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本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北师大)

北师大版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北师大)
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 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是表示数据的一般情况。
3、什么叫众数?
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六(2)班同学身高、体重情况如下表:
身高/m
人数
1.40
1
1.43
3
1.46
5
1.49
10
1.52
12
1.55
六(2)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足球 12 3 跳绳 2 6 乒乓球 5 5 其他 3 4
男生 女生
用什么统计图来反映六(2)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合适呢?
答:(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数/人
男 女
12 10
6 5 3 2 5
5 4 3
0
足 球 绳

乒 乓 球
其 他
项 目
六(2)班同学对自己在各年级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统计 表:
总复习
概率与统计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加深对统计的认识,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 整理数据和编制统计表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统计。 2. 使学生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明确 统计图的种类和特点,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正确绘制。 3. 渗透统计思想。
学生个人情况调查表
姓名 身高/cm 最喜欢的学科 最喜欢的图书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性别 体重/kg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你的特长
答:(对自己满意的人数越来越多)
总结: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 数量的变化发展趋势。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和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 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统计》优质课件(2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统计》优质课件(2课时)

(3)绿荫小学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用扇形统计图可以 表示百分比情况。
树种 数量/棵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其他 50 40 30 30 50
用条形统计图可以 表示数据的多少。
返回
统计(1)
巩固练习
从统计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 出某大学理工科在 河北省招生的分数 较高,基本都在600 分以上,尤其是近 四年的分数都在630 分左右,估计今年 的分数也会较高。 我如果想上这所大 学的理工科的话, 需要加倍努力!
用一个圆表示总数 量,用圆中大小不 同的扇形表示各部 分的数量
不但可以表示出数 量的多少,而且能清 楚地反映出数量的 增减变化情况
可以清楚地表示出 各部分数量同总数 之间的关系
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 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量的多少描出 各点,再用线段连接。注意:画复式统计 图时,要注明图例
(1)绿荫小学1999-2003年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年份 总量/棵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100 120 150 170 200
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表 示变化情况。
(2)绿荫小学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树种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其他
百分比/%
25 20 15 15 25
0
6
13
4
5
2
8
哪个班的比赛成绩好一些,你能分析一下吗? 两个班参赛人数都是10人,90及90以上的二班有8人,一班只
有5人;80及80以下的二班没有,一班有1人。所以二班的比赛成 绩好一些。
通过表格你还发现了什么? 两个班的比赛成绩总体都不错,两个班一共有20个参赛选手,

教师培训资料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总复习、统计概率》

教师培训资料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总复习、统计概率》
整理ppt
教材83页第3题让学生借助 实例,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1、 调查;2、询问他人;3、查阅 资料(如收集珍惜动植物种 类);4、做实验(如:研究种 子的发芽率、苗木的成活率)。
整理ppt
(二)、整理和描 述数据
整理ppt
记录数据的方法有多种: 统计图、统计量 多种方式记录数据 选择合适的方法(没
4.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李明家5 月份支出及储蓄情况。先让 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知道 每种颜色分别表示是什么支 出内容,然后对数据进行分 析和整理。然后利用百分数 的应用解决问整理题ppt 。
5.小青做一次实验,记录
一壶水加热过程中水温变化情 况。先让学生看图分析数据, 制作折线统计图,训练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再回答几个问 题,如有不同意见,教师可让 学生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整理ppt
教材通过 83页第4题的(2)、
(3)两个小题,让学生解决这两道题
时,学会分析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
息。特别是第三小题让学生求小芳的
零花钱共有多少元?既让学生知道在
扇形统计图中应该用不同颜色区分扇
形中的每一部分,同时利用百分数的
应用解决了问题,加强了知识间的沟
通与联系。
整理ppt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整理ppt
知识与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复。中习,如体何验计不算确事定件现发象生, 的可能性。
整理ppt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收集统 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 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2.通过具体的情境,进一 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
整理ppt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意识, 能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中获取 新知识,体会到数学知识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有用性,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实现数学的应整理用ppt 价值。

北师大六年级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统计

北师大六年级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统计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拉丁美洲及加勒 比海 亚洲
60 50 40 30 20 10 0
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图
欧 洲
非 洲
北 美 洲
拉 丁 美 洲 及 加 勒 比 海
亚 洲
议一议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人口/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7 1974 1987 1999 2025 2050
1、根据以上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六一班男女人数以及全班人数。 (2)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六一班男女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3)条形统计图表示六一班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其中喜欢足球 的男生比女生多,喜欢跳绳的女生比男生多,喜欢乒乓球的男生和女生 同样多…… (4)折线统计图表示六一班同学对自己各年级时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随着 年级的变化情况,其中六年级时,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最满意的同学最多。 (5)从统计表中可知男生比女生多4人,从条形统计图中可知这是一个横 向条形统计图,喜欢足球的男生比女生多9人,喜欢跳绳的女生是男生 的3倍…… 2、除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确定调查的方法: 实地调查、测量、问卷调查,或是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 3、做一项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小学阶段学过的可能性知识,学生评价、补充与完善。
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能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可能性 能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设计方案。 能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能通过实验来估计可能性的大小。
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1、下列这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请选择用“可能”、“不可能”、“一定” 表述。 ⑴下周一会下雨。( ) ⑵太阳从西边出来。() ⑶水在零度以下会结冰。( ) ⑷远距离投球进篮。 ( )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教案全集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教案全集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一)教学内容:统计基础知识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统计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发展统计观念教法:知识点的讲授学法:集体交流并总结知识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

你准备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情况呢?(1)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选择3个问题开展调查。

(2)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3)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4)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够得到到哪些信息?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

引导学生回顾统计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统计活动中我们一般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

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报告诉人们哪些信息?例如,调查我们班级近视情况,这个统计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统计观念,也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近视的原因,改善不良习惯。

也可以选择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姓氏、喜欢的颜色等开展统计调查。

重点应该让学生体会本次统计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信息,从而引导我们做出相应的决策。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学生交流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统计与概率统计的步骤:一、调查问题的提出。

二、组织讨论需要收集那些数据及收集数据的方法。

三、组织小组有效的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

四、组织学生讨论整理数据的活动。

五、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

课后反思: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第2课时统计(二)教学内容:各统计图的特征知识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所学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3、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北师大版本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1)

北师大版本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1)

10
12
6
3
体重/kg 30
33
36
39
42
45
48
人数
2
4
5
12
10
4
3
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什么?
身高: 平均数:(1.4+1.43×3+1.46×5+ 1.49×10+1.52×12+1.55×6+ 1.58×3) ÷40 =60.17 ÷40
=1.50425(m)
体重:
平均数: (30×2+33×4+36×5+39×12+42 ×10+45×4+48×3) ÷40 =1584 ÷40 =39.6(kg)
2,3是极端数据,影响平均数的大小。 (3)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某班第4小组7名同学的成 绩如下:90、90、90、90、90、5、100 用( B或C )表示这组同学的成绩水平比较合适。
六(7)班同学身高、体重情况如下表:
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人数
1
3
5

单式条形统计图
距离/米
单手投球的距离
距离/米
双手投球的距离
13.5
13.5
13
13
12.5
12.5
12
12
11.5
11.5
11
11
10.5
10.5
10
10
9.5
9.5
9
9
8.5
8.5
8
8
0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总复习》课件

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总复习》课件

(3)( )月~( )月气温增长最快,( )月~( )月气温下降最快。
概率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 随机现象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相同的条件 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试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 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随机现象表面看无规律可循,出现哪一个结 果事先无法预料,但当我们大量重复实验时,实 验的每一个结果都会呈现出其频率的稳定性。
第二学段: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
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
自己的理由。
1. 把用硬纸板做成的圆盘,圆心上 插上一根小棍制成一个小螺。旋转小陀螺, 当陀螺停止转动时,靠近桌子的小扇形的颜 色决定获奖情况。

18
15
15
10
9
5
5
0
2
10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3年1月制
月份
(1)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地区的月平均气温从( )月开始逐月升高,最
高月平均气温是( )月。从( )月开始平均气温逐月降低。
(2)( )月和( )月温差最大,( )月和( )月温差最小。
(A)9袋肠和12盒面包 (B)12袋肠和9盒面包 (C)12袋肠和12盒面包 (D)9袋肠和9盒面包 10.利用下面信息回答: 在喝热咖啡时,同学们在壁炉旁边做数学游戏:
按照这个规律,下个数是多少? (A)15 (B)17 (C)21 (D)24
综合活动二
从“开袜子店”说 起
要开一家袜子店,我 们该考虑些什么呢?
1. 计算机厂2002年到2004年生产计算机情况如下。2002 年台式计算机12500台,笔记本计算机5800台;2003年台式 计算机12000台,笔记本计算机8600台;2004年台式计算机 10090台,笔记本计算机16700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3统计与概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3统计与概
北师大版数理
1.数据的收集。
为了研究某一对象,要先收集与之相关的数据。
2.数据的整理。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统计的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归类、分组,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编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二、统计图表和统计特征量
1.统计表:分为单式纵向(或横向)统计表和复式纵向(或横向)统计表。表内一般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表外一般包括总标题、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三个方面。
2.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特点是容易反映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如各班人数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两种。
(2)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如各月销售量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
(3)扇形统计图: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如各品牌销量占总量百分比统计图)。
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制作复式统计图时一定要注明图例。
平均数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
三、可能性
1.事件:分为确定事件(描述词:一定、不可能)和不确定事件(描述词:可能)。
2.可能会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
四、平均数
1.平均数:一般指算术平均数。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就是用这几个数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
平均数的适用范围:应用广泛,与每个数据都有关,另受极端数据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位数的特点:
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不受偏大或偏小数的影响。
众数的特点:
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众
数与大小无关,与位置无关。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反映总体平均水平 反映中等水平 反映多数集中水平
108 104
100 95
98
0 3岁 4岁 5岁 6岁 7岁
张雪3~7岁身高统计图
125 单位:厘米
125
120 115 110 105
117 110 104
100 95
95
0 3岁 4岁 5岁 6岁 7岁
你能把这两 个统计图合 成一个吗?
李宁和张雪3~7岁身高统计图
单位:厘米
125
120
115
根据( 数量 )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 直条 ),然后 把这些( 直条 )按照一定的( 顺序 )排列起来。 4、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5、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 单位长度 )表示一定的 ( 数量 ),根据( 数量 )的多少描出( 各点 ), 然后把( 各点 )用线段连接起来。
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 数据——作出决策
什么是统计?
统计是将一组数据进 行收集、整理、计算、 分析的过程。
我们学习统计的方法:
1.搜集信息 2.整理数据 3.制作统计表 4.绘制统计图
如何去收集数据。 1、测量 2、实地调查 3、问卷调查 4、直接从报刊、电视、网络获取。
如何去记录数据。
6、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 各种数量的多少 ),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数量增减变化 )的情况.
7、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 各部分数量 ) 同( 总数 )之间的关系。
1、为了能够清楚地表示出2005年月平均气温变化
情况,应绘制( 折线 )统计图。
2、从( 条形 )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
11
10.5
10.5
10
10
9.5
9.5
9
9
8.5
8.5
8
8
0
0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投球者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投球者
距离/米
13.5 13
12.5 12
11.5 11
10.5 10 9.5 9 8.5 8 0
六年级7名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图
图例
1号
2号
3号
1、画正法 2、画“√”法 3、数字记录法
如何去整理数据。
1、分段整理 2、分类整 理
第23-29届奥运会中国金牌数统计表
届数 23 24 25 26 27 28 29 枚数 15 5 16 16 28 32 51
下面是六年级7名同学的投球情况。

投球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者
单手 投球 12.5 13.0 12.5 11.5 12.0 10.5 13.0 的距

双手 投球 11.0 9.5 11.0 13.0 9.0 10.5 12.5 的距

单式条形统计图
距离/米
单手投球的距离
距离/米
双手投球的距离
13.5
13.5
13
13
12.5
12.5
12
12
11.5
11.5
11
4号
5号
6号
单手投球 双手投球
7号
投球者
你能根据下表画出 折线统计图吗?
李宁和张雪3~7岁身高 统计表
姓名 三岁 四岁 五岁 六岁 七岁 李宁 98 104 108 114 122 张雪 95 104 110 117 125
李宁3~7岁身高统计图
单位:厘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5 120 115 110 105
122 114
常用的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你知道平均数、中位 数、众数各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区别吗?
1、什么叫平均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
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整体情况。
2、什么叫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 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多少。
李宁服饰商店要对一种运动服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并制作成统计 图,用来确定下一次进货时每种型号进货情况。如果让你来选择, 你会选择哪种统计图。
李宁服饰商店某种运动服的销售 情况条形统计图 2010.5
李宁服饰商店某种运动服的销售 扇形情况统计图 2010.5
李宁服饰商店某种运动服的销售 折线情况统计图 2010.5
北师大版本六年级数学下册总 复习《统计与概率》
一、问题导入
1、创设情景
我们班要和希望 小学的六一班建 立手拉手班级。
怎样向他们 介绍我们班 的情况呢?
2、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 3、小组交流,整理出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实施 的3个问题。 4、全班汇报交流。
二、回顾统计活动
在刚才的统计活动中,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按顺序 说一说。
总结: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 量的多少,便于对比。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各部分数量的 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部分数量 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选择填空。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1、表示全校学生课间活动喜欢的游戏的类型分布
情况,应该选择( C )。 2、表示四个同学体重谁轻谁重应该选择( A )。
110
125 122
117 114 110 108
105
104 104
100
98
95
95
0 3岁 4岁 5岁 6岁 7岁
李宁 张雪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 3、扇形统计图
整理和描述数据
统计表 统计图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单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3、表示5月份气温变化情况应该选择( B )。
填空:
1、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 作( 统计图 ).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 表更加( 形象具体 )、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常用的统计图有(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 扇形统计图 )。 3、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中位数是表示数据的一般情况。
3、什么叫众数?
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 据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 起平均数的变化。
一组数据中只有一个平均数。
用平均数进行统计的特点:
平均数反映整体情况,但容易受偏大
数或偏小数的影响,有时不能真实地反 映一数据的整体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