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图文详解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图文详解参考答案:课文4 曹冲称象—、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称chēng(称象、称一称、自称)柱zhù(柱子、石柱、支柱)底dǐ(底层、到底、底下)杆gǎn(笔杆、枪杆、杆子)秤chèng(秤杆、大秤、称秤)做zuò(做工、做事、做衣服)岁suì(岁月、几岁、周岁)站zhàn(站起、站立、站队)船chuán(轮船、大船、船只)然rán(然后、忽然、当然)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
曹cáo(曹操、曹冲)员yuán(员外、队员、人员)根gēn(树根、根本、根治)议yì(议论、商议、提议)论lùn(言论、论文、论述)重zhòng(重量、重力、举重)砍kǎn(砍伐、砍柴、砍树)线xiàn(画线、线条、直线)止zhǐ(停止、阻止、截止)量liàng(力量、重量、数量)三、多音字杆gǎn (一杆秤)gān(旗杆)称chēng(称呼)chèn(称心)四、近义词高兴—开心议论—讨论办法—方法微笑—浅笑果然—果真五、反义词高兴—难过下沉—上浮六、理解词语官员: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七、句子解析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有的……有的……,说明官员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句话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
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3.曹操点头微笑。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事实证明曹冲提出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件

➢ 从这封信中,你能读出露西什么样的感情?
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 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 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告 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这样, 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 下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爸爸, 我们天天想你。
开心 得意 想念
第二封信
高兴 放心 安心工 作……
爸爸看到这次 露西信中写的事情, 可能会怎么样?
➢ 你知道遇到这样的事儿该怎么做吗?
你可以……
下课的时候, 新买的衣服不小心 被钉子钩破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 手。 ——爱因斯坦
学了这课, 你明白了什么道 理呢?
6 一封信
我会认
fēnɡ xiāo ɡuō cháo ɡuā hú
露西对爸 爸的想念。
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 今天,露西想给爸爸写一封信。
认真读课文2-14自然段,边读边想:
露西写了几次信?把第一 次写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来,第 二次写的内容用波浪线画出来。
➢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她打开空调,又洗了一些土豆,削好 后放在锅里。她朝窗外望了一眼。好了, 她想,现在可以开始写信了。她拿出一沓 纸,一支圆珠笔。
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又”字说明爸爸不 是第一次催玲玲了,也说明 玲玲画这幅画花了很长时间。
➢ 玲玲的心情发生什么变化了?为什么呢?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 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伤心
➢ 读5-7自然段,分角色演一演。注意语气哦!
别怎哭么,了孩,子玲。玲在? 这儿画点儿什么, 不是很好吗?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文
以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课文:
1. 《曹冲称象》
这篇课文讲述了曹冲用巧妙的方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明白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2. 《玲玲的画》
本文描述了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后,在爸爸的启发下,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故事。
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 《一封信》
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过程。
在信中,露西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4. 《妈妈睡了》
这是一篇以孩子的视角描述妈妈睡梦中的样子的文章。
通过孩子对妈妈的观察和描写,展示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和关心。
这些课文都具有教育意义,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在阅读、理解和表达方面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一、课文原文。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二、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曹(cáo):姓曹。
可通过组词“曹操”来记忆。
- 称(chēng、chèn):在“称象”中读“chēng”,还可以读“chèn”,如“匀称”。
- 员(yuán):人员、员工。
- 根(gēn):树根、根本。
- 柱(zhù):柱子、石柱。
- 议(yì):议论、商议。
- 论(lùn):讨论、言论。
- 重(zhòng、chóng):在“重量”中读“zhòng”,“重新”中读“chóng”。
- 杆(gān、gǎn):“一杆秤”中读“gǎn”,“旗杆”中读“gān”。
- 秤(chèng):秤杆、秤砣。
- 砍(kǎn):砍树、砍伐。
- 线(xiàn):线条、毛线。
- 止(zhǐ):停止、止步。
2. 会写的字。
- 称: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右边是“尔”。
书写时注意左右比例。
- 柱: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主”。
- 底: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广”,里面是“氐”。
- 杆: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干”。
- 秤: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右边是“平”。
- 做:左中右结构,左边是“亻”,中间是“古”,右边是“攵”。
- 岁:上下结构,上面是“山”,下面是“夕”。
- 站:左右结构,左边是“立”,右边是“占”。
- 船:左右结构,左边是“舟”,右边是“几口”。
- 然: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犬”。
三、重点句子。
1.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 这里的“才”字突出了曹冲年龄小,却能想出称象的办法,表现出他的聪明机智。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一封信》部编版

2.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3.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学习信件格式,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对家书的尊重和热爱。
4.培养写作技巧:结合课文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水平。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如“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等,了解信件的格式和基本写作方法。
4.写作练习:仿照课文,尝试自己写一封信,表达对家人或朋友的问候和关心。
5.语文园地:结合本课学习内容,进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一封信》部编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3)阅读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难以把握作者的情感。
突破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4)合作交流:学生在语文园地活动中,可能存在合作交流困难,难以达成共识。
突破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写信、寄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举例:区分“爸”和“巴”,掌握“封”字的笔顺。
(2)信件的格式与写作方法:学会写信的基本格式,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结束语、署名和日期等,并了解信件的写作方法。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1.形近字
川(四川)抬(抬头)争(争取)亿(亿万)民(人民)欢(欢乐)旅(旅游)优(优秀)诚(诚实)
州(神州)台(讲台)筝(风筝)忆(回忆)眠(冬眠)次(一次)族(民族)尤(尤其)城(城市)
交(公交)旁(旁边)围(包围)
校(学校)傍(傍晚)国(国家)
2.多音字
发{fā发现;fà头发} 曲{qǔ曲子;qū弯曲} 似{shì似的;sì似乎}
相{xiāng相信;xiàng相片} 铺{pū铺床;pù店铺} 厦{xià厦门;shà大厦}
3.近义词
中央—中心著名—有名特别—非常、格外漂亮—美丽、好看牵挂—挂念
4.反义词
买—卖进—退快—慢反—正冷—暖美—丑高—低、矮
危险—安全复杂—简单冷漠—热情认真—马虎虚假—真诚
5.词语搭配
(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旗帜(洁白)的鸽子(欢乐)的乐曲(美好)的日子
(美丽)的城市(宽阔)的广场(风景优美)的公园(欢乐)的海洋(激动)的泪水
(堆)雪人(打)雪仗(飘着)雪花(披着)银装。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
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是:
第三单元:用心点发现
本单元主题是“用心点发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本单元包括《我的影子》、《田家四季歌》、《曹冲称象》、《玲玲的画》四篇课文,其中《我的影子》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歌谣,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了农村的生活场景;《曹冲称象》是一则古代故事,讲述了曹冲如何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的重量;《玲玲的画》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画出满意的画作。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三,其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等栏目,通过这些栏目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体来说,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究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分享。
同时,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故事和文章,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共85张PPT)

√
√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返回
4.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 5 )个 ( 4 )个
( 4 )个 ( 2 )个
( 5 )个
( 8 )个
返回
5.按要求画两个开口朝不同方向的角。
(1)开口向左。
(2)开口向右。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 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返回
这个是直角。
每个三角尺 上都有一个 直角。
三角尺可以帮助 我们判断一个角 是不是直角。
返回
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 ②
边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如何用三角 尺判断直角?
①
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
与角的顶点重合。
③
看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角的另一条 边是否重合,如果重合,这个角就是直角。
返回
你会用纸折 一个直角吗?
边
角是由一个顶点 两条边都是直的, 和两条边组成的。 都是从顶点出发的。
返回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返回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返回
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把一张纸对折两次、三次、四次可以折成大小不同的角。
返回
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返回
例 4 用三角尺画直角。
怎样用三角 尺画直角?
返回
例 4 用三角尺画直角。
直角的大小是一定 的,都与三角尺上的 直角大小相同。
返回
例 4 用三角尺画直角。
直角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3概述:通过度三字经来学习生字,通过三字经这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神、州、川等11个生字,会写夕、台、名等8个字。
2、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1、以诵读为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读后的体会,感受祖国的伟大。
2、在比较中识字,在生活积累中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特征者分析: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识字不是困难,关键通过三字经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体会不到,要老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去感悟。
教学策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读中想象、理解词语。
在朗读中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资源图片,生字、词卡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神、州、川等11个生字2正确书写夕、台、名等8个字。
一、谈话导入:师: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一起去欣赏祖国美丽的山河。
学生齐读“单元导语”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篇歌颂祖国的三字经。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听老师读,认真听。
2、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教拼音。
3、同桌一起读,互相正音。
翘舌音:川chuan 州zhou 争zheng平舌音:族zu4图片出示“我会认”中的字。
神州川涌岛隔峡与陆民族(1)指名认读,接力读。
(2)指导读准生字的音。
4.用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用认识的地名来记。
广州苏州杭州——州四川银川——川(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
申——神夹——峡(3)用“换偏旁”或“换部件”的方法来记。
鸟——岛涌——勇融——隔5.师范读全文6.生练读后分小组接力读课文。
7.选自己熟悉的生字扩词。
三、指导写字1、图片出示“夕、与、川、州”四个字。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川、州:形相似,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夕:撇不能太长;横撇的横要短,撇要长。
与:“写”和它相比较。
3、师范写。
4、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阅读读1-2篇有本课生字的短文,并且圈出生字。
五、写话训练选几个词语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诵读与交流中了解祖国,感受祖国的伟大。
一、复习巩固卡片抽读生字、生词。
二、朗读感悟1、生再次练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读第一句,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我们的祖国即称神州,也叫华夏。
祖国风景优美,像画一样。
)3、师补充,让学生了解“神州”、“华夏”这两个名字都是指中国。
说说自己知道的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图片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作简要介绍,对照图片再读第二句,感悟“奔、涌、长、耸”的词意。
4、读第三句,从这句中你读出了什么?台湾在哪?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5、读第四句。
(1)“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我们是什么民族?(2)看一看“读读认认”中的图,读读图下的词语。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4)从这句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各族人民正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三、指导朗读四、背诵课文。
五、拓展阅读读阅读材料六、写话训练选课文我会读中的词语写话,看谁用的词语多。
板书设计识字3黄河长江↖华夏↗长城珠峰↙可入画↘台湾大陆↖汉族少数民族↙齐奋发9.欢庆概述: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九课。
第九课以诗歌的形式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七个生字。
会写“欢、庆”。
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情感目标: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朗读课文,体会爱国之情。
学习特征者分析1、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和图片,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所以在识字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教学策略:本课以诗歌形式赞美伟大的祖国,文字优美简洁。
以“读”贯穿始终,理解课文,感受爱国之情。
同时本课还有重要的识字任务,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形式充分地识字。
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新课开始前播放欢庆国庆的热烈场面,把学生带入欢度国庆的美好回忆,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安排大量有层次,多形式的有目的的读。
通过范读、练读、想象相结合,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然后再练习感情朗读。
在读中交流,悟读法,抒发情感,升华认识,引起共鸣,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的情感熏陶。
教学资源:生字、词卡片,挂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诵读中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谈话导入祖国是我们的母亲,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生日是哪一天吗?(10月1日)在那一天,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为祖国妈妈过生日的喜庆中。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激情如火的一刻吧!(板书课题:9.欢庆)齐读课题,认识生字“庆”。
过渡:要想知道课文怎样写的必须把课文的生字认识了。
二、学习课文生字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内容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3、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同桌互认生字。
5、老师用卡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
重点提示:“帜”是翘舌音,“奏”是平舌音,“曲”在“乐曲”中读“qu”.6、想想识记方法。
交流识记方法。
编字迷识记:一借再借。
(欢)好大的广场。
(庆)熟字加偏旁:亿、洁、献7、识字组词。
8、齐读课文三、指导写字1、老师导学“洁”字。
读一读:出示生字卡“洁”,读准字音。
记一记:指导学生用各自的好方法记忆“洁”字的字形。
用一用:口头练习用“洁”字组词。
写一写: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洁”。
2、老师先范写,学生再描红、临写。
3、以小组为单位,仿照学“洁”的步骤,合作学习其他字。
4、重点指导。
“亿、洁、欢、祖、旗、帜”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做到左窄右宽。
“庆”字的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太长。
“洁”字右上角是“士”,不是“土”。
“曲”的“口”,上宽下窄,稍扁一些。
5、先写完字的学生,练习读课文。
6、完成课后练习中的“读读写写”。
过渡;看大家读的真好,老师奖励几篇短文来读。
四、拓展阅读拿出阅读资料一边读一边圈出今天学习的生字。
五、写话训练选课后的读读写写中的几个词语进行写话。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进一步练习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生字过渡:过几天是什么日子?你们是怎样过生日的?我们看祖国妈妈的生日是怎样过的。
二、品读想象,理解感悟1、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课文有几句话,并且用手势表示。
2、学习第一句。
(1)祖国妈妈的生日大自然送上了什么礼物?自己读读。
(2)看屏幕当你看见这丰收的景象,是什么心情,哇,好红的桔子,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祖国妈妈就想你们此时的心情一样,试着读读。
(3)指名读,评价。
(出示屏幕枫叶红)(4)看见这景祖国妈妈会发出(学生读)“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鸽子是和平的象征,我们的祖国现在国泰民安,老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我们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很幸福,试着读“蓝天上飞着洁白的鸽子”(5)指名读,学生评价。
(出示大海涛声阵阵)(6)祖国妈妈的生日,大海会给妈妈唱什么歌?(7)指名读“大海唱起欢乐的歌”学生评价。
过渡:祖国妈妈的生日大自然送上了精美的礼物,我们送什么给祖国妈妈呢?4、学习第二句(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交流: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人们欢声笑语、载歌载舞……)(3)老师出示:人民欢庆图过渡:这么热闹、欢庆的场面,你能大声的读出来吗?5、指名读—评价—练读—齐读三、练习背诵课文1、背诵课文,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背出来的。
2、男女比赛读课文。
3、指名背诵课文。
过渡:你们还想知道中国人民是怎样欢度自己母亲的节日,请把阅读文库拿出来。
四、拓展阅读读1-2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五、写话训练用课文的词语写写你看见的国庆场面。
板书设计:丰收田野图白鸽飞翔图10月1日大海奏乐图人民欢庆图10 北京概述:《北京》一课是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通过写北京的天安门、路和建筑体现我国首都的美。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识字不是问题,关键是学生对北京的陌生,还加上不了解,体会不到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13个字,会写10个四会字。
2、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通过以读促悟,体会首都北京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喜爱之情。
教学策略:1、合作学习,自主识字。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朗读体会,并与同学交流。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资源准备:北京风光图片。
布置学生查找北京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识记字形。
指导书写10个生字。
一、导入课题谈谈你印象中的北京。
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北京的相关资料。
板书课题,齐读。
(教学意图:由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北京入手,让学生都对北有了粗略的了解。
)过渡:课文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圈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记忆。
3、合作学习,自主识字4、互相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央:中央中央电视台编字迷进到门里才活动。
(阔)夏天藏在工厂里。
(厦)人来以后变新字。
(似)加一加土+广→庄活+门→阔安+木→案云+土→坛5、出示生字,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翘舌音:周似厦多音字:似↗si 好似相似↘shi 似的6、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7、齐读课文。
过渡:我们认识了生字,我们怎样把他们记住呢?三、指导写字出示课后“我会写”中的生字。
1、认读、扩词。
2、分析字的结构、主要笔画。
坛、城:都是左右结构,提土旁,要注意提土旁的写法。
国、图:都是全包围结构,注意写好大口框。
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3、范写。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指导、评议。
5、读读记记四、拓展阅读读识字通中的短文1-2篇五、写话训练选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读体会北京的美。
一、复习导入:出示本课的生字或者带生字的句子。
过渡:课文是怎样写北京的呢?二、学习课文1、熟读课文,想想课文时围绕哪句话写的,具体描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物。
板书:天安门柏油马路立交桥风景名胜高楼大厦教学意图: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