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原电池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原电池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原电池练习题

原电池练习题1.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2.下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B.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3.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铜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4.如图是Zn和Cu组成的原电池示意图,某小组做完该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作了如下记录,①导线中电流方向:锌→铜。

②铜极上有气泡产生③锌片变薄。

实验结论:④Zn 为正极,Cu为负极。

⑤铜比锌活泼⑥H+向铜片移动,其中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5.某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该电池反应中MnO2起催化作用C.该电池工作时电流由Zn经导线流向MnO2D.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6.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7、锌—锰干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Zn+2MnO2+2NH4+=Zn2++Mn2O3+2NH3+H2O则在电池放电时,碳棒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MnO2和NH4+B.Zn2+和NH3C.Zn D.C8.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少量的CuSO4溶液,如各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正确的是9.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10.氢氧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 Cl2(标准状况)时,有0.2 mol电子转移11、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 + Fe = 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1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13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14.欲提高Cu 粉与1.2mol/L 的HNO 3溶液的反应速度,可加入下列什么试剂A 蒸馏水B 无水醋酸钠C 石墨D AgNO 3溶液(少量)15.X 、Y 两根金属棒插入Z 溶液中构成如下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 棒变粗,Y 棒变细,则X 、Y 、Z 可能是下列中的编号X Y Z AZn Cu 稀硫酸 BCu Zn 稀硫酸 CCu Ag 硫酸铜溶液 D Ag Zn 硝酸银溶液16.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 、Y 为为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 →外电路→Y B 若两电极分别为Zn 和碳棒,则X 为碳棒,Y 为ZnC 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为X >YD X 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 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17.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原电池练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原电池练习

4.1原电池1.在组装原电池时,下列各项中不需要的是( )A.电极材料B.直流电源C.电解质溶液D.金属导线【解析】组装原电池不需要直流电源。

【答案】 B2.关于右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为H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原电池的知识,由所给图示可知Zn为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Cu为原电池的正极,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Cu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而被还原为H2。

电流流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答案】 D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解析】加热升高温度和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D 正确;铁在浓硫酸中钝化,不产生氢气,B错误;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由于Cu2++Fe===Cu +Fe2+,则构成铜—铁—稀硫酸原电池,加快了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的速率,C正确。

【答案】 B4.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解析】B、C选项均无化学反应;D选项Zn与稀H2SO4反应,但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只有A符合要求。

【答案】 A5.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原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①Br2+2e-===2Br -②2Br--2e-===Br-===Zn2+④Zn2++2e-===Zn2③Zn-2e其中表示放电时负极和正极反应的分别是 ( )A.②和③B.②和①C.③和①D.④和①【解析】放电时负极反应物为Zn,失电子被氧化,正极反应物为Br2,得电子被还原。

【答案】 C6.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HNO3作电解质溶液B.用锌作原电池正极C.用铁作负极,铁的质量不变D.用铜作原电池正极【解析】由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B被否定),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C被否定),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2+,故知电解质溶液不能是HNO3。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最新整理)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最新整理)

2019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原电池选题表知识点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原电池的设计1原电池原理2,3,4,511原电池原理的应用6,912综合应用7,8,1013,14基础过关(20分钟)1。

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A.H2SO4(aq)+BaCl2(aq)BaSO4(s)+2HCl(aq)ΔH<0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0C。

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0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ΔH<0解析:A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符合题意;B、C、D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2。

(2018·广西贵港高二期中)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各式各样电池装置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C。

锌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

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解析: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错误;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B错误;活泼性强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错误。

2021年高中化学 4.1原电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2021年高中化学 4.1原电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2021年高中化学 4.1原电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一、非标准1.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答案:C2.下列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的是( )答案:A3.下图是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卡片:No.28 时间:xx.03.20实验后的记录: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②H+向负极移动③电子流动方向为ZnCu④Cu极有H2产生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0.5 mol⑥正极反应为:Zn-2e-Zn2+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④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正极是Cu,负极是Zn,故①错误;电子从负极Zn流出,流向正极Cu,H+向正极移动,在Cu上得电子:2H++2e-H2↑,故②错误,③④正确;此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Zn-2e-Zn2+,⑥错误;总反应方程式:Zn+2H+Zn2++H2↑,当有1 mol电子通过时,产生H2为0.5 mol,故⑤正确。

答案:B4.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2)中Mg作负极,(3)(4)中Fe作负极B.(2)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3)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4)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答案:B5.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解析:由原电池原理判断金属活动性,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②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①>②;①③相连,③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①>③;②④相连,②上有气泡(H2)逸出,②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④>②;③④相连,③质量减少,则金属活动性③>④,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为①>③>④>②,B正确。

高中化学选修四-原电池练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四-原电池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 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 铝合金为负极, 空气电极为正极.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 正极反响都为: O2+2H2O+4e ﹣=4OH﹣B. 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 负极反响为: Al+3OH﹣﹣3e﹣=Al〔OH〕3↓C. 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 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2. 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 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 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 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响式为: Li+2LiNiO22LiNiO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放电时, 负极的电极反响式:Li﹣e﹣=Li+B.充电时, LiNiO2既发生氧化反响又发生复原反响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D. 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3. 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 以下实验现象中正确的选项是〔〕A. 逸出气体的体积, 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 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电极附近呈红色, b电极附近呈蓝色D. a电极附近呈蓝色, b电极附近呈红色4.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 电解总反响:2Cu+H2OCu2O+H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 铜电极发生复原反响C. 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生成2O5.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图. 关于该电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 电池的负极反响为: C6H12O6+6H2O﹣24e﹣=6CO2↑+24H+C. 放电过程中, 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 在电池反响中, 每消耗1mol氧气, 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6.控制适合的条件, 将反响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的原电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 反响开场时, 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响B. 反响开场时, 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复原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 反响到达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 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 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7. 某同学按如下图的装置进展电解实验.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电解过程中, 铜电极上有H2产生B. 电解初期, 主反响方程式为: Cu+H2SO4CuSO4+H2↑C. 电解一定时间后, 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D. 整个电解过程中, H+的浓度不断增大8.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 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 溶液的pH>a, 那么该电解质可能是〔〕A. Na2SO4B. H2SO4C. AgNO3D. NaOH9.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 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 接通电源后, 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 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铅笔端作阳极, 发生复原反响B.铂片端作阴极, 发生氧化反响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D. a点是负极, b点是正极10.如下图,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Y为阴极, 发生复原反响B. X为正极, 发生氧化反响C. 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D. 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11.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 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 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2:3B. 3:2:1C. 6:3:1D. 6:3:2二、解答题12.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 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响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答复以下问题:〔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响为;〔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响为;〔3〕SOCl2易挥发, 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 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 实验现象是,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13.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 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 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答复以下问题:〔1〕假设X、Y都是惰性电极, a是饱和NaCl溶液, 实验开场时, 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那么: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响式为;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响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响产物的方法是.〔2〕如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 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 那么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响式为.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响式为.〔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响不必写出〕14. 右图所示装置中, 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 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源, 经过一段时间后, 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 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答复以下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响为;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简述其原因: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 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展, 为什么?.。

选修四 原电池电极反应书写练习

选修四 原电池电极反应书写练习

原电池一、基本原电池1、Fe / FeCl3溶液/ Pt2、Cu / FeCl3溶液/石墨负:负:正:正:总:总:3、 Fe /海水/石墨4、Al /海水/石墨负:负:正:正:总:总:5、Al /浓HNO3溶液/ Cu6、Mg / NaOH溶液/ Al负:负:正:正:总:总:二、重要一次性电池1.干电池 Zn /ZnCl2 NH4Cl/ MnO2总:Zn + 2MnO2+ 2NH4Cl = ZnCl2 + Mn2O3 + 2NH3+ H2O 负:。

正:。

2.锌锰碱性电池Zn / KOH溶液/ MnO2总:Zn + 2MnO2+ 2H2O = Zn(OH)2 + 2MnOOH负:。

正:。

3.纽扣电池 Zn / KOH溶液/ Ag2O 总:Zn + Ag2O = ZnO+ Ag负:。

正:。

4. Li /LiAlCl4 SOCl2/石墨总:4Li + 2SOCl2= 4LiCl+ S + SO2负:。

正:。

三、重要充电电池1.铅蓄电池 Pb / H2SO4溶液/ PbO2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

放电时:负极正极。

充电时:阴极阳极。

2.爱迪生电池 Fe/ KOH溶液/ Ni2O3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Fe + Ni2O3 + 3H2O = Fe(OH)2 + 2Ni(OH)2放电时:负极正极。

充电时:阴极阳极。

3.镍氢电池 H2/ KOH溶液/ NiOOH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2NiOOH + H2 = 2Ni(OH)2放电时:负极正极。

充电时:阴极阳极。

4.嵌入锂的碳材料 /固体电解质(主要传导Li+) / LiMn2O4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 + LiMn2O4= Li 2Mn 2O 4放电时:负极正极。

充电时:阴极阳极。

四、重要燃料电池1.氢氧燃料电池⑴. H2 / KOH溶液/ O2⑵、H2 / NaCl溶液/ O2负:负:正:正:⑶、H2 /固体电解质(主要传导O 2-) / O2⑷、H2 /固体电解质(主要传导H+) / O2负:负:正:正:2.甲烷燃料电池⑴.CH4 / H2SO4溶液/ O2总:。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典型题练习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典型题练习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原电池练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工作(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闭合K,灯泡发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电路中有1.204×1022个电子转移时,乙烧杯中溶液的C(H+)约为0.1mol•L﹣1B.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甲烧杯C.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的电子方向是从a到b D.乙池中的氧化产物为SO42﹣2.理论上不能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CH4(g)+2O2(g)→CO2(g)+2H2O(l);△H<0B.HCl(l)+NaOH(l)═NaCl(l)+H2O(l);△H<0C.Fe(s)+H2SO4(l)═FeSO4(l)+H2(g);△H<0D.2FeCl3(l)+Fe(s)═3FeCl2(l);△H<03.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AsO43﹣+2H++2I﹣⇌AsO33﹣+I2+H2O设计图1原电池,探究pH对AsO43﹣氧化性的影响。

测得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pH>0.68时,甲烧杯中石墨为负极B.pH=0.68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pH>0.68时,氧化性I2>AsO43﹣D.pH=5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I﹣﹣2e﹣=I24.“太阳水”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三个电极组成,其中a为TiO2电极,b为Pt电极,c为WO3电极,电解质溶液为pH=3的Li2SO4﹣H2SO4溶液。

锂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分为A、B两个区,A区与大气相通,B区为封闭体系并有N2保护。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用导线连接a、c,则a为负极,该电极附近pH增大B.若用导线连接a、c,则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 x WO3﹣xe﹣═WO3+xH+C.若用导线连接b、c,b电极附近pH增大,可实现太阳能向电能转化D.若用导线连接b、c,c电极为负极,可实现H x WO3转化为WO35.锌﹣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源。

高中化学原电池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四

高中化学原电池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四

原电池同步练习(一)典型例题【例1】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 == Li+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 == Li+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 + e- == MnO2-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 == Li2+解析:本题根据总反应判断Li被氧化应为负极材料,其失电子成为Li+,正极放电的为MnO2。

若已知电池总反应而要写电极反应式,这类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是:根据“负失氧、正得还”的规律容易先判断负极材料,负极材料若是金属则失电子而变为相应阳离子(注意:Fe 失电子应变为Fe2+),负极材料若是其他被氧化的物质(如氢氧燃料电池中的H2、甲烷燃料电池中的CH4)则失电子变为相应氧化产物,然后再推断正极反应。

答案:B【例2】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是用两根金属铂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入H2和O2,下解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B.通入O2的一极电极反应为4H2O+O2+8e=8OH-C.随着放电的进行,负极附近pH上升D.标准状况下通入 5.6LO2完全反应后有1mol电子转移解析:本题考点是原电池部分的基础知识,要求学会会判断电源的正负极,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电池反应式,高考对这一问题会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查:1.根据给出的两个电极反应式,写总反应式:书写时注意使两个电极反应式得失电子数相等后相加两式,消去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相同的物质即可。

注意若反应式同侧出现不共存的离子,如H+和OH-,Pb2-和SO42-,要写成反应后的物质如H2O和PbSO4。

2.给出总反应式,写电极反应式:书写步骤为:1)列物质,标得失 2)选离了配电荷,3)配个数,巧用水,4)两式加验总式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2Li0.35NiO22Li0.85N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3.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4.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电解总反应:2Cu+H2O 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5.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
+24H+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6.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7.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
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8.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2SO4 B.H2SO4 C.AgNO3 D.NaOH
9.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10.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11.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 B.3:2:1 C.6:3:1 D.6:3:2
二、解答题
12.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4Li+2SOCl2=4LiCl+S+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发生的电极反应
为;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
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14.右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