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初阶

合集下载

法理学初阶

法理学初阶

《法理学初阶》教学大纲== ==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理学》是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属于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于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的不同,我校付子堂教授主编的《法理学》教材分为两部分,一是《法理学初阶》,二是《法理学进阶》,前者着眼于法学、法律与法治基本知识的介绍与传授,后者则着重于基本原理的分析与研究。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法理学初阶》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一般安排在一年级开设。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培养对法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基本的法学理论思维,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问题的法律分析能力,为法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3学分,讲授51课时,包括4学时讨论课。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法理学是法律实践的理论抽象,与各部门法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必须结合法律实践和部门法知识进行讲解。

四、教学重点本课程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教学重点是教材的中篇,即“法律基本问题”。

下篇的法制与法治也是重点。

五、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

六、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参见付子堂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初阶》中的推荐阅读书目。

七、其它说明本教学大纲由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法理学教研室编写,由付子堂教授、文正邦教授、赵明教授、王威教授审定,课程负责人为付子堂教授。

导论法学与法理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对法学和法理学有基本的认识和把握,充分理解法学和法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明晰法理学与法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法学与法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教学难点是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时间】1学时一、法学简说(一)法学词源(二)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三)法学的层次:知识之学、智慧之学、精神之学。

法理学初阶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初阶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初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法律的起源B. 法律的本质C. 法律的功能D. 法律的效力答案:B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事实D. 法律关系答案:B3. 法律关系的核心是()。

A. 法律主体B. 法律客体C. 法律权利D. 法律义务答案:C4.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

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A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明确法律含义B. 增强法律效力C. 扩大法律适用范围D. 减少法律冲突答案:A6.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适用的一致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7. 法律制裁的目的是()。

A. 惩罚违法行为B. 维护法律秩序C. 保护合法权益D. 预防违法行为答案:B8. 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

A. 地域范围B. 人员范围C. 事项范围D. 所有上述范围答案:D9.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

A. 强制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授权性规范D. 所有上述规范答案:D10.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所有上述推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思想D. 法律方法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

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答案:ABCD3.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

A. 主体性B. 客观性C. 合法性D. 可变性答案:ABCD4.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

A. 确定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答案:ABCD5. 法律解释的特点包括()。

A. 客观性B. 合法性C. 权威性D. 系统性答案:ABCD6. 法律适用的特点包括()。

法理学初阶

法理学初阶

法理学初阶目录
导读
第一章法学历史
第一节中国法学历史:先秦、秦—清、近代、新中国
第二节西方法学历史: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近代、现代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法学
第五章法律概论
第一节词源
第二节法律特征:规范性与概括性;国家意志性、特殊内容性、国家强制性、可诉性
第三节法律本质:意志论、理性伦、社会控制论;国家意志表现、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物质制约性第四节法律作用:规范作用—教育抢评指;社会作用—分配利益、解决纠纷、实行管理;局限
第六章法律起源:个别—规范、习惯—习惯法—制定法、自发调整—自觉调整;法律发展:线索、方式、现代化
第七章法律渊源:制定法(宪法、法律、中央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国际条约与协定、习惯法;判例法律分类:成文与不成文法、根本与普通法、实体与程序法、国内与国际法、一般法与特别法;特殊分类
第八章法律结构: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技术性规定
法律效力:来源、等级、效力范围
第九章法律意识:概念、结构、作用
法律行为:释义、基本分类、激励
第十章法律关系:概念、内容:权利与义务、分类、产生变更和消灭:法律规范和事实法律责任:定义、特征、原因、构成要件、种类、责任归结
第十一章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第十二章:法治概念:法治、法制、人治、依法治国
第十三章法律程序:
第十四章法律制定:法律汇编、法律编纂
第十五章法律实施:法律实施、实现、实效、效力;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
第十六章法律监督:。

法理学初阶

法理学初阶

一、选择题1、法系的国家(1)大陆法系: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还包括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四国殖民地的亚非拉美等许多国家。

(2)英美法系:英国(苏格兰除外),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除外),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国家包括加拿大(魁北克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非洲、拉美通用英语的国家。

2、法律要素包括法律的概念、规则、原则和理想。

二、概念1、权利:即正当理由,持有这个理由,相应的行为、利益、主张和期待在法律上就会被认为是正当的并得到支持。

2、立法立法是指有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解释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

3、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或简称为“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4、法律规则指以非常明确的法律模式和具体的权利义务规定,明确地赋予一定的法律事实和法律意义的规范性安排和规范。

5、法律职业是指以律师、检察官与法官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与法律伦理的人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

从广义上说,法律职业也包括司法辅助人员。

6、法律行为指一切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能够引起法律上的效果,可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7、法律责任指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

8、大陆法系又称为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指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样板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本主义法系。

9、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因此又称制定法。

10、立法体制即有关法的创制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和结构。

11、法律原则指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观念。

12、守法是指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政党、团体等)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

法理学初阶 付子堂(第四版)

法理学初阶 付子堂(第四版)

第二十条 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 费的权利。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 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 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 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五十八条 【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 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处二年以下罪】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 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 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 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义务性规则,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求 相关主体必须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则。 在立法中常常运用带有“应当”、“必须 ”、“有责任”、“有义务”等法律概念 的条文来表述。[第二十三条 父母有保护 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力和义务。在未成 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 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禁止性规则,是要求法律主体不得做出或 必须抑止某种行为的规则,在立法中常常 运用含有“不得”、“禁止”、“严禁” 等文字结构的条文来表述。[第二十七条 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有虐待和歧视。]
二、法 律 概 念 (一)法律概念的含义和特征
法律概念是人们在不断地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对具有 法律意义的现象和事实进行理性概括和抽象表达而形成的 一些权威性范畴。 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 1、法律概念的语言特征:即法律概念具有明晰和确定 性的特征,这也是对法律概念最基本的要求。 2、法律概念的法律特征,即具有法定性。 3、法律概念的实践特征,即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法理学初阶

法理学初阶

法理学初阶第一章`法学历史§1. 中国法学历史一. 先秦(1) 儒家:礼治儒治①亲亲尊尊 (有层次的亲和尊)②德主刑辅③为政在人(2) 道家:无为①道法自然②无为而治(3)墨家:兼爱非攻①兼相爱,交相利②法天,利民(4)法家:缘法而治①法.势.术结合②刑赏峻罚③以刑去刑二. 专制时期 <秦—清>(1)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汉:三纲五常,春秋决狱(3)唐:《唐律政议》(4)宋:王安石,朱熹(5)明:重其所重,轻其所轻三.近代中国(1)康,梁(2)沈家本§2. 西方法学历史1.古希腊法学思想概述: (1) 苏格拉底:智慧即美德(2 )柏拉图:哲学王(理想主义)(3)亚里士多德:法治2.古罗马法学发展概述:(1)西塞罗:罗马法与自然法的融合(2)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保罗,帕比尼交,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劳斯3. 中世纪法学发展概述:(1)教会法(2)注释法学派(复兴罗马法)4. 西方近代法学发展概述:英霍布斯:契约,百姓立约转移君主,君主执行,无义务(反动)(1)古典自然法学派英洛克:契约,臣民和君主立约,君主有权利执行也有义务立足财产(进步的,革命性的)德康德: ①人必须是的人目的,并非手段②自由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条件(2)哲理法学派德黑格尔:①法的基地是自由的②精神突破可以导致社会进步(3)历史法学派:德萨维尼:长期的习惯检验中形成法(4)功利主义法学派密尔:质量上的追求趋乐避苦边沁:最大数量的快乐(5)分析实证主义学派:英奥斯丁5.西方现代法学发展概述:富勒:内在道德(程序自然法) 外在道德(实体自然)(1)新自然法学派(自然法学的复兴) 罗尔斯:制度的正义原则一.平等自由原则二.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德沃金:权利主义为中心的自由主义(2)新分析法学派:凯尔森法律规范理论;哈特法律规则理论法律是基本规范及推演(3)社会学法学派:奥地利欧根.埃利希“活法学”和“自由法”美庞德社会工程学(4)经济分析法学:美国波斯纳(1)法律是均衡的市场,体系稳定(5)法律与文学运动:贝尔克(2)个体有偏好,追求秩序(1)法律有政治倾向(6)批判法学昂格尔(2)逻辑上不完整(3)不存在绝对真理任何交换产生价值(7)后现代法学颠覆出价最高者得权力产权要分出去,初始产权不重要第二章法学性质§1. 法学基本属性一.法学学科定位1.古希腊:思辨性,神秘性,理想性2.罗马法:技术性,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3.中世纪以后:神学—诠释学—实践学二.法学的基本属性(1)法学的人文性(2)法学的意识形态性(3)法学的实用性和理论性(4)法学的民族性和普适性(5)法学的时代性和历史性§2.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一.法学和哲学(1)哲学指导着法学的研究(2)法学科学成果是哲学的材料来源之一。

《法理学初阶》教案

《法理学初阶》教案

《法理学初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法律现象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法理学概述a. 法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法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c.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 第二节:法的基本概念a. 法的定义和特征b. 法的分类和体系c. 法的本质和作用3. 第三节:法律关系a. 法律关系的定义和要素b. 法律关系的种类和特征c. 法律关系的变动和保护4. 第四节:法律规范a. 法律规范的定义和结构b. 法律规范的种类和特征c. 法律规范的效力和适用5. 第五节:法律责任a. 法律责任的定义和种类b.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依据c. 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理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研究报告法:布置相关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3. 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研究报告质量,包括内容、结构和论述。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法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法理学初阶》教材或相关著作。

2. 案例库:收集各类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学术资料:提供相关学术文章、论文和研究报告,供学生参考。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最新法律资讯和学术动态。

六、教学计划1. 第六周:法律原则与法律方法a. 法律原则的定义和分类b. 法律原则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c. 法律方法的种类和特点d.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2. 第七周:法律的发展与法律变迁a. 法律发展的内在规律b. 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c. 法律变迁的原因和过程d. 法律创新与法律改革3. 第八周:法系与法律文化a. 主要法系的特征与比较b. 法律文化的概念和内容c. 法律传统与法律现代化d. 法律移植与法律发展4. 第九周:立法与法律制定a. 立法的概念和原则b. 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c. 法律制定的主体和权限d. 法律草案的制定和通过5. 第十周:法律与社会a. 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理解b. 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c. 法律与社会公平正义d. 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教学活动1. 第六周:组织学生进行法律原则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法律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初阶(打印)

初阶(打印)

《法理学初阶》1、法学与法理学1)、法学简说关于法律问题的学问,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者“刑名之学”,中国古代的“法学”一词与来自近现代西方的“法学”概念有着很大区别。

中国古代法学是对中国现行法律的注释,它是在对法的正当性首先加以承认的前提下,从语法结构,逻辑等方面对现行法律中的矛盾、重叠、冲突进行解释,而不究问法律何以有效,为什么有效。

它的作用是使法律更有效力。

西方近代法学的核心论点是法律的正当性,通过对人和神的认识(神事为人事立标准)对法律何以正当进行论证。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曾给法学下过一个经典定义: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现代意义上的汉语“法学”一词,最早由日本输入。

日文汉字“法学”一词由日本法学家津田真道翻译英文和德文而来。

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法律现象: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主要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并受法律调整的社会现象,包括法律规范、法律条文、法律意识、法律职业、法律行为、法律关系等)2)、法理学简说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

“法理学”一词是由日本近代法律文化的主要奠基人穗积陈重所创造的。

中国于1949年以后长期使用苏联教科书,特别是维辛斯基的《国家与法的理论》2、法学历史1)、古希腊的正义和法治观念(一)古希腊哲人的思想道路古希腊法律思想的杰出代表是智者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国家篇》(《理想国》)《法律篇》《政治家篇》,正义问题乃是柏拉图法律思想的主题,他的法哲学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正义”之学。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他把正义分为平均的正义和分配正义(矫正正义)。

(二)古希腊的正义理论智者派—正义实际上是遵循习惯与惯例即遵循自然法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