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雨灾调研报告

雨灾调研报告

雨灾调研报告雨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近期,某地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雨灾,给当地的居民和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雨灾的具体情况,我所属的调研团队前往该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雨灾发生的原因、影响程度以及应对措施,为今后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应对提供有益的参考。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对当地气象数据的分析,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以及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二、雨灾的原因根据调研和分析,雨灾的主要原因是一场持续性的暴雨。

气象数据显示,该地近期降雨量异常偏大,超过了历史同期的平均降雨量。

这场持续性的暴雨导致了河流水位上涨,进而引发了洪水灾害。

此外,该地的排水系统建设和维护不完善,也加剧了雨灾的程度。

三、雨灾的影响程度3.1 居民生活调研中发现,雨灾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

部分居民因房屋被水淹而被迫疏散,出行受限,生活物资供应不足。

洪水还导致了一些基础设施的损坏,进一步加剧了居民的困境。

3.2 经济损失雨灾对当地经济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洪水使得农田被淹,农作物损失严重,农民的收入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洪水还导致了交通中断和工厂停产,对工业产值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四、应对措施4.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针对雨灾的发生,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预警可以提前通知居民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2 建设健全排水系统改善排水系统是减轻雨灾影响的关键措施之一。

应优化排水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加大排水设施的建设力度,确保在暴雨天气条件下,排水设施能够顺利运行。

4.3 增加社区救援力量社区救援力量的建设对于应对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应建立健全社区救援队伍,提供持续的培训和装备支持,能够在灾害发生时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

4.4 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及时和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对于灾害应对至关重要。

应加强应急物资的集中储备和分配,保证在灾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五、总结与建议经初步调研分析,本次雨灾的发生与暴雨持续性和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因素密切相关。

历史洪水调查报告docx

历史洪水调查报告docx

引言概述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洪水灾害,科学家和专家们对历史洪水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

本文是《历史洪水调查报告(二)》的内容,旨在提供详细且专业的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洪水灾害。

正文内容一、洪水的定义和形成机制1.洪水的定义和分类2.洪水的形成机制:降雨、融雪、暴雨等气象因素的作用二、历史洪水的研究方法1.洪水记载的收集和整理2.遗址和树木的年轮分析3.湖泊和沉积物的采样和分析4.渔民和农民的口述历史三、历史洪水的影响和破坏1.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损失2.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3.农田和农作物的受灾情况4.洪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洪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四、历史洪水的预测和防灾减灾措施1.气象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发展2.河流和水库的管理与调控3.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和改善4.农田和农作物的洪水防灾措施5.民众的教育和应急预案五、历史洪水调查的重要性和局限性1.为灾害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3.局限性:受历史记载和数据可靠性的限制总结历史洪水的调查和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收集和整理洪水的历史记载、分析古代建筑物和树木的年轮、采样和分析湖泊和沉积物等方式,我们可以获得洪水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影响等信息。

了解洪水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可以为灾害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气象预警系统、水文调控、城市防洪设施建设等措施来预测和减轻洪水的影响。

历史洪水调查也存在局限性,主要受限于历史记载和数据的可靠性。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方法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洪水灾害。

四川洪水调查报告总结

四川洪水调查报告总结

四川洪水调查报告总结四川洪水调查报告总结本次调查报告对四川洪水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一、洪水形成原因1.气象条件恶劣:大范围暴雨、持续降雨导致河流水位迅速上涨。

2.地质条件脆弱:四川地处山区,土壤多为黏土和砂岩,易被雨水冲刷。

3.大面积退耕还林: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大量农田被退耕还林,使得洪水没有足够的农田来吸收水分,导致水流无法迅速排除,形成洪水。

4.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水库建设不合理,蓄水和泄洪缺乏协调,导致水库水位上涨或突然释放水量过大,加剧洪水灾害。

二、洪水造成的损失1.人员伤亡:洪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失踪,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2.房屋倒塌:洪水冲毁了大量房屋,导致民众无家可归。

3.农田和农作物受灾:洪水淹没了大面积农田,破坏了农作物,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基础设施受损:洪水冲毁了道路、桥梁和电力设施,造成交通中断、通讯中断和电力中断,给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洪水应对措施1.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通过预警和提前撤离减少人员伤亡。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合理规划水库建设,加强水库的蓄水和泄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风险。

3.加强防洪标准和措施:在低洼地区加固河堤,修建防洪墙,设置排水系统,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4.加强抢险救灾能力:提高抗灾能力,完善抢险救灾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组织和协调,提高抢险救灾效率。

综上所述,四川洪水引起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只有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对能力,才能尽量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安全和生活。

洪水调查报告

洪水调查报告

洪水调查报告洪水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洪水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洪水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洪水的成因和应对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洪水的成因洪水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1. 自然因素(1)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降雨量的增加和降雨强度的增大,进而引发了洪水的发生。

(2)地质构造:地球板块运动、地壳变动等地质构造活动会导致河流河床改变,增加了洪水的概率。

(3)降雨模式:降雨的分布和频率不均匀,暴雨和集中降雨是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人为因素(1)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土地的水泥化,减少了地表的渗透能力,使得降雨无法迅速排水,从而增加了洪水的风险。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开发河岸带、湿地和山区等易受洪水影响的区域,使得洪水的危害程度进一步加剧。

(3)水资源管理不善:水库的过度蓄水、排泄不当等问题,会导致洪水的发生和扩大。

三、洪水的影响洪水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 经济影响(1)农业受灾:洪水对农田的淹没和农作物的破坏,导致农业产量下降,农民收入减少。

(2)基础设施损毁:洪水会冲毁桥梁、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给交通运输和通信带来严重困难。

(3)工业生产中断:洪水会导致工厂停工、设备损坏,造成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

2. 生态环境影响(1)生物多样性丧失:洪水会冲毁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灭绝。

(2)水质污染:洪水会带来大量的污水和废弃物,污染水源,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土壤侵蚀:洪水冲刷土壤,导致土壤侵蚀加剧,使得农田变得贫瘠,影响农业生产。

四、洪水的应对措施针对洪水的威胁,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预防、减灾和恢复三个方面。

1. 预防措施(1)加强气象监测:通过提升气象监测能力,及时预警降雨情况,为洪水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洪水研究报告

洪水研究报告

洪水研究报告洪水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洪水的成因、预测和防治措施对于保护生命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1.分析洪水的成因和形成机制,了解洪水发生的条件和过程。

2.研究洪水的预测方法和技术,提高对洪水的预警能力。

3.探讨洪水的防治措施,减少洪水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1.收集和整理历史洪水事件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其成因和发生规律。

2.运用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等科学方法,研究洪水形成的地质、气候和水文环境。

3.利用数学统计和模型模拟方法,预测洪水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4.通过实地调查和工程建设,探讨洪水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方法。

四、研究内容1.洪水成因:分析降雨量、地形地貌等因素对洪水形成的影响。

2.洪水预测:研究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的关联,建立洪水预测模型。

3.洪水防治:研究流域规划、河道整治、防洪水库等工程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洪水管理:探讨政府管理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洪水防治中的角色和责任。

五、研究意义1.为政府制定洪水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提高洪水预警和应急响应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3.为洪水防治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4.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六、研究结论1.洪水的成因复杂多样,既与气候、地形地貌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2.洪水的预测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和改进,提高了预测准确性。

3.洪水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工程、法律法规和教育宣传等手段,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

七、研究建议1.加强国内外洪水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防治能力。

2.加强洪水数据的收集和共享,提高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注重洪水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的预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4.加大洪水防治工程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提高灾害防治的整体能力。

总之,洪水研究对于防止洪水灾害、保护人类生命财产以及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

洪涝灾害调查报告

洪涝灾害调查报告

洪涝灾害调查报告范文(通用3篇)洪涝灾害调查报告1由于受14号台风影响,我县从8月13日到15日连降大到暴雨,发生特大洪水,对此,我们认真准备、科学调度、全力抢险,现将雨情、水情、灾情及抢险行动情况汇报如下:一、雨情8月13日18时至8月15日8时,全县平均降雨231.6毫米,最大降雨点县城城区,降雨367.9毫米。

此次降雨的特点:一是强度大。

全县24小时平均降雨超过200毫米,其中,鲇鱼山站14日下午2点到4点两小时降雨77毫米。

二是持续时间长。

自13日18时开始到15日上午,长时间降大到暴雨,中间没有间歇。

三是洪水来势猛。

暴雨时,山洪暴发,平地起水,短时间内汇聚入陶家河、东叉河、东沙河等几条支流,洪水漫溢,致使城关等多处一片汪洋。

二、汛情截至8月15日上午8点,鲇鱼山水库已达水位107.51米(汛限水位106米),库容5.34亿立方;铁佛寺水库已达水位106.2米(汛限水位104米),库容2830立方;大石桥水库已达水位123.44米(汛限水位122.3米),库容1013万立方。

三座大中型水库均超出汛限水位1米以上。

全县124座小型水库全部接近或超出汛限水位,开闸放水或从溢洪道溢水。

境内的河流、塘、堰及渠道高水位、满负荷运行。

三、灾情由于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致使受灾面积广,损失惨重。

灾情概括起来呈以下特点:一是受灾面大。

此次受灾涉及全县22个乡镇,其中重灾有武桥、河凤桥、城关镇、鲇鱼山、李集、余集、吴河、上石桥等8个乡镇,受灾人口23万,受灾行业涉及农、林、牧、渔、水利、工交运输、城镇、电力、通讯等行业。

二是受灾点多。

北部乡镇形成严重内涝。

河凤桥楠杆桥村的寨围孜组、山坎组,武桥乡白蛇堰村,李集乡卜店村,丰集乡青山村,被洪水围困群众1000余人,淹倒房屋700多间。

城区5平方公里严重积水,多处交通、供电通讯中断。

城关水果批发市尝大别山商场被洪水淹没近1米,受灾工商户3000多户,居民家中进水5000多户,大批家电因遭水淹而损坏,累计损失1000多万元。

乡村雨后灾情调查报告

乡村雨后灾情调查报告

乡村雨后灾情调查报告
根据最近的灾情调查报告显示,乡村在雨后遭受了严重的灾情。

灾情主要集中在农田、居民房屋、道路和健康等方面。

以下是具体的调查结果和一些建议。

首先,农田面积受到了严重的洪水侵袭。

许多作物被水淹没,导致农民的收成受到严重损失。

在灾情调查中,绝大多数农民表示他们无法收回自己的投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救助,包括补贴和贷款等。

其次,许多居民房屋受到了损坏。

洪水侵蚀了房屋基础,导致建筑物倒塌或者不安全。

此外,房屋内部的家具和个人物品也被损坏,居民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困境。

政府应该尽快提供临时住房和物资支援,确保居民能够安全地生活。

灾情对道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洪水冲毁了许多乡村道路,使得交通被严重阻断。

学生和乡民上下班、上学非常困难。

重建道路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交通畅通,同时也提供了机会来解决农村交通问题。

此外,洪水还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污水流入饮用水源,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防疫措施和卫生设施的不足也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

政府应该投入足够的资源,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和防疫知识,帮助居民度过这个难关。

综上所述,乡村雨后灾情调查报告显示,农田、居民房屋、道
路和健康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紧急采取行动,为受灾的乡村提供必要的救援和支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同时,政府也应该考虑长期的防灾规划和设施建设,以减少未来灾害的影响。

洪水调研报告

洪水调研报告

洪水调研报告洪水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洪水的发生原因、过程以及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洪水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收集有关洪水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制定洪水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范围和方法本次调研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我们所在城市以及周边地区。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洪水的发生原因:调研结果显示,降雨量过大是导致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

此外,气候变化导致降雨型态发生变化,也使得洪水频发。

此外,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进程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也对洪水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2.洪水的过程: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和文献研究,我们总结出了洪水的一般过程。

洪水的发生通常经历了三个阶段:触发阶段、扩大阶段和消退阶段。

触发阶段是指降雨量达到一定的阈值,造成地表积水开始形成。

扩大阶段是指积水逐渐向低洼地区蔓延,甚至形成洪峰。

消退阶段是指水位逐渐降低,积水退去。

3.洪水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调研显示,洪水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洪水会造成道路交通受阻,影响市民正常出行。

其次,洪水还会导致居民住房、农田、基础设施等受损,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最后,洪水还会对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当地的经济活动。

四、调研结果的启示与建议1.加强对洪水的防控意识:个体、社区以及政府都需要加强对洪水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增强抗洪能力。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防洪意识,减少洪灾的损失。

2.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但应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保留足够的空间容纳洪水。

可以采取雨水集中利用、浸透式绿地等措施,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3.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进行,避免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

应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护河流、湖泊等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水调查报告
篇一:洪水调查报告
邢台市滏阳河支流“96.8”
洪水调查报告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
二、河流水系
三、水文气象
四、历史情况
第一节“96。

8”洪水概况
一、雨情
二、水情
三、灾情
第三节洪水调查的过程及资料整理
一、调查的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调查资料的整理
第四节滞洪区洪水概况
一、大陆泽概况
二、宁晋泊概况
第五节行、滞洪区水量的推求
一、大陆泽
二、宁晋泊
三、行、滞洪区总进出水量
第六节结论
附录
附表2~5
附表1~2
前言
1996年8月初,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袭击了我市。

因暴雨历时短,强度大,相对集中,使山区各河几乎同时涨水,造成大部分河流漫堤决口,平原地区一片汪洋。

如此高强度大范围的暴雨洪水是自1963年以来的第一次,严重的洪涝灾害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根据省防办“96.59”号文件精神,这次洪水调工作由市防办牵头,由水文局承担。

为了搞好这项工作,首先组成了由市水利局和水文局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动员十余人参加该项工作,按照文件的要求,以横穿邢台的京广铁路为控制,对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小马河、李阳河、氐河、午河等河段进行了野外勘察工作,随后又对在中型水库的调度运行情况以及各受灾县(市)的受灾范围、受灾程度等进行调查统计。

11月对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12月初邀请有关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对报告进行了分析整理,12月初邀请有关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对报告进行了评审。

此后根据领导及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该报告对96.8暴雨洪水的特点及给邢台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各河的进出水量及滞蓄行洪区的淹没情况、水量损失等进行了平衡计算。

这次洪水调查的成果,给城市防洪以及工农业生产和防汛调度工作,(:洪水调查报告)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技术资料。

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市水利局及有关县(市)水利等单位的大力协助,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邢台市滏阳河支流“96.8”洪水调查报告
第一节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位于东径113°45ˊ~115°50ˊ与北纬36°45ˊ~37°48ˊ之间,西靠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东临卫运河和山东毗邻,南接邯郸市,北与石家庄、衡水相连。

全市面积12456km2,基中山区面积20XXkm2,丘陵面积1542km2,平原面积8899km2。

分别占全市面积的16%、12%、和72%。

全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

我市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势起伏一般在海拔400~1000m,个别山高达1700~1800m;东部较为平坦,海拔20~70m,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但其中洼地甚多,较大的有大陆泽、宁晋泊,分布在任县、隆尧、宁晋境内。

二、河流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21条,其中二级河一条(卫运河),三级河三条(漳河、滏阳河、滏阳新河),四级河十七条。

在这些河
流中属滏阳河流域的有15条。

(一)滏阳河全长403km,流域面积20539km2,从平乡县阎庄入境,经平乡、任县、巨鹿、隆尧、宁晋、新河6县在新河县车张砖村东入衡水市,境内段长112.8km,邢衡边界以上流域面积14420km2,艾辛庄以下排水能力150m3/s,以上为35m3/s。

(二)留垒河全长65km,流域面积697.2km2,自永年洼地泄洪闸起,流经邯郸的永年、鸡泽县,在南和县张村入境。

经南和、平乡于任县环水村南与沙洺河汇流入北澧河。

境内长35km,排水面积193km2。

任县环水村流量184.5m3/s,校核标准365m3/s。

(三)沙洺河、南支发源于邯郸市武安县西北天井窑、北支发源于沙河
西南部山区峡沟,两支于永年县娄里汇流后,经永年、鸡泽,自南和县宋庄进入邢台市至任县环水村入北澧河,总流域面积2836km2,境内河长34.4km,保证流量40m3/s。

(四)南澧河源于沙河、邢台、内丘县(市)的山区地带,京广铁路以西称沙河,以东至环水村与顺水河汇流,称南澧河。

南澧河源头众多,它包容渡口川、路罗川、浆水川、将军墓川等河流,流域面积2576km2,任县五孔桥以下保证流量300m3/s。

(五)北澧河是沟通大陆泽与宁晋泊的滞洪要道,系滏阳河的最大支流。

该河自环水村澧河头(老河头)起,经隆尧县境至宁晋县小河口与洨河汇流入滏阳河,全长41.3公里。

设计流量300m3/s,其中新澧河225m3/s,老澧河75m3/s。

(六)七里~顺水河,该河在邢台县境内邢威公路大贤桥以上称七里河,以下称顺水河。

发源于邢台县西侯峪一带山区,穿流京广线、百泉泉区,邢威公路经南和县至任县环水村南老河头汇入南澧河。

流域面积593km2。

最大泄水能力150m3/s。

(七)牛尾河发源于邢台县火石岗,在邢台县王家庄西北纳入小黄河,在任县南留寨与顺水河汇流后入南澧河,流域面积246km2全长47.2km,泄水能力38m3/s。

(八)白马河发源于邢台县太子岩南端的前后山,流经邢台、内丘、任县,在刘家屯汇入小马河、李阳河,于邢家湾西入北澧河。

流域面积485km2,泄水能力20~30m3/s。

(九)小马河,发源于内丘县神头,流经内丘、隆尧、任县于刘屯西同
篇二:暴雨洪水灾害的研究报告
暴雨洪水灾害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动机
暴雨和洪水灾害对人与城市以及经济损失巨大。

在全国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暴雨洪水会占很大的比重。

除此之外,洪灾也具有灾区范围大、伤亡人数多和经济损失大的特点。

所以,我决定研究“暴雨洪水灾害对人的影响及逃生方法”这一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暴雨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害与暴发洪水时的逃生自救的方法。

三、研究的方法
查找相关资料,具体如下:
①了解各地暴雨洪水的受灾情况;
②了解暴雨洪水的危害。

③了解如何防范暴雨洪水灾害。

四、研究的内容
1、今年各地暴雨洪水的受灾情况(主要为南方地区)
①江西:赣南遭洪灾房屋倒塌1万多间转移10万余人
据统计,江西已有38个县/市、近400万人受灾,2人死亡、1人失踪,损坏的房屋达14600间,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

强降雨导致赣州市大余县县城一度被水淹,平均水深达2米,最深处达4米。

②湖南:365万人受灾湘江上游水位超警戒
据昨天的最新统计,该省共有365万人受灾,8人死亡,多人失踪,倒塌房屋2万多间。

贵州也遭遇强降雨,有30多万人受灾,1人死亡、逾10人失踪。

福建则有18万多人受灾,5人死亡,2人失踪。

③广东:遭大规模强降水11县市拉响暴雨警报
广东韶关等粤北地区近日也出现大规模强降水,其中南雄市水库水位暴涨,还发生多处水渠崩塌,市区某一建筑地盘因大雨引发塌方,导致2名工人死亡,一人轻伤。

④贵州:遭强降雨袭击10个县市33万多人受灾
贵州又遭强降雨袭击。

7月2日至3日发生在这个省南部、东南部的强降雨造成10个县市33万多人受灾。

洪灾导致1人死亡、1人失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