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经典题型练习
物理八年级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八年级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km/sD. 3×10^7 m/s答案:B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 m/sB. 34 km/hC. 34 m/sD. 340 km/h答案:A3. 物体的惯性与其()有关。
A. 形状B. 质量C. 体积D. 密度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力的作用效果()。
A.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改变物体的形状C. 改变物体的颜色D. 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答案:C5. 力的三要素包括()。
A. 大小、方向、作用点B. 方向、作用点、速度C. 大小、作用点、速度D. 方向、速度、作用点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重力的方向()。
A. 垂直向上B. 垂直向下C. 水平方向D. 斜向上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反射定律()。
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 入射角小于反射角C. 入射角大于反射角D. 入射角与反射角无关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折射定律()。
A.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B.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C.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 入射角与折射角无关答案:B9.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
A. 介质B. 真空C. 空气D. 水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流的单位()。
A. 伏特B. 安培C. 欧姆D. 瓦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______。
答案:距离2.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3. 力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牛顿4.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______成正比。
答案:质量5. 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______。
答案:反射角6. 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答案:小于7.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初二物理力学20道题

初二物理力学20道题1. 自由落体。
一颗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已知它下落的时间为2秒,求小球下落的高度。
2. 速度计算。
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问它在1小时内能行驶多远。
3. 加速度。
一辆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20 m/s,经过5秒,求这辆车的加速度。
4. 力的计算。
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一个50 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5. 重力计算。
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受重力作用,求它所受的重力大小。
6. 功的计算。
一辆车以2000 N的力推动一个物体10米,求做的功。
7. 能量转换。
一颗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2米高处自由下落,求下落前的重力势能和下落后的动能。
8. 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 N的水平力推动,但物体不动。
求摩擦力的大小。
9. 牛顿第二定律。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4 kg,受10 N的净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10. 重力与质量。
在地球上,一个物体的质量是8 kg,求它的重力。
11. 运动学公式。
一物体以初速度为5 m/s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 ²,求经过3秒后的速度。
12. 能量守恒。
一个弹簧压缩后释放,弹簧的势能为100 J,假设没有能量损失,求释放后小球的动能。
13. 功率计算。
一台电机在10秒内做了500 J的功,求电机的功率。
14. 平衡力。
一个物体受到的向右的力为30 N,向左的力为20 N,求物体的合力。
15. 竖直上抛。
一颗小球以15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求它上升的最大高度。
16. 简单机械。
使用一个滑轮提升重物,重物的重量为200 N,如果用力100 N提升,求效率。
17. 冲量。
一物体的质量为3 kg,以5 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量。
18. 重力势能。
如果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提升至5米高度,求其重力势能。
19. 匀速直线运动。
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2 km的速度匀速行驶,问它经过15分钟行驶多远。
20. 小车实验。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1. 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其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2. 什么是功?答: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3. 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增加还是减小?答: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减小。
4. 简述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
答: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是通过推进剂的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运动。
5. 空调的制冷原理是什么?答: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蒸发冷却和压缩冷却实现的。
6. 什么是电流?它的单位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其单位是安培(A)。
7. 电阻的作用是什么?答: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8. 简述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答: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一致,与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9. 什么是功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转移或转换的速率,其单位是瓦特(W)。
10.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答: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因为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所致。
11. 什么是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其单位是赫兹(Hz)。
12. 什么是共振?举例说明。
答:共振是指当物体的固有频率与外加频率相等时,物体受到的外力达到最大值。
例如,当一个人在摇摆上升的秋千上用力推动,如果推动频率与秋千的固有频率相等,秋千将会达到最高点。
13. 什么是直流电?与交流电有什么区别?答: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而交流电是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恒定,而交流电的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
14. 简述水平抛体运动,并给出公式。
答:水平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以一定初速度抛出后,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
其公式为:水平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竖直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0.5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受力大小的?A. 质量B. 力C. 速度D. 加速度3.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A. 速度B. 力C. 加速度D. 时间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距离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率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8.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9.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向?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做________。
2.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3.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4.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5.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叫做________。
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大小叫做________。
7.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方向叫做________。
8.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9.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10.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在10秒内的位移。
初二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二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
B. 太阳
C. 镜子
D. 手电筒
答案:B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答案:B、C、D
二、填空题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
答案:直线
2.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和______。
答案:音色
三、计算题
1. 已知一物体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物体在空气中传播1000m所需时间。
答案:t = s/v = 1000m / 340m/s ≈ 2.94s
四、实验题
1.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1)准备一面平面镜、一个激光笔和一个可调节角度的量角器。
(2)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3)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4)改变入射角,再次测量反射角,观察两者是否相等。
(5)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五、简答题
1. 请简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也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当这些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时,就产生了声音。
初二物理常见题型与难题

选择题(20题)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
蜡烛C。
月亮D。
电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D.光的传播速度是3X10a/S3、阴雨天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B.虽然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因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人对声音反应要比对闪电反应慢D.无法解释上述现象4、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5、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6.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得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得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字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得本领强7、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了折射,下图中正确的是:()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曲B.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看到映出的岸上的景物C池塘水的深度,看上去比实际的要浅D.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手的各种姿势形成的手影9、站在池边往水中看,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的木块、水下的游鱼、池边的树木和天空的白云。
那么,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是:(D )A.木块B。
游鱼C.树木D。
白云10、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2)海市蜃楼的现象(3)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的的影子(4)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A. (1)、(3)B。
初二物理训练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影子B. 倒影C. 彩虹D. 镜面反射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3. 以下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4. 以下关于压强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 P = F/SB. P = F*SC. P = S/FD. P = F/V5.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A.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反比C.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无关D.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指数关系6. 以下关于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B. 密度是物质的体积与质量的比值C.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面积的比值D. 密度是物质的面积与体积的比值7. 以下关于温度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B.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压力的仪器C.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体积的仪器D.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密度的仪器8. 以下关于热传导的描述,正确的是()A. 热传导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B. 热传导是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过程C. 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过程D. 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外部传递的过程9. 以下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换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消失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创造D.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减少10. 以下关于电磁波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形式B. 电磁波是物质的一种形式C. 电磁波是电荷的一种形式D. 电磁波是电流的一种形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初二物理速度路程时间典型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路程时间典型计算题初二物理速度路程时间典型计算题一。
路线垂直问题1.一颗子弹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在离人17m处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经前进了多少米?2.一架飞机以声速的1.5倍的速度在高度为2720m飞行,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飞机已经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温度为15℃)二。
列车(队伍)过桥问题3.一列360m长的军队以匀速通过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分钟,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一辆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行驶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有多长?5.一辆长20m的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980m长的铁桥,这列火车过桥需要多长时间?三。
平均速度问题6.一辆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行驶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行驶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5分钟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一辆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分钟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分钟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8.一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
回声问题9.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着山崖行驶,鸣笛后2秒听到回声,问:(1)鸣笛处距山崖多远?(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1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
(温度为15℃)11.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经典题型练习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1.关于计算电阻的公式R =I
U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 、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当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导体的电阻就为零
D 、导体中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2.一根导体两端加电压为2V 时,通过的电流正好是0.1A ,则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Ω。
如果这根导体两端加的电压变为4伏特时,则导体的电阻为 Ω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3.已知R 1>R 2,下列四个电路分别接入同一电源上,电路中电流最大的电路是
( )
4.一段均匀的电阻线,接在6v 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为200mA .若将这段电阻线等分成3段后,并联接在原电源
上,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 )
A .600mA
B .0.18 A
C .1.8 A
D .1.2A
5.下图中甲、乙是用伏安法分别测定两个不同电阻R 甲、R 乙所得出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请判断两电阻的大小
( )
A 、R 甲>R 乙
B 、R 甲<R 乙
C 、R 甲=R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6.(2009年·浙江义乌)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 ”字样。
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
确表示当开关S 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 的电流I 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 的关系的是(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 1=7Ω,R 2=8Ω,
S 闭合,电压表的示数为4V ,则电源电压为( )
A 、2.5V
B 、7.5V
C 、14V
D 、3.5V
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时,灯泡L 1、L 2都不亮。
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 、b 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 、c 两点
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 、d 两点时,两灯都亮。
则( )
A.灯L 1断路
B.灯L 2断路
C.灯L 2短路
D.开关S 断路
9、如图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 1亮,灯L 2不亮,这时电流表和
电压表均有读数。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L 1断路
B.L 1短路
C. L 2短路
D. L 2断路
第
9第8
(一)串联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合上开关S 后,向左移动R 2的滑片的过程中,两电表的示数变化为
( )
A 、○
A 的示数增大,○V 示数增大
B 、○
A 的示数增大,○V 的示数减小 C 、○
A 的示数减小,○V 示数增大 D 、○
A 示数减小,○V 的示数减小 11.(09福州市)13.如图5所示是童童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固定在一起,
AB 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 1为定值电阻。
当闭合开关S ,压力F 增大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二)并联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合上开关S 后,向右移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的过程中,○A 、○V 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
A 示数变小、○V 示数变大
B 、○
A 示数变小、○V 示数不变 C 、○
A 示数变大、○V 示数不变 D 、○
A 示数变大、○V 示数变大 14.(07烟台)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中
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S 闭合,且滑片P 向左滑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A 1表读数不变、A 2表读数变小、V 表读数变小
B .A 1表读数变大、A 2表读数变大、V 表读数不变
C .A 1表读数变小、A 2表读数变大、V 表读数变大
D .A 1表读数不变、A 2表读数变大、V 表读数不变 (三)开关引起的变化
16.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地闭合开关s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照顾弱者
17.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 1.5A ”,乙标有“22Ω 0.5A ”。
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
高电压是( ) A 、57V B 、41V C 、35V D 、19V
18.甲、乙两个电阻分别标有“6Ω,0.5A ”、“10Ω,1A ”,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在电路中,则电源电压最大是 ;
干路中的电流为 。
将两只电阻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则电源电压最大为填上适当的电流表和电压表
19.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丙是3个电表,闭合开关S ,灯L 1、L 2串联,
电路中 是电流表, 是电压表。
当L 1、L 2并联是时,
是电流表, 是电压表。
比例题
2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流表A 1与电流表A 2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两 个电阻R 1与R 2之比是( )
A .1:5
B .5:1
C .1:4
D .4:1
伏安法测电阻
21.如图甲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其中电池组电压为6V ,R x 的阻值约10Ω左右。
图5
(1)老师提醒同学们,电压表选用3V 的量程。
那么,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_ 的量程。
这样做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以免实验时间过长,因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影响阻值。
(2)将图中器材连接成测定R x 阻值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处于最左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同学已将前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入了表中,第3次实验的电表指示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中,并完成表中
的有关计算。
(4)从记录表中看出,三次实验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表测电阻
22.老师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电压未知),待测电阻Rx 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最大阻值为RAB ),
量程合适的电流表(或电压表)一个,单刀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请在给出的器材中选用一些进行组合,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完成测电阻Rx 实验。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③写出Rx 的表达式。
简单的并联计算
24.如图1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30Ω,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4A ,A 2的示数为0.8A ,求电源电压和R 2
的阻值各为多少?
简单的串联计算
25.灯泡L 1和L 2串联在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12V ,L 1电阻是8Ω,L 2两端的电压是4V ,则L 1中的电流是
多少A 。
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26、一小灯泡标有“2.5V 5Ω”若要把它接到10V 电路中正常工作,应怎样接一个多大阻值的电阻?若把它接入2A 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
开关变化的动态电路
27、图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5Ω,R 2=15Ω.
(1)若开关S l 、S 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则电源电压是多少V ;
(2)若开关S l 、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 ,则通过电阻R 3的电流是多少A .
滑动变阻器移动的动态电路
28、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1=6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A 、20Ω”,电源电压为4.5V 并保持不变。
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
求:(1)为保护电表,则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为多少?
(2)当滑动变阻器R2为8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