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标准

合集下载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材料,具有可再生、节能、环保等优点,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施工中,由于其特殊性质,需要特别注意施工工艺。

本标准旨在规范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二、材料准备1. 再生骨料:应选用符合GB/T25177-2010《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标准的再生骨料,其级配应符合GB/T14684-2011《建筑用骨料粒径分级及规定》标准要求。

2. 水泥:应选用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的水泥。

3. 砂:应选用符合GB/T14684-2011《建筑用骨料粒径分级及规定》的中砂或细砂。

4. 水:应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蒸馏水。

5. 外加剂:应选用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的外加剂。

三、施工准备1. 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无杂物,方便施工。

应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和料场,搅拌站应保持清洁,设备运转正常。

2. 设备准备:应准备好搅拌机、输送泵、振动器、抹光机等设备,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3. 模板准备:应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好合适的模板,确保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防止漏浆和混凝土破损。

四、施工工艺1. 骨料搅拌:将再生骨料、砂和水按照设计配合比放入搅拌机中,搅拌2-3min,再加入水泥和外加剂,搅拌3-5min,直至混凝土均匀、无明显颗粒和灰斑。

2. 运输和泵送: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输送至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防止混凝土分层和失去坍落度。

采用泵送方式施工时,应按照泵送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堵塞和漏浆。

3. 浇筑和抹平:混凝土应在模板内均匀浇筑,应采用振动器震实混凝土,防止空鼓和裂缝。

在混凝土表面均匀抹平后,应喷水养护,防止龟裂。

4. 维护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或龟裂,养护期不得少于7d。

在冬季或低温环境下,应采取加热措施,防止混凝土过早冻结。

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

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

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一、引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将建筑废弃物、破碎混凝土、砂石等废弃物料经过筛选、清洗、破碎、分级等处理后,再次用于混凝土生产的一种环保型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可以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1. 原材料的选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原材料应该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建筑废弃物、破碎混凝土、砂石等废弃物料。

在选择原材料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原材料的品质、数量、来源等因素。

同时,应该对原材料进行筛选、清洗、破碎、分级等处理,确保原材料的品质符合要求。

2. 配合比的确定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要求进行确定。

在确定配合比时,应该充分考虑再生骨料的质量、含水率、粒径分布等因素,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符合要求。

3. 混凝土的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应该采用标准的混凝土制备工艺。

在制备过程中,应该充分搅拌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该对混凝土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等性能符合要求。

4. 混凝土的施工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应该采用标准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混凝土的浇注均匀,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现象。

同时,应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混凝土的检测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检测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在检测过程中,应该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要求。

6.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该采用标准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手段。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该对原材料、配合比、制备、施工等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包括建筑、桥梁、道路、水利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可以用于制作墙体、地板、隔墙等构件;在桥梁领域,可以用于制作墩、台、梁等构件;在道路领域,可以用于制作路面、路基等结构;在水利领域,可以用于制作防渗堤坝、水利工程等结构。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标准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标准

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标准一、引言本标准规定了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的相关要求,包括原料要求、再生骨料制备、无机混合料比例、混合料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施工工艺、环保要求和安全要求等方面。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促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原料要求1.建筑垃圾:应符合相关规定,来源清晰,成分稳定。

2.再生骨料:应由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等处理工艺得到,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3.无机混合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如水泥、石灰等。

三、再生骨料制备1.破碎:采用合适的破碎设备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粒径适宜的再生骨料。

2.筛分:采用筛分设备对破碎后的再生骨料进行筛分处理,得到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

3.清洗:对筛分后的再生骨料进行清洗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4.干燥:对清洗后的再生骨料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后续的无机混合料制备。

四、无机混合料比例根据不同的道路工程需求,确定适宜的无机混合料比例。

例如,水泥与再生骨料的比例可以根据工程要求进行调整。

五、混合料性能要求1.抗压强度: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确保道路的承载能力。

2.抗折强度: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确保道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3.耐磨性: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

4.耐水性: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确保道路在潮湿环境下的稳定性。

5.耐候性: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确保道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

六、试验方法1.抗压强度试验:采用标准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测定混合料的抗压强度。

2.抗折强度试验:采用标准试件进行抗折强度试验,测定混合料的抗折强度。

3.耐磨性试验:采用耐磨试验机进行耐磨性试验,测定混合料的耐磨性能。

4.耐水性试验:采用浸水试验法进行耐水性试验,测定混合料的耐水性能。

5.耐候性试验:采用气候变化试验法进行耐候性试验,测定混合料的耐候性能。

七、施工工艺1.配料:按照规定的比例将无机混合料和再生骨料进行配料。

建筑再生骨料技术标准

建筑再生骨料技术标准

建筑再生骨料技术标准
建筑再生骨料技术标准是指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骨料产品的技术规范。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骨料来源。

建筑再生骨料应来源于建筑废弃物,包括混凝土、砖、石材等材料。

要求骨料来源清晰,无污染。

2. 骨料制备。

建筑再生骨料制备应采用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
包括破碎、筛分、洗涤等步骤,确保骨料符合质量标准。

3. 技术指标。

建筑再生骨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颗粒形状、粒度分布、含泥量、含水量等指标。

4. 应用范围。

建筑再生骨料可以用于生产混凝土、路面材料等
建筑材料,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用量。

5. 质量检验。

建筑再生骨料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建筑再生骨料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环保和经济意义。

- 1 -。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标准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标准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标准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是指通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对建筑垃圾进行分选、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获得的再生骨料产品。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环保等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标准。

首先,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生产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建筑垃圾资
源化利用管理办法、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产品质量标准等。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确保再生骨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产品应符合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包括建筑垃圾再生骨
料在混凝土、水泥制品、路基与路面等领域的应用标准。

在工程施工中,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再生骨料产品,并严格控制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此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产品的质量检测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建筑垃圾再生
骨料产品质量检测方法标准等。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对再生骨料产品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推广和应用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资源循
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优势,推动其在混凝土、水泥制品、路基与路面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总之,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再生骨料产品的生产和
使用,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共同推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标准

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标准

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标准一、前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环保型建材,通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洗涤等处理,得到的再生骨料用于制备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可以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堆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约原材料和降低建筑成本。

为了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制定了以下的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生产、施工、验收和使用。

三、术语和定义3.1 再生骨料:通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洗涤等处理得到的用于制备混凝土的骨料。

3.2 再生骨料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制备的混凝土。

3.3 原材料:用于制备混凝土的水泥、骨料、粉煤灰、膨胀剂、掺合料等。

3.4 强度等级:混凝土按其强度等级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等级。

3.5 骨料级配:骨料的粒径分布情况。

3.6 流动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能。

3.7 抗渗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指混凝土对水的渗透阻力能力。

四、原材料要求4.1 水泥水泥应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其28d抗压强度应不低于42.5MPa。

4.2 骨料再生骨料应符合GB/T14685-2001《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制品的技术条件》的要求。

骨料级配应符合GB/T14684-2011《混凝土骨料级配》的要求。

骨料应清洁无泥土、杂物,不得混入纸、石膏、木材、油脂等有害物质。

4.3 粉煤灰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2017《硅质粉煤灰》的要求,其细度应不低于300m²/kg。

粉煤灰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保要求确定。

4.4 膨胀剂膨胀剂应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用膨胀剂》的要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确定。

4.5 掺合料掺合料应符合GB/T8077-2008《混凝土掺合料》的要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确定。

五、混凝土配合比要求5.1 混凝土强度等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但不应低于C20。

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的标准

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的标准

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的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而骨料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采用再生骨料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的标准。

二、再生骨料的定义和分类再生骨料是指由废弃混凝土制成的骨料,经过筛分、清洗和去除杂质等工艺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再用于生产混凝土。

再生骨料按照制备方法可分为机械破碎再生骨料和水泥浆再生骨料。

三、再生骨料的性能要求1.物理性能要求(1)粒径分布:再生骨料的颗粒应当达到规定的粒径分布范围,一般应当符合针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骨料粒径分布要求。

(2)密度:再生骨料的密度应当大于等于2.4g/cm³。

(3)吸水率: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应当小于等于5%。

2.力学性能要求(1)抗压强度:再生骨料的抗压强度应当符合针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骨料强度要求。

(2)耐久性能:再生骨料的耐久性能应当符合针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骨料耐久性要求。

4.质量要求再生骨料的质量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得混入任何有害物质,如油污、泥土等。

五、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的标准1.外观质量混凝土应当均匀、平整、无明显裂缝、气孔、砂眼等缺陷,其表面应当光滑、清洁、无污渍。

2.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应当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相应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规定。

3.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当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相应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规定。

4.再生骨料的使用比例(1)再生骨料的使用比例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一般不得超过混凝土总骨料用量的30%。

(2)当采用机械破碎再生骨料时,应当保证其经过筛分后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状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当采用水泥浆再生骨料时,应当保证其水泥石胶结物的强度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六、总结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工程对原材料的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环保的做法。

然而,再生骨料的质量标准非常重要,应当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和使用,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能。

混凝土中使用再生骨料的标准

混凝土中使用再生骨料的标准

混凝土中使用再生骨料的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等。

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混凝土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利用再生骨料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废弃物的产生,还能够节约原材料,降低建筑成本。

二、再生骨料的定义再生骨料是指经过处理和筛选后,从混凝土废弃物中提取出来的可再利用的碎石料,其物理和机械性能应符合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三、再生骨料的分类再生骨料主要分为破碎再生骨料和混合再生骨料两种。

1. 破碎再生骨料:是将混凝土废弃物经过破碎处理后得到的再生骨料。

其主要来源包括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公路维修等。

2. 混合再生骨料:是将破碎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的再生骨料。

其主要应用于一些对骨料质量要求较低的混凝土制品中。

四、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要求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制品的质量,因此其物理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 骨料粒径:再生骨料的粒径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例如,对于C30混凝土,其粒径应在5mm至20mm之间。

2. 含泥量:再生骨料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3. 含水率:再生骨料的含水率不应超过2%。

4. 破碎值:再生骨料的破碎值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例如,对于C30混凝土,其破碎值应大于70%。

五、再生骨料的机械性能要求再生骨料的机械性能对混凝土制品的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其机械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 抗压强度:再生骨料的抗压强度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例如,对于C30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

2. 抗拉强度:再生骨料的抗拉强度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例如,对于C30混凝土,其抗拉强度应大于2.5MPa。

3. 硬度:再生骨料的硬度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4. 粘结性:再生骨料与水泥的粘结性应符合相应混凝土制品的要求。

六、再生骨料的应用范围再生骨料主要应用于以下混凝土制品中:1. 普通混凝土:再生骨料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用于生产普通混凝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英国再生骨料技术标准
早在1985年,英国就制定颁布了英国标准BS 6543:1985《工业副产品及建筑与民用工程废弃物的利用》。该标准涵盖了在道路和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拆除废弃物和其它废弃物的使用,并建议将破碎后的混凝土大量用于道路基层的建设,甚至在原则上允许素混凝土和碎砖,在满足最小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作为混凝土骨料使用。这堪称英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之后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实际需求的变化,针对混凝土用再生骨料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现行的针对再生骨料的技术标准有JIS A5021:2005《混凝土用再生骨料(高品质)》、JIS23:2006《使用再生骨料的再生混凝土(低品质)》。这三部全面涵盖了再生骨料的具体技术要求,成为支持日本实现接近百分之百的建筑垃圾处理利用率的最强有力保证。
3 国外标准关于再生骨料的等级与品质的规定要求[2]-[7]
(1)RILEM标准:《使用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标准》
在RILEM标准中,明确规定标准规范的对象为粒径不小于4mm的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并将其分为I类、II类和III类。其中,I类主要来源于碎砖石;II类主要来源于废混凝土块;III类为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混合物,且天然骨料须占骨料总质量的80%以上,同时,I类再生骨料占骨料总质量百分比不得超过10%。并在标准中进一步提出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等级分类具体要求(见表3.1)。
再生骨料标准
———————————————————————————————— 作者:
———————————————————————————————— 日期:

各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标准浅析
摘要: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并用于制备混凝土等相关建筑材料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普遍做法,发达国家已建立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先进技术标准,我国也于近期制定发布了相关新标准。本文针对各标准中的相关技术内容作简要的对比分析,以促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资源化;标准
1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前苏联、美国、德国、英国、丹麦、荷兰等国家为了实现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纷纷开始对建筑垃圾的主体——废混凝土和废砖石的资源化进行大量研究工作。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积累与实践检验,形成了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核心产品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实现了高达80%以上,甚至是接近百分之百的建筑垃圾处理利用率。深入调研发现,适合国情且技术水平先进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标准是各国实现高水平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本前提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总部位于法国的国际结构与材料实验室联合会(RILEM)从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提出了三项专项工作:TC 37-DRC“混凝土的拆除与回收利用”、TC 121—DRG“混凝土和灰浆的拆除和再利用指南”和TC 198-URM“再生材料的使用”。在国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都完成了在欧洲,乃至国际范围内都极具影响力的专题研究报告。其中TC 121—DRG在1993年10月召开的RILEM第三届混凝土与灰浆拆除与再利用研讨会上提出了《使用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标准》的草案,并进行讨论。会后依据征集的意见,对本标准进行了相关修订,本标准于1994年发布为RILEM的推荐性标准。本标准至今仍为欧洲乃至世界在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标准之一,也是欧洲各国制定相关标准的主要参考依据。
2.4 日本再生骨料技术标准
日本很早就开始着手关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标准的制定工作。早在1977年就由日本建筑业协会(BCSJ)提出建议标准《再生骨料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标准》,并在第4章中定义了部分重要术语,包括:原混凝土、再生骨料和再生骨料混凝土。尽管本标准中的大部分内容与其它国家的混凝土标准规范差异不大,但其中有一定数量专门针对再生骨料的详细规定。例如规定了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要求与分类,并对采用再生骨料制备的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有所限制。
2 国外主要再生骨料标准概述[1]
2.1 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再生骨料标准
欧洲国家由于自身国土面积相对狭小,自然资源有限,十分注重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在现行的欧盟标准EN 12620:2002《混凝土骨料》中将回收再生作为骨料的来源之一,并明确规定了“再生骨料”的定义为“通过加工处理已在建设施工中使用过的无机材料获得的骨料”。该标准对再生骨料与其它骨料的相关技术指标统一规定。据悉,欧盟标准化委员会(CEN)已经计划制定针对再生骨料的欧盟(EN)标准。
2.3 德国再生骨料技术标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已经有了将废砖经破碎后作为混凝土材料使用的经验,是较早开始对废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研究的国家之一。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德国是不允许使用再生骨料制备普通混凝土的。但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相关标准规范的出台,这一屏障已被突破。直接针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关键标准包括:德国钢筋委员会1998年8月提出的《在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的应用指南》和德国国家标准DIN 4226-100:2002-02《砂浆和混凝土用骨料 第100部分:再生骨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者作为专门针对再生骨料的技术标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致认可,并成为欧盟标准化委员会(CEN)拟制定再生骨料相关欧盟标准的主要参考。
表3.1RILEM标准中关于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等级分类具体要求
之后,英国建筑科学研究院(BRE)通过数年研究,研制出一系列建筑垃圾分级评估、再利用质量控制等技术规范标准,并已成功地付诸实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Digest 433《再生骨料》,该标准将通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未凝结的残余新拌混凝土净化处理后获得的骨料视为天然骨料,不纳入标准涉及的对象。再生骨料按照来源以及砖块质量含量,分为I级、II级和III级,并进行相应的规定。对再生骨料的使用条件、性能指标、应用范围、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