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真题天津卷(精校解析版)

2017年高考真题天津卷(精校解析版)

(6) 抗除草剂自交系 A(GG) 与自交系 B 杂交产生 F1,然后进行多轮回交 (下图 )。自交系 B 作为亲本多次回交的目的 是使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回答:
(1) 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____________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结构。
________
(2) 火烧 15 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________________ 。
天津卷
1. (2017 ·天津, 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
B.组成成分中含 mRNA
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D .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
2. (2017 ·天津, 2)细颗粒物 (PM 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
3. (2017 ·天津, 3)将 A 、 B 两种物质混合, T1 时加入酶 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 A、 B 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
__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
(4) 转化过程中, 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含有内含子的报告
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
K 呈现蓝色。用 K 分别处理以下愈伤组织,出现蓝色的
是 ________( 多选 )。
A .无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
(3) 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________ ,以加快氮磷循环。
(4) 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 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 —面积”曲线, 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右图

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18讲 向西方学习 思潮的兴起

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18讲 向西方学习 思潮的兴起

第18讲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目标解读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林则徐的思想、洋务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重大史实“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

1.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①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②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鸦片战争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与腐朽。

③鸦片战争中,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④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⑤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2)代表人物及活动①林则徐【知识拓展】《四洲志》为了与英美官员交涉,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②魏源③徐继畬:福建布政使。

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时,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瀛环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3)评价①进步性: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接连出版,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并且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②局限性:初步和模糊地了解了西方,未能付诸实践和形成时代风气。

【知识拓展】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的特点①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

②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

③有着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其思想从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

他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①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运动的不断发展。

②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统士大夫阶层——洋务派出现。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2.(4分)《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3.(4分)表: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 1.4%小计139100%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4.(4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5.(4分)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6.(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高考历史试题201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试卷汇编精校Word版真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201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试卷汇编精校Word版真题含答案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目录本文档为自主命题省份试卷部分,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试卷使用情况如下。

全国Ⅰ卷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全国Ⅱ卷省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山东;全国Ⅲ卷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自主命题省份:北京、天津、江苏、浙江。

-2017年北京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精校版···················-2017年北京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答案·····················-2017年天津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精校版···················-2017年天津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答案·····················-2017年江苏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精校版···················-2017年江苏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答案·····················-2017年海南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精校版···················-2017年海南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答案·····················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8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2.《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3.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4.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5.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6.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C.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7.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确立8.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9.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020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专题13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专题13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

专题13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解析版)考点一: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母题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答案】C【解析】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除D。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要求学生能正确区分不同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的不同内涵,以及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指导性意义,高考注重考查史料实证,通过材料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1.(2018年11月浙江选考)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A .“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答案】D【解析】根据“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可知,社会革命是指民生主义,而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故D 项正确;A 、B 是民族主义的内容,C 项是民权主义的内容。

故排除A 、B 、C 三项。

2.(2017年11月浙江选考)《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

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

三年高考(2017_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含解析)

三年高考(2017_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含解析)

专题09 近代中国的经济考点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8,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始终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国社会新的阶层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项排除。

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项排除。

2.(2019年北京卷,16,4分)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答案】A【解析】材料中1878年开滦唐山煤矿、1880年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

1902年和1908年北洋银元局、京师自来水公司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述企业主要分布在唐山、天津、北京地区,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只有京师自来水公司分布在北京,故B错误;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战败后破产,和1902年和1908年北洋银元局、京师自来水公司不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878—1908年间的几个企业,不能代表整个近代民族企业的状况,D以偏概全。

3.(2019年海南卷,8,2分)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

这一决定旨在A.降低生产成本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加强国防安全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答案】C【解析】从题干时间看,当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将当时最大的军事工厂从上海迁往内地,很显然是为了避开列强,是加强国防安全的行为。

《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国历年高考真题汇编 (Word版含解析):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国历年高考真题汇编 (Word版含解析):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2020浙江卷·8)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

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①避暑②练兵③围猎④处理民族事务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围场是北巡时设置,在地理纬度上偏北,气候温凉,适宜避暑。

根据“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可知,围场有练兵的功能。

根据“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可知,围场具备围猎功能。

围场地点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此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接壤地区,因此可以处理民族事务。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排除A、B、C。

2.(2018·北京高考·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

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 )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是军机处的废除与设置,且根据材料中“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说明其权力弱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中央皇权的措施,并未对地方的统治,故B项错误;军机大臣仅仅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并未获得宰相职位且清朝已经废除宰相,故C项错误;军机处由废除到重新确立,说明适应了当时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

3. (2017年天津卷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一)命题原则—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2017年历史试卷保持了“平实、稳定、厚重、 大气”的风格,不仅考查了考生的阅读能力、理 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问题解 决能力,更考查了考生的学科能力、学科素养和 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三)命题原则—凸显承前启后-历史思维能力
(二)命题原则—凸显承前启后-依托基础知识 2017高考历史各模块分值分布
Ⅰ卷 必修一 8分 Ⅱ卷 36分 合计 44分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3 选修4
12分
16分 8分 0
20分
0分 0 0
32分
16分 8分 0
(三)命题原则—凸显承前启后-依托基础知识
2017高考各历史时期分值分布
Ⅰ卷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8分 12分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主要是动手 和动脑。引导学生养成历史思维、自己动 手整理笔记、善于捕捉历史事件之间的内 在联系比较、总结做题经验和教训下功夫。 而不是让学生挣扎在“题的海洋”中,或死 记硬背老师“已经做好的功课”。
第4小题: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让学生认识道鸦 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逐渐关注 社会现实。 第8小题:1938年中共中央总结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 经验教训的相关材料,使考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年 的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第13题:近现代我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的材料,使考生认识 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的过程,弘扬了依法治 国理念。
第14题:英国与中国的城市问题。 (长效热点——城市化)
第12题:今年来考古发现成果属于热点之一。2015年底 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地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 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以此为切入点,来考察 论从史出、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第13题:法制属于长效热点。以民法为切入点,从民法 的制定过程和修订过程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关系密 切,来考察依法治国理念、唯物史观、归纳、分析、历 史解释等方面的能力。
从次数 值来看, 阅读理 解,论 从史出 的考察 力度明 显加大。
非选择题题型分值统计
2016年必修
概括归纳题 分析因果题 认识题 评价题 提取信息 说明题 比较区别题 8分 2分 4分 4分
2017年必修 12分 概括归纳题
分析因果题 认识题 评价题 提取信息 说明题 比较区别题 12分 4分 2分 28分 4分
应对2018年高考的依据和策略
教师研究起来
依据
2018年考试大 纲和考试说明 考点范围 目标要求 各种样题
稳重 求新 思变
让学生动起来
策略 打破常规 加固本源 关注时政 新题动向
2018年高考应对策略-打破常规
从这两年天津高考试题来看,死记硬背、严守套 路、题海战术,不重视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会越来 越难以应对今后的高考。 教师在“研”和“导”方面下功夫。 研:研究考纲、研究题型、研究高考动向、研究学 术动向、研究时政热点、研究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导:引导学生学生动起来。
第12题,以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等材料为切 入点,考查了考生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发现和论 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等多方面的能力,突出体现 了史料在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学科特色明显。
试题设计围绕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注重知识点之 间的内在联系和应用,多方面考查考生获取和整合信息,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析、论证、探究问题,以及 进行符合逻辑的规范阐释与表达等能力;参考答案设计 强调知识与试题素材的有机结合,力避死记硬背、堆砌 知识点的做法。
32分 6分
2017年更加强调了历史叙述能力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一)命题原则—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时政热点寓立德树人之中 “立德树人”是天津卷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今年各 学科试卷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注重传递正面的 价值观念。试题依托相应学科知识,从多视角、多层面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理念 等方面体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天津高考历史选择题提示语分值统计
题号 1 3 4 5 6 8 10 11 内容 明末清初君主制 宗教改革 清代史籍 中国近代海军 英国时间 中共抗日 工业革命 德国统一 提示词 意在强调 说明了 反映了 体现了 说明了 反映了 解读 体现了 分值 4 4 4 4 4 4 4 4 合计 28分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Ⅱ卷
16分 8分
合计
24分 20分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0分
0分 12分 8分
16分
0分 0分 20分
16分
0分 12分 28分
(三)命题原则—凸显承前启后-历史思维能力
天津高考历史选择题提示语分值统计
题号 1 3 4 5 6 8 10 11 内容 明末清初君主制 宗教改革 清代史籍 中国近代海军 英国时间 中共抗日 工业革命 德国统一 提示词 意在强调 说明了 反映了 体现了 说明了 反映了 解读 体现了 分值 4 4 4 4 4 4 4 4 合计 28分
2016年高考 主观性试题考察侧重点——时政热点
第12题:材料二(略)(热点: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第(2)问,考察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 实践效果怎样?
第13题:材料二(略)(长效热点,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
第(2)问,依据材料二,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民利益的? 材料三(略) 第(3)问,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 何基本方针? 第(4)问,综上,概况中共与农民的密切关系。
2 3 4 5 6 7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分值
4分 4分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孟德斯鸠 中国苹果 无线电报机 日本军部奏折 社会主义实践
4分
4分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分 4分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新题型 解读题 填图题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一)命题原则—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高考天津卷遵循教育部确定的“立德树人、 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命题总原则;以高考天津卷 《考试说明》和教材为依据,围绕“必备知识、关键 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层级的考查目标, 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和进一步学 习的潜能;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 性”的考查要求。
稳中求新思变
——从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试题谈起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 应对2018年高考的依据和策略
2017年天津市高考历史 命题呈现的突出特点
理念新颖
凸显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佐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承前启后
依托基础知识 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叙述能力 关注时政热点 学科核心素养
♣ 2017年天津高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二)命题原则—新题型
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 2017年天津高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二)命题原则—新题型
第2小题: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 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 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 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 位于右图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考 点
12(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古代、近现代民法 2北宋四大名镇的地理位置 7华盛顿会议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分值
6+14分
8分
12西汉刘贺墓挖掘成果
1、3、4、5、6、8、10、11、12、13、14、 4清代史籍著作 5近代海军 7民众反帝高潮 8中共总结东北抗日经验教训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核心理论——唯物史观——理论指导 ※核心思维——时空观念——认识和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 ※核心方法——史料佐证——理解和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和方法 ※核心能力——历史解释——叙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育人功能,立德树人
2016天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题号
概括归纳题 分析因果题 认识题 评价题 提取信息 说明题 比较区别题 8分 2分 4分 4分
2017年必修 12分 概括归纳题
分析因果题 认识题 评价题 提取信息 说明题 比较区别题 12分 4分 2分 28分 4分
32分 6分
2017年更加强调了历史叙述能力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16分 77分 16分
♣ 2017年天津高考历史命题突出特点
(一)命题原则—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2017年前的基本要求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 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 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 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 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 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17年基本要求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 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 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 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 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命题原则—凸显承前启后-时政热点 天津及全国各地历史高考试题中关注热点是 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一带一路、依法治 国、城市化、工业化、三农问题、科技创新等等。 但就2016年和2017年天津历史试题来看,在关注 的热点的同时,2017年试题从设问来入手,利用 热点问题突出了核心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加 强了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