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2年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自某地A 点启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到B 点时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到C 点,整个过程汽车运动的总时间为t ,总路程为s ,B 是AC 的中点,则这辆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A .23s tB .32s tC .2s tD .2s t 2、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近日研究发现,玩手机时,就有可能让颈椎承受多达60磅(约270 N)的重力,相当于给颈椎挂两个大西瓜,比一个7岁小孩还重.不当的姿势与一系列健康问题存在关联,如背痛、体重增加、胃病、偏头痛和呼吸道疾病等.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力,但当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的模型:重心在P 点的头部,在可绕O 转动的颈椎OP (轻杆)的支持力和沿PQ 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当低头时,颈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的( )A .3.3倍B .4.2倍C .2.8倍D .2.0倍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重力为G 的小球,小球与固定在天花板上的绳子相连,小球保持静止状态。
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
若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F 1,则A .F 1=FB .F 1=G cos θC .F =G cos θD .F cos θ=G sin θ4、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靠近墙面整直向上抛出,图甲是向上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片,图乙是下降时的频闪照片,O 是运动的最高点,甲乙两次闪光频率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 假设小球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则可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A .mgB .13mgC .110mgD .12mg 5、以18 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在3 s 内前进36 m ,则汽车在5 s 内的位移为( )A .50 mB .45 mC .40.5 mD .40 m6、某同学玩飞镖游戏,先后将两只飞镖a b 、由同一位置水平投出,已知飞镖投出的初速度a b v v ,不计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插在竖直靶上的状态(侧视图)可能是(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黑龙江哈尔滨高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题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业阶段性评价考试高一学年生物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53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1.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公园中的全部菊花②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③一个果园中所有的果树及其无机环境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⑤东海岛的全部生物⑥瑞云湖公园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A.①③⑥B.②④③C.②⑤⑥D.①⑤③2.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A.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①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②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③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④细胞学说认同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4.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A. 移动装片,视野中的污点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B.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换用大的通光孔提高亮度C. 视野左上方有一细胞,往左上方移动玻片可使其移到视野中央D. 换高倍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5. 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观察某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轮廓,但是看不清内部结构。
为便于判断,此时应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6.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细菌细胞膜与真菌细胞膜相似C.发菜与草履虫都有染色体D.蓝球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壁,但成分不同7.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2)各种生物体的蛋白质都相同(3)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4)各种生物体的核酸都相同(5)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A. (1)(2)(4)B. (1)(3)(5)C. (2)(4)(5)D. (1)(2)(3)8.如图所示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的元素及其比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5届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生物育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绿色开花植物杂交所得到的后代植株一定可育B.绿色开花植物的任一细胞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一定可育C.同一绿色开花植物的两个细胞进行植物细胞杂交得到的植株一定可育D.某一植物经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染色体加倍的植株一定可育2.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过程的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了细胞的分裂分化情况,这些细胞的核基因都相同B.①②③过程都经过了细胞间直接接触识别完成信息交流C.细胞一、细胞二、细胞三都有记忆功能,称为记忆细胞D.④过程的完成需经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以及胞吐等过程3.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已知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现有甲、乙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 B.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C.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 D.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4.绿叶海蜗牛能从它的藻类食物中“偷”来叶绿体,并吸收入自己的细胞内。
首次捕食绿藻后,这种软体动物体内便存在叶绿体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绿叶海蜗牛的细胞,可以分辨的结构有()A.叶绿体和核糖体B.叶绿体和细胞壁C.叶绿体和细胞核D.细胞核和细胞壁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丙酮酸可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应先通气后密闭C.粮食入库前晒干可降低细胞中有机物的消耗D.剧烈运动时,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6.下列有关实验试剂或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选用蛋白质溶液、蛋白酶、淀粉酶和双缩脲试剂探究酶的专一性B.可选用斐林试剂和蒸馏水在50~65℃水浴条件下进行蛋白质的鉴定C.可用菠菜叶肉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北方盛产山植,常添加白砂糖和酵母菌进行发酵,酿成甜美的山楂酒。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齐齐哈尔市试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进行化学试验必需留意平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试管裂开,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略高于试管底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马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马上用水冲洗,边洗边刺眼睛D.酒精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2.下列对化学概念推断的依据正确的是()A.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缘由是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纯洁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3.下列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D.同温等容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4.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量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a2++2OH﹣+CO2═CaCO3↓+H2OB.向K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所得溶液的pH=7Ba2++OH-+H++SO42-=BaSO4↓+H2OC 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Ca2++2 HCO3-+2OH-=CaCO3↓+CO32-+2H2OD 硫酸铜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5.试验室加热氯酸钾与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从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挨次正确的是()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溶解、洗涤、过滤、干燥6.在反应2KMnO 4K2MnO4+MnO2+O2↑中,还原产物是()①KMnO4 ②K2MnO4③MnO2 ④O2A.①和②B. ②和③C.只有④D.只有③7.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5 D.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8.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肯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逝,肯定有SO42¯C.加入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肯定有硫酸根离子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逝,肯定有Ba2+9.已知: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2019-2020学年平和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平和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清晰可见的细胞结构是A. 纺锤体、染色质B. 染色体、赤道板C. 染色体、细胞壁D. 纺锤体、核仁2. 图表示某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分裂后产生了基因型为AbY的精子,则说明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B.如果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则该时期细胞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C.如果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细胞中出现两条X染色体,则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如果分裂后产生了一个AbX W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可能是ABX W、abY、aBY3. 一个A TP分子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A.1和3B.2和3C.2和2D.3和24. 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某生物体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的数个时期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为:乙→丙→甲→丁→戊B.甲、丙所在分裂期细胞中有8 个染色单体,其余各期细胞中无染色单体C.该细胞连续分裂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 条D.图示表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5. 以黑藻为材料进行“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制作临时装片时,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制作临时装片时,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C.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能随着细胞质而流动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内基粒之间的膜结构6. 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DNA病毒)、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A. 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B. 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乳酸菌C. 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D. 既有DNA,又有RNA的只有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7.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预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氨B.硫酸铵C.氯气D.醋酸2、某化学实验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
要吸收这些尾气,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A.烧碱溶液B.饱和石灰水C.自来水D.食盐水3、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用排水法收集Cl2B.Cl2能将Fe氧化成FeCl2C.Cl2和Cl-都能和钠反应D.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但在与水的反应中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4、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第①步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粗盐溶解B.第⑤步操作是过滤C.在第②③④⑥步通过加入化学试剂除杂,加入试剂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D.除去MgCl2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纯净的盐酸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B.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酒精是非电解质C.CaO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所以它们的导电原理相同D .固体KCl 、液态HCl 均不导电,所以KCl 、HCl 均是非电解质6、下列变化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是A .HCl→Cl 2B .H 2O 2→O 2C .Na→NaOHD .FeCl 3→FeCl 27、常温下,发生下列几个反应:①16H + + 10Z ― + 2XO 4―== 2X 2+ + 5Z 2 + 8H 2O②2A 2+ + B 2 == 2A 3+ + 2B ―③2B ― + Z 2 == B 2+ 2Z ―根据上述反应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氧化性:XO 4―>B 2>A 3+ B .X 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C .还原性:Z ―> A 2+D .溶液中可发生:Z 2 + 2A 2+ == 2A 3++ 2Z ―8、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用加热法分离泥沙中的碘单质B .用蒸馏法制取蒸馏水C .干冰气化D .铁锅生锈9、人们对物质性质的研究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研究过程的科学组合应该是A .预测物质的性质→观察物质的外观→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B .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解释和结论 →实验和观察C .预测物质的性质→观察物质的外观→解释和结论 →实验和观察D .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10、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 2O 的钠块10.8g ,将其投入100g 水中,产生H 2 0.2g ,则被氧化的钠是 ( )A .9.2gB .10.6gC .6.2gD .4.6g11、下列各组离⼦,在溶液中能⼤量共存、加⼊⾜量NaOH 溶液后加热既有⽓体放出⼜有沉淀⽣成的⼀组是( )A .234Ba ,NO ,NH ,Cl +-+-B .22343Ca ,HCO ,NH ,CO +-+-C .23K ,Ba ,Cl ,HCO ++--D .2244Mg ,NH ,SO ,K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 .硝酸钾溶液(硝酸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过滤B .二氧化碳(HCl):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气体C .氮气(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粉,收集气体D .氯化钠溶液(单质碘):加入酒精萃取后分液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蒸馏操作时,冷凝管的冷凝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B.分液操作时,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紧接着放出上层液体C.在制备蒸馏水时,要先加入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D.依据液态物质的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可选择使用萃取、分液和蒸馏等分离方法1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空气、矿泉水、水银B.酸性氧化物:、CO2、SO2、COC.盐:醋酸钠、氯化铵、纯碱D.弱电解质:CH3COOH、H2O、NH315、铝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HNO3=Al(NO3)3+NO↑+H2O,若配平方程式后,HNO3的计量系数应该是( )A.2 B.4 C.6 D.816、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CO2B.纯盐酸C.HF D.碱石灰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Ag+、Mg2+、Cu2+、Fe3+中的几种,请按要求填空:(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确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1b98da5f0b1c59eef8c7b4f4.png)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1.下列能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的合成B.淀粉水解成麦芽糖C.H1N1病毒的增殖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2.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的相对稳定B.CO2既是内环境成分,又能影响内环境的稳态C.内环境中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蛋白质的多少D.组织液中的水只来自血浆3.人的皮肤表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A.组织液B.淋巴C.血浆D.组织液和血浆4.下列叙述除哪项外,都为人体内环境概念的要素A.细胞内液B.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直接液体环境5.下列选项中对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体液的一部分,包括血液、淋巴和组织液等B.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的媒介C.是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类型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同D.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6.下列成分不是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有①二氧化碳②胰液③乳酸④ATP合成酶⑤血红蛋白⑥唾液淀粉酶⑦淀粉⑧原尿⑨脱氧核糖核酸⑩皮脂A.②④⑥⑦⑧⑩B.②④⑤⑥⑦⑧⑨⑩C.②⑤⑥⑧⑨⑩D.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7.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的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
以下途径正确的是A.肌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血液→靶细胞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D.静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8.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9.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B.若某人发生抽搐,则可能是⑤中的某无机盐含量不足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10.如图显示肝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物质交换,关于X和Y的情况叙述正确的A.X、Y都可代表葡萄糖B.X、Y两种物质可由肝细胞与血浆直接进行交换C.X如果是葡萄糖,需要穿过3层磷脂分子D.物质X不属于内环境成分,Y属于内环境成分1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C.感受器是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D.效应器是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12.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13.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14.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
2019-2020学年南和县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南和县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过程a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B.过程b和c为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C.过程a、b、c、d、e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过程d、e只发生在某些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中2. 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①指细胞的相关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B.在蔗糖溶液中,一定会发生甲→乙变化C.当细胞处于丙状态且不再变化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同一细胞处于乙状态时的吸水能力大于其处于甲状态时3.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精子B.病毒C.变形虫D.卵细胞4. 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某生物体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的数个时期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为:乙→丙→甲→丁→戊B.甲、丙所在分裂期细胞中有8 个染色单体,其余各期细胞中无染色单体C.该细胞连续分裂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 条D.图示表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5. 下图是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载体①能够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 载体①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C. 载体①和①转运溶质分子方式不同D. 载体①转动溶质分子不消耗ATP6.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B. 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C.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增多D 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7. 豌豆花紫色(A)对白色(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与高茎豌豆的DNA相比,矮茎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使其不能合成相关的酶,导致豌豆茎不能长高,控制两种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以下操作步骤正确的是①人工异花传粉②去雄③统计分析结果④套袋⑤种植豌豆A.⑤④②①④③B.⑤②④①④③ C.⑤④②④③①D.⑤④②④③2.下列各项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C.一条染色体D.非同源染色体3.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DNA分子复制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A.同源染色体上B.非同源染色体上C.非姐妹染色单体上D.姐妹染色单体上4.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非等位基因也一定会发生自由组合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Ⅰ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5.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揭示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B.F1形成配子时,各对等位基因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C.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D.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6.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都是相同的B.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C.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可能不含有X染色体D.位于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7.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M表示细胞分裂,N表示染色体不一定复制D.M表示核DNA数加倍,N表示染色体数加倍8.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9.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A.①④B.①③C.①②D.①②③10.图示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图示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①处于图1 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②图2中甲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③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丁细胞处于DE段④图2中甲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⑤图1中C→D可能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所致A.①⑤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⑤11.假设果蝇的某个卵原细胞(2n=8)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均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H标记,该卵原细胞在无3H标记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若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次级卵母细胞中带有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可能有几条A. 0、1、2、3、4B.0、1、3、5、7C. 0、2、4、6、8D. 1、2、3、4、512.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时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
下列对相应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1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
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14.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15.某动物种群有AaBb和Aabb两类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自由组合,雌雄个体比例为1∶1。
已知aaB_个体致死,假如种群中全部个体都能够自由交配,且子代中除致死基因型外全部个体都成活,则成活子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是A.332 B.632 C.657 D.125716.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性别类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 控制,其中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A基因但有A+基因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a 基因时表现为雄株。
下列围绕该植物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AA+与Aa杂交后代中两性植株所占比例应为25%B.控制该植物性别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有3种C.该植物体内,原生质层无色的细胞不是叶肉细胞,而是紫花花瓣等处的细胞D.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2代,理论上F2中雄株所占比例3/817.已知某种植物果皮的有毛和无毛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让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1(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植物果皮的有毛对无毛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1:1C.F1中d基因的频率为1/4D.F1果皮有毛植株中DD:Dd=4:l18.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
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其规律如图所示(注:精子通过花粉管到达卵细胞所在处,完成受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1、S2、S3、S4互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B.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全部子代中S1S2∶S1S3=1∶1C.烟草不能自交的原因可能是花粉与含与其基因相同的卵细胞的雌蕊结合阻止花粉管的形成D.该现象是被子植物进化过程中防止近亲繁殖和保持遗传变异的一种重要策略19.果蝇中常染色体隐性基因aa纯合时,雌果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
基因aa在雄性XY中没有效应。
对aa位点杂合的雌蝇与纯合隐性雄蝇杂交,F1、F2的期望的性别比例♂:♀分别是A. 3:1 ;5:11B. 3:1 ;1:3C. 3:1 ;13:3D. 3:1 ;11:520.下列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若Ⅱ-7为纯合体,请据图分析,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A.1/12B.5/12C.5/6 1/621.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他们每次都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D.乙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2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基因中遗传信息也发生改变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23.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24.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B.大肠杆菌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C.发生突变的大肠杆菌DNA分子中共有6种碱基配对方式D.很多位点发生T—A到C一G的替换后,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增强25.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
将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I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B.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2C.预计Ⅱ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26.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上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上碱基数目的28%②人体内的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以及植物体内的叶肉细胞、根尖伸长区细胞中,均不能发生DNA分子的复制③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④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DNA、基因的行为决定染色体行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7.下列关于“一定”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一定不同C.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是成对存在的D.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生物体,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28.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T2噬菌体主要的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后,又提出了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假说29.下列几项计算中,错误的是A.N对基因均杂合(基因间均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2NB.Aa(亲本)连续自交N代(每代均去除aa)后,则子N代中Aa出现的概率为2/(2N+1)C.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D.某含N对碱基的基因中含有胸腺嘧啶50个,则此基因中可能储存的遗传信息应小于4N 种30.下图1表示b基因的结构,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B.图1中的b1、b2是一对等位基因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