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业务必须知道--备用金【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备用金账务处理方法

备用金账务处理方法
备用金就像你的小金库,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那备用金账务咋处理呢?咱先说说步骤哈。
首先从申请备用金开始,这就好比你跟财务大佬打个招呼,“嘿,给咱批点备用金呗!”然后财务做好记录,把钱给到你。
等你用备用金的时候,每一笔支出都得清清楚楚记下来,就像你记账一样认真。
最后,用完了要及时报销冲账,“哎呀,这钱花哪儿了,赶紧跟财务说清楚。
”
注意事项可不少呢!你可不能乱花备用金,不然到时候咋交代?得有正规的发票和凭证,这就跟你出门得带身份证一样重要。
还有啊,别拖拖拉拉不报销,那财务不得急死?
备用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那是杠杠的!就像你把钱放在一个坚固的保险箱里,不用担心丢了。
只要你按照规定来,就不会出啥岔子。
而且财务也会盯着呢,这就像有个守护天使在看着你的备用金。
备用金的应用场景可多啦!比如你出差的时候,得有点钱傍身吧?这时候备用金就派上用场了。
还有临时有个紧急情况,需要买点东西,备用金也能解燃眉之急。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啊,方便快捷,不用等繁琐的审批流程。
就像你饿了马上能找到面包一样,多爽!
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哈。
小王出差,申请了备用金。
一路上他把每一笔开销都记下来,回来后及时报销。
结果顺顺利利,一点麻烦都没有。
这效果多好啊!
备用金账务处理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可别马虎哦!咱得让备用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
出纳员如何进行备用金预借与报销的工作[五篇]
![出纳员如何进行备用金预借与报销的工作[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b7332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1.png)
出纳员如何进行备用金预借与报销的工作[五篇]第一篇:出纳员如何进行备用金预借与报销的工作出纳员如何进行备用金预借与报销的工作备用金是指付给单位内部各部门或工作人员用于零星开支,零星采购,信贷找零或差旅费用的款项。
那么出纳员要如何将备用金妥善管理呢?下面跟着小编来学习学习吧!1、备用金的领用。
单位内部人员需领用备用金时,一般由经办人填写借款单据。
借款单据可采用一式三联式凭证,第一联为付款凭证,财务部门作为记账依据,第二联为结算凭证,借款期间由出纳人员留存,报销时作为核对依据,报销后随同报销单据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第三联交借款人员保存,报销时由出纳人员签字后作为借款结算及时交回借款的收据。
2、备用金的报销。
备用金可以分为定额备用金和非定额备用金两种。
(1)定额备用金。
定额备用金是指单位经常使用备用金的内部各部门或工作人员用作零星开支、零星采购、售货找零或差旅费等,实际需要核定一个现金数额,并保证其经常保持核定的数额。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使用定额备用金的部门或工作人员应该按核定的定额填写借款凭证,一次性领出全部定额,使用后凭发票等有关凭证报销,出纳人员将报销金额补充原定额,从而保证该部门或工作人员经常保持核定的现金定额。
只有等到期终、撤销定额备用金或调换经办人时才全部交回备用金。
(2)非定额备用金是指单位对非经常使用的备用金的内部各部门或工作人员,根据每次业务所需备用金的数额填制借款凭证,向出纳人员预借现金,使用后凭发票等原始凭证一次性到财务部门报销,多退少补,一次结清,下次再用时重新办理借款手续。
广州仁和会计教育第二篇:备用金预支及报销制度深圳市鼎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鼎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侨城人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备用金预支及报销制度第1章目的1.1 为了有效执行公司备用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金支付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权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公司各项经营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是公司备用金管理、借贷、调配、使用和结算的规范,各部门均应遵照执行。
备用金的使用及流程

备用金的使用及流程一、什么是备用金?备用金是指企业为应对紧急情况或临时支出而设立的资金池。
它通常由企业内部的信托基金、业务资金等构成,用于支付员工的紧急医疗费用、设备的紧急维修费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所需的资金支出。
二、备用金的用途1.紧急医疗费用:当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或突发疾病需要紧急医疗治疗时,可以使用备用金支付医疗费用。
2.设备维修费用:当企业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进行紧急维修时,可以使用备用金支付维修费用。
3.意外事件应对费用:当企业面临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突发事件时,可以使用备用金应对相关费用,如防灾物资采购、事故处理费用等。
三、备用金的流程1.申请备用金:员工或部门需要申请使用备用金时,需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给相应的主管或财务人员。
2.审批备用金:主管或财务人员将审核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人姓名、金额、用途等,确保符合公司规定的使用条件。
3.批准备用金:经过审核通过的申请将提交给相关负责人或管理层进行审批,如副总经理或财务总监。
审批通过后,备用金将被批准使用。
4.支付备用金:经过批准的备用金将由财务部门进行支付,支付方式可以是银行转账或现金支付,在支付时需记录相关支出信息和收款人名称。
5.报销备用金:员工或部门在使用备用金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相关支出票据或收据提交给财务部门,并填写报销申请表进行报销。
财务审核通过后,款项将会返还到员工或部门的账户中。
四、备用金的管理措施1.进行备用金预算: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资金状况,制定备用金的预算,确保备用金的合理使用和保障。
2.设置备用金使用限额: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设置备用金使用的限额,以控制支出的范围和金额,避免滥用备用金。
3.定期审查备用金账户: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备用金账户进行审查,确保备用金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建立备用金使用制度:企业应建立明确的备用金使用制度,规定备用金的使用流程、审批权限和报销要求,以保证备用金的合规使用。
公司出纳备用金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资金管理,规范出纳备用金的使用,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所有项目部。
三、备用金范围1. 采购零星客户礼品备用金;2. 个人因公出差零星开支备用;3. 经常性的零星开支备用金;4. 项目兼任财务人员备用金;5. 其他备用金。
四、备用金管理原则1. 专款专用:备用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不得挪用、转借他人或用于其他用途;2. 严格审批:备用金的使用需经过财务部审批,并填写相关手续;3. 定期盘点:出纳员应定期对备用金进行盘点,确保备用金数额与账目相符;4. 及时报销:备用金使用后,应按照规定程序及时报销。
五、备用金管理职责1. 出纳员:负责备用金的保管、支出和报销工作;2. 财务部:负责备用金的审批、监督和核算工作;3. 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备用金的使用和监督工作。
六、备用金借款和报销手续程序1. 借款程序:(1)借款人填写《备用金借款单》,说明借款原因、金额和用途;(2)部门经理审批签字;(3)财务部审批签字;(4)出纳员发放备用金。
2. 报销程序:(1)借款人完成业务后,将相关发票、凭证等送至财务部;(2)财务部审核无误后,填写《备用金报销单》;(3)部门经理审批签字;(4)财务部办理报销手续,将报销款项退回出纳员。
七、备用金保管与使用要求1. 出纳员应妥善保管备用金,确保资金安全;2. 出纳员不得私自挪用、转借备用金;3. 备用金使用后,应及时记录并妥善保管相关凭证;4. 备用金收支应设置账户,并定期编制收、支日报表。
八、备用金盘点与核销1. 出纳员应定期对备用金进行盘点,确保备用金数额与账目相符;2. 发现备用金短缺或盈余,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3. 备用金使用完毕,应及时核销。
九、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挪用、转借备用金者,将严肃处理,并追究其相关责任;2. 备用金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损失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会计经验:出纳业务术语:备用金

出纳业务术语:备用金
备用金(Imprest)
什么是备用金?
备用金(国际上也称暂定金额)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拨付给非独立核算的内部单位或工作人员备作差旅费、零星采购、零星开支等用的款项。
备用金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转借给他人或挪作他用。
预支备作差旅费、零星采购等用的备作金,一般按估计需用数额领取,支用后一次报销,多退少补。
前帐未清,不得继续预支。
对于零星开支用的备用金,可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即由指定的备用金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数额领取,支用后按规定手续报销,补足原定额。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单位,备用金领用部门支用备用金后,应根据各种费用凭证编制费用明细表,定期向财会部门报销,领回所支用的备用金。
对于预支的备用金,拨付时可记入备用金(或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报销和收回余款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
在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单位,除拨付、增加或减少备用金定额时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外,日常支用报销补足定额时,都毋须通过该科目而将支用数直接记入有关成本类科目、费用类科目。
备用金的核定
预算单位为办理日常零星开支,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备用金,一般不超过。
出纳备用金管理制度

出纳备用金管理制度出纳备用金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便于经营管理和办公开支的需要,设立备用金作为日常工作和业务开支的资金。
出纳备用金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资金流向的控制和监督,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避免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下面是一个关于出纳备用金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一、管理范围及种类1.管理范围:备用金适用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和办公支出,不适用于投资、借贷和固定资产购置。
2.管理种类:备用金种类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备用金分为固定备用金和临时备用金两种。
二、备用金的申请和审批1.备用金的申请:各部门需要备用金的时候,应填写“备用金申请表”,注明金额、用途、时间、经办人等内容,由申请人和部门负责人签字。
2.备用金的审批:备用金申请应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审批,根据备用金金额大小,审批权限由公司领导进行决策。
三、备用金的发放和登记1.备用金的发放:备用金申请获得财务部门批准后,由出纳进行发放,发放形式包括现金和支票。
2.备用金的登记:发放备用金后,出纳应及时填写“备用金发放登记表”,记录备用金发放的金额、时间、用途和收款人等信息,并将相关信息报送给财务部门备案。
四、备用金的使用和报销1.备用金的使用:各部门在使用备用金时,应按照备用金使用的用途进行支出,严禁挪用、私分备用金。
2.备用金的报销:备用金使用完毕后,应出具相应的费用报销凭证,并附上相关票据和备用金使用情况说明,提交给财务审批。
3.备用金的报销审批:报销备用金时,由经办人填写“备用金报销申请表”,注明报销金额、费用用途、票据编号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财务部门进行核对后进行报销。
五、备用金的监督和交接1.备用金的监督:财务部门对备用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维护备用金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对不符合规定的使用进行警示和纠正。
2.备用金的交接:出纳离职或变动时,应进行备用金交接,并填写备用金交接清单,交接清单应由出纳和财务主管签字确认。
会计准则备用金

会计准则备用金备用金是企业为应对业务经营风险和应急情况而设立的一项资金。
备用金可以用于解决突发事件、重大损失或其他应急情况所需的资金支出。
该资金通常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形式存在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备用金的设立必须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同时也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备用金的设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备用金必须是基于合理的商业考虑而设立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够继续经营并解决突发的经济困难。
其次,备用金必须是可以独立支配和使用的,不能被用于其他用途,以保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另外,备用金必须经过公正、合法的决策程序,包括企业的董事会或经理层的批准,并得到审计部门的监督。
备用金的计量和认定也需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备用金的计量应基于成本原则,即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或以公允价值计量。
如果备用金用于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或其他具有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可按照市场价格确定。
备用金的公允价值应定期重新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备用金的使用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并经过合法程序和监管部门的审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备用金只能用于应对突发事件、重大损失或其他应急情况,不能用于营利性活动或其他非应急情况。
备用金的使用应及时记录在企业的会计记录中,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另外,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备用金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合法程序审批。
备用金的管理也需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备用金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备用金的使用必须经过上级审核,并遵循预决算管理的原则。
此外,备用金的流动必须经过现金凭证或其他合法的支付手段,确保备用金的使用记录真实可信。
总之,备用金作为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情况的一项资金,必须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设立、计量、使用和管理。
只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操作,才能确保备用金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规性。
出纳业务术语:备用金

出纳业务术语:备用金备用金什么是备用金?备用金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拨付给非独立核算的内部单位或工作人员备作差旅费、零星采购、零星开支等用的款项。
备用金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转借给他人或挪作他用。
预支备作差旅费、零星采购等用的备作金,一般按估计需用数额领取,支用后一次报销,多退少补。
前帐未清,不得继续预支。
对于零星开支用的备用金,可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即由指定的备用金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数额领取,支用后按规定手续报销,补足原定额。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单位,备用金领用部门支用备用金后,应根据各种费用凭证编制费用明细表,定期向财会部门报销,领回所支用的备用金。
对于预支的备用金,拨付时可记入“备用金”科目的借方;报销和收回余款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
在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单位,除拨付、增加或减少备用金定额时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外,日常支用报销补足定额时,都毋须通过该科目而将支用数直接记入有关成本类科目、费用类科目。
备用金的核定预算单位为办理日常零星开支,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备用金,一般不超过3——5天零星支付所需现金。
各预算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业务量、规模大小及零星开支情况提出备用金额度申请,支付中心依据预算单位的申请及具体业务情况审定备用金额度,并签订备用金管理责任书。
备用金的使用备用金主要用于小额零星报销费用支出,其使用范围为:除工资统发项目外的国家规定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其他确需支付现金的支出等。
用金的管理各预算单位领取的备用金应按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单位所发生的经济往来,除规定的范围可使用现金外,其他应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备用金管理包括借支管理和保管管理。
备用金借支管理1、企业各部门填制“备用金借款单”,一方面财务部门核定其零星开支便于管理;另一方面,凭此单据支给现金。
2、各部门零星备用金,一般不得超过规定数额,若遇特殊需要应由企业部门经理核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纳业务必须知道--备用金【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备用金(国际上也称暂定金额)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拨付给非独立核算的内部单位或工作人员备作差旅费、零星采购、零星开支等用的款项。
备用金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转借给他人或挪作他用。
预支备作差旅费、零星采购等用的备作金,一般按估计需用数额领取,支用后一次报销,多退少补。
前帐未清,不得继续预支。
对于零星开支用的备用金,可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即由指定的备用金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数额领取,支用后按规定手续报销,补足原定额。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单位,备用金领用部门支用备用金后,应根据各种费用凭证编制费用明细表,定期向财会部门报销,领回所支用的备用金。
对于预支的备用金,拨付时可记入“备用金”(或“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报销和收回余款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
在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单位,除拨付、增加或减少备用金定额时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外,日常支用报销补足定额时,都毋须通过该科目而将支用数直接记入有关成本类科目、费用类科目。
备用金的核定
预算单位为办理日常零星开支,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备用金,一般不超过3——5天零星支付所需现金。
各预算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业务量、规模大小及零星开支情况提出备用金额度申请,支付中心依据预算单位的申请及具体业务情况审定备用金额度,并签订备用金管理责任书。
备用金的使用
备用金主要用于小额零星报销费用支出,其使用范围为:除工资统发项目外的国家规定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其他确需支付现金的支出等。
备用金的管理
各预算单位领取的备用金应按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单位所发生的经济往来,除规定的范围可使用现金外,其他应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备用金管理包括借支管理和保管管理。
备用金借支管理
1、企业各部门填制“备用金借款单”,一方面财务部门核定其零星开支便于管理;另一方面,凭此单据支给现金。
2、各部门零星备用金,一般不得超过规定数额,若遇特殊需要应由企业部门经理核准。
3、各部门零星备用金借支应将取得的正式发票定期送到财务部门备用金管理人员(出纳员)手中,冲转借支款或补充备用金。
备用金保管
1、备用金收支应设置“备用金”账户,并编制“收、支日报表”送经理。
2、备用金定期根据取得的发票编制备用金支出一览表,及时反映备用金支出情况。
3、备用金账户应做到逐月结清。
4、出纳人员应妥善保管各种与备用金相关的各种票据。
备用金的管理不论采用何种办法,都应严格备用金的预借、使用和报销的手续制度。
定额备用金管理制度设计
1.设置批准制度
对哪些部门、哪些业务实施备用金管理,应建立一个规范的申请、批准制度。
2.定额管理制度
对批准使用备用金的部门,必须根据需要事先核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备用金定额。
3.日常管理责任制度
使用部门必须对备用金指定专人管理,并明确管理人员必须执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按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开支权限使用、接受财会部门的管理及定期报帐等各项责任制度。
4.清查盘点制度
财会部门必须对备用金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清查盘点,防止挪用或滥用,保证备用金的安全完整。
5.审查入帐制度
对备用金使用部门报销的所有票据,财会部门都要象对其他原始凭证一样,进行严格的审核后方能付款记帐。
未到期责任备用金
未到期责任备用金是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将保险责任尚未满期的,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提存出来所形成的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一次计算提取,提取的计算
方法有年平均估算法、季平均估算法和月平均估算法。
《保险法》规定,除人寿保险业务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当从当年自留保险费中提取;提取和结转的数额,应当相当于当年自留保费的50%,人寿保险业务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当按照有效的人寿保险单的全部净值提取。
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
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
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
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
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
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
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