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PPT课件20 人教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教育课件ppt

民族团结教育课件ppt
现状
目前,我国各民族之间呈现出和谐、稳定、繁荣的局面。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 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不断加 强。
02
CHAPTER
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各民族文化的特点
汉族文化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文化具有 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点,强调和 谐、包容和融合。
藏族文化
政策扶持
国家应制定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 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普及
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各族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 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民族团结的意义
01
02
03
国家稳定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 础,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 团结,才能实现国家的长 治久安。
维吾尔族文化
维吾尔族文化融合了东西方元素,具 有热情奔放、多元共存的特点,舞蹈 、音乐和美术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藏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 的艺术风格,包括唐卡、酥油花、藏 戏等。
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的历史
中国各民族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 交流历史,如丝绸之路、茶马古 道等,这些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多个角度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包括政策制定、教材编写、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等 方面,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民族团结教育的瓶颈
分析民族团结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突破的建议。
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发现供需之间的差距和不匹配,提出相 应的解决方案。
提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民族团结教育ppt

民族团结教育ppt

01
02
03
04
教育普及度提升
随着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入推进 ,各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 解程度明显提高,对多元文化 的认识更加深入。
民族交流增多
民族团结教育促进了各民族学 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了 彼此的了解与友谊,减少了民 族间的误解与偏见。
社会和谐稳定
民族团结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 定、促进民族和谐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减少了因民族问题引 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传统和习俗,民族团结教 育应强调尊重和包容这些差异,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平等对待不同民族
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应倡导平等对待不同民族,反对任何形式的 民族歧视和偏见,营造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
平等对待
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民族团结教育应强调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益,包括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剥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 文化等领域的自治权利,促进 了民族团结。
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系 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
02
民族团结的内涵
尊重差异
尊重各民族的文化、语言、传统和习俗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在共同奋斗中逐渐形成了统 一的国家,实现了民族团结。
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
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民族实现了平等参与国家 事务和共同发展。
现实意义
80%
社会稳定的前提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只 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维护国 家安全和社会和谐。

《民族大团结》PPT优秀课件

《民族大团结》PPT优秀课件

轻松尝试应用
5.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是在(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之后 C.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之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轻松尝试应用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 式,中国采用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问题1】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探究(1)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 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合作互助的民族关系。 (3)近代以来,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 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 政治认同。 (4)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既维护了国家统一, 又可以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 利于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轻松尝试应用
1.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
பைடு நூலகம்
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表明( D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在
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
快乐预习感知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依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 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 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保障 (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团结教育ppt课件

民族团结教育ppt课件
增强文化交流
民族团结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 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中华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
民族团结的历史背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 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各民族之 间既有矛盾和冲突,也有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
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通过 实物展示、图片展览等形式, 向广大群众宣传民族团结的重 要性和意义。
04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
学校教育
学科渗透
将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 如历史、地理、语文等,使学生在学 习知识的同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 同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主题班会
校园文化活动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
01
02
03
04
民族平等
中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 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 利和利益,禁止对任何民族的 歧视和压迫。
民族团结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各民 族之间的团结和和谐,推动各 民族共同发展进步。
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促进 少数民族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
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普及率和实效性
总结词
扩大民族团结教育的覆盖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更多的人受益于民族团结教育。
详细描述
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到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 同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民族团结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此外,开展社会宣传活动,普及民 族团结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民族团结意识。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20张PPT).ppt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共20张PPT).ppt
民族团结主题教育
01

02
03
04
01


• 族
• •

• 族
02
• •
州 •
省/自治区 吉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甘肃省
青海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57.9.20 1953.1.1 1950.11.24 1952.10.1 1956.7.23 1956.8.8 1982.5.1 1958.4.15 1957.11.18 1958.4.1 1953.1.23 1956.11.22 1953.7.24 1954.8.23 1957.9.13 1956.11.19 1953.9.30 1953.12.6 1953.12.31 1954.1.25 1953.12.22 1954.1.1 1951.12.25 1954.11.27 1954.7.13 1954.7.8 1954.6.23 1954.7.14
主体民族
朝鲜族
土家族、苗族
土家族、苗族
藏族、羌族 藏族 彝族
苗族、侗族 布依族、苗族 布依族、苗族
彝族 哈尼族、彝族 壮族、苗族
傣族 白族 傣族、景颇族 傈僳族 藏族 回族 藏族 藏族 藏族 蒙古族、藏族 藏族 藏族 藏族 哈萨克族952.9.3
1983.8.19
03
➢ • •

• •
04

➢ 商
• 利
➢ •

民族团结教育课件ppt

民族团结教育课件ppt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 战略,加强了民族地区的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扶贫攻坚战略
国家实施扶贫攻坚战略, 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贫困地 区的扶持力度,促进了各 民族的共同富裕。
02 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汉族文化
汉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 文化遗产。汉族文化重视家庭、亲情、孝道等传统美德,同 时也拥有特殊的艺术、文学和科技成绩。
性。
校园文化活动
举行民族文化节、民族歌舞比赛等 ,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交流与融会。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民族团结志愿服务活 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媒体宣传
新闻报道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 报道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和典型
人物。
网络传播
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 传播民族团结的正能量信息。
公益广告
制作民族团结主题的公益广告, 提升公众对民族团结的认知与认
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都是 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节日习俗和仪式都反应了汉 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涵 盖了语言、服饰、饮食、音乐、舞蹈、节庆等多个方面。
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持本民族特点的同时,也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会,形 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 社会和谐。
02
近代民族危机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民族共同反抗外来 侵犯,促进了民族团结意识的觉醒。
03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促 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发展。

民族团结ppt课件

民族团结ppt课件

详细描写
文化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艺术表演、文学交流、 影视合作、旅游观光等。这些交流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不 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还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 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可以推动世界文化的繁华发展, 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积极奉献。例如,中国的春节、 西方的圣诞节等节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盛宴,吸引 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这些交流成果不仅丰富了人 们的精神生活,还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 性。
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
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民族团结示范区,探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的创新发展模式。
少数民族精准扶贫
实施少数民族精准扶贫战略,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促进各 族群众共同富裕。
跨民族合作与交流项目
推动跨民族合作与交流项目,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教 育等领域合作,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 系列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平等、团 结、共同发展。
近代民族危机
在近代历史上,由于列强入侵和民族 压迫,民族团结面临严重挑战,各族 人民共同抗争,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 威严。
现实意义
01
02
03
社会稳定的条件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条 件,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 ,才能保护国家安全和社 会和谐。
民族团结是应对挑战的关键
03
在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时,民族团结能够为国家和人民提供强
大的支持。
各民族的共同繁华
1 2
促进各民族经济共同发展
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推动各民族地区的经 济发展。
提升各民族文化交流水平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
保证各民族平等权益

《民族团结》PPT课件

《民族团结》PPT课件

原因:
(1)我国历史上长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 合国情与历史传统) (2)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合作互助(不宜分 离) (3)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敌,争取 独立解放 (政治认同)

你知道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 地理位置吗?
3、宁夏回 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 1 自治区
3
4 内蒙古 自治区
3、内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4、意义: 5、原因:
“大杂居、小聚居”
实行民族自治政策的意义: 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 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对 祖国统一 、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 基本国策 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 和基本政治制度。
歌曲欣赏
八年级历史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 民族团结
新中国的民族关系
一、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一、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比一比: 看书,看哪位同学最先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1、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格局是
大杂居、小聚居
2、 筹建新中国
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 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气东输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 阳》
《阿拉木汗》
《阿诗玛》
《道拉基》
西藏藏族 2 自治区
5
5、广西壮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西藏自治区 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 的莫力达瓦自治旗,成为国家 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孔繁森 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
2、国家的发展战略是: 西部大开发 3、各民族的歌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粮基地
home
西双版纳橡胶林
home home
一条天路
home
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
为农牧民看病、治病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
home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home
民族区域 自治实行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
A.国有企业 B.农村 C.机关D.学校
4.20世纪70年代末,率先把村里的土地承包到 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的农民是 ()
A.河南农民B.河北农民
C.安徽农民D.广东农民
5..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 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③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 理。
④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请将下列有关内容联系起来
开天辟地
遵义会议
生死攸关 会
十一届三中全
改革开放
中共一大
民族团结: 指各民族在社会
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 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 系,以及各十一世班禅坚赞诺布
金本巴瓶
新时代的藏民 两会时的十一世班禅
第十一世班禅接受专访 :
“我要继承历世班禅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各民族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 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各民族共同发展
1、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原因: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提出:
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的。 3、建立:
建立了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4、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 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A.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8.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内容是 ()
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 不姓“资”。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 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 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 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 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 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旧制度下的西藏为封建贵族无偿劳动的农奴
——1954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home
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什么王朝?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蒙古包
壮族习俗
毛南族分龙节
(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 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 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表现或成就: (1)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
商品粮基地。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内蒙古包头 钢铁基地
莫里力达瓦达 斡尔自治旗商
C.由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6.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 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
A.吸收国外资金 B.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7.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的大会是( )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 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概念
朝 鲜 族
回 族





满 族
民族知识竞赛
第三题
维吾尔族
朝鲜族
这些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壮 族
毛南族
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
两个知识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各民族共同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中国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 分。
1.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 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 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 项事业的发展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 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新 藏 公 路



青藏公路

凰县边远民族贫困区
解放前的西藏人民
维吾尔族
《弦子舞曲》
彝族
正式作业:
1、课本50页练一练。 2、国家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说说你所知道的援藏干部的事迹。
家庭作业:
1、背诵本课重点,预习第12课。 2、独立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意义
族 团 结
各民族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共同发展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原因
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用直线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接起 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藏族
《阿拉木汗》
朝鲜族
《道拉基》
蒙古族
《阿诗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