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2课件- 3.3 系统的优化 (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2课件- 3.1 认识系统 (共56张PPT)

• 他的可笑之处在于没有意识到网中 的每个网眼是互相联系的而不是孤 立存在的,因此,单个网眼就没有 整个网所有的捕雀功能。
一、系统的基本特性(系统具有六大特性)
1、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属性。
要点1、系统的组分(元素)是构成系统整 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组分(元素)在孤立状 态下所没有的。
• 4、对系统的改进、优化和完善。
• 二、系统设计的案例
• 1、田径运动会决赛日程表的编制 • (1)明确系统设计的目的要求 • (2)调查研究 • (3)主要设计过程 • 2、水火箭的设计 • (1)水火箭设计的总目标及性能指标 • (2)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 • (3)系统的设计 • (4)系统的优化 • (5)方案实施及改进
(二)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
阐明问题 确定目标 分析研究 制定方案 评价比较 确定最佳方案
案例1:阿拉斯加原油输送方案 阐明问题:
任务:由阿拉斯加东北部的 普拉德霍湾油田向美国本土运 输油田。
分析研究:
环境:油田处于北极圈内,海 湾常年处于冰封状态,陆地最低 气温达-50 C。 当前采用的一般方案:
车 系
转向系统
统 制动系统
车身系统
用系统的观点来解释“一条铁链的承受力 取决于铁链中最脆弱的那一环的强度”
答案是:一条铁链由很多环组成,若把铁链 看成一个系统,每一个环就是子系统。如果,这 个子系统出现情况,势必就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 效应。所以,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共同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
• 田忌无法再赢了,因为齐王的一等马是最厉 害的,田忌没有马可以赢它。
• (2)系统的优化不仅要实现系统中每个元素和 子系统的优化,更主要的是要达到系统整体的优 化,强调提高系统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协调关 系,最终提高整体的效益或功能。子系统很优秀, 整体不一定优秀,同样道理,子系统不是很优秀, 但整体却可能优秀,所以1+1可能大于、等于、 小于2,系统优化的目的就是实现整体的优化。
一、系统的基本特性(系统具有六大特性)
1、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属性。
要点1、系统的组分(元素)是构成系统整 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组分(元素)在孤立状 态下所没有的。
• 4、对系统的改进、优化和完善。
• 二、系统设计的案例
• 1、田径运动会决赛日程表的编制 • (1)明确系统设计的目的要求 • (2)调查研究 • (3)主要设计过程 • 2、水火箭的设计 • (1)水火箭设计的总目标及性能指标 • (2)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 • (3)系统的设计 • (4)系统的优化 • (5)方案实施及改进
(二)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
阐明问题 确定目标 分析研究 制定方案 评价比较 确定最佳方案
案例1:阿拉斯加原油输送方案 阐明问题:
任务:由阿拉斯加东北部的 普拉德霍湾油田向美国本土运 输油田。
分析研究:
环境:油田处于北极圈内,海 湾常年处于冰封状态,陆地最低 气温达-50 C。 当前采用的一般方案:
车 系
转向系统
统 制动系统
车身系统
用系统的观点来解释“一条铁链的承受力 取决于铁链中最脆弱的那一环的强度”
答案是:一条铁链由很多环组成,若把铁链 看成一个系统,每一个环就是子系统。如果,这 个子系统出现情况,势必就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 效应。所以,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共同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
• 田忌无法再赢了,因为齐王的一等马是最厉 害的,田忌没有马可以赢它。
• (2)系统的优化不仅要实现系统中每个元素和 子系统的优化,更主要的是要达到系统整体的优 化,强调提高系统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协调关 系,最终提高整体的效益或功能。子系统很优秀, 整体不一定优秀,同样道理,子系统不是很优秀, 但整体却可能优秀,所以1+1可能大于、等于、 小于2,系统优化的目的就是实现整体的优化。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课件:第三章 系统及其设计第一节 认识系统(第1课时)

一、什么是系统
(三)系统的分类
立即行动: 将系统与对应的类 型连接。
系统
天气系统 森林公园 一所学校 神舟十一号飞船 人体的神经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类型
自然系统 人工系统 复合系统
一、什么是系统
(三)系统的分类
立即行动: 将系统与对应的类 型连接。
系统
“一带一路”倡议 银河系 收割机
洗衣机工作流程 学校课程表
(二)子系统与元素
望远镜的组成要素:
目镜 目镜筒 物镜 物镜筒
这些要素相对望远镜,是不 可再划分的最小单元。
要素:指构成系统的主要元素。
“人”相对于“社会”这一系统,是不可划分的 最小单元,即构成社会的要素。
作为生物的人体是一个系统,可以分解为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子系统以及器官、组 织、细胞等更小的子系统。
一、什么是系统
思考:生活中,哪里听到或用 到系统?
一、什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 思考:生活中,哪里听到或用到系统?
各种生态系统。 动物、植物都是系统。 人体也是系统。 天体系统。 人类制造的物品,大部分都是系
统。
系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任何
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
一、什么是系统 立即行动:说说知道的中国新技术系统。
目的和要求:
通过望远镜制作实践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 构成。
材料及工具准备:
目镜一个(直径3cm双凹透镜,焦距7.5cm)、物镜一个(直径5cm双凸透镜或 平凸透镜,焦距30cm)、纸板一块 、剪刀、 美工刀、尺子、铅笔、胶水。
1. 望远镜有什么功能?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2. 用物镜观察远处一个物体,会看到怎样的图像? 3. 用目镜观察同一物体,会看到怎样的图像? 4. 用望远镜观察同一物体,会看到怎样的图像? 5. 试运用学习过的光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现
3-3系统的优化课件-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2

度和离开时的初速度一样。 (2)飞机飞行、着地姿势正确。
3.评判标准 飞机在空中沿直线滑翔的距离越长越好。
11
4.材料及工具
泡沫板1块、铅笔、刻度尺、剪刀、美工刀、普通铁钉若干枚、 双面胶、回形针若干枚、细砂纸、橡皮圈若干、护目镜等。
12
机身:长41厘米、宽4.5厘米、高3厘米
机翼:长46厘米、宽8厘米
农田
鱼塘
这种山区生态农业模式,既有中、远期林果生产的收益,又有短期可收 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使当地的农业生产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10
三、模型飞机的优化
1.目的 通过手掷模型飞机的性能优化,探究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飞机在空中沿直线滑翔的距离越长越好。
2.要求 (1)手掷飞机实验时,飞机离地高度相同,飞机飞行角
6
关键技术改进 实现窑炉优化
1.建造了圆顶拱形的大窑炉,扩大了十几倍烧制容量。 2.提高膛火的温度,使白瓷的产能和成功率极大地提升了。 3.解决高温窑火容易导致窑炉倒塌的致命问题。
窑炉优化意义:大幅度提高了瓷器产量。
系统的优化就是在给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 统获得更佳功能或更佳效益的过程。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就可以在 一定资源条件下,取得最佳的效果,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达 到最小。
1.系统优化的目的: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2.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的地形、气候、生物生长习性等。 3.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效益的因素。
9
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从山上到山下,大体布局为: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经济林和毛竹
果园或人工草地
13
模型飞机制作视频
3.评判标准 飞机在空中沿直线滑翔的距离越长越好。
11
4.材料及工具
泡沫板1块、铅笔、刻度尺、剪刀、美工刀、普通铁钉若干枚、 双面胶、回形针若干枚、细砂纸、橡皮圈若干、护目镜等。
12
机身:长41厘米、宽4.5厘米、高3厘米
机翼:长46厘米、宽8厘米
农田
鱼塘
这种山区生态农业模式,既有中、远期林果生产的收益,又有短期可收 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使当地的农业生产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10
三、模型飞机的优化
1.目的 通过手掷模型飞机的性能优化,探究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飞机在空中沿直线滑翔的距离越长越好。
2.要求 (1)手掷飞机实验时,飞机离地高度相同,飞机飞行角
6
关键技术改进 实现窑炉优化
1.建造了圆顶拱形的大窑炉,扩大了十几倍烧制容量。 2.提高膛火的温度,使白瓷的产能和成功率极大地提升了。 3.解决高温窑火容易导致窑炉倒塌的致命问题。
窑炉优化意义:大幅度提高了瓷器产量。
系统的优化就是在给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 统获得更佳功能或更佳效益的过程。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就可以在 一定资源条件下,取得最佳的效果,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达 到最小。
1.系统优化的目的: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2.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的地形、气候、生物生长习性等。 3.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效益的因素。
9
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从山上到山下,大体布局为: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经济林和毛竹
果园或人工草地
13
模型飞机制作视频
系统分析课件-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系统内部组成与外部环境相结合
为什么地铁造价昂贵,许多大城市却加快地铁建设?(考虑地铁建 设对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义)
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
如果专家们不掌握充分的资料数据,能找出该市交通拥堵的症结吗?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粤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二、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拓展与应用:
从A城运送一批货物到Z城,两城之间有多个 站点,各站点之间有公路相连,连线上的数 字表示距离。
分析系统的特征,100个数字组成的系统, 具备整体性、功能性、相关性,从而找到高 效的解决方案。
粤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一、系统的思想方法 丁谓修复皇宫
宋朝真宗年间,京城失火,皇宫烧 成废墟。火灾后,真宗皇帝命丁谓 主持皇宫修复工程。
修复工程主要的需求:
建筑材料“砖” “木材”及其他建筑材料 建筑垃圾处理
第三章 系统及其设计
第二节 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三章 系统及其设 计
第一节 认识系统 第二节 系统分析 第三节 系统的优化 第四节 系统的设计
综合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构成。 通过对简单技术系统的分析,理解系统的主要特性。 通过系统案例分析,学习运用系统的思想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系统分析,学会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通过技术探究,分析影响系统
二、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整体性的分析 (二)功能性的分析 (三)相关性的分析
主要步骤 基本原则
(一)确定目标 (二)制订方案 (三)确定最佳方案
粤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谢谢!
粤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实践活动:三种方案的利弊分析。 你认为优先采用哪一种方案比较适合?
高中通用技术(粤教版)《3-3-系统的优化》教学课件ppt(可编辑)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案例 立体生态农业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 系统优化的目标:
–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 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
– 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的地形、气候、生物生长习性等。
• 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 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效益的因素。
思考:影响千烟洲生态农业系统优化有哪些因素。
实践:模型飞机的优化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飞机性能测试记录
飞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构件脱落
事故记录
机头着地
机身翻倒
其他
飞行距离 /m
优化方法
系统优化是一个不断验证、完善的过程。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系统的优化不仅要注重系统中组成部分(要素)的优化, 还要注重组成部分(要素)之间、组成部分(要素)与整体之 间的协调和连接的有序性。
• 系统分析:
– 第1个打水的时间,后面4个同学在等待 – 第2个打水的时间,后面3个同学在等待 – …… – 总的等待时间要少,容器小的先打水
• 未优化的系统:
– 同学按照随机的顺序打水
• 优化的系统:
– 容器小的在容器大的前面打水
一、系统优化的意义
案例 陶瓷炉的优化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隧道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田忌赛马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辊道窑
案例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1.陶瓷窑炉通过什么关键技术设备的改进,实现了窑炉的优化?
粤教版高一通用技术必修二教学课件:第二章 流程及其设计第四节 流程的优化(二)

案例:公共自行车的流程优化
共享单车流程优化的方法: 对流程的环节进行简化。
共享单车流程优化的条件: 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移动支付的便捷、 卫星定位技术的成熟等。
流程设计方案的比较评价
编号
评价标准
1
目标明确
2
分析透彻,能抓住关键点
3
环节和时序合理
4
可操作性
5
流程的效率
6
企业效益
原方案评价 优化方案评价 (1-5分) (1-5分)
高一—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二章
第四节 流程的优化(二)
知识回顾
1 流程优化的意义 2 流程优化的目标和条件 3 流程优化的步骤和方法
适用情境: 景区内往返使用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适用情境: 跨区域点对点使用
背景材料
为了方便市民实现点对点的跨区域骑行,不少城市曾大力发展 公共自行车,它成为了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对解决“最后一公里” 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A .安全生产 B.节省布料 C.提高效率 D.方便缝制
2.裁剪是制衣过程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裁剪流程是:整理布料 →划线→裁剪,现代服装生产将裁剪流程优化为:将多层布料 叠放整齐后直接用电脑控制自动裁剪。此流程优化的目标主要 是( )
A .安全生产 B.节省布料 C.提高效率 D.方便缝制
3.某公司设计了一种智能购物车,消费者在家通过手机浏览商家的商品信息、促销 消息等,并最终完成购物列表。当到达超市后,购物车上的平板电脑可以同步获取 消费者的购物列表,并利用定位技术辅助迅速找到列表中的商品。下列关于智能购 物车购物流程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B.自动售票机的应用,为优化购票流程创造了条件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2课件- 3.3 系统的优化 (共27张PPT)

着限制作用,是不能人为调节的。套种的技术水平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对 产量有直接影响,并可以人为调节、可优化。
明确问题 设定目标 系
统 约束条件
优
制定方案
化
过 推理 试验 程
最满意解
验证实施
系统的优化
系统的优化是指在给 定的条件(或约束)下,根 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 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 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 或最小化)。
系统的优化
系统优化的意义?
讨论: 怎样改善噪音的污染, 优化村民所处环境(系统 )?
系统的优化
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
减小噪音原则: 一、 声源处减弱 二、传播过程中减弱 三、接收处减弱
系统的优化
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
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 直接向外传播。
2、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 保护机器。
系统的优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 杂的数字问题,纯定量分析是不够的, 我们常常是借助数学手段定量与定性 结合的分析比较,寻求最优方案。这 种用数学公式、图表等描述客观事物 的特征模型的思想就是建模思想,建 立的模型就叫数学模型。它是真实系 统的一种抽象。
系统的优化
案例
某家具厂要安排一周的计划,产品是桌子和椅子。 制作一张桌子需4平方木板及20小时工时,制作一 张椅子需6平方木板及18小时工时;每周拥有木材 板料600平方,可用工时400小时;每张桌子利润50 元,每只椅子利润60元。按合同每周至少要交付8 张桌子和5张椅子,假定所有产品都能销售。
系统的优化
系统优化的意义
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以最 小的投入(人力、物力、财 力),获取系统的最佳效益或 最佳功能。
系统的优化
明确问题 设定目标 系
统 约束条件
优
制定方案
化
过 推理 试验 程
最满意解
验证实施
系统的优化
系统的优化是指在给 定的条件(或约束)下,根 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 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 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 或最小化)。
系统的优化
系统优化的意义?
讨论: 怎样改善噪音的污染, 优化村民所处环境(系统 )?
系统的优化
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
减小噪音原则: 一、 声源处减弱 二、传播过程中减弱 三、接收处减弱
系统的优化
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
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 直接向外传播。
2、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 保护机器。
系统的优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 杂的数字问题,纯定量分析是不够的, 我们常常是借助数学手段定量与定性 结合的分析比较,寻求最优方案。这 种用数学公式、图表等描述客观事物 的特征模型的思想就是建模思想,建 立的模型就叫数学模型。它是真实系 统的一种抽象。
系统的优化
案例
某家具厂要安排一周的计划,产品是桌子和椅子。 制作一张桌子需4平方木板及20小时工时,制作一 张椅子需6平方木板及18小时工时;每周拥有木材 板料600平方,可用工时400小时;每张桌子利润50 元,每只椅子利润60元。按合同每周至少要交付8 张桌子和5张椅子,假定所有产品都能销售。
系统的优化
系统优化的意义
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以最 小的投入(人力、物力、财 力),获取系统的最佳效益或 最佳功能。
系统的优化
认识系统课件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2

总结
● 二、系统的主要特性 ● 了解系统的主要特性,是我们认识系统、分析系统、掌握系统的思想和方法的关键。 ● (一)系统具有整体性 ● (二) 系统具有功能性 ● (三) 系统具有相关性 ● (四)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
谢谢
谢谢欣赏!
教学目标
● 理解系统的含义,知道系统的组成:系统、子系统和元素。 ● 了解系统的分类,理解系统的主要特性。 ● 通过案例分析,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 经历将基础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学们会养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习惯,能运
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和设计制作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
能。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有助于我们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和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分析影响系统运行和优 化的相关因素,指导简单的系统设计,从而增强自身的系统思考和工程思维的能力。
活动过程
● 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都江堰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无坝引水工程,至今 仍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图3-1)。公元前250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儿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础 上,率领民众完成都江堰水利基本工程。工程巧妙地利用当地地形、地势和表面地质条件,就 地取材,顺势引导水流,科学地解决了排沙、泄洪等问题,从而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 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系统 实践 目的和要求 制作一个手持式单简望远镜。 通过望远镜制作实践活动,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构成。 材料及工具准备 目镜1个( 直径3cm的双凹透镜,焦距-7.5cm),物镜1个(直径5cm的双凸透镜或平凸透镜,焦距30cm),纸板1块,剪刀,美 工刀,尺子,铅笔,胶水。 使用尖锐工具及安装镜片时要注意安全心。 勿用望远镜或镜片直接观测太阳和其他特别明亮的物体,避免眼睛受到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的讨论与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实现系统优 化的基本原则: 1.系统的优化不仅要实现系统中每个元素和子系统的 优化,还要达到系统整体的优化,强调提高系统的整 体效益或功能。 2.系统的优化过程中,受一定的条件影响和约束,会 造成系统与环境、系统组分之间的矛盾冲突,只有合 理解决这些矛盾冲突,才能实现系统的优化。 3.必须注意系统各组分之间,组分与整体之间的连接 状况,加强协调,才能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 行效果。 4.系统的优化是一个不断验证,完善的过程。
练习题:
学生用餐系统的优化: 学校食堂一到午饭时间,大家就要排着 长队等候,如何减少学生就餐排队时间? 如何提高更好的环境和服务?结合系统 优化思想以及学校实际情况,从教学时 间安排、饭堂布局环境、饭菜品种、餐 饮服务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最 佳的解决方案。
讨论与分析:
1.你认为上述的交通系统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加 以整改,使之实现更佳的效果? 2.分析上面两个案例,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及 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1)两个案例使系统获得更佳效果的共同思路是 什么? (2)为什么仅仅考虑扩大粮食作物复种指数未能 取得粮食增产增收的效果?为什么增购了公交 车后,反而出现了交通更堵塞的情况? (3)科学的农事季节布局能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改善交通状况的综合措施能有效缓解全市交通 堵塞的状况,关键是什么?
知识的运用:
P97高中一年级两个班的课程表,试根据 系统的优化的基本要求,重新调整编排, 使之更为合理。 约束条件,两个班的课程由同一批老师 任教,使用相同的实验室。 (1)原来的课程表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2)怎样避免课程表编排的矛盾冲突? (3)为什么新编的课程表比较合理?
拓展与应用举例:
案例分析:粮食生产2
这样的农事季节布局,轮作安排合理, 优化了农田作物品种结构,协调了农业 生态系统中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整体 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了农田生态系 统中种植的有序性和土壤肥效的稳定性, 保证了粮食产量,又增加经济效益。
甘蔗玉米套种
玉米大豆 套种
香蕉花 生套种
玉米块铁皮做1个带盖的方盒,方盒的体积V=1000cm3,应当怎样裁剪(也就是剪成方盒的 长,宽,高各等于多少)才使所有铁皮材料最少? 1.建立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 设用铁皮做成的方盒长,宽,高分别为x、y和z,如图3-20所示。那么,方盒的体积就是: V=xyz 而需用铁皮的大小A(即方盒的表面积,包括盖子的面积)等于: A=2(x y +yz+zx) A的大小要随x、y和z的数值而变化。 在上面的数学模型中,A叫做目标函数,即要求所用铁皮达到最小值;而V是已确定的方盒 容积(1000cm3),是限制铁皮大小的条件,叫做约束条件。 2.求解方程,也就是要算出3个变量x、y和z的大小。 由约束条件V=xyz得到z=V/xy,把它代入A的表达式中,就可以减少1个变量: A=2(xy+ V/x+ V/y) 括号中的3项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xy(V/x)(V/y)=V·V 而且xy、V/x和V/y都是正数,已知几个正数的乘积是常数,则只有当这几个正数相等时, 即: xy=V/x=V/y 也就是x= y= V开三次方=1000开三次方=10cm的时候,这3个数之和最小,即(xy+ V/ x+ V/y)最小。这样,表面积A=2(xy+ V/x+ V/y)=600cm2最小,也就是铁皮材料 最省。 上面这个例子只有长,宽,高3个变量,比较简单。而往往所研究的系统包含的可变因数要 多的多,他们相互间的关系也复杂的多,这就需要运用比较高深的数学工具。
系统与设计
第三节 系统的优化
温故知新
什么叫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基本特征?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系统优化的概念
系统的优化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 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获 得更佳功能或更佳效益的过程。实 现系统的最优化,就可以在一定资 源条件下,取得最佳的效果,而投 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最小。
某市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新购了200台公共汽车,结 果使本来已经非常繁忙的交通道路更加拥挤,出现了 更多的交通堵塞现象。
案例分析:城市交通2
后来交通管理部门请来了专家,对全市的交通道路及车辆流向等方面 进行了全面分析,具体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 城市交通系统→城市规划、交通道路、交通工具、交通规则、交通规 则教育、警察配备与分布、交通指挥设施、车流导向、…… 1.新建外环路,调整内环路进出口。内环路增加10个进出口,调整6 个进出口,使之更加合理。 2.新开28条公共交通车(简称公交车)线路,延长30条公交车线路, 使上,下班职工减少换乘公交车次数。 3.再交通导向方面,做了56处调整。例如在市中心,把相隔不远的石 东路和石西路由双向行车调整为单向行车,两路之间构成了环岛流向, 使主干道北京路和中山大道的车流更为顺畅。 4.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部分工厂早上7点30上班,另一部分分别为 8∶00、8∶30上班,以减少同一时间的人流量,有效缓解了交通高峰 期的压力。 5.在全市大部分主要路口加装了电子监视录像装置,并在不太复杂的 交通路口设置红绿灯定时转换装置,腾出人力加强复杂路段及火车站, 汽车站的交通安全管理。 该城市落实了以上措施后,全市交通堵塞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案例分析:粮食生产1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曾经盲目追求扩大粮食作物复种指 数,推广种植两季水稻一季小麦,以为可以增加粮食的总 产量,结果适得其反。由于这种做法,违反了用地养地的 原则,又影响了下茬水稻的栽植时间,以致早稻粮食大大 减产。农民生动地形容,“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 人们通过不断实践摸索,认识到要实现粮食增产,除了增 大复种指数外,还要考虑种植品种、时序、土壤肥耗等因 素的影响。于是,冬季作物由单一的种植小麦,改为小麦 与蚕豆、油茶轮作。这样,油茶根部分泌的有机酸,能把 土壤中的无效磷转燮为有效磷;而蚕豆可以把空气中的游 离氮固化为氮肥,其茎叶又可以作绿肥。油茶和蚕豆的生 长期比较短,不误下茬水稻的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