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碧桂园工程江麓QTZ63塔吊附着计算计算书

合集下载

63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计算书

63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计算书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1#塔吊设计:1、塔吊选择:本塔吊采用塔吊生产厂家提供的QTZ63型塔吊,塔吊基础长宽均为5m,高1m。

基础砼强度等级采用C35级,钢筋采用HRB400级。

QTZ63型塔式起重机主要性能及参数如下:2、技术参数:Fv=425(KN)M=630KN.m Fh=68KN3、确定基础尺寸:由地勘报告知,1#塔机基底所处位置地基承载力为160kpa,原厂家设计塔吊基础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200kpa,大于本工程的160kpa,故需在基础下部设一扩大的钢筋砼平台,以增大基底面积.暂定平台尺寸为5000X 5000X 1000,做地基承载力验算.4、力学演算天然基础尺寸为b x b x h=5n K5mx 1.3m砼基础的重力Fg=5X 5X 1 x 25=625KN地面容许压应力[P B]=160KPa2 2 2HRB400: f y 360N/mm ,C35: f c 16.7N/mm,f t 1.57N/mm4.1、地基承载力演算地基承载力为:f=25 m2x 160KPa/10=400吨塔吊结构自重:Fv=31吨塔吊基础自重:Fg=25x 1.35 x 2.5=84.37 吨f=216 吨〉F二Fv+Fg=31+84.37=115.37 吨所以,地基承载力能满足塔吊使用要求。

4. 2塔吊抗倾覆演算e=0.751m<b/3=5/3=1.67m 满足要求4.3、偏心荷载下地面压应力验算:P2F;Fg 2 31;84'7 87.95kN/m2<160kP 满足要求3l(b e) 3 5 (5 0.7512 21.2 M F h hF F g1.2 630 68 1.35310 84370.751kN/m24.4、抗剪强度验算:按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8.4.9 )1800刁3 3V S (310 843.7)/4 288.43KN 0.7 hs f t b w h o 0.7 0.946 1.57 10 2 1 2.080 10 KN满足要求。

QTZ63塔式起重机拆卸专项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QTZ63塔式起重机拆卸专项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QTZ63塔式起重机拆卸专项施工方案含计算书一、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2工程地址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监理单位6质量监督单位7施工总承包单位8建筑功能9建筑特点10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12抗震设防烈度1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14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m2)15建筑层数16建筑层高地下室标准层(二层以上)其他部分11项目简介1.2塔吊及汽车吊布置概况1.2・1塔吊布置情况为满足工程垂直运输需要,现场共安装4台塔式起重机,本方案的1#塔式起重机位于1#住宅楼的东侧。

塔吊基础采用预埋螺栓基础,塔吊臂长44m,塔吊高度距塔吊基础为70m,两道附着。

塔吊平面布置图见附录一。

1.2.2汽车吊布置情况目前塔吊覆盖的楼栋结构已施工完毕,现场1台QTZ63型塔吊待拆现场勘查后,特编制本拆卸专项施工方案。

汽车吊起吊中心距离塔身中约为35米的水平距离,使用一台50吨型汽车吊为拆卸工具。

50吨汽车吊站位区域的车库顶板,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架进行顶撑,车库顶板面层覆盖50cm沙土,上铺2cm厚钢板。

1.2.3设备定位图1#塔吊汽车吊站位示意图编制依据序名称号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7《重要用途钢丝绳》8《塔式起重机》9《钢丝绳用楔形接头》10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12南通大力神建筑机械有限公司QTZ63型号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编号JGJ196-2010JGJ33-2012 JGJ46-2005 JGJ80-2016 GB6067.1-2010 JGJ59-2011 GB8918-2006 GB/T5031-2019 GB/T5973-2006 建设部166号令建设部37号令13XX项目工程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14XX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拆卸安排3.1、工期目标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本工程1台塔机,塔吊应在2天内拆卸完毕。

63塔吊天然基础(手算)

63塔吊天然基础(手算)

QTZ63塔吊基础的计算书(天然地基)一. 基本参数塔吊型号:QTZ63, 自重F1=47.67kN,起重荷载F2=60.00kN,塔吊倾覆力距M=1796.00kN.m,塔吊起重高度H=74.89m,塔身宽度B=1.6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强度等级:HRB335级基础埋深D=3.00m,基础厚度h=1.35m,基础宽度Bc=6.00m,荷载分项系数:1.2、1.4二. 最不利工况塔机固定在基础上,在塔机未采用附着装置以前,对基础产生的载荷值时,基础所受的荷载最大。

(非工作状态)P---基础所受的垂直力 513 KNH1、H2---基础所受的水平力 73.5 KNM1、M2---基础所受的倾覆力矩 1796 KN.m三. 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2×513=615.6kN;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 c×B c×H c+20.0×B c×B c×D) =4050.00kN;B 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 c=6.00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 c×B c×B c/6=36.00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1796.00=2514.40kN.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a=6.00/2-2514.40/(615.6+4050.00)=2.46m经过计算得到: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P max=(615.6+4050.00)/6.002+2514.40/36.00=199.44kPa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 P min=(615.6+4050.00)/6.002-2514.40/36.00=59.76kPa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P=(615.6+4050.00)/6.002=129.6kPa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P kmax=2×(615.6+4050.00)/(3×6.00×2.46)=210.73kPa 三.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3条。

QTZ63塔吊计算、主要技术参数、基础做法、基础计算书

QTZ63塔吊计算、主要技术参数、基础做法、基础计算书

QTZ63塔吊计算、主要技术参数、基础做法、基础计算书一)、工程地质情况根据XX 市勘测绘研究队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Z11 孔工程地质情况如下表所示序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 桩周土磨擦力标准值(KPa)桩端土磨擦力标准层值(KPa)1 ①粘土 1.2 11 2 ②-1 淤泥14.3 5 3 ②-2 淤泥15.6 8 4 ②-3 淤泥质粘土10.2 12 5 ③-1 粘土1.8 22 800 6 ③-2 含砾粉质粘土4.1 30 1000二).主要技术参数型号:QTZ63数量:1 最大起重量:6T 额定起重力矩:65T??M 工作半径:55M 塔体总高自重:50T三)、基础做法塔吊基座塔吊基础预应力砼管桩塔吊基础采用 3.0×3.0×1.2 的砼承台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0,配筋为双向双层。

承台面标高-5.55m 基础下做100 厚C10 砼垫层和150 厚片石垫层,承台下采用4 根PC-A 600(100)有效桩长38 米的预应力砼管桩承重,桩心距1800mm,桩顶标高为-6.65(绝对高程-0.75)米,桩顶伸入承台100 mm,桩与承台锚固采用8Φ22 主筋及箍筋,伸入承台800 mm,伸入桩身3000 mm 采用C30 砼灌实。

四)、塔吊基础计算书1、塔吊基础力学指标验算计算简图如下所示:PC-A 600(100)预应力砼管桩有关技术参数:预应力筋12ΦD9.0,砼有效预压应力 3.92Mpa,抗裂弯矩164KN.m,极限弯矩形246KN.m,桩身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4190KN,理论重量3.93KN/m (一)塔吊基础自身荷载计算承台自重:G=3.0×3.0×1.2×25 = 270KN 1、预应力砼管桩单桩抗压力计算Qu=μp∑qsik Li +qkpAp 式中符号意义Qu: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μp:桩身截面周长(M)qsik:单桩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Li:第i 层土的厚度(M):单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Ap:桩端横截面面积(㎡)Qu=μp∑qsik Li +qkpAp =(5×10.51+8×15.6+12×10.2+22×1.69)×1.884+800×3.14×0.3×0.3=634.776+226.08=860.856KN(二)承载力验算1、单桩承压计算塔吊工作时对基础桩产生的最大压力及拉力计算计算图:P M Ra Rb G 2550 P=300KN G=270KN M=650KN.m 风载引起的水平力F 取10KN2)最大压力计算:Rb=[(P+G) ×1.275+M]/2.55 =[(300+270)×1.275+650]/2.55=540KN Qu =860.856KN>1.2 Rb=648KN3)最大拉力计算:Ra=[M-(P+G) ×1.275]/2.55 =-30KN<0 不需验算4)抗倾覆验算不考虑土摩擦力,考虑风荷载(P+G)×1.8/2+3.93×38×2×1.8+860.856×2×1.8 =(300+270)×0.9+537.62+1721.7 =4149.7KN.m >(650+10×40/2) ×2=1700KN.m 满足要求事实上桩最不利工作力为压力,不存在倾覆问题。

QTZ63塔吊基础计算书

QTZ63塔吊基础计算书

万科红郡西岸工程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省海天建立集团万科红郡西岸项目部二0一三年八月塔吊根底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施工图纸3、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施工现场实际情况5、《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J50202--2002〕6、《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GB50007-20027、省建立机械提供的QTZ63〔ZJ5510〕、〔5010〕塔式起重机产品说明书及相关根底设计资料8、<<塔式起重机设计规>>〔 GB/T13752-92〕9、《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10、《建筑平安检查标准》〔JGJ59-99〕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等编制12、《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等编制二、场地土工程地质特征因施工场地为农田、河塘及高土堆,现就完成的局部勘察点可知,在勘探孔揭露深度围,按地层成因、时代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场地土层大致可分为7层,3个亚层兹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杂填土:黄褐色,杂色,松散~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及建筑垃圾组成,为新近回填土,堆积时间2年以下,分布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层厚0.40~3.70m。

②粉质粘土:灰色、黄灰色,软~可塑,为次生土,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响,稍有光泽;分布不稳定,主要分布于坳沟部位,土质不均匀,层厚变化较大,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建议fak=110Kpa。

③-1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状,夹粉土局部夹砂,稍密,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响慢,稍有光泽;透镜体状分布,主要分布于坳沟部位,土质不均匀,局部含有大量腐植质;建议fak=80Kpa。

③粉质粘土:灰色,流塑~软塑,高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响慢,稍有光泽;分布不稳定,主要分布于坳沟部位,土质不均匀,局部含有大量腐植质;建议fak=60Kpa。

③-2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局部流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响慢,稍有光泽;分布不稳定,主要分布于坳沟部位,土质不均匀,局部含有大量腐植质;建议fak=90Kpa。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本文的计算依据为《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T187-2019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2017.一、塔机附着杆参数塔机型号为QTZ63(TC5610)-中塔身桁架结构类型,计算高度为98m,起重臂长度为56m,起重臂与平衡臂截面计算高度为1.06m。

塔身宽度为1.6m,平衡臂长度为12.9m。

工作状态时扭矩标准值Tk1为269.3kN·m,包含风荷载。

非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940kN·m(反向),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720kN·m。

附着杆数为四杆附着,附墙杆截面类型为格构柱,附墙杆类型为Ⅰ类,塔身锚固环边长为1.8m。

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着次数为2,附着点1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5m,附着点2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3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4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

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2kN/m,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为0.35.点1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2m,点2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4.8m,点3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点4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

非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35kN/m。

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风压等效高、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附着点高度、附着点净高、工作状态风压等效均布荷载等参数均有具体数值,这里不再赘述。

285.472kN时,支座6处附墙杆内力计算如下: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6处的附墙杆承担,因此需要计算支座6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根据扭矩组合标准值T kTk1269.3kN·m,可得到T的值。

同时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需要将水平内力Nw计算出来。

根据计算简图和塔机附着示意图、平面图,可以得到α和β的值,并用力法计算各杆件轴力。

最终得到支座6处附墙杆的水平内力Nw20.5RE285.472kN。

塔吊扶墙附着计算书

塔吊扶墙附着计算书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一、塔机附着杆参数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95×1.206×1.95×0.2×0.35×1.06=0.237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37×572-1/2×0.237×12.92=365.287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270+365.287)=571.758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77.975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4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10.273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53.241°α2=arctan(b2/a2)=46.353°α3=arctan(b3/a3)=46.353°α4=arctan(b4/a4)=53.241°β1=arctan((b1-c/2)/(a1+c/2))=46.185°β2=arctan((b2+c/2)/(a2+c/2))=46.185°β3=arctan((b3+c/2)/(a3+c/2))=46.185°β4=arctan((b4-c/2)/(a4+c/2))=46.185°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QTZ63塔吊基础计算书1

QTZ63塔吊基础计算书1

合肥西湖花苑桂雨苑、南屏苑工程塔吊基础方案一、工程概况二、塔吊概况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共设塔吊7台,布设位置和塔吊编号见平面布置图。

Ⅰ#、Ⅱ#塔吊采用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QTZ63型塔吊,该塔吊独立式起升高度为40米,附着式起升高度达140米,工作臂长50米,最大起重量6吨,额定起重力矩为63吨米,最大起重力矩为76吨米。

Ⅲ#、Ⅳ#、Ⅵ#、Ⅶ#塔吊采用烟台市建设机械厂生产的QTZ63型塔吊,该塔吊独立式起升高度为40米,附着式起升高度达140米,工作臂标准臂长45米,加长臂50米,最大起重量6吨,额定起重力矩为760千牛米,最大起重力矩为860千牛米。

Ⅴ#塔吊采用浙江省建筑机械公司生产的QTZ60型塔吊,该塔吊独立式起升高度为40.1米,附着式起升高度达100米,工作臂长45米,额定起重力矩600千牛•米(60吨•米),最大额定起重量6吨。

桂雨苑12#楼工程结构最大高度59.10米,Ⅶ#塔吊计划最大安装高度72米,中间考虑设2道附墙;桂雨苑11#、南屏苑1、2、4#楼11层工程结构最大高度38.80米,Ⅰ#、Ⅱ#、Ⅶ#塔吊计划最大安装高度49米,中间考虑设1道附墙;桂雨苑1~10#楼楼工程结构最大高度22.20米,Ⅲ~Ⅴ#塔吊计划最大安装高度33米,中间不考虑设附墙。

三、塔吊基础选择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中要求基础混凝土强度采用C35,QTZ63型塔吊基础底面为5000×5000(QTZ60型塔吊基础底面为4820×4820)的正方形。

铺设混凝土基础的地基应能承受0.2MPa的压力,本工程③2层粘土层的承载力达0.27MPa,满足塔吊基础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且该土层也是建筑物基础所在土层,以该土层作塔吊基础的持力层,既能满足塔吊使用要求,也不会有基坑开挖时引起塔吊基础变形的问题。

经综合分析,选取③2层粘土层为塔吊基础的持力层,基础底标高与建筑物的基础底标高相平。

因塔吊基础上表面在自然地面以下,为保证基础上表面处不积水,将场地排水沟与塔吊基础相连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碧桂园工程江麓QTZ63塔吊附着计算计算书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塔机安装位置至附墙或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时,需要增设附着杆,附着杆与附墙连接或者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必须进行附着计算。

主要包括支座力计算、附着杆计算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W0×μz×μs×βz = 0.450×1.170×1.450×0.700 =0.534 kN/m2;
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0 = 0.450 kN/m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1.450 ;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1.170;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0.700;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Wk×B×Ks = 0.534×1.600×0.200 = 0.171 kN/m;
其中Wk──风荷载水平压力,Wk= 0.534 kN/m2;
B──塔吊作用宽度,B= 1.600 m;
K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s= 0.200;
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 = 0.171 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630.000 kN.m;
弯矩图
变形图
剪力图
计算结果: N w = 59.6835kN ; 附着层间距分配不合理,请检查。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
1:10
1:101:10A
B C
D
1:3
螺栓固定板
垫板每道9块
拉杆A、B、C、D皆为16#B[槽钢对扣焊接而成
空白结构
预埋钢板重量37.6kg
不考虑D 拉杆(D 拉杆做为安全储备,计算忽略不计)
计算简图: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
其中:
2.1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从0 - 360 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173.13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0.00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26.64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0.00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134.25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95.45 kN;
2.2 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着起重臂, 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 45,135,225,315,Mw = 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49.08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11.44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59.89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49.08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11.44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59.89 kN;
三、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σ= N / An ≤f
其中σ---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N --- 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N =134.249 kN;
An ---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4b号槽钢;
查表可知An =2131.00 mm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σ=134249.350/2131.00 =62.998N/mm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15N/mm2, 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σ= N / φAn ≤f
其中σ---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 --- 为杆件的轴向压力,杆1: 取N =173.133kN;
杆2: 取N =11.436kN;
杆3: 取N =59.893kN;
An ---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 本工程选取的是14b号槽钢;
查表可知An = 2131.00 mm2。

λ--- 杆件长细比,杆1:取λ=70,杆2:取λ=87,杆3:取λ=90
φ---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λ查表计算得:
杆1: 取φ=0.751,杆2: 取φ=0.641,杆3: 取φ=0.621;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σ=108.182 N/mm2,
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15N/mm2,满足要求。

四、附着支座连接的计算
附着支座与建筑物的连接多采用与预埋件在建筑物构件上的螺栓连接。

预埋螺栓的规格和施工要求如果说明书没有规定,应该按照下面要求确定:
1.预埋螺栓必须用Q235钢制作;
2.附着的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3.预埋螺栓的直径大于24mm;
4.预埋螺栓的埋入长度和数量满足下面要求:
其中n为预埋螺栓数量;d为预埋螺栓直径;l为预埋螺栓埋入长度;f为预埋螺栓与混凝土粘接强度(C20为1.5N/mm^2,C30为3.0N/mm^2);N为附着杆的轴向力。

5.预埋螺栓数量,单耳支座不少于4只,双耳支座不少于8只;预埋螺栓埋入长度不少于15d;螺栓埋入端应作弯钩并加横向锚固钢筋。

本附着埋件及穿墙固定均满足上述要求
结论:本塔吊附着能够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南京业远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2011-5-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