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第5次考核答案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答案(最新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答案(最新版)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多项选择题中国早期功利主义的法律观导致的直接后果:( )。
A .法律工具论盛行 B .轻视法律 C .重义务,无权利 D .以刑为主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其中最能反映“仁”的基本精神的一种解释是“( )”A.爱人 B .忠怒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我国古代( ).A .第一部成文法 B .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 C .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 D .官方文件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下列主张中不属于沈家本的是( )A .平恕为审断之本 B .变法图强 C .会通中外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D.比附援引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变法“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主张。
A.谭嗣同B.梁启超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康有为《大同书》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A.设议院B.开国会C.去九界D.行立宪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拓跋宏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朱熹的“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思想体现在刑罚手段上为()。
A.主张恢复肉刑B.主张取消肉刑C.主张扩大赎刑D.主张取消赎刑本题答案:9、填空题春秋时期,()提出为政“宽猛”的主张。
本题答案:10、问答题王夫之“趋时更新”的变法主张表现在哪些方面?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即“隆礼”又重法lC.三国D.南北朝本题答案:16、单项选择题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主张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梁启超C.张之洞D.沈家本本题答案:17、多项选择题金世宗慎刑思想的内容包括()A.断案当以情求之,不以刑讯为然B.提高审判效率,勿使滞留C.确立君主最高权威D.强调宗室与外戚的区别E.根据犯罪具体情节,区别对待本题答案:18、多项选择题下列内容,哪些属于魏源的主张?()A.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B.师夷长技以制夷C.变古愈尽,便民愈甚D.民主议政,广开言路E.不拘一格降人才本题答案:19、单项选择题“五德终始”说源自哪个先秦思想流派?()A.名家B.阴阳家C.风水家D.道家本题答案:20、单项选择题张斐提出的“以例求其名”指()A.以判例定罪B.实行类推定罪C.实行罪刑法定D.实行罪刑相适应本题答案:21、单项选择题清代后期,认为“管子、荀子、文中子之书,皆以严刑为是”的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张之洞D.左宗棠本题答案:22、单项选择题中国古代的律学原从属于()A.医宗B.律宗C.法学D.儒学本题答案:23、多项选择题在晋代,标志律学已经成为独立学科的两部著作是()A.杜预《律表》B.张斐《律本》C.张斐《律表》D.杜预《律本》E.《泰始律》本题答案:24、多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法家代表人物的有()A、韩非B、慎到C、孟子D、庄子本题答案:25、单项选择题张之洞“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的前提是()A.西体中用B.不违反纲常名教C.全盘西化D.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本题答案:26、名词解释“法学盛衰说”本题答案:27、单项选择题春秋时期,子产所铸刑书本质上属于()A.自然法B.教会法C.成文法D.习惯法本题答案:28、问答题简述梁启超“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三权分立说本题答案:29、单项选择题元朝初年,在立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家是()A.耶律大石B.成吉思汗C.耶律楚材D.耶律阿保机本题答案:30、单项选择题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曾国藩提出的政纲是()A.严刑致安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C.国家以法制为先D.整顿中法,采用西法本题答案:31、问答题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题答案:32、单项选择题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最新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儒家学派是怎么回事? 本题答案: 2、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内容体现了以礼入法、礼法结合的特点?( )A.官当 B.八议 C.准五服治罪 D.重罪十条 E.亲属相容隐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在康有为看来,“人之犯罪致刑皆有其由”,这个“由”就是( )A.私 B.苦道 C.欲 D.大同 本题答案: 4、名词解释 海内为郡县,法定由一统 本题答案: 5、多项选择题 在王夫之的思想中,“三代久安长治”的主要法度包括( )A .封建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郡县C.井田D.肉刑E.君仁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其中最能反映“仁”的基本精神的一种解释是“()”A.爱人B.忠怒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天下为天下之天下”的主张出自()A.龚自珍B.林则徐C.曾国藩D.魏源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在康有为看来,《公羊春秋》的核心是()A.三世说B.伪经说C.改制说D.创教说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是()的主张。
A.孔子B.老子本题答案:10、问答题先秦儒家“为政以德”的德治论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在唐代,集中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理论的思想家是()A.韩愈B.白居易C.魏征D.柳宗元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洪仁为了做到中央和地方的“上下情通”,主张设立()A.参议院B.新闻馆C.御史D.地方驻中央办事处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若转入方和转出方均为异地卡,则异地交易手续费按异地转账存入和异地转账支出手续费标准()收取。
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法学专业《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法学专业《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AB2、ABCD3、D4、ABCD5、BC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1、刑、礼2、成文法3、商鞅4、先秦5、铸刑书6、管子7、墨子8、道法自然9、唐律疏议10、准五服以制罪11、德主刑辅12、五权宪法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以德配天”——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夏朝、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是君权神授说。
(1分)认为“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
(2分)该思想的提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意味着神权的动摇,而且从对立面的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及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1分)2、正名——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认为为政的首要任务是正名。
(2分)“名”是指周礼规定的人们的名分等级,即身份地位。
所谓正名就是要使人们的各种行为符合礼对每个地位各不相同的人的要求。
(2分)3、“三纲五常”——汉朝董仲舒提出,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和“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2分)它不仅是汉代社会立法、司法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还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核心。
(2分)4、“清初三大师”——指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
(2分)他们以民权和民本为依据,将理论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专制制度;他们的法律思想是我国最早的闪现着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光芒的启蒙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分)5、洋务派——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被镇压后,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的等为首的清廷内部一批掌握地方实权的封疆大吏们,出于富国强兵的目的,提出了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主张,史称洋务派。
(3分)其法律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变器不变道”,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分)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先秦儒家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主要局限于哪些范围?答:1)法律的产生:法律是由圣明君主制定的,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制定出好的法律。
电大年秋中国法律思想史考核册试题及答案和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 ) 。
A.德治思想B •人治思想C •礼治思想D •道治思想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 。
A.男女有别B •亲亲、尊尊C •嫡长继承D •兄友、弟恭3.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 。
A.兼相爱、交相利B •尚同、尚贤C.天志、明鬼D •远交、近攻4.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 。
A.严刑峻罚B .无为而治C .小国寡民D .君尊臣忠5.战国时期礼法结合的先行者是( ) 。
A.孟子B .庄子C.苟子D .申不害6.提出“定分止争”观点的是( ) 。
A.子产B .商鞅C .贾谊D .孟子7.韩非的变法观点是( ) 。
A.祖宗不足法B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C .法与时转则治D.礼、刑、道迭相为用8.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 ) 。
A.重农主义B .重商主义C .重工主义D .工商并重9.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 ) 。
A.孟子B .李斯C .陆贾D .吕不韦10.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A.战国B .汉代C .隋唐D .宋元11.《淮南子》融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但其主要思想是( )A.道家B .墨家C .农家D .兵家12.刘颂重法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 。
A.恢复肉刑B .“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C•法令画一,执法必严D.“刑九赏一”1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A.嵇康B .王弼C .郭象D .杜预14.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A.天道B •礼C •经义D.人情15.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 。
A.《法经》B .《九章律》C .《唐律疏议》D .《大元通制》16.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A.理B .禾I」C .势D .力17.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 )A.主张恢复肉邢B .主张取消肉刑C .主张扩大赎刑D.主张取消赎刑18.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 ) 。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三纲五常”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重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的是( )A.管仲 B.孔子 C.姜尚 D.周公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康有为所著《( )》,把西汉末年刘歆的著作及《左传》等古文经典视为“佐莽篡汉”的伪经。
A .大同书 B .新学伪经考 本题答案: 5、多项选择题 下列思想家中,提倡“法治”,主张严刑的l10、单项选择题 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A.禹刑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吕刑C.汤刑D.五刑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A.邓析B.公孙侨C.申不害D.管仲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最好的制度是()。
A.行政B.监察C.考试D.司法本题答案:13、问答题简述孔子的礼治论思想。
本题答案:14、单项选择题提出“悬法学为上科”l本题答案:18、单项选择题“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若手足,司法者譬若耳目”的说法直接体现的法律顾问思想是()A.君主立宪B.民主政治C.三权分立D.变法维新本题答案:19、多项选择题朱熹以“存天礼、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主张()。
A.因事制宜B.德礼丐刑,相为终始C.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本题答案:20、单项选择题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主张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梁启超C.张之洞D.沈家本本题答案:21、填空题《礼记》记载:“殷人尊神,()”。
《中国法律思想史》五次形成性考核【答案】

【特别说明:所有正确答案请认准“参考答案”四个字!】 (其余的答案均为学生作答,不用看!!!)(思想史网上考核答案,自己照着做,但不要在群里乱说,不能做的全对,否则成绩无效,八九十分就可以了,有不明白的给班长打电话!)2014年秋季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形成性考核1第一大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
A. 吕刑B. 禹刑C. 汤刑D. 五刑参考答案:C2.西周初年,与宗法制紧密结合的是( )。
A. 侯国制B. 郡县制C. 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参考答案:D3.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
A. 性恶论B. 双性论C. 性善论D. 无性论参考答案:A4.以德配天"说是( )提出的思想。
A. 周公B. 孔子C. 孟子D. 商鞅参考答案:A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 )的观点。
A. 管仲B. 韩非C. 孔子D. 子产参考答案:A6.子产铸刑书的重大意义在于()。
A. 贵贱不愆B. 改革土地制度C. 公布成文法D. 规范礼治参考答案:C7.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A. 专家治国B. 法律治国C. 贤人治国D. 民人治国参考答案:C8.在商朝的宗教迷信中,主宰一切的至上神是( )。
A. 玄鸟B. 黄帝C. 祖先D. 上帝参考答案:D9.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周公B. 董仲舒C. 孟子D. 孔子参考答案:D10.墨家"天志"法律观的核心是( )。
A. 非攻B. 兼爱C. 尚同D. 尚贤参考答案:B第二大题!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子产提出的"国之大节"是指( )。
A. 听其政B. 畏君之威C. 养其亲D. 事其长E. 尊其贵参考答案:A B C D E2.周公"慎罚"说的主要内容有( )。
省考资料法律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省考资料法律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省考资料法律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省考资料法律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A.德治思想• B.礼治思想• C.法治思想• D.自然法思想2、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A.孔子• B.子产• C.邓析•D.管仲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A.贤人治国• B.民人治国• C.专家治国• D.法律治国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 A.孔子• B.管子• C.孟子• D.子产5、“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 A.《墨子•兼爱中》• B.《荀子•富国》• C.《孟子•尽心上》• D.《商君书•定分》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 A.庄子• B.老子•C.孟子•D.荀子7、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B.“皆有法式” •C.“一同天下之义” •D.“不务德而务法”8、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A.仲长统• B.刘颂• C.白居易• D.朱熹9、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A.魏征• B.韩愈• C.柳宗元• D.白居易1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A.魏征• B.房玄龄• C.长孙无忌• D.刘文静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 A.北魏• B.辽• C.唐• D.金12、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 A.其用则合,其本则异•B.其本则合,其用则异•C.完全不同•D.完全相同13、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A.南宋•B.北宋•C.元•D.明14、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15、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 B.王夫之• C.黄宗羲• D.梁启超16、明代提出“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历史人物是(•A.完颜雍• B.朱棣• C.朱元璋• D.张居正17、在丘濬看来,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 A.惟齐非齐• B.哀矜忽喜• C.明刑弼教• D.杀无赦18、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A.清朝统治者以“妖法”桎梏人民• B.当时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C.“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 D.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19、认为设置法律在于“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清末思想家是()•A.左宗棠•B.张之洞•C.曾国藩•D.曾国荃20、曾国藩认为“修、齐、治、平”的结合点是()• A.大一统•B.严刑重法•C.天下一家•D.一秉于礼2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玄学思想• D.道家思想22、王弼与嵇康法哲学观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主张“依法治国” • B.是否主张反对礼教• C.是否认为“名教出于自然” • D.是否持玄学的法哲学观23、从理论上提出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思想家是()• A.杜预• B.张斐• C.鲍敬言• D.刘颂24、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25、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人君治理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A.施仁政• B.重刑罚• C.教化• D.无为26、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A.董仲舒新儒学• B.韩愈道统学说• C.佛教学说• D.程朱理学27、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A.王安石• B.范仲淹• C.富弼• D.张方平28、北宋中期倡导依法办事,凡“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思想家是()••••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司马光29、金朝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 A.阿骨打• B.金章宗• C.完颜雍• D.忽必烈30、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A.青册文书• B.大札撒• C.《便宜一十八事》• D.《陈时务十策》31、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A.丘濬• B.海瑞• C.张居正• D.刘伯温32、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唐甄33、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章太炎•C.梁启超•D.沈家本34、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A.自由• B.平等• C.博爱• D.民主35、“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 A.黄宗羲•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36、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B.《礼记》•C.《大同书》•D.《春秋董氏学》37、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38、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一秉于礼• B.更法改图• C.革故鼎新• D.趋时更新39、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建国方略》• D.《资政新篇》40、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龚自珍• D.魏源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出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A.法条• B.法义• C.法数• D.类• E.式2、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 A.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 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C.礼法结合,阳德阴刑• D.严刑峻法,深督轻罪• E.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E.唐甄4、康有为倡导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A.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B.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C.设议院开国会• D.制定宪法• E.实行三权分立5、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中的“五权”包括()• A.立法权• B.司法权• C.考试权• D.纠察权• E.教育权6、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有()•A.老子• B.鲍敬言• C.庄子• D.王弼• E.贾谊7、在先秦思想家中,极力主张以礼治国的有()•A.周公•B.管仲• C.孔子• D.孟子• E.荀子8、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 A.无法• B.郡县不行• C.任法和任人背离• D.执法宽严不当• E.井田被废9、近代中国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A.曾国藩)•••• B.谭嗣同 C.章太炎 D.张之洞 E.沈家本10、孙中山先生新民权主义的新内容集中体现为()•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B.主张“直接民权” • C.恢复关税自主权• D.实行耕者有其田• E.强调“主权在民”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以德配天2、“三不足”理论3、权能分治4、《仁学》5、民贵君轻6、理直刑正7、法令滋彰,盗贼多有8、春秋决狱9、明分使群第四大题:简答题1、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卷.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多项选择题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际内容包括(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了解西方国家的基本情况 C 、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接受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管仲立法思想的明显特征表现为( )A.重农主义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重商抑农 本题答案: 3、填空题 周公为了使西周的统治合法化,提出了( )学说。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读通鉴论》、《读四书大全说》是启蒙思想家( )的重要著作。
A .王夫之 B .唐甄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黄宗羲国家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A.私利说B.功利说C.公利说D.托古说本题答案:6、名词解释“清初三大师”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东汉时,以()注汉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叔权宣、郭令卿、马融、郑玄等十八家。
A.经义B.法理本题答案:8、填空题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
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在梁启超的观点中,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部分不同D.部分相同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首要反对的是()A.满族人B.帝国主义C.封建主义D.清政府本题答案:11、问答题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本题答案:12、填空题商代,商王专设了“卜”、“巫”、“祝”,其主要任务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总分20.00)1.韩愈的圣人"制刑"的法律观的依据是()。
(2.00分)A. 性三品说B. "阳德阴刑"说C. "君权神授"说D. "名教出于自然"说2.魏晋玄学门派中,竭力论证"名教"即"自然"的思想家是()。
(2.00分)A. 阮籍B. 何晏C. 王弼D. 郭象3.下列符合西周“尊尊”原则的行为是()。
(2.00分)A. 弟恭B. 子孝C. 父慈D. 臣忠4.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
(2.00分)A. 政治组织原则B. 普遍行为准则C. 宗教祭奠仪式D. 国家根本大法5.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思想本质是()。
(2.00分)A. 君主立宪B. 君权神授C. 天下一统D. 天道循环6.黄宗羲认为()是造成天下混乱、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2.00分)A. 君主制度B. 礼制C. 分封制D. 民主共和制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
(2.00分)A. 《荀子》B. 《老子》C. 《孟子》D. 《论语》8.下列说法,与“明德慎罚”原则不相吻合的是()。
(2.00分)A.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B.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C. 彼裕我民,无远用戾D. 奸宄杀人,历人宥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
(2.00分)A. 法B. 无为C. 自然D. 道10."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是()的观点。
(2.00分)A. 屈原B. 韩愈C. 柳宗元D. 白居易1.子产提出的"国之大节"是指()。
(3.00分)A. 听其政B. 事其长C. 养其亲D. 尊其贵E. 畏君之威2.下列哪些法律思想是贾谊所主张的()。
(3.00分)A. 刑无等级B. 主张削藩,维护中央集权C. 立经陈纪,刑不上大夫D. 以秦为鉴,"以民为本"3.主张按照时代需要立法,反对祖宗之法不可变革的思想家有()。
(3.00分)A. 王安石B. 张居正C. 司马光D. 苏东坡4.荀子提出的人治思想包括()。
(3.00分)A. 法是人制定的B. 有治人,无治法C. 当法律不能适应实际情况时,要靠人的灵活运用和当机立断D.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5.在魏源看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夷之长技"是指()。
(3.00分)A. 战舰B. 火器C. 学校教育D. 养兵、练兵之法6.下列各项主张符合王安石法律思想的有()。
(3.00分)"A.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B. 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C. "有司议罪,惟当守法D. 主张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7.法家认为法的作用有()。
(3.00分)A. 定分止争B. 禁恶止乱C. 明使分群D. 齐之以礼8.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3.00分)A. 尊尊B. 亲亲C. 男女有别D. 长长9.洪仁玕强调法制制定后,必须严格执行。
要"执法严"必须做到()。
(3.00分)A. 奉行天法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B. 严刑峻罚,轻罪重罚C. 严明赏罚,有功必赏,有罪必罚D. 国家官吏以身作则,遵守法纪10.商鞅认为使法令保持统一的方法是()。
(3.00分)A. 统一赏罚B. 统一教育的内容,取缔一切不合法令,不利农战的思想和言论C. 统一刑罚的标准D. 只赏赐那些有功农战和告奸的人1.魏源提出"__________"的变法思想。
(2.00分)答:师夷长技以制夷2.黄宗羲对封建君主及其"___________"提出了批判。
(2.00分)答:一家之法3.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将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实践的第一人是__________。
董仲舒(2.00分)答:4.金世宗大力整饬吏治,其选录官吏的具体办法有三:一是____,二是令监察官员和各级官吏举荐,三是吏部考核业绩,以决升贬。
(2.00分)考试答:5."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是维新派人物____提出的口号。
谭嗣同(2.00分)答:墨家的"巨子"和"墨者"大多是_____。
(2.00分)下层的劳动者答:7."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家____法律思想的核心。
(2.00分)答:朱熹8.秦朝推行法治的主要表现"___________"。
事皆决于法(2.00分)答:9.张之洞认为,"_______为中国神圣相传之圣教,礼政之原本"。
三纲(2.00分)答:10.在____方针的指导下,李世民统治集团在法律思想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2.00分)答:安人宁国4.1曾国藩极力鼓吹维护封建纲常名教的礼治。
强调"三纲之道"是"地维能赖以立,天柱所赖以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把礼治看作是当时的治世良方,曾国藩顽固地维护纲常名教,从法律思想的角度来说,就是坚持固有的封建主义法律的根本原则和思想基础。
这是他的法律思想的基础观点。
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曾国藩提出了所谓"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反动纲常。
所谓"以礼自治",就是用"礼"来呼吁他的反革命同伙,加强统治阶级内部的反革命团结,同心协力地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所谓"以礼治人",就是用"礼"来"辟异端",正纲纪,强迫人民接受礼的统治。
4.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
“礼不下庶人”主要指礼所赋予各级贵族的世袭特权,平民和奴隶一律不是享受。
平民和奴隶毫无权利,却必须承担礼所加给的各种义务。
特别是奴隶,只是权利的客体,可以由奴隶主贵族任意宰割。
周孝王时的《曶鼎铭》记载,五个奴隶的价格仅值“匹马束丝”。
“刑不上大夫”主要指刑罚的锋芒不是针对大夫以上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劳动人民的。
这种礼、刑的分野,充分说明西周实行的是一种公开不平等的特权法,即奴隶主享有特权的奴隶制法。
西周的“等级划分”首先就表现在剥削者和劳动人民两大贵贱等级的区别上,并被固定下来,绝对不许逾越:贵者恒贵,贱者恒贱,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
在贵族内部也因等级不同而待遇各异。
所以在西周的“礼治”下,等级非常森严,“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4.3一、建立封建法制以取代落后的习惯法耶律楚材对元初封建法制建设做出了贡献(一)定朝仪,明君臣上下之分随着朝仪的建立,耶律楚材还建议制定其他法律制度。
统一全国的符印。
其次是实行军政分治。
再次,“布递传,明驿券”,统一驿站制度。
为统一全国的政事,耶律楚材起草了《便宜一十八事》,经朝廷批准,以成文法的形式,“颁行天下”成了当时的临时法典。
(二)开文治,任用汉族儒臣耶律楚材认为:“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治国不能“偏任武夫”在他的建议下,开始采用汉儒和金朝官员。
耶律楚材不仅主张以儒臣治国,而且还十分重视对文官的培养和选拔。
(三)统一司法,禁止滥杀“九州成一统,刑赏归朝权。
”在耶律楚材看来,国家的统一和司法的统一是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
他还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二、因地制宜,建立封建赋税制度耶律楚材坚持以封建经济、赋税制度取代落后的剥削方式。
为了巩固封建国家的赋税制度,扩大征税范围,耶律楚材主张加强户籍管理。
并向贵族课税。
耶律楚材为元朝初步奠定了统一的封建性的赋税制度。
三、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耶律楚材敢于坚持封建司法原则,不顾个人得失。
他执法秉公,表现为不私亲属;执法不计私仇;不怕得罪权势之家,“事有不便于民者辄止之”,更不受贿赂,甚至还敢于批评君主独断任情的行为。
5.1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对于宪法的创建,是孙中山的重要思想,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和考试权,各自运作并相互监督制衡的政治体制。
5.2这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荀子提出的思想命题。
这不但是对西周礼的修正,也是对孔子礼治思想的发展。
隆礼治法就是礼、法并重。
在治理国家中,两者都不可缺少。
而且荀子将礼的原则法律化,使之有法的性质。
隆礼重法对秦汉以后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3是法家提出的口号,并作为法家法律思想的核心。
他们主张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为法,以法作为治国和统一天下的主要方法,即所谓以法治国、垂法而治、或缘法而治,简为“法治”。
5.4这是黄宗羲对维护君主利益的法律的一种称呼。
他认为这是没有“一毫为天下之心”的法律。
将天下的利益尽归君主,势必引起天下之乱,违背了立法的本旨,是“非法之法”。
黄宗羲的“一家之法”是针对整个封建制度而提出的,是对整个封建法制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