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TNM国际分期(UICC,1997)
乳腺癌的分期和综合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分期和综合治疗方案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乳腺癌的治愈率不断提高。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准确确定肿瘤分期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分期以及综合治疗方案。
一、乳腺癌的分期乳腺癌通常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器官转移等因素进行分期。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AJCC)第8版TNM 分期系统,乳腺癌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0期:初发阶段的早期癌变,肿瘤尚未侵入邻近组织或淋巴结,并且没有远处转移。
2. I期:小肿瘤早期侵袭,直径不超过2厘米(T1);存在微小淋巴结转移(N0)或无淋巴结转移。
3. II期:肿瘤直径超过2厘米(T2);轻度或中等程度的淋巴结转移(N1/N2/N3),或无肿瘤侵犯淋巴结。
4. III期:大肿瘤(T3/T4)侵入周围组织;严重或广泛的淋巴结转移(N2/N3),或中度到重度的局部区域淋巴管转移。
5. IV期:乳腺癌远处器官的转移,如肺、肝、骨骼等。
二、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乳腺癌治疗采用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分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1. 手术切除:手术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根据不同阶段的乳腺癌分别采取乳房保留手术或全乳切除手术。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常规进行辅助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
通过高能X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来杀死残余癌细胞或预防局部复发。
放射治疗可以有选择性地用于淋巴结区域,根据病理结果和术前评估来决定是否需要。
3.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通过使用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
一般情况下,乳腺癌患者会在手术前或后接受化学药物治疗。
具体方案可能包括单一药物或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4.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主要适用于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国际抗癌协会(UICC)1997年公布的喉癌TNM分类、分期标准

国际抗癌协会(UICC)1997年公布的喉癌TNM分类、分期标准●喉的分区:a)声门上区:分成二个亚区:1. 喉上部(包括边缘区):上部会厌,木勺会厌,木勺会厌喉面,木勺状软骨。
2. 声门上部:下部会厌喉面,室带,喉室b)声门区:声带,前连合,后连合c)声门下区●T分级:(一)声门上区:Tis = 原位癌T1 = 肿瘤局限于声门上区的一个亚区,声带运动正常T2 = 肿瘤侵犯声门上区两个亚区、声门区或声门上以外区域的粘膜,声带未固定T3 = 肿瘤局限在喉内,伴声带固定,或侵犯下列区域:环后区,会厌前间隙,舌根深部T4 = 肿瘤侵犯超出甲状软骨,或扩展至颈部软组织,甲状腺或食管(二)声门区:Tis = 原位癌T1 = 肿瘤局限在声带,运动正常T1a = 肿瘤局限在一侧声带T1b = 双侧声带受累T2 = 肿瘤向声门下或声门上侵犯,或声带运动受限T3 = 肿瘤局限在喉内,伴声带固定T4 = 肿瘤侵犯(喉外)甲状软骨,或扩展至喉外组织,如甲状腺、气管、颈部软组织(三)声门下区:Tis =T1 =T2 =T3 =T4 =●N分级N0 无颈部淋巴结转移N1 同侧单个转移淋巴结小于3CMN2N2a 同侧单个转移淋巴结大于3CM,小于6CMN2b同侧多个转移淋巴结大于3CM,小于6CMN2c 双侧单个转移淋巴结大于3CM,小于6CMN3 淋巴结转移大于6CM●M分级MX 远处转移不能确定M0 无远处转移M1 远处转移喉癌手术方法的选择●部分喉切除术手术适应症切除范围1.喉显微CO2激光手术早期声门型和声门上型癌2.喉裂开声带切除术一侧声带癌Tis、T1a,未累及声带突和前联合,声带运动正常3.垂直半喉切除术一侧声带癌累及声带全长或大部分,向前累及前联合,向后达声带突;向上及喉室、室带;向下达声门下将患侧声带、室带、勺状软骨和甲状软骨板切除4.水平半喉切除术会厌、室带及勺会厌皱的声门上型癌,未累及前联合、喉室和勺状软骨会厌、室带、喉室、勺会厌皱、会厌前间隙5.额前部分喉切除术前联合癌和累及双侧声带前端,或一侧声带膜部癌累及前联合至对侧声带前端6.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3/4喉切,声门上癌侵犯声门区,一侧喉室及声带正常7.喉次全切除术Pearson喉次全切除术●全喉切除术不适合行部分喉切除的T3,T4喉癌;部分喉切除术或放疗后复发;下咽癌不能保留喉功能者。
乳癌TNM分期

T1c 肿瘤最大直径>l cm,但≤2 cmT2 肿瘤最大直径>2 cm,但≤5 cmT3 肿瘤最大直径>5 cm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a)或皮肤(b),如下所述T4a 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T4b 患侧乳腺皮肤水肿(包括桔皮样变),溃破,或卫星结节T4c T4a与T4b并存T4d 炎性乳腺癌区域淋巴结(N)临床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例如曾经切除)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N2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有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N2a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它组织固定N2b 仅有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有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N3a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 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临床明显"的定义为: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闪烁扫描除外),临床体检或肉眼可见的病理异常.病理学分期(pN)ap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例如过去已切除,或未进行病理学检查)pN0 无组织学上区域淋巴结转移,没对孤立肿瘤细胞(isolated tumor cell, ITC)行进一步检查注:ITC定义为:单个肿瘤细胞或小细胞簇的最大直径不超过0.2 mm,通常需要由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 IHC)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但有时也可采用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证实.ITCs通常不表现恶性特征,如增生或间质反应.pN0(i-) 无组织学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IHC阴性pN0(i+) 无组织学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IHC阳性,但IHC簇直径不超过0.2 mmpN0(mol-) 无组织学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阴性(RT-PCR)bpN0(mol+) 无组织学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阳性(RT-PCR)ba:pN分类是基于腋窝淋巴结切除伴或不伴前哨淋巴结切除.分类如果仅仅基于前哨淋巴结切除,而没有随后的腋窝淋巴结切除,则前哨淋巴结标示为(sn),如pN0(i+)(sn). b:RT-PCR: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pN1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或通过前哨淋巴结切除发现内乳淋巴结有微小转移灶,但临床不明显**pN1mi 微小转移(>0.2 mm,3个,内乳淋巴结被归为pN3b以反映肿瘤负荷增加)pN2 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内乳淋巴结临床明显*,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pN2a 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转移病灶>2.0 mm)pN2b 内乳淋巴结临床明显*,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pN3 ≥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同时有1个或更多腋窝淋巴结阳性;或多于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同时内乳淋巴结临床阴性但有微小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pN3a ≥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直径>2.0 mm),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pN3b 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同时有1个或更多腋窝淋巴结阳性;或多于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同时前哨淋巴结切除发现内乳淋巴结有微小转移,但临床不明显**p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临床明显"的定义为: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闪烁扫描除外)或临床体检异常.**:"临床不明显"的定义为: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闪烁扫描除外)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远处转移(M)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注:如果无疾病进展的证据,未接受过术前化疗,术后影像学检查(且诊断后4个月内进行)发现存在远处转移,分期可以更改.T1包括T1micT:乳腺内无或未触及癌瘤。
乳腺癌tnm分期标准

乳腺癌tnm分期标准乳腺癌TNM分期标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死亡原因的主要之一。
乳腺癌的TNM分期是评估乳腺癌临床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TNM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来进行分期的,下面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TNM分期标准。
T分期是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来进行分期的,T1表示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T2表示肿瘤直径在2-5厘米之间,T3表示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T4表示肿瘤侵犯胸壁或皮肤。
肿瘤大小的不同会影响到手术的方式和后续的治疗方案,因此T分期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N分期是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来进行分期的,N0表示没有淋巴结转移,N1表示转移至腋窝淋巴结,N2表示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N3表示转移至锁骨下淋巴结。
淋巴结的转移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N分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M分期是根据是否有远处转移来进行分期的,M0表示没有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M分期也是至关重要的。
综合T、N、M三个分期,可以得出乳腺癌的最终分期。
根据不同的分期,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晚期乳腺癌,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是常规的治疗方式。
因此,TNM分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乳腺癌的TNM分期是评估乳腺癌临床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TNM分期,可以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及时进行TNM分期是非常重要的。
乳腺癌tnm分期最新版

乳腺癌tnm分期最新版乳腺癌TNM分期最新版引言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TNM系统是评估乳腺癌分期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
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的大小(T:主要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状态(N: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M:远处转移)将乳腺癌分成不同的阶段。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TNM分期的最新版本,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乳腺癌的分期方法。
I. T分期T分期是根据主要肿瘤的大小和侵犯程度来判断肿瘤的严重程度。
根据最新的TNM分期系统,乳腺癌的T分期被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T1期:乳腺癌直径小于2厘米,未侵犯皮肤或胸大肌。
2. T2期:乳腺癌直径介于2到5厘米之间,或者有局部皮肤溃疡或胸大肌受侵。
3. T3期:乳腺癌直径大于5厘米,且已经侵犯到胸壁或皮肤。
4. T4期:乳腺癌无论大小都已侵犯到邻近组织,如胸骨、肋骨或乳房皮肤。
II. N分期N分期是评估乳腺癌是否转移到淋巴结的重要指标。
根据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乳腺癌的N分期被细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N0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2. N1期:转移至腋窝淋巴结。
3. N2期: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及邻近淋巴结,或转移至乳房下方淋巴结。
III. M分期M分期是根据乳腺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来判断肿瘤的严重程度。
根据远处转移的情况,乳腺癌的M分期被细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2. M1期:存在远处转移,如骨骼、肺部、肝脏等。
IV. 综合分期乳腺癌的综合分期是根据T、N和M分期的结果来判断肿瘤的整体严重程度。
最新的乳腺癌综合分期系统将乳腺癌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0期:非侵袭癌,没有发现实质肿瘤。
2. I期:T1、N0、M0,早期乳腺癌。
3. II期:T2或T3、N0或N1、M0,较大或转移较多的肿瘤。
4. III期:T3或T4、N1或N2、M0,局部晚期乳腺癌。
5. IV期:任何T、N、M1,晚期转移性乳腺癌。
总结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TNM分期系统是评估乳腺癌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
乳腺癌TNM分期

乳腺癌TNM分期正文:⒈引言⑴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乳腺癌TNM分期的各个阶段,并提供相关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⒉乳腺癌TNM分期⑴ T分期- T0:无原发病灶。
- Tis:原位癌。
- T1:原发肿瘤直径≤2cm,且无淋巴结转移。
- T2:原发肿瘤直径2-5cm,或累及胸肌深层,或有淋巴结转移。
- T3:原发肿瘤直径>5cm,或累及皮肤或胸壁,或有淋巴结转移。
- T4:原发肿瘤累及胸骨、锁骨、肋骨,或有皮肤溃疡或炎症,或有淋巴结转移。
⑵ N分期- N0:无淋巴结转移。
- N1: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可单个或多个,但可活动。
- N2: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可多个且不可活动,或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或有腋窝与锁骨上淋巴结共同转移。
- N3:转移至锁骨下淋巴结,或胸骨上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结转移。
⑶ M分期- M0:无远处转移。
- M1:有远处转移。
⒊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原位癌原位癌指癌细胞仅限于原发部位,未侵犯邻近组织和淋巴结。
⑵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通过淋巴管播散至邻近淋巴结。
⑶皮肤溃疡皮肤溃疡是指乳腺癌浸润至皮肤,导致皮肤组织破溃。
⑷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侵入血液或淋巴系统,通过血液或淋巴循环到达远离原发灶的部位。
⒋结尾⒈本文档涉及附件:- 附件1:乳腺癌TNM分期图表⒉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原位癌:癌细胞仅限于原发部位,未侵犯邻近组织和淋巴结。
- 淋巴结转移:癌细胞从原发肿瘤通过淋巴管播散至邻近淋巴结。
- 皮肤溃疡:乳腺癌浸润至皮肤,导致皮肤组织破溃。
- 远处转移:乳腺癌细胞侵入血液或淋巴系统,通过血液或淋巴循环到达远离原发灶的部位。
乳腺癌TNM 分期 ppt课件

T4 any N M0
任何 T N3 M0
T4
无论肿瘤大小,直接浸 润到胸壁或皮肤
T4 d = 炎性乳癌பைடு நூலகம்
N3 =转移到同侧内乳淋巴结
乳腺癌TNM 分期
任何T 任何 N M1
M1 = 远处转移 (包括转移到同侧锁骨上,内脏, 或对侧内乳淋巴结 )
T3 T > 5 cm
乳腺癌TNM 分期
T3 N1 M0
T3 T > 5 cm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N1 = 活动 N2 = 与另一个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固定
T0 T1 N2 M0 T2 T3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T < 2 cm
T2 2 cm < T < 5 cm
T3 T > 5 cm
乳腺癌TNM 分期
乳腺癌TNM 分期
乳头 乳晕
结构
衣领骨 (锁骨) 胸肌
肋骨
小叶 导管 脂肪 组织
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
内乳 淋巴结
乳晕
乳头
乳腺癌TNM 分期
局限性(早期)乳腺癌
局部晚期乳腺癌
转移性乳腺癌
I期
II 期
III 期
IV 期
乳腺癌TNM 分期
T1 N0 M0
T1 T < 2 cm
T1a: T < 0.5 cm T1b: 0.5 cm < T < 1 cm T1c: 1 cm < T < 2 cm
N0 = 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TNM 分期
}T0
T1
N1 M0
T2 N0 M0
T0 无肿瘤证据 T1 T < 2 cm
乳腺癌临床分期

乳腺癌临床分期是对乳腺癌进行阶段划分和分类的系统方法。它使用TNM系 统和病理特征来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乳腺癌临床分期定义
乳腺癌临床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受累情况(N)以及是否准和分类
乳腺癌的分期标准包括美国癌症学会(AJCC)和国际癌症学会(UICC)提 出的TNM系统,将乳腺癌划分为不同的阶段(0至IV期)。
分期对治疗方案的指导
乳腺癌的分期对治疗方案制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阶段的乳腺癌需要 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未来发展和改进方向
乳腺癌临床分期领域仍有许多挑战和改进的空间,包括新的生物标志物、分 子分型、靶向治疗等,这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TNM系统的应用
TNM系统根据肿瘤(T)、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的情况,对乳腺癌进行分期和分类, 为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各分期的病理特征和预后
不同分期的乳腺癌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和预后。早期乳腺癌预后较好,而晚 期乳腺癌预后较差。
临床分期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可以了解肿瘤的扩散情况,评估患者预后,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术后 随访和复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TNM国际分期(UICC,1997) T——原发肿瘤
Tx 对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o 未发现原发肿瘤
Tis 原位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或无肿块的乳头派杰病(注:派杰病有肿块者,则按肿块大小来分期)
Tl 肿瘤的最大径≤2cm
Tla 肿瘤的最大径≤0.5cm
T1b 肿瘤的最大径>0.5cm,<1.0cm
Tlc 肿瘤的最大径>1.0cm,<2.0cm(1.1~2.0cm)
T2 肿瘤的最大径>2.Ocm,<5.Ocm(2.1-5cm)
T3 肿瘤的最大径>5.0cm(5.1cm以上)
T4 任何体积的肿瘤直接侵犯胸壁或皮肤
T4a 侵犯胸壁(注: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和前锯肌,但不包括胸肌T4b 乳房皮肤水肿,溃疡或限于同侧乳房皮肤的卫星结节
T4c 上两者同时存在
T4d 炎性乳腺癌
N一区域淋巴结(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Nx 对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
No 同侧腋下未扪到淋巴结
N1 同侧腋下能扪到活动的转移淋巴结
N2 同侧腋下转移淋巴结,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
N3 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PN一术后区域淋巴结病理分期
pNx 对区域淋巴结不能确定(以前已切除或未送病理检查)
p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PN1 同侧腋下有活动的转移淋巴结
pNla 只有微小转移灶,最大径不超过0.2cra
PNlb 转移淋巴结,最大径>0.2cm
PNlbi 有1—3个转移淋巴结,最大径0.2-2.0cm
PNlbii 有4个以上转移淋巴结,最大径0.2-2.0cm
pNlbiii 转移淋巴结侵犯包膜外,最大径不超过2.0cm
PNlbiv 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Ocm
pN2 转移到同侧腋下淋巴结,互相融合或与其组织粘连
pN3 转移到同侧内乳淋巴结
M一远处转移
Mx 对远处转移不能确定
Mo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包括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0期TisNOMO
I期T1NOMO
Ⅱa期TON1MO
T1N1MO
T2NOMO
Ⅱb期T2N1MO
T3NOMO
Ⅲa期TON2MO
T1N2MO
T2N2MO
T3N1,2MO
Ⅲb期T4任何NMO
任何TN3MO
Ⅳ期任何T任何N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