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年级:八年级

教师寄语:你紧、我紧、大家紧,紧紧相追

学习目标:

1、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了解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边六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动物分类的一些知识,哺乳动物好多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也是等级最高的,同学们应该较好容易掌握它们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活中的哺乳动物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教学突破: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课内的知识要点,并延伸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构建对不如动物的整体认识。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应该做好保护和控制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流程:

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观察课本及幻灯片出示的图片。

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作用:保温作用,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

2、生殖方式:胎生,哺乳

问题:为什么说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1)、乳汁营养丰富;

(2)、乳汁中含有些抵御疾病的特殊抗体;

(3)、方便母体更好地保护幼体

3、观察与思考:比较家兔、狼的牙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撕裂肉食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牙齿分化对哺乳动物进化的意义?

答:(1)提高摄取食物的能力(2)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特点: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意义:能灵敏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做出反应

谁能概括一下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三、概括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请同学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四、技能训练p39页

综合和概括:比较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对上面的概括,你有什么补充吗?

五、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当堂过关,完成练习

1、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心脏四腔D.体表被毛

2、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牙齿分化D.体温不恒定

3、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由于是()

A.蝙蝠能用超声波定位B.蝙蝠能滑翔C.蝙蝠四肢有爪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反思:学生主要通过课本及教师收集的图片了解到一些哺乳动物的特征,获得信息较少,如果在课前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教学重难点。课外作业:

1、收集“哺乳动物多样性”的相关资料

2、收集“哺乳动物分类”的相关资料

3、收集哺乳动物中“单孔类”、“有袋类”的相关图文资料

4、把以上收集的资料与其他同学交流

评课:哺乳动物这一节有两个重点,主要特征相对更重要,大部分同学对此掌握较好。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分析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适时融入了热爱家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德教育,使本课的情感教育更加丰富,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可视为一次做人教育、道德教育,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生物课。

首先,谢老师正确的确立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引入自然,直奔主题.结构合理,内容处理得当,师生活动有序有效,练习的设计有梯度有层次,课堂气氛和谐融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哺乳动物》教案

哺乳动物 教者: 学科生物1课时总课时:10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 能 1.阐明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 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 与方 法 谈话式、分组实验式、演示式、启发式、归纳总结式 情感 态度与价 值观 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教材分析 教学 重点 观察兔的形态结构,总结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 难点 观察兔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设计目的、时间分配等) 一、导: 兔也是陆地生活的动物,因为它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因而属于哺乳动物。生活中你们对兔子知道多少呢?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二、动: 1.兔子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兔有家兔野兔之分,兔的体温总是恒定的,靠哪些特点使兔的体温恒定? 观察小白兔的 标本并进行记录: 家兔体表被__, 分为__和__两 种。__主要具有 保护作用,__主 要具有保温作用。 家兔的后肢 (强大、弱小),有 __趾。家兔的尾 (粗长、短小)。 兔的牙齿分为 门齿和臼齿,而狼 的牙齿分为门齿、 犬齿和臼齿;门齿 联系同学们 的生活实际,提高 学习兴趣。 1分 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主动获 取知识。15分 树立生物体 结构与功能相统 一的观点。10分 培养学生逻 辑思维能力。 5分

2.兔的跳跃与其前后肢长度有什么关系? 3.兔和狼的牙齿不同有什么异同?二者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4.牙齿的不同是与它们的食性密切相关的。你们再来观察兔的内部结构。它的心、肺结构和位置与人的有什么相似?这说明了什么?兔的消化道与人体的有什么差异?这说明了什么? 5.对照教材上的彩图讨论一下:兔子内部结构还有哪些特点?有什么意义呢? 的功能是切断食 物;犬齿是撕裂食 物;臼齿是磨碎食 物;牙齿的不同表 明这两种动物的食 性不同。 心脏:家兔的 心脏位于分为四个 腔,其中左心室的 肌肉壁最厚。 思考并回答: 家兔心脏的结构特 点,使动、静脉血 在心脏处(分开、 混合),血液运输氧 气的能力(较高、 较低)。 肺的呼吸作用 培养学生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5分 使知识系统 化。6分 检查学生知 识落实的情况3 分。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年级:八年级 教师寄语:你紧、我紧、大家紧,紧紧相追 学习目标: 1、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了解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边六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动物分类的一些知识,哺乳动物好多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也是等级最高的,同学们应该较好容易掌握它们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活中的哺乳动物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教学突破: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课内的知识要点,并延伸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构建对不如动物的整体认识。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应该做好保护和控制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流程: 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观察课本及幻灯片出示的图片。 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作用:保温作用,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 2、生殖方式:胎生,哺乳 问题:为什么说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1)、乳汁营养丰富; (2)、乳汁中含有些抵御疾病的特殊抗体; (3)、方便母体更好地保护幼体

3、观察与思考:比较家兔、狼的牙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撕裂肉食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牙齿分化对哺乳动物进化的意义? 答:(1)提高摄取食物的能力(2)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特点: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意义:能灵敏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做出反应 谁能概括一下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三、概括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请同学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四、技能训练p39页 综合和概括:比较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对上面的概括,你有什么补充吗? 五、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当堂过关,完成练习 1、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心脏四腔D.体表被毛 2、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牙齿分化D.体温不恒定

第一章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文案

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 物

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导入新课(5分钟) 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识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初步讨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5分钟) 1.刚才同学们初步说出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体表都有什么特有的结构?哺乳动物呢? 【设计意图】总结不同类群动物体表的特有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类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从体表特征的角度初步区分各主要类群。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体表的毛还是不同的。准备生活在非洲等热带地区的河马和生活在北美北部的灰狼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及其生存环境,思考:河马和灰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河马几乎无毛发,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认同“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这一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比较不同环境中的哺乳动物皮毛不同,理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 3.除了体表被毛这一外在特征之外,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请学生看“想一想,议一议”,思考: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准备奶制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数据照片,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奶水可以为幼崽提供最好的营养?补充考拉、袋鼠等有袋目的哺乳动物,加深学生对哺乳动物“哺乳”这一重要特征的理解。为什么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3 新人教版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材分析】 《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先后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3.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2.胎生、哺乳

3.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提供动物蛋白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 4.人类得力的助手 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核心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少哺乳动物,但是对于哺乳动物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的也很是有限。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 第七节 哺乳动物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哺乳动物 知识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1)非洲象 非洲象是陆地最大的哺乳动物,栖息于森林和稀树草原,主要吃香蕉等果实以及树叶、树皮。 (2)马 马是人们熟悉的家畜。马的骨骼和肌肉都很发达,四肢强健,每肢都只有一趾,趾末端被有大型的蹄,其余各趾都已经退化。 (3)猕猴 猕猴在森林里群居生活,栖息在树上,以野果为食,也吃鸟卵和昆虫。 (4)蓝鲸 蓝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蓝鲸体长可达30米,体重近200吨。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除了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与鸟类一样,哺乳动物通过自身调节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2)胎生,哺乳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胎生。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胎生能使胚胎发育有一个更好、更安全的环境和更充足的营养,哺乳也可以使幼体得到较好的照顾和获得充足的营养,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哺乳动物幼体的成活率,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很大好处。 (3)哺乳动物的牙齿与食性的关系 ①食草动物的牙齿

如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面如锉,适于磨碎食物。 ②食肉动物的牙齿 如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 ③意义 动物的牙齿与其食性(生活习性)相适应,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适应温差大的陆地环境);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知识点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益方面 (1)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经济价值。 (4)人类的得力助手。 2.有害方面 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考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例1】两只大熊猫“力力”和“真真”于2011年2月21日从中国送去日本,4月1日在上野动物园首次露面,吸引游客不断惊呼。大熊猫等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特征是() A.心脏四腔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这些特征鸟类也具有,因而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胎生哺乳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石羔镇初级中学彭楚香 教材内容分析 《哺乳动物》是新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课文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概念上做了铺垫,课文介绍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特征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初二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哺乳动物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比较熟。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明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提倡学生向身边的人群宣传“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观点。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 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之前学习了第五节鸟类,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

知识吗? 1、鸟的呼吸有什么特点 2、鸟骨骼有什么特点学生回忆,回答。复习旧知识,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导入新课 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学生积极配合,思考、回答。通过图片使学生直观了解哺乳动物。 三、自主学习 1、哺乳动物的体表大都被_____。体毛有很好的_______作用。与鸟一样,也是_______动物。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体内发育,通过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_______。雌体用______哺育后代。所以,____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哺乳动物牙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食物。它们的牙齿分化为___齿、____齿和____齿。这样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______食物的能力,增强对食物的_____能力。 4、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够灵敏地感知___________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_____________。 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填空,引导学生预习,对课本有大致的了解。能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来听课。 四、合作探究 导入问题: 1.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 3.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新版)济南版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现象,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明确营养繁殖的概念。 (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能够对生物界的一些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分 析、总结和应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不仅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会变得更加丰富和产生极大的研究价值。 【教学重点】 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与原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7世纪,意大利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棵橘树,所结的果实一半 是柠檬,一半是橘子。这棵奇怪的橘树引起了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视,但是当时的科学家对这一现象却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直到1927年,这一困扰人们250多年的疑团才被揭开。原来这是有人对橘树进行了“移花接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植物的世界,去看看植 物神奇的生殖方式吧!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 有性生殖

(1)你见过大豆、花生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新个体的吗? 课件展示:花生、大豆图片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讨论,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种子产生新个体。 (2)大豆、花生由一粒小小的种子发育而成的,我们把这种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是有 性生殖? 课件展示: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小结:大豆、花生等通过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而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卵 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我们称为有性生殖。所以说,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营养繁殖 (过渡)像大豆、花生等用种子来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叫有性生殖。那么,像马铃薯这类的植物, 其繁殖方式是什么呢? (1)课件展示: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思考: 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反馈: 甘薯——根马铃薯——茎草莓——茎落地生根——叶 它们都是由母体(根、茎、叶)直接产生新个体,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这种生殖方式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 学生列举,教师点拨 课件展示:秋海棠——叶;椒草——叶;姜——茎月季——茎;山药——根香椿——根等小结: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一种最常见的无 性生殖方式。 (4)营养繁殖与种子繁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学生讨论、分析,师生达成共识: 种子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营养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二)营养繁殖的方法 (过渡)课件展示:扦插嫁接图片。你知道无性生殖在农业、园艺等方面的应用吗?我们接

第七节 哺乳动物1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家畜的形态。 2.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3.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4.概述研究动物科学的一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及资料分析法)的基本含义及过程。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实验、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尝试饲养家兔等其他常见的小动物。 情感目标 1.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建立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媒体 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在农村,农家庭院里饲养着猪、牛、羊、兔等多种动物,这些动物叫作家畜。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来认识一下家畜。 新课教学: 教师:所谓家畜,是指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哺乳动物。最常见的家畜有哪些呢? 学生:猪、牛、羊、兔等。 教师:现在我们对照图示,结合家兔的标本,按照从头部到尾部的先后顺序观察家兔的外形,分析并讨论家兔的外形特点和它的生活环境及习性是如何适应的。学生:家兔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头部有一对长长的可以灵活转动的耳廓,一对不大的眼睛,一张三片嘴,一对鼻孔,还有胡须。 学生:我觉得兔子的长耳朵使它的听觉很灵敏,可以及时感觉到危险,并及时躲避。 学生:眼睛虽然不大,但视力很好,对它的陆地生活也有帮助。还有它的三片嘴,吃起草来十分方便。 学生:你看它的四肢,前肢短小,但后肢很发达,奔跑起来很快,很难捕捉的。学生:它不光奔跑快,发达的后肢还能把它的身体支撑起来,它一下子就长高了,观察起四周来,视野开阔了许多,很容易发现远处的危险。 学生:兔子的全身几乎都长着毛,和家鸽的羽毛大不一样。 学生:家兔和家鸽不是一类动物,体表的覆盖物当然不一样了。 学生:家兔身上的毛还不一样呢!表面的粗硬,里面的很细软,摸起来好温暖,好舒服。 学生:它的毛能起保温的作用,所以冬天不怕冷。 学生:那夏天它不热吗? 学生:也怕热,不过,它应该也能适应吧,比如找个阴凉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7.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家畜的形态。 2.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3.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4.概述研究动物科学的一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及资料分析法)的基本含义及过程。 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实验、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尝试饲养家兔等其他常见的小动物。 情感目标 1.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建立爱护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媒体 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在农村,农家庭院里饲养着猪、牛、羊、兔等多种动物,这些动物叫作家畜。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来认识一下家畜。 新课教学: 教师:所谓家畜,是指人类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哺乳动物。最常见的家畜有哪些呢? 学生:猪、牛、羊、兔等。 教师:现在我们对照图示,结合家兔的标本,按照从头部到尾部的先后顺序观察家兔的外形,分析并讨论家兔的外形特点和它的生活环境及习性是如何适应的。学生:家兔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头部有一对长长的可以灵活转动的耳廓,一对不大的眼睛,一张三片嘴,一对鼻孔,还有胡须。 学生:我觉得兔子的长耳朵使它的听觉很灵敏,可以及时感觉到危险,并及时躲避。 学生:眼睛虽然不大,但视力很好,对它的陆地生活也有帮助。还有它的三片嘴,吃起草来十分方便。 学生:你看它的四肢,前肢短小,但后肢很发达,奔跑起来很快,很难捕捉的。学生:它不光奔跑快,发达的后肢还能把它的身体支撑起来,它一下子就长高了,观察起四周来,视野开阔了许多,很容易发现远处的危险。 学生:兔子的全身几乎都长着毛,和家鸽的羽毛大不一样。 学生:家兔和家鸽不是一类动物,体表的覆盖物当然不一样了。 学生:家兔身上的毛还不一样呢!表面的粗硬,里面的很细软,摸起来好温暖,好舒服。 学生:它的毛能起保温的作用,所以冬天不怕冷。 学生:那夏天它不热吗?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哺乳动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哺乳动物知识点 哺乳类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大部分都是胎生,并藉由乳腺哺育后代,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哺乳动物知识点,来做一下参考吧! 代表动物:鲸(不是鱼)、猴、蝙蝠、马、象、兔、狼等 1、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除了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 (2)生殖方式: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取食物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2)野生动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3)导盲犬、警犬、军马等是人类得力的助手。(4)哺乳动物对人类的困扰:鼠类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还会传播疾病。小练习 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鲸 B.娃娃鱼 C.甲鱼 D.鱿鱼 【考察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A 【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分化等。选项A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选项B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选项C甲鱼体表有背甲覆盖属于爬行动物。选项D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故选A。 2.(2019·百色)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是() A.心脏四腔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 【考察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C 【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熟后从母体产出,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称为哺乳。A选项鸟类、哺乳类都是心脏四腔,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鸟类、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其他类群的动物没有,符合题意。D选项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都用肺呼吸。故选C。 3.(2019·十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 B.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D.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

第七节哺乳动物拓展

第七节哺乳动物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某同学在郊外山坡上发现了一只小动物,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几部分组成,运动灵活,他依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判断出它属于哺乳动物,你认为他判断的依据是( ) A.身体表面覆盖鳞片 B.有尾部 C.有四肢,运动灵活 D.身体表面覆盖着毛 2.兔子、鲫鱼、蝗虫和蚯蚓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它们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依次是( ) A.肺、鳃、体壁、气管 B.体壁、气管、肺、鳃 C.肺、鳃、气管、体壁 D.体壁、肺、鳃、气管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科学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下列动物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的是( ) A.蛙 B.兔 C.蛇 D.鹰 2.随着《熊出没》的热播,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获得了小朋友的青睐。下列关于熊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肺呼吸; ②胎生、哺乳; ③体表被毛; ④变温动物;

⑤牙齿分化;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河北沧州献县一模,18,★★☆)下列除哪一项外,都使哺乳类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 A.体表长有毛 B.胎生、哺乳 C.体温恒定 D.身体里有脊椎骨 2.(2019湖南娄底一模,14,★★☆)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鹰抓兔子的画面,下列属于鹰和兔子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有门齿和臼齿 B.盲肠发达 C.气体交换的场所都是肺 D.卵生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广西贺州中考,25,★☆☆)下列哪一项不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 A.体表被毛 B.胎生,哺乳 C.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2.(2019江苏宜兴中考,19,★☆☆)下列有关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在空中飞翔 B.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发现并躲避天敌

八年级上册生物随堂练习题之哺乳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随堂练习题之哺乳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随堂练习题之哺乳动物 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鲸 B.娃娃鱼 C.甲鱼 D.鱿鱼 【考查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A 【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分化等。选项A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选项B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选项C甲鱼体表有背甲覆盖属于爬行动物。选项D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故选A。 2.(2020·百色)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是( ) A.心脏四腔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 【考查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C 【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熟后从母体产出,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称为哺乳。A选项鸟类、哺 乳类都是心脏四腔,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鸟类、哺乳类都是 恒温动物,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 特征,其他类群的动物没有,符合题意。D选项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都用肺呼吸。故选C。 3.(2020·十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A.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 B.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D.体表被覆羽毛,前肢 变成翼

【考查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B 【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分化等。其中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是胎生、哺乳等。选项A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为鱼类的特征。选项C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为节肢动物的特征。选项D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为鸟类的特征。故选B。 4.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 ) A.胎生哺乳 B.体内受精 C.不完全变态 D.牙齿分化 【考查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A 【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鸭嘴兽除外),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熟后产出,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这种抚育方式为哺乳。故选A。 5.哺乳动物特有的胎生方式使哺乳动物( ) A.成体减轻了生殖的负担 B.幼体发育较好,后代成活率 高 C.成体加重了生殖的负担 D.幼体能够更快地长大 【考查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B 【解析】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熟后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这种方式叫作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

人教版初中生物2020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 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复习》教学设计设计摘要 教学题目所属学科 脊椎动物复习 学时安排 生物1课时 《生物学》八年级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对象初二年级所选教材 辅助学习资料白板课件、视频 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目标:知道脊椎动物、双重呼吸、恒温动物的概念 能对多种动物进行分类识别 学会比较脊椎动物体表特征、呼吸、循环、生殖等生理特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类比分析脊椎动物的特征提高识图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生物体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以及生物进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类比分析的科学方法、脊椎动物体表特征、呼吸、循环、生殖等生理特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以及生物进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心脏结构的推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起点能力:学生已学完脊椎动物五个门的形态结构和相关生理特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但通过练习发现部分同学对基本知识概念的理解还不到位,动物类群的区分还存在混淆,识图能力有待加 强。小学接触过白板学习。 学习态度:热爱生物,但只停留在表面,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混淆。 学习动机:对生物的学习热情较高,且对白板的使用有兴趣。 学习风格:对视觉冲击非常敏感,对生物学习有兴趣,愿意探索。 四、技术准备 上网搜集图片、制作天士博白板课件、对视频进行剪辑、编辑。 五、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前的准备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活动的安排) 时间安排教学 环节 信息技术 体现 教师活动和意图学生活动信息技术作用

视频:自然界的脊椎动物 出示:脊椎动物图片 编辑剪辑视 视觉冲击,创设问 题情境 观察 频 Q :视频及图示中的所有动物 属于动物分类中的哪个类群?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出示鱼、家兔骨骼图片 Q :脊柱位于骨骼系统的什么 部位?请画出 图片展示 解决视频所有动 物不能停留在同 一画面的问题,引 起思维 思考回答 观察 导入 4分钟 引出课题 白板前画出脊柱 图片展示 画笔功能展 示 Q:脊椎动物的概念? 引出课题:脊椎动物复习 板书:脊椎动物概念 笔记 师生互动 强化落实概念 思考讨论 小组合作填写学 案纸 出示脊椎动物的进化树 同学利用白 板展示学习 成果,生生 互动,师生 互动 与学生学案纸一 致,起到示范作用, 师生互动 Q :脊椎动物包括几大类群? 请根据所学知识将脊椎动物类 群名称按生活环境等进化顺序 填写在进化树上。 联系旧知 讲授新课 拖拽展示答案 观察纠错 生生互动 填写学案 10分钟 Q :你知道有哪些动物属于这 五大类群呢?请挑选你喜欢的 图片按照他们的主要特征进行 分类拖拽到相应的动物类群名 称旁。 实践操作 脊椎动物 分类 把自己喜欢的动 物拖拽到相应的 位置 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思维活动 强化知识落实 白板拖拽功 能 准备图片库 图片展示 Q :请说出五种代表动物的生 活环境? 激发学生兴趣 观察思考回答 利用隐藏覆 盖功能展示 答案 体表特征 的比较 节省时间,比较不 同,落实类比方法 体现师生互动 6分钟 Q :说出五种代表动物与他们 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体表特征 及意义? 教师总结 完成学案 思考 Q :脊椎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 对于氧气的需求量不同,五种 脊椎动物的呼吸方式有何差别 呢?出示图片 视觉冲击引发思 考 图片展示 Q ;连线说明各动物类群和各 呼吸器官的联系 学生连线 完成学案 展现学生思维过 程 教师总结:鸟类:气管分化级 数增多,组成实心海绵状的肺, 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体积较 小,但鸟类的肺接触气体面积 比人约大 10倍,并有有 9个气 囊辅助呼吸。无论吸气、呼气 均有新鲜空气进入肺,这就是 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 吸。鸟类呼吸一次,气体两次 呼吸器官 的比较 10分钟 体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利用画笔功 能 突破重点、落实类 比方法

第七节 哺乳动物

第七节哺乳动物 学习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五步释疑互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预习生疑 哺乳动物都有哪些? 导入设疑 野马、猴子、鲸、蝙蝠等形态各异、生活环境相差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 自主探疑 探究提示一: 阅读课本36页和38页前两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师友合作讨论以下问题2分钟):

1、哺乳动物的体表有什么特点? 2、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它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这种生殖方式有什么优势? 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什么特点?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探究提示二: 阅读课本38到39页,完成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2、哺乳动物有哪些重要用途? 提供动物蛋白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宠物、娱乐 皮毛具有经济价值 合作解疑 师友互助小组讨论交流,解决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 反馈释疑 1.家兔用_______呼吸;心脏_______腔;血液循环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家兔的体温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有发达的 _________及遍布全身的_______,所以对外界变化很敏感。 2.家兔是植食性动物,其区别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

3.与吃草生活相适应的是,家兔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 4.家兔门齿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臼齿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 5.狼的犬齿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_。 6.恒温动物有_______动物和_______动物两大类。 7.胎生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 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 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中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段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主要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 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除。 12.蚯蚓的运动:蚯蚓靠肌肉和刚毛协调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

第 1 页第七节哺乳动物

式相比有什么优越性,使学生对哺乳动物的特点有个初步地认识,为后面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类群动物的本质特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习做铺垫。教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异很大的哺乳动物,引发学生思考概括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设计了观察并比较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牙齿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及这些牙齿在处理食物时的重要作用。之后,教材介绍了哺乳动物对人类生活的益处和害处,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教学中,可以始终采取“综合和概括”的方法,从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入手,尽量准备形态差别大的、生活环境差别大的动物,请同学们识别并思考为什么这些有很大差异的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初步概括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接下来可以从外到内,从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学生一个个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在分析时与其他类群动物的相关特征比较,这样不仅对前面所学知识复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加深了对本节概念的理解。在学习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时,也应出示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从驯养的家畜到野生哺乳动物进行分析,使学生从人类生活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关注哺乳动物的重要性,在分析哺乳动物对人类的害处时,可以分析“洞庭湖人鼠大战”的新闻等,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对人类有害的哺乳动物进行合理防控?最终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目标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 难点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 准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 准备 1.总体思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哺乳动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等方面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重点关注哺乳动物的呼吸方式、牙齿和神经系统的内容,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本节强调通过观察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续表) 第 2 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2000字) 八年级生物上册目录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4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5、6、7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7、8、9 第四节鱼 …………………………9、10、11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1、12第六节鸟第七节哺乳动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3、14…………………………15、16 …………………………17、18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8、19第三节社会行为 …………………………19、20、21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2、23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3、24第二节细菌第三节真菌

…………………………24、25…………………………25、26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6、27、28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8、29、30第五章病毒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 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33、34第二节从种到界 …………………………34、35…………………………30、31、32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35、36、37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7、38 1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哺乳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哺乳动物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哺乳动物,希望大家练习! 1. 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鲸 B.娃娃鱼 C.甲鱼 D.鱿鱼 【考察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A 【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分化等。选项 A 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选项 B 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选项C甲鱼体表有背甲覆盖属于爬行动物。选项D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故选A。 2.(2019 ?百色)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是() A.心脏四腔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考察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C 【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熟后从母体产出,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称为哺乳。A选项鸟类、 哺乳类都是心脏四腔,故不符合题意。B选项鸟类、哺乳类

都是恒温动物,故不符合题意。 C 选项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 特有的特征,其他类群的动物没有,符合题意。 D 选项爬行 动物、鸟类、哺乳类都用肺呼吸。故选C。 3.(2019 ?十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 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 B.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 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D.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考察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B 【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分化等。其中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是胎生、哺乳等。选项A 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为鱼类的特征。选项C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为节肢动物的特征。选项D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为鸟类的特征。故选B。 4.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 A.胎生哺乳 B.体内受精 C.不完全变态 D.牙齿分化【考察目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A 【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鸭嘴兽除外),胚胎在 母体子宫里发育成熟后产出,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这种抚育方式为哺乳。故选A。 5. 哺乳动物特有的胎生方式使哺乳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