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低能耗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关键技术及其产业

合集下载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一、承担单位名称:吉林大学1、项目名称:超级电池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简介:超级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在混合动力和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等)储能上都开始了示范应用。

其原理就是将超级电容器整合到铅酸电池内部结构中,无需外部电路控制,这样既提高了电池的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保持了低成本的特点。

吉林大学电化学和电化学工程实验室和吉林汇能科技有限公司从社会需求和应用出发,采用产、学、研的合作模式,深入开展了此方面的研发工作。

本项目以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装置技术的重要需求背景,目前正在致力于12V, 7Ah样机的试制,申请相关专利。

对于实现我省“重点发展新型能源等高性能材料,推进新材料重点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完善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项目名称:高保真、低能耗新型电声转换材料与音响系统项目简介:高保真、低能耗新型电声转换材料与音响系统是一项挑战传统锥形纸盆音响产品的新兴高技术,突破了传统音响产品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制造方式。

其应用领域遍及各行各业,可应用于汽车、轨道列车、航空、平板液晶电视、电脑、家庭影院、手机等领域。

产业化前景极为广阔。

本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音响的一次技术革命。

本项目开发生产的高保值、低能耗超薄音响产品可以实现整体尺寸超薄(约20mm),能耗大幅降低;同时通过高分子纳米功能材料制备的多孔隙结构振膜质量轻,比弹性率高,能够获得高保真效果的音质。

在高保真、低能耗的超薄音响设计开发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项目名称:功能性纳米碳酸钙的仿生矿化原位制备方法项目简介:碳酸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密封胶和造纸领域,是十分重要的无机填料。

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在高聚物中添加纳米碳酸钙及其他无机材料,间接降低化石资源的消耗速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人类开发新能源争取时间,这已经是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科学家的共识。

但是,国内碳酸钙行业急需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的高档纳米碳酸钙产品。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摘要:1.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背景2.申报要求及条件3.项目类别与方向4.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5.支持政策与资金投入6.总结与展望正文: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长足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近日,我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文将对申报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帮助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更好地把握政策导向,顺利申报项目。

一、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背景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旨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全球领先地位。

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发布,旨在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主体加大投入,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申报要求及条件1.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产业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且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有一定业绩。

2.项目负责人应具备较高的学术地位或行业影响力,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项目申报单位需充分了解申报指南中的项目类别和方向,确保项目内容符合申报要求。

4.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三、项目类别与方向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分为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应用推广三类,涵盖以下方向:1.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技术2.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技术3.燃料电池系统及氢能利用技术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5.纯电动汽车技术6.智能网联汽车技术7.充电设施及互联互通技术8.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模式及政策研究四、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1.项目申报单位根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申报材料,并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

2.有关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项目库。

3.项目库中的项目将依据专家评审结果,分阶段获得资金支持。

4.项目实施期间,有关部门将对项目进行监督、评估和总结。

任务2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任务2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广州合赢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任务2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1、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由于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原因,各国政府也相继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国家计 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研发投入,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早已引起了 全球汽车生产厂家的关注,大多数汽车公司转向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汽车。 (1)国外混合动力汽车的状况 日本是最早研发混合动力汽车,并最先实现了产业化的国家。丰田普锐斯(Prius)于1997年10月 底问世,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200万辆。早期的普锐斯 采用氢镍电池,串并联控制方式,百公里油耗3.4L。目前,普锐斯已推出第三代产品,采用锂电池作 为动力电池,其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如图1-2-1所示。
广州合赢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任务3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2、“三横”的关键技术 (1)电机 面向混合动力大规模产业化需求,开发混合动力发动机/电机总成(发动机十ISG/BSG)和机电耦合 传动总成(电机十变速器),形成系列化产品和市场竞争力,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提供技 术支撑。面向纯电驱动大规模商业化示范需求,开发纯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及其传动系统系列,同步 开发配套的发动机发电机组(APU)系列,为实现纯电动汽车大规模商业示范提供技术支撑。面向下一 代纯电驱动系统技术攻关,从新材料/新结构/自传感电机、IGBT 芯片封装和驱动系统混合集成、新型 传动结构等方面着手,开发高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密度和适应极限环境条件的电力电子、电动机 与传动技术,探索下一代车用电动机驱动及其传动系统解决方案,满足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需求。
广州合赢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分析

10.16638/ki.1671-7988.2021.02.067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及关键技术分析*杨仕清(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300)摘要:混合动力汽车综合了内燃机驱动式汽车及电动机驱动式汽车的二者优势,具有环保、节油的特点,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

文章主要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混合动力汽车应用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混合动力汽车性能的关键性技术。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必要性;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U461.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1)02-210-03Necessity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Yang Shiqing( Yunnan V 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Yunnan Kunming 650300 )Abstract: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driven vehicle and motor-driven vehicl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fuel-saving, and has been widely valued by various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is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Keyword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Development necessity; Key technologiesCLC NO.: U461.99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1)02-210-031 引言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甚至已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活,世界各国对此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简介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简介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简介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一种重要方式,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的重点发展对象。

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相对较低。

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线,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涉及以下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1.电池2.电机和控制系统电机和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和效果。

本项目将研发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电机,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速范围。

同时,开发先进的电机控制系统,提高电机的匹配性能和响应速度。

3.充电桩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和安全性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本项目将开发智能化、高功率、可靠性的充电桩,提高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4.动力电子技术动力电子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包括逆变器、变频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部件。

本项目将研发高效、小型化、高集成度的动力电子器件和系统,提高整车的能量利用效率和驱动性能。

5.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作为新一代电储能装置,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本项目将研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超级电容器,提高储能效率和循环寿命。

三、项目意义1.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2.减少对进口依赖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存在较大程度的进口依赖,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降低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程度,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3.提高新能源汽车品质和性价比通过研发和生产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关键零部件,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品质和可靠性,增加用户的购买信心。

新能源汽车科技集成服务项计划书

新能源汽车科技集成服务项计划书

新能源汽车科技集成服务项目计划书第一章、项目背景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和面对国际油价振荡的措施,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车的应用与发展,将电动车列入“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规定“纯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战略和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共用车和私人小型轿车上优先发展“纯电驱动”,以期滚动发展,逐步挤占中高档燃油轿车这一市场空间。

目前所有欲购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最大的顾虑在于汽车充电问题,因此很明显充电桩对于现在的市场还处于不饱和阶段,甚至是兴起阶段,而我们将以新能源汽车充电为主轴,衍生新兴新能源汽车集成服务产业。

1.1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

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1.2 社会背景电动车产业作为“战略新兴行业”列入《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自2011年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启动开始,经过长达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动车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既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电动车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核心技术还不具竞争优势,企业投入不足,政府的协调统筹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等。

总体看,我国电动车业务发展不慢,但由于传统汽车及相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在中高端技术竞争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亟待缩小。

发展电动车是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保障能源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国发[2012]22号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国发[2012]22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

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2—2020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近年来,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

新能源汽车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政策

新能源汽车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政策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是至关重要的,而政策的支持则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就新能源汽车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政策支持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的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两大领域。

1.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一种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将电池作为能量存储装置,驱动电机驱动车辆行驶。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和电控技术等。

2.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动力源驱动车辆的汽车,通常包括内燃机和电动机。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内燃机技术、电动机技术、能量管理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

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至关重要。

1. 电池技术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和成本。

当前,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主要的动力电池,而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正在不断研发和突破。

2. 电机技术电机技术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关系着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能效。

目前,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异步电机是电动汽车主要的驱动电机技术,而高功率密度电机、轻量化电机等技术也是当前研发的重点方向。

3. 充电技术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和设备,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充电速度和充电安全。

当前,快速充电、无线充电和充电桩互联网等技术是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4. 能量管理技术能量管理技术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用于优化内燃机和电动机的能量分配和利用,以实现汽车的能效提升和环保减排。

目前,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和动力分配技术是能量管理技术的研发方向。

5.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关键技术,用于实现汽车的智能化驾驶和自动化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名称低能耗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二、推荐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推荐要求。

该项目围绕我国重大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在国家863计划和三部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资助下,立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在全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产品结构方案、智能能量管理及驾驶品质控制、电池管理系统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均有重大原始创新和突破,获得51项发明专利授权(包括3项国际发明专利);实现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品能效的全面超越、驾驶性能的高品质和运行的安全可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乘用车领域长期跟随国外技术的局面,实现了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6年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权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交通运输学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战略举措,也是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下简称PHEV)结合了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的优势,成为国内外竞相研发和推广的车型。

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此领域长期跟随国外技术的局面,该项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产品结构方案,实现了能效的全面超越、驾驶性能的高品质和运行的安全可靠。

主要创新点如下:1.机电耦合装置是决定混合动力系统性能的基础。

首次提出串并联构型机电耦合电驱变速箱(以下简称EDU)技术,不同于日本丰田、德国大众的新型混合动力系统机电耦合方案,通过同轴布置双电机、双离合器、同步器变速,实现发动机、ISG电机和驱动电机3个动力源的自由组合,具备最佳转矩协同和解耦特性,获得了3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的能量管理开发的PHEV产品能耗低于丰田普锐斯Ⅲ、本田雅阁9、大众高尔夫GTE等国际代表性PHEV产品。

2.混合动力系统多状态的平滑切换是决定整车驾驶品质的关键。

通过多阶段同步器退挡与进挡控制、3个动力源转速协调控制和转矩恢复控制、以及同步器与离合器半结合点自学习控制等控制策略,实现了PHEV整车精准平顺的档位切换,以及纯电、串/并联混合驱动等模式的智能选择与切换,满足了客户对新能源汽车驾驶乐趣和舒适性的需求。

3.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大批量推广应用的瓶颈。

通过自主开发电池管理系统软硬件,并使用智能多重的电芯均衡和电池动态缓冲管理等10项新技术,实现了上汽PHEV电池包与整车同寿命,具备IP67防护等级以及-30℃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性能,通过了美国UL2580安全认证。

保证上汽PHEV 产品大规模推广应用无安全隐患。

该项目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1项(含3项美国、欧洲国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8项,专著1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行业专家评审意见认为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出具了上汽PHEV与国内外核心竞品的试验报告,结果为:荣威e550、ei6 PHEV NEDC综合能耗(油耗+电耗)折合后综合碳排放指标分别是100.9g/km、95.8g/km,比国外核心竞品普锐斯Ⅲ、雅阁9、高尔夫GTE PHEV的综合碳排放低2.98%以上。

荣威e550 PHEV通过2016年中国量产车性能大赛的极寒环境(-35℃)性能挑战,获得2015年第二届轩辕奖可持续发展技术奖,在2014年第12届米其林必比登新能源国际汽车挑战赛荣获混合动力组总分第一。

截止2016年底,上汽荣威e550、e950 PHEV累计实现销售31650辆,创造47.9亿元新增销售额和6.1亿元新增利润。

该项目研究成果为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一个典范,获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四、客观评价1.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主要参数的对比结果1)能耗对比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出具上汽荣威e550、ei6 PHEV与核心竞品能耗对比的试验报告:上汽PHEV在NEDC全工况范围的效率最高(综合碳排放值最低),比国外核心竞品普锐斯Ⅲ、雅阁9、高尔夫GTE PHEV 的综合碳排放低2.98%以上(表1&表2)。

注:普锐斯Ⅲ和雅阁9代PHEV因国内无样车,用其官网数据;其余均用真实样车按国家标准(GB/T 19753-2013)进行检测和评判。

2)驾驶品质对比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出具上汽荣威ei6 PHEV与核心竞品驾驶品质及换挡平顺性主观评价对比试验报告:搭载EDU的荣威ei6 PHEV 整车驾驶品质及换挡平顺性优于马瑞利AMT的雪佛兰赛欧Ⅲ轿车,与搭载6AT自动变速箱的中高级轿车荣威950相当。

3)动力电池耐久性测试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出具上汽荣威e550 PHEV行驶里程超过20万km的电池包试验报告:动力电池衰减小,安全可靠。

2.技术评价证明1)国内同行评价2016年12月1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低能耗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评审会,专家组认可项目研发串并联构型机电耦合电驱变速箱具有独创性,具备充分转矩协同和最佳解耦能力;并通过匹配独特的PHEV智能控制软件,开发了高性能、低能耗的PHEV产品;实现PHEV 整车精准平顺的档位切换和纯电、串/并联混合驱动等模式的智能选择与切换,驾驶品质与配备自动变速箱的中高级轿车相当,解决传统的AMT结构换挡平顺性难题;突破了电池管理系统、模块化成组和高压安全等动力电池研发和制造的核心技术,开发了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和寿命耐久的动力电池产品,通过美国UL机构的安全测试认证;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在上汽PHEV多平台车型,取得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项目验收意见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专项《上海牌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新型整车技术研发》(2008AA11A144),2012年6月通过项目验收。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三部委)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上汽荣威550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技术开发项目》,2016年5月通过项目验收。

3)国内外比赛获奖上汽荣威e550 PHEV在2014年11月11日于成都举办的第12届米其林必比登国际挑战赛上,与宝马、戴姆勒、PSA等国际品牌强手如林的新能源车型竞争中,荣获混合动力组总分第一。

上汽荣威e550 PHEV获2015年第二届轩辕奖可持续发展技术奖。

通过2016年中国量产车性能大赛的极寒环境(-35℃)性能挑战。

4)获国际认证上汽PHEV整车控制策略与软件开发2012年获得A-SPICE Ⅱ认证。

上汽新能源汽车三电开发2016年获得ISO26262流程认证证书。

荣威e550动力电池于2013年10月获得美国UL2580安全认证。

荣威e950动力电池于2015年10月获得美国UL2580安全认证。

3.产品定型试验报告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出具的e550、e950、eRX5和ei6 PHEV 产品定型试验报告清单。

4.专利证书US 8,727,939 B2、ZL200910199960.4和ZL201010224789.0等51项发明专利授权。

5.水平检索报告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水平检索报告。

6.用户评价法兴华宝汽车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出具的用户使用证明:上汽荣威e550 PHEV续驶里程长、动力充足、易于操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电池稳定可靠。

五、推广应用情况该项目已在上汽荣威、名爵A级、B级轿车和SUV车型上应用。

1.上汽PHEV系统已开发车型截止2016年底,上汽已累计完成PHEV整车销售31650辆,其中:首款应用车型上汽荣威e550 PHEV于2013年11月正式上市,2014年1~12月销售2735辆。

2015年1~12月销售10710辆。

2016年1~12月销售14874辆。

第二款应用车型上汽荣威e950 PHEV于2016年4月正式上市,2016年4~12月销售3331辆。

第三款应用车型上汽荣威eRX5 PHEV于2016年12月正式上市。

第四款应用车型上汽荣威ei6 PHEV于2016年11月取得公告,即将于2017年3月正式上市。

第五款应用车型上汽名爵某车型将于2017年下半年上市。

上汽荣威eRX5、ei6 PHEV也是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型。

2.发展应用前景该项目将应用到上汽全系列车型。

上汽PHEV整车2017年计划销售8万辆,计划2017~2020年销售PHEV突破50万辆。

将对上汽外企业配套销售,进一步扩大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完成该项目的开发。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和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都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2016年实现整车销售648.89万辆,连续11年保持国内车企销量冠军,并以1067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12次入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排名第46位。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承担着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含荣威、名爵)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2016年,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销量突破32万辆,同比增长89%,增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是国家五部委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上汽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整车产品研发。

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5亿元,负责上汽新能源乘用车“三电”技术(电驱EDU+电控HCU +电池ESS)的产品研发,是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技术力量。

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是首家进入国家电池推荐目录的系统级电池供应商;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变速器公司,负责制造EDU;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电子公司,负责制造电机、电机控制器和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

八、主要完成人情况1.王晓秋(第1完成人):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是项目总负责人,对项目创新点1、2做出创造性贡献。

负责制定项目总体研发思路和技术路线,确定技术方案,并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