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无效输注及治疗

合集下载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但患者在多次输血(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妊娠及器官移植后,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我们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治疗与预防措施等综述如下。

1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标准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高,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

一般认为:患者至少连续2次输注足量随机ABO同型血小板后,没有达到适合的CCI值,可认为是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目前临床判断PTR的依据主要有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ercent platelet recovery,PPR或PR%,以下简称PPR)和输注后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血状况有无改善。

由于血小板输注后患者出血症状改善程度不易量化,故以PPR和CCI作为量化的判断依据[1]。

根据输注前1h和输后24h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以及输入的血小板数量,计算PPR和CCI。

计算公式为[2]:PPR=(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全血容量/(输注血小板总数×P)×100% 其中,血容量=体表面积×2.5,P=2/3;CCI=输后血小板增加数(个/μl)×体表面积(m2)/输注血小板总数(×1011)其中,体表面积=0.0061×患者身高(CM)+0.0128×患者体重(kg)-0.01529。

若24h CCI<4.5×109/L或PPR<20%判断为PTR,也有以输后1h的CCI<7.5×109/L或PPR<30%作为判断标准。

CCI 30 ×109/L 相当于PPR 100%,CCI(7.5—10)×109/L,相当于PPR 25%—30%,CCI (4.5—7.5)×109/L,相当于PPR15%—25%,两种计算方法大致相等。

血小板输注无效36例分析

血小板输注无效36例分析

血 小板 后 1 h与 2 4h的血 小板 增 值 (orc d c u t c r t o n ee
ice e tC D 值 ( 别标 记 为 C I n rm n, C 分 C 1及 C I 4 , C ) 2
CI ( C = 输注 后血 小 板计数 一输注 前血 小 板计 数)× [ 表 面 积 ( /输 注 血 小 板 数 目 ( 1 ” ] 若 体 m) × 0 )。
① H J 体 检 测 :检 测 方 法参 照 I A抗
扰 临床 治疗 的一大 难题 。P R是 指 患者输 注血 小板 r r
Ani n Ta A 2 0试 剂 盒 ( 国 O e L m d t e ry L T 14 g 德 n a b a 公 司) 明书操 作 。用 酶标 仪在 6 0 m处 读取各 孔 说 3 n 吸光度 。 定孔 吸光度 ≥ 阴性孔 读数 的 2倍 即判 为 测
筛 查 临界 值 (u—f值 ) 标 本 孔 O Ct o , D值 >C t f 值 u. o 即 为阳性 。 2 结 果
因 素 : 非免 疫 因素包 括血 小板 的质 量好 坏 、 ① 发热 感
染 、 脾 肿 大 、 弥 漫 性 血 管 内 凝 血 (i e iae ds m n td s it vsua o g l in D C 、 物 ( nr ac lrcaua o , I ) 药 a t 常见 的有 消 炎
性 抗体 检测 :检测 方法 参照 血 小板特异 性抗 体检 测 (A —L S 和血 小 板 自身 抗 体检 测 (AK A T ) P KP U ) P — U O 试 剂盒 ( 国 G I 司) 明书操 作 。酶 标仪读 取各 美 T公 说 孔 的 吸 光 度 (pia es y O )值 ,主 波 长 ot l ni , D c d t 4 5n 参 比波长 4 0n 阴性对 照 O 0 m, 9 m, D值 的 2倍为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处理
1 非免疫因素的处理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DIC 适当增加血小板输注数量及次数 注意血小板离心及储存条件,尽可能输给24小时内
采集的新鲜血小板 脾肿大者需增加每次输入血小板数量,脾脏大小不
影响血小板存活期。不必缩短输血周期。脾切除可 纠正此情况 病人情况许可条件下避免使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 素、 环丙氟哌酸等药物
血小板输注无效 及其处理
李亚琪
常用血小板制剂
1 浓缩血小板
采用多联采血袋采集全血后6-8小时内在20-24C条 件下用大容量离心机将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在血浆 内所制成浓缩血小板。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含 量≥2.0×1010,容量为25-35ml。血小板在输注时 无需交叉配血 ,要求ABO血型相同输注。
临床发生率约为30-70%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出血倾向不减轻,或出现输血性紫癜, 出血加重。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没有明显增高但临 床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应认为血小板输注 有效)
2 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
(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 ×体表面积
CCI=
输注的血小板总数×1011 注:血小板计数单位为109/L,体表面积单位为m2
非独立原因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血小板
(4)抗菌素的应用:二性霉素B、万古霉素、环丙
沙星等
(5)成分血的质量:血小板在收集、离心、储存期
间,若条件不当而被激活,可造成“储存损伤”影 响血小板质量,导致输注无效
(6)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全身照射、GVHD、静
脉闭塞病(VOD)、CsA的应用、HLA抗体的产生
输注剂量及方法

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87例原因分析

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87例原因分析

注无效的主要 因素 ,也有一部分血小板输注无效是 由抗 ~ H P A 引起的 , 但是大部分情况是 由抗 一 H L A与抗 一 H P A共 同作 用的 结果 , 对此结论会做进一步的研究确证。 作为输血科 的工 作者 , 建议如果 病情 允许 , 在严密监测 患 者血小板计数 的前 提下 , 能不输则不输 ; 但是 , 当患者血小板计 数过低 , 可能会引起器官 出血 , 甚 至会 危及其 生命 时 , 必须输注 血小板 。当前 , 我院 临床输注 的每 1 袋血小板均来 自单一 的血 小板供 者[ 8 I 9 1 , 即机采 血小板 , 过去 的手 工采集制备 的浓缩血小 板, 由于更容易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 , 已经不在我院临床使用 ,
完善 。 太原市血液中心正在大力组织建立 H L A供者库 , 已保存 有大量 的 H L A供者信息 , 但是对于全国或者全省 的患者来说 ,
还远远不够 。可喜 的是 , 有一些患者经过测定其 H L A型别 , 可
从现有 的 H L A供者库中找到适合 自己的血小板供者 ,联系到 相应 的血小板供者后 , 采集 其血小板 , 即可避免由 H L A抗体引
效。
这样就避免 了患者和更 多供者抗原的接触机会 。 若患者身体状
况允许 , 可令患者在血液 中心献机采血小板后 , 冰冻保存 , 需要 时再 回输给患者 用血液单采机采集 得到 的单 一供体 的高纯度 和高浓度
的血小板 , 其中几乎不含有红 细胞和 白细胞 , 这 就避免 了其他 血 型系统的抗原抗体 免疫反应及 白细胞引起 的免疫 反应 。但 是, 血 小板供者在血小板计数 符合要求 的情 况下 , 最多也 只能
治疗手段 , 日益被临床医师所关注嘲 。 但随之而来 的血小板输注 无效也成 了临床医师不得不面对的难 题 , 尤其是血液科 。血液 科患者造血功能异常 , 多数患者长期依赖输注血小板来预 防出 血, 但是长期输 注血 小板 极易 引起 同种异体反应 , 产生 血小板 同种异体抗体 , 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 人类血小板抗原系统很复杂 , 其中 A B O血 型、 人类 白细胞

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

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

血液无效输注处理及控制方案1.目的明确各血液成分无效输注的定义和原因,便于输血相关科室、部门对血液无效输注的预防、识别、处理与控制。

2.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临床科室、输血科、医务部等;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科室、输血科工作人员和医务部的分管人员。

适用于临床血液无效输注的处理与控制工作。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无。

4.目标规范对临床各血液成分无效输注的管理,达到合理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科学、高效输血治疗的目标。

5.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临床科室负责进行充分的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及时识别血液无效输注并作出相应诊治。

5.2输血科负责协助临床科室对血液无效输注的识别,并在进行相关输血监测后给予相应输血建议。

6.工作方案6.1红细胞无效输注的控制方案6.1.1红细胞无效输注识别(1)输注红细胞后,临床医师应在输注后24h内复查血红蛋白(Hb),观察Hb升高是否达到预期值。

Hb升高预期值计算公式为:Hb升高值(g/L)=[供者Hb(g/L)x输血量(mL)]/患者血容量(mL)×90%。

理论上成年人输注2单位红细胞悬液可提升Hb约10g/L。

建议输注后连续3d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其后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情况决定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的时限。

(2)如果输红细胞后Hb未达预期值,临床医师应进行原因分析,在排除输血反应、继续失血、输液稀释等情况后,可判定为红细胞无效输注。

6.1.2红细胞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1)红细胞输注效果与患者疾病(如血液类疾病、恶性肿瘤等)、既往是否存在输血反应、输血次数、既往输血量、妊娠次数有密切关系。

输血次数≥3次,既往失血量≥10U,妊娠次数≥2次输注效果明显下降,多数与免疫因素有关。

(2)免疫因素包括:稀有血型漏检,如ABO、RhD亚型漏检;不规则抗体和/或交叉配血漏检;产生自身抗体、药物抗体等。

(3)非免疫因素包括:感染、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骨髓移植、肝脾肿大、红细胞膜的弹性改变、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如过敏等。

(完整版)血液输注无效的管理措施

(完整版)血液输注无效的管理措施

血液输注无效的管理措施
定义:是指的血液制品输入人体以后,未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称之血液输注无效。

建立控制输血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

一、免疫因素
⑴严格制控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避免手工分离血小板,尽量输注单采血小板以减少与供者抗原的接触,降低或推迟免疫反应发生。

⑵白细胞滤器减少血小板制品中的白细胞含量。

⑶紫外线照射血小板制品,使白细胞灭活,失去抗原作用。

⑷输注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使用HLA配型和血小板交叉配型,增加血小板相容性,ABO血型相合,HLA配型相合,血小板抗原(PFA)相合。

二、非免疫因素
⑴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DIC。

⑵适当增加血小板输注数量及次数。

⑶注意血小板储存条件,尽可能输给24h内采集的新鲜血小板。

⑷病人情况许可条件下避免使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环丙氟哌酸等药物。

⑸脾脏肿大者需增加每次输入血小板数量。

三、具体措施:
1、选用单一供者血液制品,尽可能减少患者接受多种抗原而产生输血反应;
2、采取自身输血;
3、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
4、尽可能避免患者在-存在脾肿大、感染、发热、药物反应、溶血时输注血液制品;
5、采用配合型血液制品成分输血;
6、输血科与相关科室负责对输血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7、医务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无效的分析与鉴定工作。

血小板输注无效解决的方案课件

血小板输注无效解决的方案课件

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可能导致反复输注、治疗费用增
加和患者死亡率上升等问题。
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血小板交叉配型可以减少免疫反 应的发生,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 果,但操作复杂且耗时。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反应, 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效果,但可能 带来副作用和并发症。
针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案 包括使用血小板交叉配型、使用 去白细胞的血小板、使用免疫抑 制剂和采用血小板生成素等。
使用去白细胞的血小板可以去除 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减少免疫 反应的发生,但可能增加感染的 风险。
采用血小板生成素可以促进血小 板生成,提高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但需要长期使用。
对未来的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更有效的血小 板交叉配型技术和方法、研究新的免 疫抑制剂和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药物等。
此外,加强临床观察和研究,深入了 解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机制和原因,有 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 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优化存储条件
温度控制
确保血小板存储在适当的温度下,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血小板 活性。
震荡保存
采用震荡保存方式,使血小板均匀 分布,减少聚集和沉淀。
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血小板质量,确保符合标准。
案例分析
案例一: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由于患者体内存在 针对供者血小板抗原的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后迅速被 破坏,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导致 血小板消耗过多,同时抑 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血 小板输注无效。
脾功能亢进
脾脏对血小板的滞留作用 增强,导致血小板在脾脏 中破坏增多。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 案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
临床判断PTR的依据主要有血小板回收率(percent platelet recovery,PPR或PR%,以下简称PPR)和输注后血小板计数 纠正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 血状况有无改善。
血小板输注后出血症状改善程度不易量化 对出血患者,衡量血小板输注有ughty等报道,44%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 输注无效,其中88%是与非免疫性原因有关,单 独非免疫性原因占67%,另21%与免疫性原因共 同存在。血小板抗体存在于25%的PTR患者中, 单独为13%。
Friedberg等则认为,任何PTR都不能归因于一种 原因。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
卡马西平、苯妥英、丙戊酸、地 西潘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基本观点
临床上PTR通常是非免疫性因素引起的 同种免疫性PTR多由HLA抗体引起 输血、妊娠是引起HLA同种免疫两种主
要的危险因素
血小板抗原
血小板上有三类血型抗原
1、红细胞血型抗原 2、组织抗原-人类白细胞
抗原(HLA) 3、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
血小板或者在两周内三次输注血小板(不必是连续输用) ,没有达到期待的结果,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明显改善,可 认为发生PTR。
PT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
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改善,血小 板计数未见明显提高,有时反而会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 体内存活期很短,CCI和PPR未能达标等。
血小板-红细胞抗原
ABH抗原
部分为血小板的固有蛋白,另一部分从血浆中吸附 血小板上的ABH抗原个体之间表达不同,5%-10%的 非O型个体为A抗原或B抗原的高表达
Lewis、I、i和P等血型抗原 但不存在Rh 、Duffy、Kell、Kidd和 Lutheran血型系统抗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BO不合或血小板抗原不合,输入血小 板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或激活补体 系统,或细胞毒作用,可破坏输入的血 小板。
五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治疗
• 治疗原发病,增加输注血小板量。免疫 为主病例以预防为主。
• 1 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 • ABO血型相合,HLA配型相合,血小板
抗原(PFA)相合
• 2 清除白细胞的血小板输注:
四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病机理
• 1 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
• 发热、败血症时IL-1、TNF、PGE2可激 活网状内皮系统,使血小板被快速清除
• BMT时供者T细胞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 胞,增加血小板黏附。
• 2 血小板的免疫性破坏
• HLA抗原不合的血小板输入后,供者混 杂的单核细胞、激活的B淋巴细胞上的黏 附分子作用于患者的T淋巴细胞,引起 CD8+细胞的增殖,破坏输入的血小板。
• (2)脾脏肿大:患者比正常人破坏增加 30%,不是独立原因
•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血小 板
• (4)抗菌素的应用:二性霉素B、万古霉 素、环丙沙星等
• (5)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全身照射、 GVHD、静脉闭塞病(VOD)、CsA的 应用、HLA抗体的产生
• (6)其他:成人〉儿童、女性〉男性
例有11例出现无效输注。
• (2)紫外线照射以破坏残存血小板中的 白细胞活性
• (3)浓缩血小板离心
• 3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的输注
• 大量丙球可暂时性封闭抗体,减少免疫 性因素所致血小板的无效输入。
• 剂量:0.4g/kg,连用5天,再输入血小 板
• 若无效,可增大剂量一倍。
• 4 其他
• 血浆置换,每2~4天置换一次血浆500ml, 共6次。也可连续置换。
• 2 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
• 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μ L×体
表面积(m2)/(输注血小板数×1011)


若输注后1小时 CCI〈 7500/μL

12小时 CCI〈 6000/μL

24小时 CCI〈输注。
• 3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R%)
• 严格血小板输注的指征。
• (1)用白细胞滤器将每一单位血小板中 白细胞数目降到5×106以下
• 68例输入血小板时用白细胞滤器,血小板
无效输注发生率 2.94%(2例)
• 72例直接输入血小板,血小板无效输注发 生率 20%(14例)
• 38例再障需长期输注血小板者,16例用白 细胞滤器,仅2例发生无效输注,而对照组22
• 2 免疫相关因素 占17.5%
• ABO不合 随输血次数增多而增加
• 输入血小板25次后,ABO相合的血小板 无效输注发生率为36%
• ABO主要/次要不相关的血小板无效输注 发生率为75%
• HLA不合 主要原因,占所有病因11.7%
• 血小板抗原不合 存在与血小板糖蛋白上, 占2.1%
• 3 非免疫+免疫因素 占15%
• PR% =(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
数) ×全血容量× 100%/输注血小板数
• 全血容量=体表面积(m2)×2.5 • 若输注血小板24小时后,PR%〈20%,
可判断为血小板无效输注
三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
• 1 非免疫相关病因 占67.5%
• (1)发热及败血症:感染可使血小板生 存期缩短,G¯ 败血症患者的血小板无效 输注发生率为57.5%
血小板无效输注及治疗
一 概念
• 多次输入血小板后,由于产生了免疫相 关及非免疫相关因素的影响,致使血小 板输注无效,出血趋势不减轻,甚至加 重出血。发生率30~70%,此外还可引起 发热反应或输血性紫癜。
二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
• 1 临床
• 出血趋势不减轻,或出现输血性紫癜, 出血加重。血小板计数较输注前又有下 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