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_绪言__有效碰撞理论___教学案
2.1.2.简单有效碰撞理论 教案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简单有效碰撞理论教案
教学目标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理解有效碰撞理论,能用活化能,活化分子等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有效碰撞理论以及活化能等属于微观维度,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属于宏观维度,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理论知识的加持,建立有效碰撞理论模型;并从不同的角度用有效碰撞理论来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建立起微观模型联系宏观现象并解释解释化学现象的证据推理模型,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掌握一定科学应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能够有着为科学做出贡献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效碰撞应用理论模型的建立、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难点:有效碰撞应用理论模型的建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简单有效碰撞理论1.条件
足够的能量+合适的取向2.应用。
高中化学有效碰撞理论教案

高中化学有效碰撞理论教案教学内容:有效碰撞理论教学目标:1. 了解有效碰撞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有效碰撞理论在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应用;3. 能够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有效碰撞概念的理解;2. 有效碰撞理论在反应速率方面的应用;3. 相关问题的解答和分析。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有效碰撞理论的概念和原理;2. 熟练掌握有效碰撞理论在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相同条件下,有些反应速率较快,有些反应速率较慢?二、讲解有效碰撞理论(15分钟)1. 讲解有效碰撞的概念和重要性;2. 解释有效碰撞理论在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作用;3. 举例说明有效碰撞理论的应用。
三、实验演示(10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2.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有效碰撞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分组讨论:什么是有效碰撞?为什么有效碰撞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2. 结合实际情况,讨论有效碰撞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练习与总结(10分钟)1. 练习相关题目,巩固知识点;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有效碰撞理论的要点。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行探究有效碰撞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 学生可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探究有效碰撞对反应速率的具体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有效碰撞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深入地探究有效碰撞理论在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碰撞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碰撞教案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理解碰撞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碰撞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能够通过碰撞实验观察和分析碰撞过程;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碰撞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碰撞动量守恒定律;3.碰撞动能守恒定律;4.碰撞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碰撞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2.提问学生对碰撞的认识,引导他们思考碰撞的概念和现象。
二、知识讲解(25分钟)1.通过多媒体教学,讲解碰撞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阐述碰撞动量守恒定律和碰撞动能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三、实验设计(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关于碰撞的实验;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确定实验方案。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2.老师和助教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保证实验的进行顺利。
五、实验分析(20分钟)1.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实验结果分析;2.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碰撞动量守恒和碰撞动能守恒的应用。
六、归纳概括(15分钟)1.学生归纳总结碰撞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强调碰撞动量守恒和碰撞动能守恒的重要性。
七、小结(5分钟)1.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2.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和媒体:1.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碰撞的场景和实验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地引入和解释碰撞知识点。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碰撞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方法:1.实验报告评分: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等。
2.课堂讨论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碰撞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绪言教案

《化学反应原理》绪言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范围;知道“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能、活化分子的概念,初步领会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会用碰撞理论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运用“六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学会如何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研究与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地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认识事物的存在具有多样性,物质的稳定具有相对性;通过对“有效碰撞”概念模型的学习,展现化学反应的最本质的东西,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教学难点:“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有效碰撞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二、教法和学法:采用学校提出的“六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对理科生而言,《化学反应原理》是继必修一和必修二之后的另一个必修模块。
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
化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化学家们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如果对化学原理的理解不够清楚则无法做到。
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为人所用?这是我们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宗旨。
化学反应原理所包含的内容及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方法正是本书要探讨的问题。
2、自学阅读教材P2—P4问题:(1)、“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的范围是什么?(2)、简要概括出普通分子、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活化能之间的关系。
(3)、总结反应速率、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之间的关系。
(4)、请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产物的能量和活化能的关系,并思考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5)、你能用图示法表示出加入催化剂和未加入催化剂的反应过程图吗?3、交流讨论4、展示:(1)、化学反应速率、方向及限度正是“化学反应原理”要研究的问题。
《有效碰撞理论》课件

有效碰撞的概率取决于分子的碰撞几率和速率,这决定了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碰撞类型
弹性碰撞
在弹性碰撞中,能量和动量在碰撞 前后保持不变,没有产生永久变形 或损失。
一般碰撞
不完全弹性碰撞
一般碰撞是指没有遵循弹性碰撞定 律,会产生能量转化或损失的碰撞。
不完全弹性碰撞是介于弹性碰撞和 一般碰撞之间的碰撞类型,部分能 量会损失或转化。
碰撞反应速率
1
定义及公式
碰撞反应速率定义了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有效碰撞的数量,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 表示。
2
内因素影响
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内因素会影响碰撞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的效率和速度。
3
外因素影响
压力、物理障碍和环境条件等外因素也可以对碰撞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应用
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有效碰撞理论在解释和优化化 学反应中的催化剂选择、温度 控制和反应速率方面具有重要 应用。
推动化学反应的方法
通过提高有效碰撞的速率和概 率,可以利用不同方法推动化 学反应,如调节浓度、温度和 添加催化剂。
其他领域的应用
有效碰撞理论也在生物化学、 工业催化和能源转换等领域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总结
1 有效碰撞理论的重要性
有效碰撞理论对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 对物理学和化学学科的贡献
《有效碰撞理论》PPT课件
有效碰撞理论
有效碰撞是指分子间发生的能够导致化学反应的碰撞事件。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仅有一部分碰撞会导致化学反应, 并揭示了碰撞速率的影响因素。
物理模型
分子运动模型
通过分析分子间的运动、速率和方向,建立了描述化学反应碰撞的物理模型。
活化能与有效碰撞理论-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精品讲义

第 1 页 共 11课时2.3 活化能与有效碰撞理论【学习目标】1、了解基元反应与反应历程2、掌握活化能的含义,会用活化能理论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主干知识梳理】一、活化能与简单碰撞理论 1、基元反应与反应历程(1)基元反应:大多数的化学反应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
其中每一步反应都称为基元反应 如:2HI===H 2+I 2的2个基元反应为2HI―→H2+2I·、2I ·―→I 2(2)反应机理:先后进行的基元反应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反应历程,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3)许多化学反应都不是基元反应,而是由两个或多个基元步骤完成的。
假设反应:A 2+B===A 2B 是分两个基元步骤完成的第一步 A 2―→2A (慢反应) 第二步 2A+B―→A 2B (快反应)对于总反应来说,决定反应速率的肯定是第一个基元步骤,即这种前一步的产物作为后一步的反应物的连串反应的。
决定速率的步骤是最慢的一个基元步骤如:过氧化氢H 2O 2在水溶液中把溴化氢HBr 氧化为溴Br 2的反应:H 2O 2 + 2H + +2Br -―→Br 2 + 2H 2O反应机理为H 2O 2+H ++Br -―→HOBr +H 2O (慢反应)HOBr +Br -+H + ―→Br 2+H 2O (快反应)决定速率的就是第一个反应,且这个反应中HBrO 不是最终产物,称为反应的中间产物或中间体(4)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的分子必须发生碰撞,但是并不是每一次分子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2、有效碰撞与活化能 (1)化学反应与有效碰撞以“打篮球”为例HI 的分解反应:2HIH 2+I 2,可能有以下几种碰撞在(1)中,运动员没有提供足够的能量,球没有落入篮筐;在(2)中,球虽然具有足够的能量,但没有合适的取向,球也没有落入篮筐;在(3)中,球在(1)中,HI 分子没有足够的能量,因此碰撞过轻,两个分子又彼此弹离;在(2)中,由于碰撞没有合适的取向,因此第 2 页 共 11具有足够的能量和合适的取向,球落入篮筐,这与导致发生反应的分子或离子间的碰撞类似两个分子也彼此弹离;在(3)中,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且碰撞取向合适,因此导致H—I 键的断裂及H—H 键和I—I 键的形成,即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了H 2和I 2在某个化学反应中,那么多的反应物分子,其能量高低各不相同。
人教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序言(有效碰撞理论)PPT(34页)

2、活化分子
具有较高能量,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分子具有的高能量从何来?
①吸收外界能量 (如加热、光照等) ②分子间碰撞时,能量交换不均衡而出现较高能量的分子。
结论
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还与碰撞 的角度有关。(碰撞时的取向合适不合适)
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原因: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 撞次数增多。
⑷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 (影响力:催化剂>温度>浓度)。 原因: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使活化分子数大大增加,单位时 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显著增多。
随堂练习
练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人教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序言(有效 碰撞理 论)PP T(34页 )
推断:一定与分子本身的性质和能量有关。
人教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序言(有效 碰撞理 论)PP T(34页 )
无效碰撞
有效碰撞
人教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序言(有效 碰撞理 论)PP T(34页 )
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
(1)发生碰撞的分子必须有足够高的能量 (2)分子发生碰撞时必须有合理的取向
反应物间接触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分子不停运动
接触
碰撞
有效碰撞 无效碰撞
【假设1】反应物分子之间只要相互碰撞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事实:研究结果表明,从分子的热运动看,分子发生碰撞的机
会很多。如在常温常压下每个H2、O2自身或它们之间的碰撞频 率为2.355×1010次/s。假如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则化
高中化学选修4绪言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绪言教案课时授课计划第 1 周课题学情分析绪言共 2 课时第 1 课时课的类型新课本模块中的一些知识在必修模块中已有不同程度涉及到,因此本模块中的相关知识的选择在避免与之简单重复的同时,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作拓宽和加深,以满足对化学学习有兴趣的学生的求知欲望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内容,即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范围知识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与念,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能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情景,展现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的复杂性,转而指出化学反应其实有“规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利用教材创设的具体情景,分析“有效碰撞”概念模型,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这些概念1、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复杂性”与“规律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2、通过对“有效碰撞”概念模型的学习,展现化学反应的最本质的东西,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探究兴趣;3、指出目前尚未有“活化能”的理论测量方法,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究热情“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教学重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难点教师活动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化学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要实现这个过程我们就必须对化学反应原理理解清楚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的化学反应,也做过不少化学实验那么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遵循怎样的规律呢?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如何能控制化学反应为人所用呢?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要依赖于化学反应原理这一模块的学习一、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课件投影氢气与其他物质反反应条件难易程应度H2+O2 点燃易 H2+ 加热易 H2+N2 高温、高压、催化剂难为什么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物质之间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难易程度都是由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将H2、O2混合,在室温的条件下可以存在数百年,但点燃后却会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而且只要配比适当,可以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不同的外界条件都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的“内因”确定的情况下,“外因”则是变化的条件H2和N2即使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也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由此又能得出什么结论?该反应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反应“速率”、“方向”和“限度”正是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不同的物质体系、不同环境中,化学反应所遵循的规律是不同的,教材第三单元将介绍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规律;在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中分别介绍化学反应中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电化学的有关基础知识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速率、方向以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我们将认识到纷繁复杂的化学反应乍看起来,好像十分复杂,难于把握,而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正是化学的精学生活动思考后得出结论思考后得出结论思考后得出结论髓所在,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我们如何研究一个化学反应?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的呢?下面我们介绍几个简化的概念模型,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二、简化的概念模型 1、简化后的简单碰撞模型有效碰撞模型成立的前提是什么?有效碰撞的含义是什么?1、在常温常压下,气体分子的运动是自由的,它们之间的碰撞是随机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时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如何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分子之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的? 2、如果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都能反应,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将在瞬间完成,而事实并非如此什么是有效碰撞3、能引起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碰撞都是有效的,而有效碰撞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充分条件,能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某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分子间的碰撞时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充分条件有效碰撞是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什么样的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分子间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是什么?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1、什么是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的吗?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是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必须在合适的空间取向才能发生有效碰撞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有没有活化能为0的化学反应?请举例说明有,如溶液中的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原子之间的反应,因为这些反应的反应物分子在反应前已经成为自由离子或原子,不需要再破坏或减弱化学键活化分子的能量可以通过吸收外界的能量或者分子之间在碰撞是能量交换不均匀而产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的次数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的;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活化分子越多,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反应速率就越快思考后得出结论思考后得出结论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催化剂的研究也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催化剂的使用对化工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催化剂往往成为化工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关键1、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催化剂为何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2、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也就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3、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应速率加快一个化学反应要经历那些过程?思考后得出结论课堂小结课堂反馈内容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C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D活化分子间每次碰撞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须具有相当高的能量2活化能指活化分子多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 3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分子的活化能4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间发生反应作业布置预习内容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绪言板书设计一、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二、简化的概念模型1、简化后的简单碰撞模型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3、催化剂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 碰撞理论 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的定义和关系
2、掌握活化能与反应的关系
二、课前预习:P 绪言部分 2~4 页
问题导读:
1、化学反应原理:本书研究
①化学反应的反应
、反应
以及反应限度(即平衡)
②电解质溶液中的________反应
③化学反应与能量
④电能、化学能相互转化为基础电化学过程和装置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答: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_________,生成物中新的化学键的__________。
3、碰撞理论模型:
①化学反应必须发生分子间的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称。
②能发生这样碰撞(___________)的分子叫
分子。
问: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否就是有效碰撞呢?
答:活化分子必须有
时发生的碰撞才能是有效碰撞。
③普通分子与活化分子有何区别?普通分子怎样才能活化?
答:
4、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就叫做活化能,对吗?答
!
活化能是指活化分子_________的那部分能量。
在上图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在上图中逆反应的活化能=------------------
【概括】(一)化学反应必备两个条件:第一,分子有较.高.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 第二,碰撞要有合适的___________。
(二)叙述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的过程。
5、化学反应、活化能、反应热的关系:请绘制反应过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的二维
图象(不懂可参阅 P3 页,请别对着抄!)。
在上图中△H=
图中的反应是 _____ 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
影响 外界条件改变
单位体积内 分子总数 活 化 分 子
数
活化分子百分 数
有效碰撞次数 化学反应速率
增大反应物浓 度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使用催化剂
三、课堂教学和习题训练
1、填空
(1)活化分子指的是能够。
(2)有效碰撞是指引起分子间的发生____________的碰撞。
(3)活化能是指__________多出的那部分能量。
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____________,则活化分子越多,单位时间内
有效碰撞越________,则反应速率越________。
常用的提供活化能的方法有:_______、光照、超声波、核辐射、外加磁场等。
2、判断正误:打“√”or“×”
A.当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 )
B.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 ( )
C.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 ( )
D.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 )
E.活化分子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 ) F.活化分子间每次碰撞都发生化学反应 ( ) G.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 ) H.活化能的大小决定这个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大小 ( ) I.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分子的活化能 ( ) J.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间发生反应 ( ) K.实验室制氢气时,若向稀硫酸中加几滴硫酸铜溶液,则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该反应
中硫酸铜是催化剂 ( ) L.单独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小,而将少量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共热制氧气,
产生氧气的速率明显加快,该实验中高锰酸钾是催化剂 ( ) 3、有没有活化能为 0 的反应?举例说明?
4、能否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为来加快反应的速率?是何措施?并画出图像。
四、作业:课后习题
1.简述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的过程。
2.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3.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 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