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和经典题型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思维导图【压力】(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初中生家长(2)方向:压力垂直被压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项目重力压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于受压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在受压物体的表面。
地球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施力物体体。
在通常情况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果竖直方向只联系受重力和支持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注意压力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引起的。
典例如图所示,把物体G依次放到水平地面上、斜面上和挤压在墙壁上,物体G对接触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
试将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填写出来,不能比较大小关系的填写“≠”,并说明原因。
F1G、F2G、F3G,原因是。
解析: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挤压,属于弹力;而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如图所示,A图中的压力与重力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压力是由于重力而产生的;B图中的压力F2垂直于斜面,重力G垂直于水平面;@初中生家长C图中的压力F3垂直于竖直面,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不是由于重力而引起的。
答案:=<≠压力不是由于重力而引起的,比较不了大小【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实验原理物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量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实验方法①本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分别控制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②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
(3)实验过程和结论【压强】(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公式:p=F/S。
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初中生家长单位是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m2(4)对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①公式p=F/S无论对于固体、液体还是气体产生的压强都普遍适用。
初二物理压强基础知识讲解

压强(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要点诠释:1、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
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2、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受力面垂直,并指向受力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3、单位:牛顿,符号:N4压力重力施力物体物体地球受力物体支持物物体大小决定于相互挤压所发生形变大小G=mg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面竖直向下作用点在支持面上物体重心力的性质接触的物体间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来源于万有引力,是非接触力受力示意图要点二、压强(高清课堂《压强》388900)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进行实验:①照图甲那样,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②再照图乙那样,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③再把小桌翻过来,如图丙,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实验步骤①、②是受力面积一定,改变压力的大小,步骤②、③是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
实验结果: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3、计算公式及单位①公式:(定义公式)②单位: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简称帕。
1Pa=1N/m2。
表示1m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N,Pa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
实际应用中常用千帕(kPa) 兆帕(MPa)作单位,气象学中常用百帕(hPa)作单位,换算=,,。
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第九章压强▲▲压强1.压强:(1压力: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属于弹力⑤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说明:①啄木鸟的嘴能啄破树皮,骆驼的脚会往沙地中陷入一些,都是压力作用效果的表现.②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在雪地里,行走的人陷到雪地里,而穿滑雪板的人没有陷入雪地中,这表明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 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1Pa=lN/m2,3Pa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3N 。
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应用:①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②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以下例子在选择题中常考①骆驼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在沙漠中行走自由②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加压强,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3、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 A、B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 B、C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⑶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习题: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B。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量C。
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D.无法确定2、下列关于压力、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压强有关知识点总结

压强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压强的基本概念1.1 压强的定义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施加的力的大小,它描述了一个物体或介质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影响。
其数学定义如下:\[P = \frac{F}{A}\]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F表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单位为牛顿(N);A表示单位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1.2 压强的特点压强是一个标量,它没有方向性,只有大小,由单位面积上的力决定。
压强是施加在物体或介质表面的,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静态压强,即物体或介质表面上静止不动的力对单位面积的影响。
1.3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压强和压力是密切相关的物理量,它们常常被混淆和误用。
在物理学中,压力是一个广义的物理量,它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对物体表面施加的力;而压强指的是液体或气体对单位面积施加的力的大小,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压力。
通常情况下,我们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表面的力为压强,而不称为压力。
二、压强的计算方法2.1 计算静态压强在静态情况下,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rac{F}{A}\]其中,F表示垂直施加在物体或介质表面上的力,A表示力作用的单位面积。
要计算静态压强,只需要知道作用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即可。
2.2 计算流体(液体或气体)的压强对于流体,其压强可以通过流体的密度和高度来计算。
在地球表面的情况下,一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流体的压强:\[P = \rho gh\]其中,P表示流体的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ρ表示流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平方(m/s^2);h表示流体的高度,单位为米(m)。
2.3 计算气体的压强对于气体,压强可以通过气体的温度、容积和物质的摩尔数来计算。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气体的压强可以表示为:\[P = \frac{nRT}{V}\]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绝对温度;V表示气体的容积。
压强题型总结

压强题型总结(原创版)目录一、压强题型概述二、压强题型分类1.静态压强问题2.动态压强问题3.压强与浮力的综合问题三、解题技巧与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2.确定受力分析3.灵活运用公式四、实例分析正文一、压强题型概述压强题型是物理知识类题型中的一种,主要考察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其公式为 P=F/A。
在解决压强题型时,需要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二、压强题型分类1.静态压强问题静态压强问题是指在静止状态下,研究对象受到的压强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等力的作用,需要求解物体受到的压强。
2.动态压强问题动态压强问题是指在运动状态下,研究对象受到的压强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运动的物体受到摩擦力、浮力等力的作用,需要求解物体受到的压强。
3.压强与浮力的综合问题压强与浮力的综合问题是指在涉及到压强和浮力的共同作用下,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三、解题技巧与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在解决压强题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受到压强作用的物体。
这有助于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各种力,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2.确定受力分析在确定研究对象后,要进行受力分析,找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力。
这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浮力等。
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仔细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力的方向和大小。
3.灵活运用公式在解决压强题型时,要灵活运用压强公式 P=F/A。
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例分析假设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为 G,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F。
已知物体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 A,求物体受到的压强。
根据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重力和支持力,即 F=G。
根据压强公式,物体受到的压强为 P=F/A=G/A。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3.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不变的是()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6.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C .D .7.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 .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B .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8.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液体的密闭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之后将此容器倒置过来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A.F甲=F乙B.F1<F2C.p甲<p乙D.p1<p29.如图,水平面上放置了质地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
压强题型总结

压强题型总结
压强题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题型,主要涉及物体的压强定义、压力的计算、液体的压强、浮力等内容。
以下是对压强题型的总结:
1. 压强的定义:压强指的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通常用公式P=F/A表示,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A表示作用力的垂直方向的面积。
2. 压强的计算: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面积已知时,可以直接使用公式P=F/A计算压强。
3.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由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液体的深度决定,可以使用公式P=ρgh计算,其中P表示液体的
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
深度。
4. 浮力: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上表面下方作用的压强大于物体对液体的上表面上方作用的压强,这个压强差就是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上表面下方垂直于上表面的面积所施加的压力乘以面积,可以使用公式F=ρVg计算,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在液体中的
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5. 压强的应用:压强是很多物理现象的基础,例如气体的容器,水压设备等都是基于压强的原理制造的。
6. 解决压强问题的一般步骤:首先确定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然后根据题目所求,选择适当的公式计算,最后带入已知量计算即可。
特别需要注意单位换算和精度要求。
以上是对压强题型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的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的主要知识点:
1. 压力的定义:压力是一个物体或者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单位是帕斯卡(Pa)。
2. 压强的定义:压强指的是力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效果,单位也是帕斯卡(Pa)。
3.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力 / 面积,即P = F / A。
4. 压力的方向: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作用力的方向,且指向物体受力的方向。
5. 压强与面积的关系:如果作用力不变,面积增大,则压强减小;面积减小,则压强增大。
压力与面积呈反比关系。
6. 压强与力的关系:如果面积不变,作用力增大,则压强增大;作用力减小,则压强减小。
压力与力呈正比关系。
7. 浮力与压强:液体或气体中浸没物体所受到的力,称为浮力。
浮力大小等于被浸没的物体所挤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所产生的压强等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压强。
8. 压强与液压原理:液体在容器内的压强是均匀的,所以液体对容器的每个部分都会产生压强。
液体传递压强的原理被应用在液压系统中,这是一种通过液体传递压力从而实现机械传动和加工的技术。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压强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结果和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如果实验时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为76厘米左右.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两种.水银气压计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它在测量时,必须挂竖直,如果挂歪斜了,则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大.金属盒气压计即无液气压计,如将其刻度盘上所标的大气压值折算成高度,则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14.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2)大气压的变化和天气有关,一般说来,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的高大气压的特点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5.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课堂例题讲解例1.如下图所示,有五块完全相同的砖以三种形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
(a)是两块迭放;(b)是单块砖平放;(c)是两块砖并排平放。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分析与解:解题应看清“形式”,抓“本质”,本题检查的知识点是压强的概念,要把握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为压强,(a)、(b)受力面积相等,但(a)是(b)压力的2倍,所以,(a)、(c)的压力相等,但(c)的受力面积是(a)的2倍,所以,即,应选D。
再有,也可以先比较(b)、(c),(c)的压力、受力面积均为(b)的2倍,所以例2.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所受重力均为19.6牛顿,三条棱长分别为20厘米、10厘米、5厘米。
砖块A平放,砖块B侧放,两砖块如图互相交叉叠放,求砖块A对砖块B 的压强。
分析:压强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底面积或表面积。
该题中的受力面积既不是砖块A的下表面积,也不是砖块B的侧面积,而应该是砖块A和砖块B的接触部分的面积。
解答:受力面积S=5厘米×10厘米=50厘米2=5×10-3米2,根据压强公式:答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是3.92×103帕斯卡。
说明:(1)计算压强时,所谓面积S,应当是实际受力作用的面积。
(2)计算压强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只有压力的单位用牛顿,面积的单位用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才是帕斯卡。
例3.封冻的江河冰面最大能承受的压强是4×104帕斯卡,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的质量是5200千克,两条履带跟地面接触的面积共1.5米2,这台拖拉机能不能从冰面上通过?分析: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求出拖拉机对冰面的实际压强是多大。
如果拖拉机对冰面的压强大于4×104帕斯卡就不能通过,如果小于4×104帕斯卡就可以通过。
解答:根据压强公式:答因为3.40×104帕斯卡小于4×104帕斯卡,可以通过。
说明:(1)物体受压后形状要改变,甚至会被破坏,这决定于压强的大小而不是压力的大小。
(2)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施压物体的重力,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在解这类问题时,必须写出公式的推导过程,以防压力和重力这两个概念混淆例4.如图所示,p1[图1中(a)],F2和p2[图1中(b)],则F1与F2、p1与p2A.F1=F2 , p1=p2B.F1>F2 , p1>p2C.F1=F2 , p1<p2D. F1>F2 , p1=p2分析与解答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可知,(a)、(b)两种情况下由于液体密度及容器底到液面的深度都相等,所以两种情况下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即p1=p2.但是由于静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它的大小应等于液体对空器底的压强与容器底面积的乘积,即, F1=p1S1, F2=p2S2.由于p1=p2,而S1>S2.所以可得: F1>F2.即应选D.例5.如图所示,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筒的下端盖上一块薄塑料片A、竖直插入水中,塑料片离容器底部10厘米,容器内水深30厘米,缓慢地往玻璃筒里注入煤油,筒里煤油深_______厘米时,塑料片将会下落.(g取10牛/千克)分析往玻璃筒内注入煤油后,塑料片受到筒内煤油对它向下的压强和筒外水对它向上的压强.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当塑料片受到向下的压力等于向上的压力时,塑料片恰好下落,此时有.注意塑料片在水中的深度是它到液面的距离,厘米.计算时要用国际单位.解法一∴解法二∴答:筒内煤油面高25厘米时,塑料片下沉。
例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100,厘米,厘米.求:①水对容器A处的压强②水对容器底B处压强③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此压力等于容器中的水重吗?分析:对于①②中的A、B两处的压强可以直接根据求出,对于底部的压力应先求出底部的压强,再利用,求出.解:已知:,水密度求:水对A处的压强,水对容器底B处的压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解:①水对容器壁A处的压强∴②水对容器底B处的压强③水对容器底的压力而是一个底面为S、高度为的圆柱的体积,而是体积为V的圆柱体中的水重,显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如图容器中的水重.答:水对容器壁A处的压强是;水对容器底B处的压强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78N,大于容器中的水重.例7.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A.将管倾斜B.将玻璃管变粗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分析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等。
当外界大气压不变化时,由可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就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当管倾斜时,管内水银虽然增多,但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会变化;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后,槽中水银面和管内水银面同时升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仍然不变;只有当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才会发生变化,所以答案为D.小结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表示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这个高度差就不会改变;只有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这个高度差才会发生变化.解题时学生常常不明确这里所说的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在竖直方向上的.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没有理解.例8.如图所示,将一只试管装满水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管顶高出水银面20cm,在标准大气压下,管外水银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等于Pa,若在试管顶部开一小孔,将看到现象.分析本题虽然给出了试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20cm,但并非相当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真正的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即应相当于76cm汞柱产生的压强,应为.若在试管顶部开一个小孔,此时试管内外相当于一个连通器,所以最终将看到的是管内外液面等高.评注本题着重考查大气压强部分、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不少学生容易受试管内水银柱高度为20cm的影响,误认为此时大气压相当于20c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于是按而得出错误的结果.若在试管顶开一小孔,有的学生认为水银将向上喷出,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并且应变能力较差,未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外界为标准大气压”,而机械地照图求出20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学生也不能完整而简练地答出“管内水银流入槽内”的正确答案.例9.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B)橡皮管有吸引力(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错解一:由于吸墨水时要先按下自来水笔上的弹簧片,所以是弹簧片的弹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内,选项A正确.错解二:由于吸墨水时要先用手按下自来水笔上的弹簧片,所以是手对弹簧片的压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内,选项C正确.警示:在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物理现象时,一定要分析不同区域气体压强的情况,当不同区域的气体压强不相同时,就会发生这些现象,而不能简单地从现象本身作出判断.在这个现象中,当把自来水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再松开时,造成了橡皮管内的气体压强和管外墨水面上气体压强不同,在管内外气体压力差的作用下,墨水被“吸进”了自来水笔的管内.正解:因为当把自来水笔上的弹簧片按下时排出了橡皮管内的一部分空气,使得松开弹簧片时橡皮管内的气体压强小于管外墨水面上的大气压强,在管内外气体压力差的作用下,墨水被“吸进”自来水笔的管内.选项D正确.例10.下列情况中会使大气压变小的是()A.从高山顶下山的过程中.B.从赤道向北极运动过程中.C.从室内到室外的过程中.D.从一楼上升到九楼的过程中.分析不同高度的大气密度不同,造成大气压值不同.离地面越高,大气密度越小,气压值也越小.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赤道直径比两极直径大,因此两极附近地球对空气吸引力较赤道附近对空气吸引力要大些.解答D.例11.如图是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由东宝山的山脚移至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瓶口密闭不漏气,移动过程中整个瓶子没有与外界发生热传递)()A.降低B.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讲解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把自制的水气压计由山脚移至山顶时,外界大气压强减小,而瓶内水面上的压强不变,所以玻璃管中水面升高,故答案选B.例12.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起水管长度不超过2m),他可以通过直杆P向上提起活塞S,活塞下面原来充满水,在活塞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活塞S上升到出水口Q之前,水将被向上拍起B.活塞S稍高于出水口Q时,水将从出水口流出C.活塞S稍高于出水口Q时,装置内的水面将下降,水回到下面的水槽中D.活塞S从出水口Q处继续向上提起,装置内的水面保持与Q等高,不会继续上升分析与解答:开始时活塞S位于缸的底部,活塞S下边空气压强等于大气压,管内与槽内水面相平.活塞向上提起,S下边空气体积膨胀,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沿水管上升.活塞继续上提,在活塞S未达到出水口Q之前,管内气压继续减小,管内水面不断上升.当活塞S稍高于出水口Q时,管中水柱与大气相通,管内气压等于大气压,管中升高的水柱由于重力又流回水槽中.故选A、C.小结: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活塞上提,在活塞下面与水管里的水面之间形成低压区,管内水柱上下两端由于压强差产生压力差作用,使管内水柱不断上升.这种压力差一旦消失,管内水柱在重力作用下,又回到水槽中.题中,当S上提(未到Q之前)时,这种压力差存在.当S超过Q,管中的水柱与大气相通,上下表面大气压强形成的压力差消失,管中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回到水槽中.例13.医用挂盐水时,瓶盖上除了一根输液管外,还需用一个空针头插在盐水瓶盖上,能说出它的作用吗?解答:当瓶内盐水顺输液管流出时,瓶内液体体积减少而空气体积增大,使瓶内气压减小.若瓶内气压与液柱挂高所产生的压强之和等于人体血压时,输液就将停止.由于人体内血压接近大气压,要想使输液不停止,就必须给瓶内补充空气,插空针头就是使内外空气可以相通,从而保证瓶内气压为一个大气压值.例14. 把一个装满水的酒瓶倒立在装着水的盘子里,使瓶颈浸没在盘内水面下,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便自动家禽喂水器.试说明它的工作原理.解答:这一简便自动家禽喂水器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由于瓶内水柱产生的压强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当瓶口浸入水中时,瓶口外水受大气压强作用,使瓶内外的压强相等,水不会流出.当家禽饮水使盘子里的水面下降而瓶口刚露出水面时,空气可以从瓶口进人瓶内,使瓶内压强大于外面大气压强,瓶内的水就会流出来,升高盘里的水位.使瓶口重新没入水中.瓶中的水继续流出,使瓶中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直至瓶口内外压强相等时,水就停止流出.所以只要瓶内有水,盘里的水就能不断得到补充.实现家禽自动喂水.第九章 压强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 用磨快的刀容易切菜,这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2. _________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______________首先用实验测得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帕=__________厘米汞柱.3.一块砖重24牛,长25厘米,宽15帕,若这样放置的砖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 4.密度为0.4×103千克/米3、边长为1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帕.5.为了在松软土地上行驶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圆台形密闭容器如图2所示放置,若将容器倒置,则液体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将表面的压力将_________. 图27.将250克的水倒入底面积为10厘米2为________帕,压力为_________牛.8.如图3所示,大气压强为76厘米汞柱,入水银槽中,使管中水银柱高50厘米,则管顶内壁M 压强为________厘米汞柱,方向为__________.图39.高山上煮鸡蛋不易煮熟,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中的沸点________的缘故.10.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二、选择题11.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压物体的表面C.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D.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越大,对物体的压强就越大B.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C.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D.受力面积增大时,压强不一定变小.13.大型运输平板车装有100多个车轮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保持平稳B.减小对地面的压力C.经久耐用D.减小对地面的压强p B,它们的关系是15.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放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浸没等质量的铜、铁、铝实心球,水没有溢出,则水对容器底部最大的压强是( )A.放铜球的B.放铁球的C.放铝球的D.三容器一样大16.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先用手按一下橡皮管外的弹簧片,然后松手,墨水就“自动”进入橡皮管中,其原因是由于( )A.橡皮管内有吸力B.手给橡皮管压力C.弹簧片有压力D.大气压的作用三、计算题17.圆图钉的面积为0.05毫米2,图钉帽的面积为1厘米2,若加在图钉帽上的压强为1.5×106帕,则图钉尖对墙的压强为多大?18.船在2米深的水下有一小洞,洞的面积为10厘米2,为了把洞堵住,填充物至少要承受多少的力?19.一个两端开口的直圆筒下端放一个轻质塑料薄片,把薄片压入水下20厘米处,如从筒口缓慢倒入筒中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则倒多深时,塑料片恰好会掉下?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2. 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01×105、763. 4×103、4×1034. 3925.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6. 变大、变小7. 980、0.988. 26、竖直向上9. 降低10. 大气压二、选择题11.B 12.A 13.D 14.B 15.C 16.D三、计算题17.F =p 1S 1=1.5×102牛 p 2=2S F =3×109帕 18.p =ρgh =1.96×104帕 F =pS =19.6牛19.p 水=p 酒 ρ水gh 水=ρ酒gh 酒 h 酒=酒水水ρρh =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