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弟子规》作文 关于弟子规的作文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1今年十一长假,我和妈妈没有像往年一样出去旅行,妈妈给我安排了经典国学的课程,其中学习了《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这些熟悉的句子我已经熟记于心,它是一本终身受益的好书。
《弟子规分七个部分,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热、让我们体会了古人的智慧,不仅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养成好的习惯。
我背了《入则孝》后,改正了很多缺点,现在爸爸妈妈的呼唤,我多能及时回答,不再慢吞吞的很久才回答。
对于爸爸妈妈的教导和责备,我都会耐心的聆听和虚心接受,不再和爸爸妈妈强词夺理。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使我明白了学习和品德上不如别人的话,要发奋努力,迎头赶上去。
而衣服和饮食上不如别人,不要放在心上,不可以产生攀比心。
“衣贵洁、不贵华”,告诉我们穿的整齐干净就可以了。
“对饮食,勿拣择”告诉我们不可以偏食。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我们小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
要拿出勇气,勇敢面对错误,知错就改,不能因为掩饰凡下的错误就说谎,又犯下了另一个错误,会错上加错。
《弟子规》是我的良师益友,教我懂了很多知识,我会和它做一生的好朋友。
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按照郁老师的要求,我们暑假期间要从《快乐暑假》上面自选5本以上的书来阅读。
我选的分别是《我爱你,中国》、《神话故事》、《科学童话》、《伊索寓言》、《中国汉字》还有《弟子规》,其中前面几本,我每天都朗读,而对于《弟子规》,父母要求我每天背诵一段,41段用了41天已经全部背诵完毕。
我感觉《弟子规》对我们生活很有帮助。
它教会我们怎么对待父母和长辈,也教会我们怎么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甚至连怎么穿戴吃饭、怎么读书、怎么整理书籍都有很明确的要求。
有一次,有人按家里门铃,我正在玩IPAD,妈妈让我去开门,我坐着不动,妈妈就说“父母命,行勿懒”,我赶紧跑去开门了。
弟子规作文合集6篇

弟子规作文合集6篇弟子规作文合集6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作文篇1二年级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引下我初读了《弟子规》,刚开始我并不懂得其中的含义,我心里还常常还疑惑:《弟子规》有多大的作用,为什么学校要求我们都要读背呢?就这样,我每天在早读时都吟诵着它,也慢慢地理解了其中的一个个道理,几年过去了,《弟子规》伴随我一路成长,它指引了我的行为,也让我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世……“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句话就帮助我改正了错误的行为,让我受益匪浅。
我以前经常出于好奇,随便翻动同学的铅笔盒,有时看见漂亮的橡皮或是新奇的钢笔,就顺手拿过来用,如果他们生气了,我还说他们真小气。
有的同学丢了东西总是来找我要,有时我也很冤枉。
自从读懂了这句话后,我明白了,用人家的东西一定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如果不经允许就和偷没什么两样。
现在,我再也不会翻弄别人的铅笔盒了,如果想用同学的东西就先去问问人家是否同意,从那以后我和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这句话也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回想起小时候我不懂得爱护书籍,翻书时很粗鲁,书角也折得乱七八糟,还经常给书上人物画个胡子添个眼镜……哎!真是惭愧呀。
现在的我可不一样了,看看我的书架,一排排书按类别摆放着,规整有序,读过的书也是干干净净,像新的一样。
看书时,即使有再急的事,我也会夹上书签、合上书本后再离开。
最近,我还跟妈妈学会了包书皮,有几本教科书还是我自己包的书皮呢。
《弟子规》教我懂得了,一本书虽然价钱不贵,但里面的知识却是无价的,爱护书籍,珍惜书籍,就是对知识的尊重。
这两年来,《弟子规》像一盏指路的明灯,慢慢地影响了我的行为习惯,让我的举止更有规矩、言行更有礼貌,传授了我做人的道理,给予了我正确的是非观。
感悟经典国学弘扬正能量--依托《弟子规》享伦理之乐

一
、
师重教是 中国的传统美德 。当与尊长交流时 ,没有基本 的礼 貌与教养 ,会被他人讨厌 、摒弃 、甚至拒绝往来 。孩子进 园 与老师 、同伴 、家长 的互动就 是一种礼貌 意识 的体 现。如 : 敷衍——孩子未开 口家长就替代 了。守纪——孩子 只有到 了 自己教室 门 口才有礼貌地打招 呼。修养——孩子不管是何 时 何地都能 以礼待人 。因此激励 唤醒孩子 的礼 貌 ,能有 助于孩 子快乐 的交往与成长 。 ( 一 )习惯浸润成一种感恩文化 。当孩子与老师 问好 时, 非常有礼貌 。就 说 : “ 你是个聪 明的孩子 ,能 明白 ‘ 尊长前 , 声要低 。低不 闻 ,却非 宜。 ’的道理 。 ”当孩 子与老师一起进 f f I 时, 孩子赶在前面 , 为老师开 门关 门。 如果老师离开的时候 , 孩 子一 定让 老师先走 ,孩 子就跟在后面。就夸他懂得 “ 进必 趋 ,退 必迟 ”礼仪。 与老师对话的时候 ,眼睛 目视老师 ,就 夸孩子懂得 了 “ 问起对 , 视勿移”的礼貌 。除了对老师这样 , 鼓励 孩子在家中对长辈也如此 。只要是与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往 ,在谈吐 当 中 ,也 要特 别注意 “ 视勿移”这种礼仪。 进 同时 的礼 貌 ,师生都要做 到 : 面带微 笑 、静立 问早 , 目视对 方,鞠躬敬礼 ; 午餐领饭 : 双手做花 、合理 间隔、安 静排队 、轻声道谢 ; 上床午睡 : 脱衣轻轻 、脚步轻轻 、互助 轻轻 、交流轻轻 ; 人厕盥洗 : 不推不搡 、非礼勿视 、及 时冲 厕 、节约用水等 。 每一种习惯都是一种感恩文化的诠释。尊重老师 ,维 护 集体 , 关心同伴 , 良好的习惯浸润让经典成为行为的亮丽背景 。 ( 二 )诵读活 动成一种感 恩文化 。用心读 和小和 尚 “ 有 口无心 ”的诵读是有本质 区别 的 ,用心读读 出感 觉肯定要 对 读 的文字理解透彻 ,让 言在孩 子的脑海 中形 成行的雏 形 ,才 会让孩子 的言变得生动形象 。 于 是我有 意识 地给 孩子平 台—— “ 学做 诵读小 老师 ” 。 让 孩子在 自评 、他评 、评 委这三个 角色中感受 《 弟子规 》语 言的精髓 。 自评——反 复诵 读 中领悟 《 弟子规 》中的言行 , 自觉 自发地对 比 自己的行为 。他评— —听 同伴 对 《 弟子规 》 的理解 ; 评委— —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 、去说 ,发现共 同的 见解。通过争做有感情地诵 渎小老师 ,更深入地理解 《 弟子
诵国学经典 听谆谆教诲作文

诵国学经典听谆谆教诲作文
书架上,那一排排古朴雅致的书籍,散发出着淡淡清香的墨香,好似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它们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最近,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国学经典。
老师的声音,像清风拂面我的心田,温暖而亲切。
一天,我都会很认真地读着几个经典,总觉得能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义……”我读着《三字经》,脑海里浮现出古代圣贤们刻苦努力念书的画面。
他们用智慧的思想,书写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我还比较喜欢读《弟子规》,它就像一本生活的指南,教我们做人道理。
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尊重师长。
一些道理,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学习国学经典,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我突然发现,古人们的智慧是如此的哲理性,他们的思想是如此的超前。
我心中充满了敬服,也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念。
有一天,我跟爸爸一起走在大街上时,注意到一位老奶奶在路边卖菜。
我跟爸爸说:“爸爸,我们去买些菜吧。
”爸爸笑笑说:“好,你看一下你要买什么。
”我挑了几样蔬菜,爸爸付了钱。
老奶奶脸上溢着着笑容,说:“谢谢你了,小朋友,你真乖巧懂事!”那一刻,我感到很开心,因为我能学会如何帮助别人。
没有国学经典的基础,就像是在一片宽阔的森林中漫步,让我无法真正感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我爱读国学经典,它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意义,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450字以上作文10篇

《弟子规》读后感450字以上作文10篇《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通过它,你会发现自己习以为常或者自己认为都是对的言行,原来都是这样或那样的存在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450字以上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弟子规》读后感范文一《弟子规》是中国古时的蒙学课本,讲述着古代文明人和平民百姓的故事。
它可以让现代人感受到古人对老人的尊重、对父母的孝敬。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待婢仆,身贵端,慈而宽。
”这就话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东汉时期的一位丞相叫刘宽,他总能体谅犯错的部下,不生气,不发火。
有一次,刘宽的夫人想试探一下他,就让侍女给他端鸡汤,在他接鸡汤时,故意失手,鸡汤刚好洒在刘宽刚穿好的朝服上。
想不到刘宽竟然没有发火,而是关心是女烫伤没有。
在现代,和刘宽的君子风度恰恰相反,一些单位的上级领导,从不宽待下面的职工,当职工犯了点错误,就会在大会上严厉批评,而不像刘宽那样宽以待人。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人要做到仁慈宽厚,才是完美的。
也让我懂得了宽容他人是一种美德。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这段话的意思是:纵然是小事,也不能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亲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亲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
而我平时就很任性,经常擅自做主。
有时候妈妈让我做事,我喜欢了才做,不高兴就不做,让我去买东西,我有时还不经妈妈同意就买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时候爷爷奶奶给我的钱,我就藏起来,不告诉妈妈,自己拿去买一些小玩具或者是小食品之类的。
我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妈妈其实也不是不让我拿零花钱,妈妈只是让我自己学会怎样正确花钱,不买不合格的玩具或者小食品。
现在我渐渐长大了,我知道我有做的不对的,我以后要学会管理自己,这样就不会让父母担心了。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二弟子规只是一个基础,但它将带给我们一个真正的人生。
弟子规作文400字

弟子规作文400字弟子规作文400字弟子规作文400字1正如苏格拉底所说:金钱并不能带来美德,美德却可以给人带来金钱。
说出了美德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性。
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还有人说:诚实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财富。
说明了美德、感恩、诚实是我们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几种品质,而讲述这几种品质的书,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国学经典——《弟子规》。
《弟子规》中的《入则孝》详细讲述了我们在与父母相处时应该做到:做事不迟缓,拖延偷懒;要听从父母的教诲、责备;照料父母要尽我所能。
对待父母要诚实守信;父母有错误要劝说;父母生病要一直照看着。
而我们在生活中不仅为父母做事偷懒,不帮助父母做事,还在父母教诲我们时心里不舒服,父母生病不管不问却只顾自己玩,一点都没有做到《弟子规》中的要求。
生活中我们应该尽快改掉这样的毛病,不然就是不孝了。
诚实守信在《弟子规》中的《信》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告诉了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要诚实守信,不胡言乱语,不说尖酸刻薄、下流肮脏的话;做错了事就要承认错误,若是逃避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可我身边有的人就说一些肮脏下流的话,做错了事情就逃避责任,从不主动承认错误。
希望他们读一读,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
《弟子规》是一本可以使人获得高尚道德修养的书,希望大家记住里面的: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生活中按照《弟子规》中的要求去做,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传承中国经典文化!弟子规作文400字2“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朗朗的诵读每天在我们学校进行。
学校进行国学教育后,我已经能够背诵《弟子规》的全部内容,并且妈妈还用《弟子规》中的诗句教育我。
有一天,因为我着急地写作业,妈妈让我帮买酱油,我对妈妈说:“顾不上!没看见我正写作业吗?”随后妈妈说:“你们正在读《弟子规》,书中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让你买袋酱油,你说你忙地写作业,如果不是占着手,不会用你的,你怎么父母命找借口呢?”我觉得自己做错了,立即放下作业,去买酱油。
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1篇)

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1篇)《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篇1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记得有一则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经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非常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此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
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
弟子规学习心得体会篇2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我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全校师生进行诵读《弟子规》,学习圣人经典,传承民族圣人经典文化的读书学习活动。
全校上下、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处处呈现出学习、诵读、力行《弟子规》的情景。
现在,学生诵读学习《弟子规》的情景给我们的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它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学习《弟子规》心得感悟作文范文10篇

学习《弟子规》心得感悟作文范文10篇《弟子规》也是学习中国文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字一句,易学易记,文中穿插了相关文史知识、成语典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弟子规》心得感悟作文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学习《弟子规》心得感悟范文一《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提高,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
它长养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人生际遇会大不相同。
《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
以前我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
弟子规里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父母辛苦供养我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
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以后一定会孝敬父母。
《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流露的品质。
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恭敬。
作为学生的我,知道了一个很好的道理:要在日常生活中要作到孝敬长辈。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爱周围的每一个人。
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学习《弟子规》心得感悟范文二学校给每一个学生发了一本国学经典的书,其中有一部分的内容是《弟子规》。
于是我做完作业有时间时就会和妈妈坐在沙发上一起读,妈妈还为我解说意思呢!妈妈常说,学习《弟子规》对我们很有帮助,它教育了我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很多做人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弟子规》作文关于弟子规的作文
《弟子规》,是古人写的,这本书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这本书说了许多我们从小就要明白的道理,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作文,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弟子规》作文篇一
《弟子规》,是古人写的,这本书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这本书说了许多我们从小就要明白的道理,如: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在言行中要谨慎讲信用、要博爱众生、多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精力充足,还应该多看书学习。
《弟子规》中我最喜欢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即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偷懒不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在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时,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强词夺理,让他们生气,伤心。
看,廖廖几句话,却有着这么深奥的含义,由此可见,古人是多么的聪慧。
在学习《弟子规》之前,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女生。
记得有一天中午,我在卧室里看书,妈妈让我去扫地,但我却和妈妈顶嘴,后来还离家出走,我记得当时妈妈吓坏了的表情。
那时,我觉得自己好任性,惹妈妈生气、伤心。
但是,现在我学习了《弟子规》,一定不会再那么任性了,《弟子规》是一位良师,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弟子规》指导人们的言行,它是中国的活宝,我离不开它。
国学经典《弟子规》作文篇二
当我进入一年级后,开始学习国学经典《弟子规》。
里面有很多经典名句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行为规范。
以前我总是不听妈妈的话,常常惹妈妈生气,做错了事也不认错。
学习了国学里的名句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之后,我知道了父母教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现在我已经能够虚心接受批评,知错能改了。
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尊老爱幼,学习了国学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后,我明白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
我们应该要把这种优良传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尊老爱幼从我做起!
我会继续在国学里学习和体会做人的道理!
国学经典《弟子规》作文篇三
《弟子规》这本书是康熙年间的一位名叫李毓季的秀才的作品。
李毓季,山西绛州人,字子潜,平生只考中过秀才,生平主要活动就是教书。
《弟子规》这本书是根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其中列举出了许多生活规范,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谨慎,诚实无欺。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如果这些事做好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典籍,以获取对自己有益的学问,使自己变得充实。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醒,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无常,业无变这一段,它的意思是说: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向父母问好,下午到家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并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放心。
外出离家时,必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自己回来了,让父母放心。
平日起居作息,要做到有规律,做事也要有规矩,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
读到这,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安逸幸福了,每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出去玩从来不和父母禀报,等玩累了,天都黑了才不情愿的回家,回家后父母如果唠叨几句就会觉得烦躁,觉得他们管的太多,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啊。
父母这么做都是为我们好,而我们却没有做到子女的本分。
但至少现在改变还为迟不晚,我以后一定要多读国学启蒙,要尊重父母,对人有礼貌,不能出言不逊,要懂得体贴关心别人,真正从国学中受到人生的启蒙。
看了国学经典《弟子规》作文的人还看了:
1.国学经典弟子规作文
2.国学经典弟子规践行题作文
3.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心得作文
4.读国学经典《弟子规》的体会1000字作文
5.《弟子规》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