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

合集下载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1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做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1.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2.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3. 方法步骤:(1)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实验;(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多次。

4. 实施计划:实验过程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2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被列为生物课程内容标准十大主题之首。

在实验课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中寻找有探究应用价值的课题。

本节课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就是以生活常识的探索来引入,使实验教学贴近生活,服务社会,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施―表达交流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增强生态责任感。

一.探究过程(一)课前准备:各小组学生收集有关鼠妇知识的资料,增加对鼠妇的感性认识,观察、寻找教学楼周围鼠妇活动的地点,并捕捉10―16只鼠妇。

(二)提出探究问题:各小组同学从捕捉鼠妇过程中已经了解到鼠妇喜欢生活在花盆、石头、枯枝落叶等下面的阴暗环境,拿开遮盖物时,鼠妇四处乱窜,马上就跑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自然想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

进而提出探究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三)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四)设计并实施试验:学生分组讨论,团结合作,共同设计试验方案。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验: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一、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二、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
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十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五: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六:表达和交流。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发现问题:经常在花盆下、湿土中等阴暗的地方看到鼠妇,见到光它就会立刻爬走。

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三、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四、制定计划:材料用具:秒表、纸盒子、10只鼠妇、相机、记录表、笔。

1.先抓10只鼠妇(潮湿虫)。

2.准备一只长形的纸盒子,将盖子剪掉一半,创造一个明亮和阴暗的对比环境。

3.将10只鼠妇同时放在明亮与阴暗交界的地方,先把他们圈住,同时开始实验。

4.观察并记录(用相机拍照和在表记录中记录)鼠妇在第2至11分钟时鼠妇向两边运动的情况。

五、实验过程:—第一次实验时间明亮(只)阴暗(只)实验中的拍照记录2m373m3#74m285m2827m198m1919%9m10m01011m010;第二次实验时间明亮(只)阴暗(只)试验中的拍照记录2m374m285m2819~6m7m0108m010! 9m01010m0109第三次实验时间明亮(只)阴暗(只)试验中的拍照记录2m2819》3m4m285m19》6m0107m19109m01010m01011m(10实验完毕计算平均数量(四舍五入到个位)时间2m3m4m5m6m7m?9m10m11m8m91010阴暗第一次:778889~910109第二次:71088910#10101010第三次:8989109-10101010平均数:798899'10100明亮第一次:332221、1001第二次:302210`第三次:2121010000平均数:3122110000六、实验分析:在实验中我发现第一次实验时鼠妇在第2分钟时明亮处就只有三只,阴暗处有七只。

随后慢慢地明亮处鼠妇越来越少,阴暗处鼠妇越来越多,直到9分钟后10只鼠妇全部爬到了阴暗处。

第二次实验虽然两边鼠妇的数量有波动,但是大多数鼠妇都在6分钟后待在阴暗处不往明亮处跑了。

第三次实验鼠妇在第一分钟就有8只爬到阴暗处了,第三分钟已经有9只在阴暗处了,与干燥明亮处数量呈明显对比,5分钟以后10只都到阴暗处了。

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3.能够对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作出假设,实验中能认真观察,仔细记录,能与小组其他成员很好的合作。

教学重、难点:1.通过探究明白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后设计对照实验。

课前准备:每小组准备10只左右鼠妇,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

教学过程:引入探究实验: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我们农村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会爬走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今天通过这个探究实验,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

先来了解一下探究的步骤:(一共有六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作出假设的理由: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

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3.制定计划: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在纸盒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1.全班分成6到8个小组进行实验。

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统计5次时,小组成员可调换分工。

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你可以参照下表记录实验数据,这样不容易混淆,一目了然。

5.得出结论: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得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只在花盆或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可以找到鼠妇了。

初中生物七上实验课教案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初中生物七上实验课教案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并学会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
一、导入
提问:哪些同学找到了鼠妇?同学们都是在哪些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为什么会死亡呢?捉鼠妇时遇到哪些困难?鼠妇为什么会跑呢?鼠妇怕什么今天以光为例探究环境对鼠妇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预期目的:学生通过亲手捉鼠妇的过程切身体会鼠妇的生活环境。认识到鼠妇的生活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②不能,要有对比。还要设置一个无光组
有光组和无光组除了光这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完全相同。
③鼠妇数量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但也不能太多,统计会比较困难。
用1只鼠妇存在偶然因素,所以不行。
④不够,应该多做几次,实验数据更接近真实情况。
⑤时间太短,鼠妇尚未稳定下来,可以1分钟观察一次,观察10分钟左右。
通过制定计划中遇到的问题明确探究实验的几个要素
①对照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
②单一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有且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4、实施计划
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要随时做好实验记录。按照制定的计划来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填写书16页的表格
5、得出结论
选取最后一分钟的结果,分别统计黑暗处和光亮处鼠妇的数量。
6、表达交流
同学的交流相当于重复实验。各组交流实验结果,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讲解法、实验探究
授课时间
9.10-9.12
课时
1
实验器材
湿土、铁盘、玻璃板、纸板、鼠妇、
小结:
进一步探究
启发学生:鼠妇的生活还会受到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畅所欲言:温度、水分……
课后自己选取一个因素制定探究计划并完成探究过程。
重点
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第一个一级主题。

要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能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本节课从理解科学探究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2)能设计“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实践用实验法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计实验明白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方法;通过实验中组内同学的分工协作,培养个人的合作和协作意识;通过联系实际,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能够说出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探究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过程。

设计理念在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教师要以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为学生实验、探究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凸显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与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和有责任感的人,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因此,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要让学生尝试体验,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写实验报告,应该写有为什么探究,过程怎样,探究的结果如何(包括数据的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等)。

还要告诉学生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实事求是,不要惧怕失败。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光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2. 通过观察,了解光对鼠妇生命活动的影响。

3.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2. 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合理推理。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用具:鼠妇、活性炭、玻璃制助手、灯泡、黄色滤光片、圆珠笔水彩笔、细胞计数板等。

2. 实验环境:实验室。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介绍“光”的概念,以及说明光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引出本次探究的主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 实验探究
(1)实验一:探究夜间光照对鼠妇行为活动的影响
1. 将鼠妇放入实验箱内,观察其行为活动。

2. 开启灯泡照明,观察其行为活动。

4.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夜间是否需要光照。

1. 将鼠妇放入玻璃制助手内。

2. 分别在玻璃制助手内放入白光、黄光和红光三种颜色的滤光片,观察鼠妇对不同颜色的光的反应。

1. 给鼠妇描绘一个正方形,使其形状大小符合鼠妇的视觉印象。

2. 在正方形内部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彩笔,观察鼠妇的视觉敏感度。

3.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 讨论总结
在实验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从中总结出光对鼠妇生命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
1. 本教学设计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光对鼠妇生命活动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然而,在实验中,如何把握实验参数,如何发现实验结果,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
环 境
明 亮 阴 暗
2
3
4
5
6
7
8
9
10
11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2 4 3 2 4 2 3 1 1 2
8
6
7
8
6
8
7
9
9
8
动物园动物集体吃西瓜解暑 鸟儿吃 不到瓜就绝食


• •
• •
【龙虎网讯】记者昨日从红山动物园获悉,连日来因为天气炎热,动物 吃西瓜也吃上了瘾,除了老虎和两栖类动物,鸟类、河马、猴子等绝大部分 动物都吃起了西瓜,现在动物每天要吃掉1000斤左右的西瓜。 熊猫“青 青”吹空调 在熊猫馆,“国宝”青青可能因为不适应高温的缘故,看上去有点委靡 不振,耷拉着脑袋在那儿打盹。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前两天他们一直用风 扇和冰块给“青青”降温,但效果不是很好,“青青”出现了食欲不振、烦 躁等症状。昨天他们赶紧给它装上了2P的空调,但因为“青青”在陕西秦岭 时从来没享受过空调,对空调肯定不适应,所以气温不到35℃以上,一般不 会开空调。 大象陆麦日吃百斤西瓜 对于比较敏感的动物,如环尾狐猴、小熊猫,它们的屋子里也装备了空 调;对于大象这样体积庞大、散热较难的动物,工作人员每天要为它们冲十 几次澡,还要加大水果供应量;对于热带鸟类,则保持笼子里的湿度。在大 象馆,17岁的亚洲象陆麦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西瓜,它将鼻子高高地翘起,仰 着头,张大嘴巴,饲养员将切好的西瓜一块一块送到它的嘴中,不一会儿工 夫一个瓜就吃掉了。据介绍,陆麦一天要吃掉一两百斤西瓜。 鸟类吃不到西瓜要绝食 “今年动物园出现了怪事,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爱上了西瓜”,三只河马 见天热泡在水里不肯出来,只有喂西瓜时才爬上岸。大熊猫、猴子、猩猩等 吃西瓜不足为奇,但鹦鹉、仙鹤、红腹锦鸡、白鹇等也吃起了西瓜,不给吃 还“绝食”就有点稀奇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每一个步骤,可以根据实例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鼠妇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围绕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控制变量和合理地设置对照实验。

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湿度、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但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探究实验,要注意控制探究的条件。

表达和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设计对照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

3、情感目标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形成爱护实验。

三、教学方法
探究性实验法、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动物的情感。

学法指导: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尝试探究,所以应注意对学生探究步骤的掌握,使学生明确必须设置对照,并且只能有一个变量。

四、教具准备:
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师:各小组同学都收集了很多的鼠妇,大家是在哪里找到这么多鼠妇的?
生:花盆下……
师:你了解鼠妇吗?你想探究关于鼠妇的什么问题?
生:……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怕光,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生:提出问题:……
师:那么下一步请作出假设。

(注意: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根据生
活经验得出的。

也并不是所有的探究要做出假设)。

生:作出的假设是..........
师:作出假设的依据是?
生:……
师: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先思考几个问题
1、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光引起的?装置为什么一边遮光?
注意: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

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所以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________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________两种环境的对照。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可以吗?
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只分析一组的数据能得出结论吗?
同学们在思考问题之后再来设计实验方案
师:你的假设是否正确呢?要检验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师:请同学们看书15~16页,看一下书上是如何设计的,大家有哪些补充?生:阅读,讨论。

提出补充意见。

在装置中放些潮湿的土则会更好。

鼠妇要从中间放入。

师:作为科学探究,必须进行周密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生:设计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
实验装置:
方法步骤:(按书上的计划)
师:由于是第一次探究实验,我们各小组就按书上的计划来进行,在实验中请仔细观察,实事求是,认真记录下面就开始你们的科学实验吧!
生:实施计划。

各组开始分工,并拿出自带物品,整理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表格收集实验数据。

环境2


3


4


5


6


7


8


9


10









实验结果:
师: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什么?与前面作出的假设是否一致?你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生: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
师:现在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第10次的实验数据,并计算全班的平均值,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这个结论与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师:根据实验过程,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生:
师:请各小组进行交流,吸取经验。

生:表达和交流:总结和反思探究过程
六:板书设计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