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配箍率计算表(大批量、修改方便)
柱体积配箍率查询表

截面类型五 类型5柱截面b= 类型5柱截面h= 类型5柱保护层c=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100 0.47%
500 500 35
8 100 0.93%
500 500 35
8 100 0.69%
箍率计算
<=0.6 <=0.15
0.13 0.13 0.11 0.11 0.09
螺旋 复合或 连续复合螺旋
0.05
<=0.4 <=0.11
0.09 0.09 0.07 0.07 0.06
<=0.5 <=0.13
0.11 0.11 0.09 0.09 0.07
表 4.1.4
强度 种类
fc ft
C15 7.2 0.91
C20
C25
9.6
11.9
1.1
1.27
C30 14.3 1.43
C35 16.7 1.57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C45
19.1
21.1
1.71
1.8
C50 23.1 1.89
C55 25.3 1.96
框架一,二,三,四级柱构造体积配箍率为0.8%,0.6%,0.4%,0.4%
截面类型二
类型2柱截面b=
500
类型2柱截面h=
500
类型2柱保护层c=
35
箍筋直径=
8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工程名称: 设计人:
计算日期: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
表6.4.7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柱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
箍筋形式 <=0.3
普 通 箍 复 合 箍 <=0.10
体积配箍率

体积配箍率
体积配箍率(ρv)指箍筋体积与相应的混凝土构件体积的比率。
定义:
计算公式为:
方格网式配筋:
ρv=(n×A×l+n×A×l)/(A×s)。
螺旋式配筋:
ρv=(4×A)/(d×s)。
式中,l和l为混凝土核心面积内的长度,即需减去保护层厚度;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筋率时,不必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
在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筋率时,其中非螺旋箍筋体积应乘以系数0.8。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λ×f/f;λ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为箍筋及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其中,f≥16.7N/mm(《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均有此规定),f不受360N/mm的限制。
剪力墙体积配箍率、配筋面积计算20090528

大红色为结果,绿色为需要输入的数据
一字型剪力墙
宽度B宽度向肢数长度A长度向肢数保护层厚度
4003400320
配箍率%纵筋配筋率配筋面积
0.941670.011600
L型、T型剪力墙
平行宽度方向的肢数
宽度B宽度向肢数长度A长度向肢数保护层厚度
4005700320
分母分子
61020069120000
配箍率%纵筋配筋率
0.882810.0076
Z型、U型剪力墙
宽度B宽度向肢数长度A 长度向肢数保护层厚度
30091200320
分母分子
78763054860000
配箍率%纵筋配筋率
1.435710.012
钢筋面积钢筋间距分母分子11320024408025920000
钢筋面积钢筋间距a a向肢数b b向肢数11320030034002
配筋面积
3040
钢筋面积钢筋间距a a向肢数b b向肢数c c向肢数79100350330026003
配筋面积
7740
d d向肢数3003。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表(带公式)

8 100 0.93%
截面类型五 类型5柱截面b= 类型5柱截面h= 类型5柱保护层c=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500 500 35
8 100 0.69%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截面类型四 类型4柱截面b= 类型4柱截面h= 类型4柱保护层
箍筋c直= 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螺旋 复合或 连续复合螺旋
0.05
<=0.4 <=0.11
0.09 0.09 0.07 0.07 0.06
<=0.5 <=0.13
0.11 0.11 0.09 0.09 0.07
<=0.6 <=0.15
0.13 0.13 0.11 0.11 0.09
柱轴压比
表 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强度 种类
fc ft
1 1 35 8 100
C80 35.9 2.22
工程名称: 设计人:
计算日期: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
表6.4.7 柱端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V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箍筋形式 <=0.3
普 通 箍 复 合 箍 <=0.10
螺旋 复合或 连续复合螺旋
0.08
普 通 箍 复 合 箍 0.08
螺旋 复合或 连续复合螺旋
0.06
普 通 箍 复 合 箍 0.06
500 500 35
8
其中框架一,二,三,四级柱构造体积配箍率为0.8%,0.6%,
截面类型二 类型2柱截面b= 类型2柱截面h= 类型2柱保护层
箍筋c直= 径=
箍筋间距S= 体积配箍率=
截面类型三 类型3柱截面b= 类型3柱截面h= 类型3柱保护层c=
体积配箍率计算

以截面b=350,h=500的柱为例,柱加密区箍筋为Φ8@100,保护层厚取30,柱截面配筋见下图: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8.3条,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
配箍率ρv,可按下式计算(式7.8.3-2):
对框架柱,式中各参数含义为:
A cor--箍筋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其重心应与柱截面的重心重合,计算中仍
按同心、对称的原则取值。
对框架柱,Acor=l1·l2;
ρv--框架柱的体积配筋率(核心面积A cor范围内单位混凝土体积所含箍筋的体
积);
n1、A s1--b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n2、A s2--h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l1--b方向箍筋宽度;
l2--h方向箍筋宽度;
s--箍筋的间距。
上例中b方向箍筋肢数为n1=4,h方向箍筋肢数为n2=2,Φ8钢筋截面积为As1=As2=50.3m㎡,l1=350-60=290mm,l2=500-60=440mm,箍筋间距s=100mm,
按上式计算的柱体积配箍率为:
(4×50.3×290+2×50.3×440)/(290×440×100)=0.00804;。
体积配箍率计算

以截面b=350,h=500的柱为例,柱加密区箍筋为Φ8@100,保护层厚取30,柱截面配筋见下图: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8.3条,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ρv,可按下式计算(式7.8.3-2):
对框架柱,式中各参数含义为:
A cor--箍筋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其重心应与柱截面的重心重合,计算中仍
按同心、对称的原则取值。
对框架柱,Acor=l1·l2;
ρv--框架柱的体积配筋率(核心面积A cor范围内单位混凝土体积所含箍筋的体
积);
n1、A s1--b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n2、A s2--h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l1--b方向箍筋宽度;
l2--h方向箍筋宽度;
s--箍筋的间距。
上例中b方向箍筋肢数为n1=4,h方向箍筋肢数为n2=2,Φ8钢筋截面积为As1=As2=50.3m㎡,l1=350-60=290mm,l2=500-60=440mm,箍筋间距s=100mm,按上式计算的柱体积配箍率为:
(4×50.3×290+2×50.3×440)/(290×440×100)=0.00804;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体积配箍率计算

以截面
b=350,h=500的柱为例,柱加密区箍筋为
Φ8@100,保护层厚取30,柱截面配筋见下图: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8.3条,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ρv,可按下式计算(式7.8.3-2):
对框架柱,式中各参数含义为:
A
cor
--箍筋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其重心应与柱截面的重心重合,计算中仍按同心、对称的原则取值。
对框架柱,Acor=l1·l2;
ρ
v --框架柱的体积配筋率(核心面积A
cor
范围内单位混凝土体积所含箍筋的
体积);
n
1
、A
s1
--b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n
2
、A
s2
--h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
l1--b方向箍筋宽度;
1 / 2
l2--h方向箍筋宽度;
s--箍筋的间距。
上例中b方向箍筋肢数为n1=4,h方向箍筋肢数为n2=2,Φ8钢筋截面积为As1=As2=50.3m㎡,l1=350-60=290mm,l2=500-60=440mm,箍筋间距s=100mm,
按上式计算的柱体积配箍率为:
(4×50.3×290+2×50.3×440)/(290×440×100)=0.00804;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各截面柱的体积配箍率

各柱截面和体积配箍率表%(箍筋为圆8)
注:1、柱箍筋形式为井字型,例如4X3表示水平X方向4根,竖向Y方向为3根。
截面形式400X500,表示水平方向(b)400mm,竖向(h)为500mm。
本图均为箍筋间距为100mm。
2、计算公式参照《混规》6.6.3-2公式,其中面积为箍筋所围面积。
箍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
重叠部位不计入,见《混规》第11.4.17条。
例如柱截面400X500,箍筋4X3的计算为【(400-40)×4+(500-40)×3】×50.3÷(400-40)÷(500-40)÷100=0.856%
3、本图箍筋以圆8计算,当箍筋为圆10的时候,表中数值乘以1.561;箍筋为圆12时,表中数值乘以2.2485.
4、表中数值不是“四舍五入”,而是去尾。
5、根据《抗规》第6.3.9-3条第3款规定,短柱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9度一级时不应小于1.5%.
6、根据《抗规》第6.3.9-3条第1款规定,柱箍筋加密区肢距,三级不大于250mm,因此,柱边大于等于550mm的不列出3肢箍的数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资料
/view/486bad2a453610661ed9f44b.ht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