引起,地形、地质构造、地震力、水压力、热应力等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岩体中的初始地应力。
工程岩体中的地应力主要由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两部分组成。
自重应力在岩体中的分布是随深度变化大致呈线性增长的,若设在距地表深为z 处的竖直方向的自重应力为σz ,水平方向的自重应力为σx和σy ,则:铅垂分量i i n i z z 1水平分量z y x 1这里,γi 是第i 层地层的容重,Z i 是第i 层地层的厚度,μ是当前地层的泊松比。
构造应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地球壳体绕地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地幔对流等因素所引起的,所以在工程岩体中的构造应力是以水平应力分量为主,其大小将因地层的褶皱、断裂、升降等等地质构造现象及程度不同而异。
初始地应力的成因:?大陆板块边界受压引起的地应力场;?地幔热对流引起的地应力场;?由地心引力引起的地应力场;?岩浆浸入引起的地应力场;?地温梯度引起的地应力场;?地表剥蚀产生的地应力场。
初始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应力场,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地应力中的铅垂应力分量基本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它随深度呈线性增长;?地应力中的水平应力普遍大于铅垂应力;?平均水平应力与铅垂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长而减小;?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也随深度呈线性增长关系;?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值一般相差较大,显示出很强的方向性;?地应力的分布受地形、地表剥蚀、风化、岩体结构特征、岩体力学性质、温度、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地形和断层的扰动影响最大。
四、评述岩石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的变形特性(20分)。
在外力作用下,岩石一般不遵从虎克定律,没有明显的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和屈服点等,通常是紧随着出现弹性变形就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且一旦受力产生变形再卸载后会或多或少的都残留有一定数量的永久变形,该永久变形一般将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大。
因此,再描述岩石的变形特性时,所谓的“线弹性”、“可逆”、“杨氏摸量”、“泊松比”、“屈服应力”等等术语都是近似的或在一定条件下的平均值。
在各种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材料的变形特性可采用应力对应变作图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来表示。
一般而言,岩石材料的完整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四个部分,亦即是岩石变形的四个阶段(如右图所示):①OA 段,曲线稍向上凹,为岩石材料的孔隙压密变形阶段,对于孔隙度较大或结构较为松散的岩石类材料,该变形阶段较为明显;②AB 段,曲线非常接近直线的部分,为岩石类材料的弹性变形阶段,并将B 点所对应的应力值称为屈服应力或弹性极限,对于坚硬致密的岩石类材料,该直线部分十分明显;③BC 段, 曲线稍向下凹,到达C 点时岩石发生宏观破坏,当在BC 中任意点K 卸载后再加载时,则其B 点将移至K 点,因此, 称此阶段为岩石材料的应变硬化变形阶段,对于软弱类岩石,该应变阶段较为明显;④CD 段, 岩石此时虽然已经发生宏观破坏,但由于尚未完全破裂仍能够承受一定载荷,但其承载能力将随变形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当在BC 中任意点Q 卸载后再加载时,则其所能达到的最高应力值将比Q 点的应力值要低,所以称此变形阶段为应变软化变形阶段。
根据现有大量的实验研究成果,岩石在各种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变形曲线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①直线型,由加载至产生破坏,其应力应变曲线都近似呈线性特性,称此类曲线为弹脆性变形曲线;②下凹型,OA 段几乎不存在,且其应力应变曲线在接近破坏时将出现连续的非弹性变形,称此类曲线为弹塑性变形曲线;③上凹型,岩石在发生破坏之前,主要表现为孔隙压缩变形和线弹性变形,其应力应变曲线在低应力下表现出向上弯曲的现象,随后近似呈线性关系,直至发生破坏,称此类曲线为塑弹性变形曲线;④反曲型,岩石发生破坏前,OA、AB和BC段都较为明显,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S型曲线,在接近破坏时将产生较大的非弹性变形,称此类曲线为塑弹塑性变形曲线。
在反复加卸载过程中,每一对加、卸载曲线都不相互重合,其间将呈现出所谓的“塑性滞环”现象,这也表明了岩石类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明显的非单值性,但若将加、卸载值固定后,再反复进行加、卸载,则该“塑性滞环”所围成的面积将随加、卸载循环次数的递增而减少,其相应的残余变形量也将逐渐降低。
岩石类材料的变形特性还将受到各种外界与内在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周向应力、加载速率、加载路径、环境温度、含水量、孔隙及孔隙液压等等。
五、论述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时岩石试件的端部约束效应(20分)。
回答要点:?由于岩石材料与铁板之间的泊松比值存在差异,这将在试件端面与铁板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将影响岩石试件的横向变形和岩石试件端面附件区域的应力状态。
?由于该摩擦力的存在,导致岩石试件内部应力分布不均,致使岩石试件并非只产生纵向劈裂破坏(亦称拉伸破坏),还有可能产生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和单斜面剪切破坏等破坏形式。
?为了尽量减小试件端面与铁板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以保证岩石试件端面附件区域的应力状态也为单向受力状态,必须要在试件端面与铁板之间的接触面上添加缓冲材料。
?国际岩石岩石力学学会建议在试件端面与铁板之间使用与同样直径大小的钢件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