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试题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15~2017年)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试题811综合知识(2015~2017年)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综合知识 811适用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Section A: Linguistics (60 points)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linguistic terms into English. (5 points, 1 point each)1.应用语言学2.音位变体3.述谓分析4.输入假设5.派生词素II. Define FIVE of the following terms, giving examples if necessary. (10 points,2 points each )1. Displacement2. Back clipping3. Minimal pair4.Morphological rule5. Perlocutionary act6. Sociolinguistics7.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III.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a suitable term, with some of the initial letters given.(10 points, 1 point each)1. D___________ refers to an area of human activity in which one particularspeech variety or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speech varieties is regularly used,for instance,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persons talking to one another are members of the family, e.g. mother and children.2. B ___________is a process of word-formation in which a new word is formedby combing the meanings and sounds of two words, one of the which is not in its full form or both of which are not in their full forms, like brunch.3. H___________ structure is the sentence structure that group words into structuralconstituents and shows the syntactic category of each structural constituent, such as NP, VP and PP.4. M__________ is the branch of grammar that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5. C _________are those illocutionary acts whose point is to commit the speaker tosome future course of action.6. T___________ theory is a theory about trace left by movement. This theoryassumes that a moved constituent leaves behind a phonologically null element in its original site.7.P___________ are sentences that do not state a fact or describe a state and are notverifiable, in other words, they are utterances that perform an act.8. I___________ is the language system of an individual as expressed their way heor she speaks or writes within the overall system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9. S___________ is the study of meaning communicated through language. Thebasic task is to show how people communicate meanings with pieces of language.10. A _________ phonetics studies the movement of the vocal organs of producingthe sounds of speech.IV.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Write T for true and F for false. (15 points,1.5 points each )1. ()Duality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language. It refers to the factthat language has two levels of structures: the system of sounds and thesystem of meanings.2. ()Saussurs’s exposition of synchronic analysis led to the school of historicallingusitics.3. ()Chomsky’s concept of linguistic performance is similar to Saussure’sconcept of parole, while his use of linguistic competence is somewhatdifferent from Saussure’s langue.4. ()If language learners are provided with sufficient and the right kind oflanguage exposure and chances to interact with language input, they willacquire the native-like competence in the target language.5. ()Syntactic category refers to all phrasal syntactic categories such as NP,VP,and PP, and word-level syntactic categories that serve as heads of phrasal syntactic categories such as N and V.6.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refer respectively to a language user’sunderlying knowledge about the system of rules and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in concrete situation.7. ()Two sentences using the same words may mean quite differently.8. ()Hyponymy is a matter of class membership, so it is the same as meronymy.9. ()Inviting, suggesting, warning, ordering are instances of commissives.10. ()The right ear advantage(REA)is true to no matter whether people havethe left hemispheric dominance for speech or the less common right hemispheric dominance for speech.V. Choose FIVE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to answer. (20 points,4 points each)1. Wh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angue and parole? What is the differencebetween them?2. To what extent is phonology related to phonetics and how do they differ?3. Decide which way of word formation is used to form the following words.Motel lase ROM mew/miaow4. What is word? What is lexicon? What is lexeme? What is vocabulary?5. Can you make some comments on IC analysis?6. What is X-bar theory?7. What is discourse analysis?Section B: Translation (60 points)1.Translate the following into Chinese (30 points)The sublime paradox of the spiritual life is repeated in all tru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gift and power. In order to find his life a man must first lose it; in order to keep his soul a man must first give it. The beginning of all education is self-conscious; at the start every effect must be calculated, every skill, method, or dexterity carefully studied. Training involves a rigid account of oneself based on searching self-knowledge. To become an effective speaker one must know his defects of bearing, gesture, voice; one must bring his whole personality into clear light, and study it as if it were an external thing; one must become intensely self-conscious. The initiation to every art is through this door of rigid scrutiny of self and entire surrender of self to the discipline of minute study and exacting practice. The pianist knows the artistic value of every note, and strikes each note with carefully calculated effect. The artist gives himself up to a patient study of details, and is content with the monotony of laborious imitation; subjecting every element of material and manner to the most thorough analysis.The first stage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true worker is self-conscious; the final stage is self-forgetful. No man can enter the final stage without passing through the initial stage; no man can enter the final stage without leaving the initial stage behind him. One must first develop intense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n one must be able to forget and obliterate himself. One must first accept the most exacting discipline of the school, and then one must forget that schools exist. The apprentice is the servant of detail; the master is the servant of the idea: the first accepts methods as if they were the finalities of art; the second uses them as mere instruments. Tennyson's attention was once called to certain very subtle vowel effects in one of his later poems; he promptly said that he had not thought of them. That was undoubtedly true, for he had become a master; but there was a time, in his days of apprenticeship, when he had studied the musical qualities and resources of words with the most searching intelligence. The transition from apprenticeship to mastery is accomplished when a man passes through self-consciousness into self-forgetfulness, when his knowledge and skill become so much a part of himself that they become instinctive. When the artist has gained, through calcu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complete command of himself and his materials, he subordinates skill to insight, and makes his art the unconscious expression of his deepest nature. When this stage is reached the artist can pour his whole soul into his work almost instinctively; his skill and methods have become so completely a part of himself that he can use them almost without being conscious of them.2.Translate the following into English. (30 points)“诺诺”者,唯命是从,凡事好好好,是是是,逢人点头哈腰,遇事不辨青红皂白,正所谓“唯唯诺诺”。
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6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6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适用专业(领域):教育学各二级学科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于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制度化的教育从非制度化的教育演化而来B. 非制度化的教育的形式化程度低C. 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D. 非制度化的教育正在逐渐消亡2、关于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所属国家正确的是()A. 美国的杜威B. 巴西的弗莱雷C. 德国的斯普朗格D. 英国的阿普尔3、从教育功能的性质上看,可把教育的功能分为()A.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B. 保守功能与超越功能C. 本体功能与派生功能D.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4、联合国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这表明教育具有()A . 生态功能 B. 经济功能C. 政治功能D. 人口功能5、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价值取向有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A. 国家本位的价值取向B.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C. 生活本位的价值取向D.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主体是()A.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B. 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C.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D.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7、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A. 管理规则B. 文化传统C. 发展愿景D. 价值观念8、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属于()A. 单轨学制B. 双轨学制C. 分支型学制D. 网络型学制9、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A. 调控性B. 选择性C. 独立性D. 创造性10、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这一观点属于()A. 存在主义课程论B.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C. 经验主义课程论D.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11、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夏朝时国家机构中主管教化的政务官是()。
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11《教育学基础综合》大纲

附件3: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教育学原理、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教育学原理约37%中外教育史约37%教育心理学约15%教育研究方法约11%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Ⅳ.考查内容一、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流派;教育学分支学科;元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基础。
(五)教育学的价值教育学的理论价值;教育学的实践价值。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1/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下一题(2/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上一题下一题(3/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挑战,存在三种普遍流行的现象,即( )。
A.“教育先行”“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B.“教育先行”“终身教育”“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C.“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D.“教育先行”“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上一题下一题(4/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上一题下一题(5/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集中体现杜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是( )。
A.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儿童加以组织B.教育过程在它之外没有终结,它终结于它自身C.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手段D.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生长上一题下一题(6/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试题613普通生物学(2015~2017年)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普通生物学(一) 613适用专业(领域):植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技术与工程、烟草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学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40分,中文名词每小题3分,英文名词每小题5分)1.纺锤体2.种群3.细胞分化4.应激性5.生态因子6.支原体7.神经元8.木质部9.基础代谢率10.卡尔文循环11.Transposon12.Apical dominance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1.植物的光系统由、和三部分组成。
2.声波从体外传入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
鼓膜振动推动中耳中听小骨、和,最后经把振动传送给内耳中的液体。
3.在一定条件下,生物体(或细胞)能使其受伤的DNA得到修复。
细胞DNA 修复的方式通常包括:、、、和。
4.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通常包括、和三部分。
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有、和三个基本反应组成。
6.爪蟾的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和等阶段。
三、问答题(共计52分,1-5每小题8分, 6题12分)1.1956年克里克提出将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称为中心法则。
请简要概括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
2.请简要说明动物形态和发育构建的多样性。
3.使蛋白质磷酸化的酶称为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真菌的信号转导途径中。
请举例说明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4.请简要说明人小肠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及其结构基础。
5.描述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概述其生物学功能。
6.以被子植物为例,概述其生活周期并说明生活周期中的主要生物学事件及其意义。
四、综述题(共计40分,每小题20分)1.和动物相似,植物对自身的生命活动也有一整套调控系统。
湖南农业大学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13--2018年考研初试真题

2013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 618适用专业(领域):教育学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0分)1、主张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反对英国古典主义教育传统的教育家是()A. 培根B. 洛克C.斯宾塞D.赫胥黎2、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A. 《大学》B. 《中庸》C.《论衡》D.《白鹿洞书院揭示》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也称为()A.霍桑效应B.马太效应C.皮格马里翁效应D.消散效应4、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及其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5、形式训练说所涉及的迁移本质上是()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 特殊迁移D.一般迁移6、在教育研究报告中,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一般放在()A.前言部分B. 正文部分C. 结论和建议部分D.附录部分7、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称为实验的()A. 信度B.效度C. 错误D.误差8、在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式中,编码、贮存登记属于()A.领会阶段B.习得阶段C.保持阶段D.反馈阶段9、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儿童的集体独白处于()A.感知运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动阶段共26页第1页。
湖南农业大学614公共管理学(一)2015年考研真题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公共管理学(一) 614
适用专业(领域):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
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宪法与行政法、农业科技管理与公
共政策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政府能力
2.国家预算
3.税收
4.行政立法
二、简述题(共计60分,每小题15分)
1.试论行政权力分配的原则。
2.举例说明通过财政手段如何对资源进行配置。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行政的监督。
4.简述行政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行政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共计70分,每小题35分)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请从政府职能理论的视角谈谈政府应当如何发挥其作用。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法治政府内涵、特征,以及当前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任务的理解。
共1页第1页。
湖南农业大学考研试题615生态学概论(2015~2017年)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生态学概论 615适用专业:生态学产业生态与管理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解释下列概念(共计30 分,每小题 2分)1.生物入侵2.杂食食物链3.种群集群型分布4.生物多样性5.次生演替6.环境因子7.生物的生态适应性8.气候生态型9.基础生态位10.生态容量11.偏害共生12.原始协作13.生态失调14.生态哲学15.生态对策二、判断下列说法(对打“√”,错打“×”;共计 30 分,每小题 2 分)1.生态学总是将生物与环境作为一整体来研究()。
2.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对不同的生态环境的响应方式是不同的()。
3.在自然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4.同一生物种群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是不同的()。
5.占据不同生态位的生物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往往能相对和谐相处()。
6.决定植物群落地上部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和湿度()。
7.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群落结构存在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外貌()。
8.一年中处于不同坡面的植物接受阳光的总量存在较大差异()。
9.一般而言,相同体量的针叶树种抗旱能力强于阔叶树种()。
10.土壤结构对土壤持水性、通气性和温度状况有重大影响()。
11.在足够大的区域内群落中生物个体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12.在过冷或过度干旱的情况下,总有部分生物种群数量或多或少地受到不利影响()。
13.无论在何种生态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越多,其构成的群落一定会越稳定()。
14.适生生物即是能适应不同生境的生物()。
15.凡是绿色的产品均可称为生态产品()。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计60分,每小题10分)1. 处于顶极群落的森林生态系统,其地上部可分哪个基本结构层次?2. 顶极群落在理论上具有哪些主要特征?3. 你认为在重建生态系统结构设计中,至少需要遵守的三项生态学原则是什么?4. 一般而言,生态因子通过哪些作用方式影响生物的生存与发展?5. 目前生态学工作者主要从哪几个层面入手研究生物多样性?6. 可将典型的旱生演替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四、论述下列命题(共计30分,每小题15分)1. 试论述农业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服务功能?2. 作为生态学专业硕士生,你对哪个生态学问题最感兴趣?为什么?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硕士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生态学概论 615适用专业(领域):生态学、产业生态与管理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教育学把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职业行为要求称为()A、教师的道德形象B、教师的人格形象C、教师的文化形象D、教师的政治形象7、师生关系通常可分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A、契约关系B、人际关系C、心理关系D、合作关系8、“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这是()的观点。
A、存在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后现代主义课程论D、经验主义课程论9、布鲁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在教学目标上强调()A、学生行为的改变B、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C、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基本技能D、培养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人10、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有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A、法制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生态教育D、通识教育11、在文化教育上重要特征表现为“学在官府”的朝代是()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12、在教育对象上实行“有教无类”主张的教育家是()A、荀子B、孔子C、孟子D、庄子13、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A、王充B、郑玄C、贾谊D、董仲舒14、民国时期积极倡导和支持“教育独立”的教育家是()A、杨贤江B、陶行知C、鲁迅D、蔡元培15、主持1929-1936年河北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D、黄炎培16、《理想国》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智者派17、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是昆体良写的()A、《爱弥尔》B、《教育论》C、《忏悔录》D、《论演说家的培养》18、在《教育漫话》里提出“白板说”的著名教育家是()A、斯宾塞B、洛克C、杜威D、卢梭19、夸美纽斯从“泛智论”出发,提出了()A、补偿教育思想B、回归教育思想C、终身教育思想D、普及教育思想20、下列不属于杜威教育思想的观点是()A、教师是中心B、教育即生活C、学校即社会D、从做中学21、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斯金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22、()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A、维果茨基B、皮亚杰C、艾里克森D、柯尔伯格23、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被奥苏泊尔称为()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主导内驱力24、儿童在学会了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会写“磊”字,这是()A、负迁移B、具体迁移C、一般迁移D、逆向迁移25、关于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于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A、巴浦洛夫B、皮亚杰C、加里培林D、奥苏泊尔26、根据访谈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将访谈分为()A、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B、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C、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D、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27、在自然情景下的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观察方法是()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28、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是()A、书籍B、报刊C、年鉴D、教育档案29、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选择研究对象的要求()A、明确规定总体B、取样的随机性C、样本容量大D、取样的代表性30、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中()原则,是教育研究工作的保证,关系到研究目的能否真正实现。
A、创新性B、客观性C、伦理性D、理论联系实际二、辨析题:第31—3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要求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3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32、书院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不能解释“夫尤饿死,不食嗟来之食”。
三、简答题:第34—38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34、简述科技进步对课程变革的推动作用。
35、简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36、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学原则的主要论述。
37、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8、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四、分析论述题:第39—41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39、“一般而言,国家在实施经济追赶战略时,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明显的超前性特点。
在追赶国人均GDP相当于先行国20%水平的时候,追赶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先行国家的40%以上的水平;到人均GDP达到40%水平阶段时,人均受教育年限一般都在70%左右;人均GDP达到80%水平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接近先行国家的水平。
美国对英国的追赶,日本对美国的追赶,韩国对西欧的追赶等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页)根据这一段话语提出一个观点,并论证你的观点。
40、述评终身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及意义。
41、本题为必选题,请在I、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1、I、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II、分析下列研究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项名为“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的研究,选择了某重点中学的高一(3)班为实验班,高一(6)班为控制班,两班教材不同,教师水平相当。
在实验班采用学生自学后尝试自己解题、谈论释疑、教师点拨等教学方式,并规定教师一节课上的讲解和讲述不得超过10分钟;在控制班则采用教师教授、学生练习巩固的方法。
实验周期为一个学年,根据实验前后两班数学测验成绩的差异比较,判断自学辅导有无效果。
(1)请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
(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3)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11、一般地说,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专制型、放任型和()等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
A、企业型B、传统型C、浪漫型D、民主型12、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主张“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家是()。
A 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13、我国古代选士制度中比较科学的、对亚洲和欧洲发生过较大影响的是()。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4、我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制定者是()。
A、王阳明B、朱熹C、陆九渊D、颜元15、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的学校是()。
A、西南联合大学B、西北联合大学C、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D、国立中央大学16、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奠基人是()。
A、黄炎培B、梁漱溟C、晏阳初D、陈鹤琴17、主张“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西赛罗18、世界近代史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19、英国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思想的文献是()。
A.《巴尔福教育法》B.《费舍教育法》C.《哈多报告》D. 《斯宾塞报告》20、推动法国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的法案是()。
A. 富尔法案B. 阿斯蒂埃法C.教育改革法D. 费里教育法21、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主张实施以职业和劳动为中心的()。
A.生计教育B. 有机教育C. 进步教育D. 回归教育22、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23、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
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24、强调复杂情景和真是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联结理论B.认知理论C.建构主义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25、某学生因对“必须坚持每天一定量的运动达半年以上”的要求感到自己落实困难放弃了瘦身计划,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表明其对瘦身的()。
A.结果期望低B.结果期望高C.效能期望低D.效能期望高26、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儿童学习游泳主要属于()。
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规则或原理的学习D.解决问题的学习27、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28、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观察类型是()。
A.全结构式观察B.准结构式观察C.半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29、“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B.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D.形成学习兴趣30、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包括信度、难度、区分度和()。
A.效度B.清晰度C.准确度D.分层度二、辨析题(共计45分,每小题15分。
要求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31、夸美纽斯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
32、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33、定量研究比定性研究更科学。
三、简答题(共计75分,每小题15分)。
34、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35、简述美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36、试分析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37、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38、简析创造性的认知品质。
四、分析论述题(共计90分,每小题30分)。
39、“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请叙述这一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基本内涵,并对这一思想做出评价。
40、日本学者小原国芳提出:全人的教育应该由六个方面,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组成。
全人教育体系包括:以真为理想的学问教育,以善为理想的道德教育,以美为理想的艺术教育,以圣为理想的宗教教育,以健为理想的身体教育,以富为理想的生活教育。
而真、善、美具有绝对价值,健和富具有手段价值。
试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并分析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41、本题为必选题,请在I、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一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I.试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分析中国教育教学改革。
II.某校进行了一项通过反思活动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实验。
研究者将高中一年级的5个自然班,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是对照班(控制班)。
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了统一测试。
实验开始后,两个班级使用同样的材料、保持同样的进度。
对照班以常规方式进行教学,但对实验班每节课提供5分钟的反思练习,并布置一定量的课外反思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持续一个星期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测出实验班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
请回答:(1)该实验采用何种设计类型?(2)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3)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4)该实验设计的优缺点是什么?(5)该类型实验报告应该包含哪些基本要素?2017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611适用专业(领域):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