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观潮1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观潮》知识点整理大全

八年级语文《观潮》知识点整理大全

八年级语文《观潮》知识点整理大全《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是南宋文人周密的作品.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观潮》知识点整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八年级语文《观潮》知识点整理大全一则:连......都。

为:介词,被。

而:表转折,但。

略:一点点。

以:凭、靠。

夸:显示。

塞途(sè tú ):堵塞(dǔ sè)道路,形容人多拥挤。

【一词多义】观:观潮:观看(动词)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1]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只仅如银线:几乎,将近[1]为:“敌船”为火所焚:被海涌银为郭:成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是[1]以:以此夸能:凭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

(助词)[1] 势:势极雄豪:气势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1]能:以此夸能:本领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1]观潮词类活用①天下之伟观也(观:动词作名词,景观,景象)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尽:形容词作动词,穷尽)③皆披发文身。

(文,名词作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

“文”通“纹”,原指花纹,这里做动词。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标:名词作动词,树立,举)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高)【句式】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判断句,同时点明主旨)2.方其远出海门(省略句)观潮(点击图片放大)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省略句)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倒装句)5.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动句)6.出没于鲸波万仞中(倒装句)7.震撼激射(省略句)8.吴儿善泅(倒装句,也可为“善泅吴儿”)【拓展阅读】写作背景: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著名的国都。

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作者也兴致勃勃地来到钱塘江边,他被眼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的场面深深震撼着,他仿佛看到了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巧妙结合...观潮结束后,他回想起汹涌的潮水发出滔天巨响、岸边的看潮的人群齐声惊叹,他的内心以为那震撼人心的场景深深触动......终于,他再也不能忍受内心的平静,一定要把这壮观场面记录下来!仿佛一幕幕都已呈现在他的眼帘;他拿起毛笔,笔走如飞、行云流水;仅用了两百余字,便把钱塘江潮的宏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

八年级语文《观潮》教案1

八年级语文《观潮》教案1

八年级语文《观潮》教案1观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观潮》的内容,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观潮》的基本情节。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中蕴含的道德和心理变化。

三、教学难点2.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幅沙滩上人们观潮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观潮的想象和猜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有过的观潮经历,让学生们展开讨论。

【引入】1.让学生观察课题,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通过学生思考,了解学生对观潮这个词汇的理解,介绍小说《观潮》的主要内容,并分发《观潮》的课外阅读材料。

【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观潮》,理解基本情节。

2.分组讨论,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感受。

【讲解】1.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讲解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解读人物形象的价值观和心理变化。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道德和心理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梳理】1.通过师生互动,整理小说的基本情节,确定各个环节的关联和逻辑脉络,提高学生对小说整体结构的认识。

2.让学生挑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场景进行赏析,发现文学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性。

【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相关的社会问题,如道德观念、环境保护等,并提醒学生多角度思考和集思广益。

2.通过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归纳】1.与学生一起总结《观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与学生之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得出一些普遍规律和人生道理。

2.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份《观潮》读后感,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布置作业】1.布置学生完成《观潮》的读后感,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观潮》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意思。

2、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发现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

3、感受某某之潮的壮观气势,享受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基础激趣,引导基础自学。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学生回答:“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下奇观”的“观”……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师小结:“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一)默读:读准第一行字音并解释句中划线词语:霆斋艨艟履倏舸泅鲸绮僦赁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一词多义:观潮。

天下之伟观也。

词性活用: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2.皆披发文身。

特殊句式:1.某某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

)“敌船”为火所焚。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重点翻译:1.某某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4.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5、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6、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二)诵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

(三)背读:朗诵和快读结合,直至背诵。

二.重点激趣,引导主题讨论。

(出示钱塘江大潮的片段)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这就是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

讨论话题:1.学生自由讨论:本文写的是观潮,却为什么要写除了海潮以外的诸多内容呢?2.教师点拨: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本文写出了钱塘海潮的雄伟壮观,还写了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观潮人之多等等内容。

八年级期末文言文复习之《观潮》

八年级期末文言文复习之《观潮》

八年级期末文言文复习之《观潮》班级姓名☆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雷霆.(tínɡ)杨诚斋.(zhāi)艨艟..(ménɡ chōnɡ)如履.平地(lǚ)倏.尔(shū)一舸.无迹(ɡě)善泅.(qiú)僦赁..(jiù lìn)罗绮.(qǐ)鲸.波(jīnɡ)二、词语释义既望:农历十六日。

方其远出海门: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吞天沃日:沃,用水淋洗。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穷尽。

标枪舞刀:标,举,树立。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出,来到。

倏尔:忽然。

人物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溯迎而上:溯,逆流。

皆披发文身:文,画着文彩。

以此夸能:夸能,夸耀才能。

而旗尾略不沾湿:略不,毫无;略,一点。

虽席地不容闲:虽,即使。

三、语句解读1.词类活用。

⑴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

)⑵皆披发文身。

(文:本指花纹,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刺刻花纹。

)⑶乘骑弄旗。

(骑:名词,马。

)2.特殊的文言句式。

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

)⑵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过关检测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

(1)海涌银为郭. ( ) (2)人物略.不相睹 ( ) (3)吴儿善泅.者 ( ) (4)珠翠罗绮溢目..( ) (5)方.其远出海门 ( ) (6)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 ) (7)随波而逝.(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雷霆.(t ín ɡ) 震撼.(h àn ) 京尹.(y ǐn ) B.艨艟.(t ōn ɡ) 如履.平地(l ǚ) 崩.山(b ēn ɡ)C.为火所焚.(f én ) 善泅.者(qi ú) 溯.迎而上(su ò)D.鲸波万仞.(r èn ) 罗绮.(q ǐ) 车马塞.途(s āi )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注:此教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教学背景分析1. 教学对象本课是初中阶段的八年级学生,是在语文方面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

2. 学情分析学生在读到《观潮》这篇文学作品时,首先先于认识它是一篇类似散文的文学作品,其次,他们需要学习一些新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

然而,由于这篇文学作品涉及到的现象和道理较为深奥,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困惑,比如“何谓‘静水流深’?”等等。

3. 教学目标通过此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使学生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1)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也就是深奥的“静水流深”亦或是“波澜不惊”等等。

(2)学习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同时也尝试着自己仿写文学作品,以便拓展自己的文学素养。

(3)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做到“不为失败所惧”的品质。

(4)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素养。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主题思想:观潮(2)写作特点:描写细致,语言生动(3)文学知识:感恩、阳光心态、拟人、照应、音景交融等等。

2. 教学目标(1)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静水流深、波澜不惊,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观的态度;(2)熟悉本文的写作特点,如描写细致、语言生动等等,从而更好的进行仿写和自我提高;(3)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如感恩、阳光心态、拟人、照应、音景交融等等,从而更加全面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温馨提示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节教学的基本要素,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引入课文之前,可以通过询问让学生将自己刚刚学习的一些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文学知识告诉大家。

在课程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举例法、拓展法、智辩法等等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语文学习的难点和疑惑。

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观潮》课文及教案

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观潮》课文及教案

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观潮》课文及教案教师教案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自己、备能力培养等,达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学方法要“活”,讲课要“精”,传授知识要“准”,教学效果要“高”的目的。

下面带给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二人教版上册语文《观潮》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观潮》课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汪。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海马汽车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观潮》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布季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大的奇异歌舞升平。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深奥难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笼罩薄雾风平浪静(板书)观潮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知识讲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知识讲解

《观潮》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biàn)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文学家。

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

宋德佑年间为义乌县(今属浙江)令。

入元不仕。

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

善书画音律,能诗。

其词讲究格律,文字精美,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课文选自《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是作者在宋亡之后,追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往事之作。

此书写得详备生动,寄托了作者的故国之情。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

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高清课堂:观赏钱塘江潮ppt3】知识积累重点实词【高清课堂:观赏钱塘江潮ppt8、9、12】1.浙江:就是钱塘江。

2.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3.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

方,当……时。

其,指潮。

出,发、起。

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4.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5.际天:连接着天。

6.沃.(wò)日:冲荡太阳。

形容波浪大。

沃,用水淋洗。

7.艨艟..(méngchōng):战船。

8.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9.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

骑,马。

弄,舞动。

标,树立、举。

10.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11.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

12.倍穹:(价钱)加倍的高。

穹,高。

13.一舸.(gě)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

舸,船。

14.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

15.逝:去,往。

16.披发文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

文,动词。

17.溯.(sù)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1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1

• • • • • • • • •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完成下列补充练习 多媒体显示: 翻译下列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观潮
• 1.理清文章思路 • 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 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 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之盛语言描述第一、二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 • 选两位同学描述,其余同学补充。 • 学生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当潮水从 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 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 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 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 豪壮。
• 五、课堂小结 • 我们领略了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的雄奇 壮美,感受了自然的非凡魅力。最近又获喜讯, 海宁市已于2002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著名旅 游景点及联合国《世界遗产》博览会上,向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申请报告,如 果申报成功,这将是浙江省第一个“世界遗产”。 到那时候,与钱塘江潮有关的一切艺术作品将会 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产”。江山如此 多娇。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中是自豪的。让我们继 往开来,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努力吧。
• • • • •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把下面这一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

阆 •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 中看,梦觉尚心寒。
• 教师指导:改写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大多只 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可以改换体裁,如这次训练要求 把词改写成记叙文;可以改换人称,如把词中的第三人称 改写为第一人称;可以改换表达方式,也可以对原文进行 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 表现形式,透彻了解被改写的作品和将要改写的作品之间 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各自的特点。 • 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 写进行改写。词的上阕写观潮,写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 汹涌的气势;词的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他们高超的技 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 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 应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址28880 w单选]我国目前使用的人民币非现金支付工具主要包括“三票一卡”的结算方式。“三票一卡”指()。A.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本票和信用卡B.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本票和银行卡C.支票、汇票、本票和银行卡D.支票、汇票、本票和信用卡 [单选]企业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首先必须解决()。A.弄清企业信用风险的内部原因B.制定科学的信用决策C.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D.拖欠账款的追收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比较明确地把郁证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加以论述,始于()A.唐代B.金元时代C.宋代D.明代E.东汉 [单选]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什么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A、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城镇工业化C、工业化、城镇化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标准姿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直立B.掌心向前C.两眼向前方平视D.双上肢下垂置躯干两侧E.两下肢并拢,足尖外展 [单选]保证合同的签订人为()。A.债权人与债务人B.债权人与保证人C.债务人与保证人D.保证人与被保证人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肺结核治疗效果的评价,以下哪条不正确().A.结核菌素试验可协助判断病情B.临床治愈时,空洞仍可存在C.临床治愈时,病灶内仍可残留结核菌D.痰菌阴转为考核疗效的主要指标E.临床治愈则不再有咯血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病例摘要:陈某,男,60岁,已婚,于2011年11月16日急诊入院。患者主因反复发作劳累后心悸、气急、水肿20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20年前常宿营野外,常常发热、咽痛,此后常感四肢大关节游走性酸痛,但无红肿及活动障碍。5年前,晨起发觉双眼睑水肿,午后及傍晚 [单选,案例分析题]赵某,男,38岁。工龄为10年,为矿石厂工人,焙烧工人,近一年,逐渐出现易兴奋,震颤,口腔炎,牙龈炎症状,来院检查,血汞0.5μmol/L,尿汞0.3μmol/L。该患者的诊断为()。A.急性汞中毒B.慢性汞中毒C.急性铅中毒D.慢性铅中毒E.镉中毒 [单选]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票据当事人中,应在票据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的是()。A.粘单上第一手背书的背书人B.票据上最后一手背书的背书人C.票据上第一手背书的背书人D.粘单上第一手背书的被背书人 [判断题]出口玩具必须逐批实施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出口。()A.正确B.错误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关于儿童孤独症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不是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B.不属于全面发育障碍C.以社会交往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的局限和刻板重复为特征D.极少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E.多起病于学龄前期 [问答题,简答题]焦炉气压缩机级间水冷器的作用是什么? [单选]()润滑是两摩擦面被润滑油隔开,变金属接触干摩擦为液体的内摩擦。A.流体B.边界C.复合D.混合 [单选,共用题干题]患者,女,29岁,白化病。欲与一患白化病男性结婚,婚前前来进行咨询。如已结婚并妊娠,以下恰当的处理是()。A.产前诊断B.男胎、女胎均可保留C.建议终止妊娠D.保留男胎E.保留女胎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原子核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均由核及核外电子组成B.电子沿一定轨道绕核旋转C.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D.K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E.K层电子半径最小 [单选]声卡是多媒体计算机不可缺少的硬件设备,以下(1)采样频率是其不支持的,(2)功能也是声卡不支持的。空白(2)处应选择()A.录制声音B.MIDI合成CD播放D.语音识别 [问答题,简答题]编入列车的车辆对车钩缓冲装置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单选]下列关于确定调查人员的说法有误的是()。A、要选派政策水平高、熟悉业务、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担任调查负责人B、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复杂程度来确定调查人员的数量C、特别重大案件,要请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的同志参与调查D、与被调查人有亲友关系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办 [问答题,简答题]建立抄表段时需确定哪些信息? [单选]执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如城市的治安联防组织,由于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决定,只能以()的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A.委托B.指派C.授权D.临时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12岁男孩两年来步态不稳,发音含混,渐重。查休,走路步态宽,直线行走不能,语言含混欠清。四肢肌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其病变部位可能是()。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E.尾组脑神经 [问答题,简答题]C#中的委托是什么?事件是不是一种委托? [单选,A1型题]不属于治疗梅毒的中药是()A.硼砂B.轻粉C.大风子D.苦参E.土茯苓 [单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儿,1岁以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为()A.全麻下矫正足跟内翻B.石膏矫正C.软组织松解手术D.反复多次行手法矫正,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E.三关节融合术 [多选]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A、学科性原则B、单一性原则C、超前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E、技能性原则 [单选,A1型题]六一散的组分是()A.黄连、甘草B.石膏、甘草C.滑石、甘草D.黄芩、甘草E.大黄、甘草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成年患者,热烧伤10%Ⅲ度,伤后10天,创面溶痂,有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创缘炎性反应,体温39℃,伴有寒战,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痂下组织细菌计数>10CFU/g,血培养(-)。该患者最适的治疗方案()A.包扎疗法,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 [单选]下面哪一项是学龄期儿童的主要特点()A.好奇多问,模仿性强B.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完善C.易发生营养不良D.患感染性疾病E.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紊乱 [单选]下列()方法可以减小渠道整体受冲刷的程度。A、用混凝土衬砌,取代土渠B、多采用弯道,降低流速C、拆除跌水、采用明渠直连D、拆除衬砌,采用土渠 [判断题]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时,如果水样浑浊,可用离心机去除悬浮物,也可以用滤纸过滤除去。A.正确B.错误 [单选,A1型题]哪项不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原因()。A.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B.PBPs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C.PBPs数量减少D.菌细胞壁或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E.细菌缺少自溶酶 [单选,A1型题]小儿淋巴细胞与粒细胞比例的第一次交叉出现在生后()A.2~4天B.4~6天C.6~8天D.8~10天E.10~12天 [单选]球的飞行路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称为()。A、倾角B、起飞角C、仰角 [名词解释]纱支 [单选,A1型题]早产儿,胎龄30周,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青紫、呻吟,三凹征阳性,给头罩吸氧1小时,呼吸困难无好转。查血气分析:pH7.15,PaO245mmHg,PaCO260mmHg,BE-7mmol/L。最恰当的处理是()A.加大头罩吸氧氧流量B.机械通气C.给予鼻塞式CPAPD.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E.给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患儿男,7岁。幼时生长发育正常,3岁上幼儿园,现上一年级,成绩好,只是和老师同学关系不佳。有时在课堂上大声指出老师的口误,并要求老师向同学们道歉,害得老师很尴尬;同学们也不愿跟他玩,原因是他总要按自己的玩法来玩,并且要求别人也按他的做。有 [单选]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行政法规的民族语言文本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审定B.行政法规修改后,应公布新的行政法规文本C.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不得改变和调整D.起草行政法规时,对涉及的有关管理体制 [判断题]空中部队的数字化和作战行动方式的线式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全面形成的标志。A.正确B.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