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但患者在多次输血(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妊娠及器官移植后,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我们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治疗与预防措施等综述如下。

1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标准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高,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

一般认为:患者至少连续2次输注足量随机ABO同型血小板后,没有达到适合的CCI值,可认为是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目前临床判断PTR的依据主要有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ercent platelet recovery,PPR或PR%,以下简称PPR)和输注后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血状况有无改善。

由于血小板输注后患者出血症状改善程度不易量化,故以PPR和CCI作为量化的判断依据[1]。

根据输注前1h和输后24h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以及输入的血小板数量,计算PPR和CCI。

计算公式为[2]:PPR=(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全血容量/(输注血小板总数×P)×100% 其中,血容量=体表面积×2.5,P=2/3;CCI=输后血小板增加数(个/μl)×体表面积(m2)/输注血小板总数(×1011)其中,体表面积=0.0061×患者身高(CM)+0.0128×患者体重(kg)-0.01529。

若24h CCI<4.5×109/L或PPR<20%判断为PTR,也有以输后1h的CCI<7.5×109/L或PPR<30%作为判断标准。

CCI 30 ×109/L 相当于PPR 100%,CCI(7.5—10)×109/L,相当于PPR 25%—30%,CCI (4.5—7.5)×109/L,相当于PPR15%—25%,两种计算方法大致相等。

血小板输注无效名词解释

血小板输注无效名词解释

血小板输注无效名词解释
血小板输注无效指的是在进行血小板输注后,患者的病症或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或减轻。

这可能是由于输注的血小板数量不足,或者输注的血小板质量不佳,或者可能是由于其他并发症导致的。

血小板输注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用于缓解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以帮助患者恢复凝血功能,改善症状。

但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较高。

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患有其他疾病,或者存在其他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例如,如果患者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或质量不佳,从而导致输注的血小板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除了以上原因外,血小板输注无效还可能与输注的剂量、时间、方法和操作不当有关。

因此,在进行血小板输注前,患者需要接受仔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输注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输注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来改善症状。

患者需要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确保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

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其处理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处理
1 非免疫因素的处理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DIC 适当增加血小板输注数量及次数 注意血小板离心及储存条件,尽可能输给24小时内
采集的新鲜血小板 脾肿大者需增加每次输入血小板数量,脾脏大小不
影响血小板存活期。不必缩短输血周期。脾切除可 纠正此情况 病人情况许可条件下避免使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 素、 环丙氟哌酸等药物
血小板输注无效 及其处理
李亚琪
常用血小板制剂
1 浓缩血小板
采用多联采血袋采集全血后6-8小时内在20-24C条 件下用大容量离心机将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在血浆 内所制成浓缩血小板。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含 量≥2.0×1010,容量为25-35ml。血小板在输注时 无需交叉配血 ,要求ABO血型相同输注。
临床发生率约为30-70%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判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出血倾向不减轻,或出现输血性紫癜, 出血加重。
(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没有明显增高但临 床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应认为血小板输注 有效)
2 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
(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 ×体表面积
CCI=
输注的血小板总数×1011 注:血小板计数单位为109/L,体表面积单位为m2
非独立原因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血小板
(4)抗菌素的应用:二性霉素B、万古霉素、环丙
沙星等
(5)成分血的质量:血小板在收集、离心、储存期
间,若条件不当而被激活,可造成“储存损伤”影 响血小板质量,导致输注无效
(6)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全身照射、GVHD、静
脉闭塞病(VOD)、CsA的应用、HLA抗体的产生
输注剂量及方法

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87例原因分析

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87例原因分析

注无效的主要 因素 ,也有一部分血小板输注无效是 由抗 ~ H P A 引起的 , 但是大部分情况是 由抗 一 H L A与抗 一 H P A共 同作 用的 结果 , 对此结论会做进一步的研究确证。 作为输血科 的工 作者 , 建议如果 病情 允许 , 在严密监测 患 者血小板计数 的前 提下 , 能不输则不输 ; 但是 , 当患者血小板计 数过低 , 可能会引起器官 出血 , 甚 至会 危及其 生命 时 , 必须输注 血小板 。当前 , 我院 临床输注 的每 1 袋血小板均来 自单一 的血 小板供 者[ 8 I 9 1 , 即机采 血小板 , 过去 的手 工采集制备 的浓缩血小 板, 由于更容易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 , 已经不在我院临床使用 ,
完善 。 太原市血液中心正在大力组织建立 H L A供者库 , 已保存 有大量 的 H L A供者信息 , 但是对于全国或者全省 的患者来说 ,
还远远不够 。可喜 的是 , 有一些患者经过测定其 H L A型别 , 可
从现有 的 H L A供者库中找到适合 自己的血小板供者 ,联系到 相应 的血小板供者后 , 采集 其血小板 , 即可避免由 H L A抗体引
效。
这样就避免 了患者和更 多供者抗原的接触机会 。 若患者身体状
况允许 , 可令患者在血液 中心献机采血小板后 , 冰冻保存 , 需要 时再 回输给患者 用血液单采机采集 得到 的单 一供体 的高纯度 和高浓度
的血小板 , 其中几乎不含有红 细胞和 白细胞 , 这 就避免 了其他 血 型系统的抗原抗体 免疫反应及 白细胞引起 的免疫 反应 。但 是, 血 小板供者在血小板计数 符合要求 的情 况下 , 最多也 只能
治疗手段 , 日益被临床医师所关注嘲 。 但随之而来 的血小板输注 无效也成 了临床医师不得不面对的难 题 , 尤其是血液科 。血液 科患者造血功能异常 , 多数患者长期依赖输注血小板来预 防出 血, 但是长期输 注血 小板 极易 引起 同种异体反应 , 产生 血小板 同种异体抗体 , 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 人类血小板抗原系统很复杂 , 其中 A B O血 型、 人类 白细胞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
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检验科 金慧敏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标准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 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高,临床出血症状 未见改善。
一般认为:患者至少连续2次输注足量随机 ABO同型血小板后,没有达到适合的CCI 值,可认为是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目前临床判断PTR的依据主要有血小板恢 复百分率(percent platelet recovery, PPR或PR%,以下简称PPR)和输注后血 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血状况有无 改善。
国外血小板抗体高发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同种
HLA抗体的频率最高,大约20%—70%长期接 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将产生HLA抗体,其次是血 小板特异性抗体,约10%的PTR患者合并HLA和 HPA抗体。HPA抗体种类与HPA抗原分布频率有 关.
在国内缺乏针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免疫性 影响因素的深入系统调查
我国人群HPA 1a抗原频率>99.9%,极 少有机会产生此类抗体。国内研究,曾经在 PTR患者中检出HPA 2b抗体,我们对青 岛地区PTR 、ITP患者的抗体类别进行了调 查,检出HPA 2b 5b 4b 3a 抗体。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移植及一 些其他多次输血患者可检出PAIgG。研究 发现[8,9]10%—26%的多次输血患 者可产生泛反应性抗体,其中20%与HLA 抗体有关.
通过Fc受体激活血小板 低分子量肝素少见
实验室检查方法
血清学方法
检测血小板HLA抗体的方法常规应用淋巴 细胞毒试验(LCT),还有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ELISA),混合被动血凝试验 (MPHA), 单克隆特异性抗体固化血小 板抗原试验(MAIPA) ,血小板免疫荧光 试验(PIFT)等

临床输注血小板无效的原因及处置

临床输注血小板无效的原因及处置
【 m e A , es M M, u e1 't :fc o m ni l 8 ∞d d Taa e J d G R s l r a E etf an o s .e l t
o e e rl lo f w a d c rb a e a ln pes r i u n n c rba o d l n e e rlp d s r sue n h me b o o
电解质 , 易导 致水电解质紊 乱和酸碱失衡 , 更加重脑损 害。故
h di u , N a s y ,1 5 6 :3 e Ir J er u g 9 ; 4 a I y j or 8 3
在用药期问 , 应密切观察有关指标并及时加以调整。洼意切勿
[ ] 郭玉壤 , 2 王文志 , 李允德主编 .中国脑血管病治疗专家论
集 . 1 , 阳: 阳出版社 ,95 3 4 第 版 沈 沈 1 :4 3 9
梗死和脑出血周围的脑水肿。
至于甘露 醇是否 会出 现“ 反跳 现象” 曾有 争议 。一般认 , 为, 甘露醇不能或很少 进人脑细胞 内, 因此无 反跳现象 。但在 不同患者 , 因其血 管通透性 改变程度不 同而有差异 。对通透性 扳度增 高者, 甘露醇可能会渗人脑组织而发生反跳现象 。为防 止反跳现象 , 在两次甘 露醇用药期 间, 注 1次高渗糖 液或地 静
维普资讯

l0 8
因为甘露醇应用后先发生短暂性高血容量( 吸收组织液进
西南 国防医药 2 O 年第 l 卷第 2 02 2 期
疹、 甚至致 死 】仍需 引起警惕 。 ,
3 4 洼意其他不良反应 . 当给药速度 过快时 , 分患者 出现 部
头痛 、 眩晕 、 心律失常 、 晨寒 、 视物模糊 和急性 肺水肿等不 良反 应 。原有心功能不全者 , 易诱 发心 衰。剂量过太 , 偶可发生惊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实验室筛查分析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实验室筛查分析

血小板(PLT )输注是治疗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但并不是所有患者输入血小板后都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患者在多次输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后可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1]。

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应进行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抗体检测,分析导致输注无效的原因,选择输注相容性血小板,有效提高输注效率,节约血小板资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血小板输注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9~82岁,平均56岁。

按科室分组,血液科63例,其他科室37例。

机采血小板输注指征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决定血小板的输注量。

PLT<20×109/L ,并伴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为治疗性输注;PLT<(10~20)×109/L ,无明确的出血倾向,为预防性输注。

外科手术患者PLT<50×109/L ,进行预防性输注。

机采血小板来源:机采血小板均有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1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含血小板数≥2.5×1011/袋。

1.2方法1.2.1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输注机采血小板后24h 对患者外周血进行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输注效果采用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 )来评价。

输注血小板后24h ,CCI>4.5,说明血小板输注有效。

1.2.2血小板抗体检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

试剂盒购自荷兰Sanquin 公司,用固相免疫检测法测定血小板抗体,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阳性结果表明可能存在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 )抗体;阴性结果表明无HPA 存在。

1.2.3血小板相容性检测:对有血小板抗体存在的患者进行微柱凝胶法血小板交叉配型,输注相容性血小板。

试剂购自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血小板无效输注处理

血小板无效输注处理

• 由于每袋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数量并不知道,只 知道每袋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数量按规定应》 2.5X1011/袋,所以公式在日常医疗实践中难以 准确计算。因此只要输注后无法使血小板计数 达到预定值,即可认为此次输血小板效果不佳. • 有些病人可能有一次输血小板效果不好,而以 后几次效果不错。只有在2次及2次以上输血小 板效果都不好,才能诊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无效输注
血小板无效输注
• 多次输入血小板后,由于产生了免疫相关及非免疫 相关因素的影响,致使血小板输注无效,出血趋势 不减轻,甚至加重出血。发生率30~70%,此外 还可引起发热反应或输血性紫癜。 • 输注剂量= 需要提高的PLT数(109/L)X血容量(L) 校正值(0.67)
血容量=体表面积X2.5
相关检查
• 淋巴细胞毒试验(lymphocyte cytotoxicity test,LCT)——筛检HLA-Ⅰ类 抗体 。 • 一般使用18~60株不等的型特异性已知的细 胞,谱细胞供者提供的淋巴细胞被保存在液氮 中并仅在试验使用当天才被融化,这些淋巴细 胞要具有以下特点:(1)必须包含大多数 WHO命名的抗原特异性的HLA-Ⅰ类抗原;(2) 谱细胞必须能够鉴定血小板输注患者中出现频 率高的HLA抗体并确定其特异性(主要是抗A2,也有抗-A9,-B12或-B5)。
辐照血小板
• 血小板经过一定剂量的放射线( γ或χ射 线)照射后输注给患者。它能快速穿透 有核细胞,直接损伤细胞核的DNA,造 成淋巴细胞丧失有丝分裂的活性、停止 增殖。能灭活淋巴细胞,也可抑制细胞 抗原性(但不能完全去除),而降低同 种免疫性。 • 能保持其它细胞的功能和活力。
辐照血小板的其他功能
白细胞——污染、垃圾
• 但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 成分如白细胞等是一种“污染物”,其 同种异体输注会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 一系列副作用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 应、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血小板输 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传播 嗜白细胞病毒。因此,血液及其成分去 除白细胞对输血安全和临床治疗具有重 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