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与电场线、等势面类问题

合集下载

电场线等势面与电荷运动轨迹问题

电场线等势面与电荷运动轨迹问题

电场线等势面与电荷运动轨迹问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structured article on the topic "Electric Field Lines, Equipotential Surfaces, and Trajectories of Charges":电场线、等势面与电荷运动轨迹问题。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三线”问题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三线”问题

图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φM<φN
E p M<E p N
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同一个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越大,故有a M<a N;
,则速度方向如图v1所示,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即v M>v N,E p M<E p N,负
;若粒子从N运动到M,
所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
,负电荷在低电势处电势能大,
A B C D
图6
【解题思路】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为a=,由类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带电粒子的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

离开电场时,带电粒子的偏转角的正切为
图4图5。

电场线、等势面与粒子的轨迹问题1

电场线、等势面与粒子的轨迹问题1

专题:电场线、等势面与粒子的轨迹问题一、电场线与粒子轨迹问题例题1、如右图所示,实线是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由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A.带电粒子带负电荷B.带电粒子带正电荷C.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向左D.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变式1、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带负电荷的粒子射入电场,虚线是它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粒子所受重力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场线方向向下B.粒子一定从a点运动到b点C.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例题2、如图所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沿图中虚线从A运动到B,则()A.电场力做正功B.动能增加C.电势能增加D.加速度增大变式2、实线为三条未知方向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a、b的运动轨迹如右图中的虚线所示(a、b只受电场力作用),则()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电场力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C.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D.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例题3、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运动到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必定带正电荷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C.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D.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它在N点的动能变式3、某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点沿图中虚线所示的路径运动通过N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C.粒子在N点的速度大D.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例题4、实线为三条未知方向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a、b的运动轨迹如右图中的虚线所示(a、b只受电场力作用),则()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电场力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C.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D.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变式4、某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以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能够判定正确的是A.该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B.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C.该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D.电场中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例题5、如右图所示,AB是某个点电荷的一根电场线,在电场线上O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负电荷,它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向B点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场线由B点指向A点,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B.电场线由B点指向A点,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变化由题设条件不能确定C.电场线由A点指向B点,电荷做匀加速运动D.电场线由B点指向A点,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变式5:如图10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电势能分别为E p A、E p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B.若a A>a B,则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C.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 p A<E p BD.B点电势可能高于A点电势二、等势面与粒子轨迹问题例题6、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一带负电荷的粒子射入电场,虚线是它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粒子所受重力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场线方向向下B.粒子一定从a点运动到b点C.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变式6、一带电粒子沿着右图中曲线JK穿过一匀强电场,a、b、c、d为该电场的电势面,其中φa<φb<φc<φd,若不计粒子受的重力,可以确定()A.该粒子带正电B.该粒子带负电C.从J到K粒子的电势能增加D.粒子从J到K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例题7.如图所示,虚线a、b、c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与纸平面的交线,且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荷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M、N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B.对于M、N两点,带电粒子通过M点时电势能较大C.对于M、N两点,带电粒子通过M点时动能较大D.带电粒子由M运动到N,加速度增大变式7:如图5所示,虚线A、B、C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电子从右侧垂直等势面A向左进入电场,运动轨迹与等势面分别交于a、b、c三点,则可以判断() A.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大小为φA>φB>φC B.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大小为φC>φB>φAC.电子由a到c电势能不断减小D.电子由a到c动能不断减小变式8:如图9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点和N点的电势分别为φM、φN,粒子在M和N 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M、a N,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电势能分别为E p M、E p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v M<v N,a M<a N B.v M<v N,φM<φNC.φM<φN,E p M<E p N D.a M<a N,E p M<E p N三、规律总结一、用到的知识点①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定沿________________ 的切线方向。

2衡水中学物理最经典-电场线、等势面与粒子运动轨迹的综合问题(高频39)

2衡水中学物理最经典-电场线、等势面与粒子运动轨迹的综合问题(高频39)

电场线、等势面与粒子运动轨迹的综合问题(高频39)1.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 电势相等 的各点构成的面. (2)四个特点①在 同一等势面 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②电场线一定与等势面垂直,并且从 电势高 的等势面指向 电势低 的等势面. ③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 越大 ;反之 越小 . ④任何两个等势面都不相交.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问题的分析方法 (1)某点速度方向即为该点轨迹的切线方向;(2)从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受力方向(轨迹向合外力方向弯曲),从而分析电场方向或电荷的正负;(3)结合轨迹、速度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确定电场力做功的正负,从而确定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变化等.3.电场线和等势面相互垂直 4.几种常见典型电场中的等势面(1)带电粒子所受合力(往往仅为电场力)指向轨迹曲线的内侧. (2)该点速度方向为轨迹切线方向. (3)电场线或等差等势面密集的地方场强大. (4)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 (5)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最快.(6)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有时还要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等知识.[诊断小练](1)电场线一定与等势面垂直.( )(2)同一幅图中,等势面密处,电场线也密,场强较大.() (3)电场线有可能与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重合.( )(4)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不同的电荷,电场力对电荷都不做功.( ) 【答案】 (1)√ (2)√ (3)√ (4)√命题点1 电场线与等势面5. (2016·课标卷Ⅲ,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B .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 C .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 .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 【解析】 等势面相交,则电场线一定相交,故在同一点存在两个不同的电场强度方向,与事实不符,故A 错误;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B 正确;同一等势面上的电势相同,但是电场强度不一定相同,C 错误;将负电荷从高电势处移动到低电势处,受到的电场力方向是从低电势指向高电势,所以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D 错误.【答案】 B6.(2015·课标卷Ⅰ,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解析】电子带负电荷,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有W MN=W MP<0,而W MN=qU MN,W MP=qU MP,q<0,所以有U MN=U MP>0,即φM>φN=φP,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和MQ分别是两条等势线,有φM =φQ,故A错误,B正确;电子由M点到Q点过程中,W MQ=q(φM-φQ)=0,电子由P点到Q点过程中,W PQ=q(φP-φQ)>0,故C、D错误.【答案】 B命题点2电场线与运动轨迹7.(2017·天津卷,7)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电势能分别为E p A、E p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B.若a A>a B,则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C.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 p A<E p BD.B点电势可能高于A点电势【解析】若Q在M端,由电子运动的轨迹可知Q为正电荷,电子从A向B运动或从B向A运动均可,由于r A<r B,故E A>E B,F A>F B,a A>a B,φA>φB,E p A<E p B;若Q在N 端,由电子运动的轨迹可知Q为负电荷,且电子从A向B运动或从B向A运动均可,由r A >r B,故φA>φB,E p A<E p B.综上所述选项A、D错误,选项B、C正确.【答案】BC命题点3等势面与运动轨迹8.(2016· 课标卷Ⅱ,15)如图,P 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 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 在P 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 、b 、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 仅受P 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 、b 、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a c ,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v c ,则( )A .a a >a b >a c ,v a >v c >v bB .a a >a b >a c ,v b >v c >v aC .a b >a c >a a ,v b >v c >v aD .a b >a c >a a ,v a >v c >v b【解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a =F m =q Q E m ,E =k q Pr2,因为r b <r c <r a ,所以a b >a c >a a ;由动能定理有W ab =q Q U ab =12m v 2b -12m v 2a W bc =q Q U bc =12m v 2c -12m v 2b 因为W ab <0,所以v a >v b ,因为W bc >0,所以v c >v b 又|U ab |>|U bc |,所以v a >v c 故有v a >v c >v b ,D 项正确. 【答案】 D9.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由此可知( )A .三个等势面中,c 等势面电势最高B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电势能较大C .带电质点通过Q 点时动能较大D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加速度较大【解析】 假设质点由P 运动到Q ,根据:①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为速度方向;②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③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④做曲线运动的带正电荷的质点,其所受的电场力指向运动轨迹的凹侧,从而确定质点经过P 时的速度和电场力方向,如图所示.根据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可知,电场线由等势面a 指向等势面c ,故φa >φb >φc ,A 错误;电场力与瞬时速度成锐角,故由P 运动到Q 电场力对质点做正功,质点的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B 、C 正确;等差等势面越密集,该区域电场强度越大,故E P >E Q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加速度较大,D 正确.【答案】 BCD考点三 电场中的三类图象问题(高频40)命题点1 场强图象10.(2017·课标卷Ⅰ,20)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φ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 、b 、c 和d 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E b 、E c 和E d .点a 到点电荷的距离r a 与点a 的电势φa 已在图中用坐标(r a ,φa )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 点依次经b 、c 点移动到d 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 、W bc 和W cd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E a ∶E b =4∶1B .E c ∶E d =2∶1C .W ab ∶W bc =3∶1D .W bc ∶W cd =1∶3【解析】 A 对:由题图知,a 、b 、c 、d 四个点距点电荷的距离依次增大,且r b =2r a ,由E =kQr2知,E a ∶E b =4∶1.B 错:r d =2r c ,由E =kQr2知,E c ∶E d =4∶1.C 对:在移动电荷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与电势能的变化量大小相等,则W ab ∶W bc=q (φa -φb )∶q (φb -φc )=3∶1.D 错:W bc ∶W cd =q (φb -φc )∶q (φc -φd )=1∶1.【答案】AC11.在x轴上电场强度E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O为坐标原点,a、b、c为x轴上的点,a、c之间的距离为d,a、c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φb>φa=φc>φOB.φO>φa>φb>φcC.将质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大于eE0dD.将质子从a点移到c点,质子的电势能增加【解析】在E-x图象中,图象与x轴所围面积表示电势差,由图可以看出x轴上Oc 段与图线所围面积大于ac段与图线所围面积,ac段与图线所围面积大于bc段与图线所围面积,即U Oc>U ac>U bc>0,所以φO>φa>φb>φc,故B正确,A错误;ac段与图线所围面积大于E0d,即U ac>E0d,所以将质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大于eE0d,故C正确;将质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质子的电势能减少,D错误.【答案】BC由场强图象可以得出的信息(1)由匀强电场场强公式E=Ud,可以得出E=ΔφΔx,场强E随x变化关系的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势差.若x=0处电势为零,可以根据面积比较各点的电势高低.(2)由于F=qE,电场力做功W=Fx=qEx.场强E随x变化关系的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与电场力做的功成正比,而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相关,因此可得出电荷沿x轴移动时电势能变化情况.命题点2电势图象12.(2018·山东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φ-x图象表示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沿x轴的变化规律,图象关于φ轴对称分布.x轴上a、b两点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 ax、E bx,则()A.E ax<E bxB.E ax沿x轴负方向,E bx沿x轴正方向C .同一点电荷在a 、b 两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定相反D .将正电荷沿x 轴从a 点移动到b 点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解析】 由E =ΔΦΔx 可知E ax >E bx ,A 错误;由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B 正确;由于E ax 和E bx 不是a 、b 两点的总场强,电场线方向不确定,故C 错误;正电荷从a 移到b ,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D 正确.【答案】 BD由电势图象可以得出的信息由匀强电场场强公式E =U d ,可以得出E =ΔφΔx ,所以电势φ与位置x 之间的关系图象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由电势图象的切线的斜率可比较对应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命题点3 电势能图象13.(2014·安徽卷,17)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 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 p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解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其电势能的变化规律是非线性的.由E p -x 图象知,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不是均匀变化的,由斜率k =ΔE pΔx =F =q ·E 可知静电力不能为恒力,故选项A 错误;带电粒子仅受静电力作用,故电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动能增加得越来越慢,故选项B 错误;由于静电力不是恒力,加速度a 应该越来越小,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 【答案】 D由电势能图象可以得出的信息在E p -x 图象中,斜率的绝对值k =ΔE p Δx =q ·ΔUΔx=q ·E ,表示电场力大小.考点四电场中的功能关系(高频41)1.静电力做功的计算方法(1)W AB=qU AB(普遍适用);(2)W=qEl cos_θ(适用于匀强电场);(3)W AB=-ΔE p=E p A-E p B(从能量角度求解);(4)W电+W非电=ΔE k(由动能定理求解).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曲线运动时正负功的判断(1)粒子速度方向一定沿轨迹的切线方向,粒子合力方向一定沿电场线指向轨迹弯曲的凹侧.(2)静电力与速度方向间夹角小于90°,静电力做正功;夹角大于90°,静电力做负功.3.功能关系(1)若只有静电力做功,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2)若只有静电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3)除重力之外,其他各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4)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温馨提示】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利用电场线的特点、等势面的特点来分析粒子做功情况.2.应用公式W AB=qU AB计算功时:W AB、q、U AB一般都要带正、负号计算.命题点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判断14.(2018·江苏泰州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为某静电除尘装置的原理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图中虚线是某一带电的尘埃(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的轨迹,A、B两点是轨迹与电场线的交点.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量变化,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尘埃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B.尘埃带正电C.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D.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在增大【解析】A点电场线密集,电场力大,加速度大,A正确;带电尘埃竖直方向逆着电场线运动,尘埃带负电,B错;φA<φB,C错;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错.【答案】 A命题点2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5.(2015·课标卷Ⅱ,24)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解析】设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 B.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不变,即v B sin 30°=v0sin 60°①由此得v B=3v0②设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AB,由动能定理有qU AB=12m(v2B-v20)③联立②③式得U AB=m v20 q【答案】m v20 q16.(2013·课标卷Ⅱ,24)如图,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轨道,轨道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a、b为轨道直径的两端,该直径与电场方向平行.一电荷量为q(q>0)的质点沿轨道内侧运动,经过a 点和b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分别为N a 和N b .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 、质点经过a 点和b 点时的动能.【解析】 质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F =qE ①设质点质量为m ,经过a 点和b 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和v b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N a =m v 2ar ②N b -F =m v 2br③设质点经过a 点和b 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 a 和E k b ,有 E k a =12m v 2a ④E k b =12m v 2b⑤根据动能定理有E k b -E k a =2rF ⑥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 E =16q (N b -N a )⑦E k a =r12(N b +5N a )⑧E k b =r12(5N b +N a ).⑨【答案】16q (N b -N a ) r 12(N b +5N a ) r12(5N b +N a ) 考点五 等分法的灵活应用(高频42)解决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时应抓住“一式二结论” (1)一式:E =U d =W 电qd ,其中d 是沿电场强度方向上的距离.(2)二结论:结论1 匀强电场中的任一线段AB 的中点C 的电势,等于φC =φA +φB2,如图甲所示.结论2 匀强电场中若两线段AB ∥CD ,且AB = CD ,则U AB =U CD (或φA -φB =φC -φD ),如图乙所示.命题点 等分法的灵活应用17.(2017·课标卷Ⅲ,21)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平面内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 、17 V 、26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B .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低7 eVD .电子从b 点运动到c 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解析】 如图所示,由匀强电场中两平行线距离相等的两点间电势差相等知,Oa 间电势差与bc 间电势差相等,故O 点电势为1 V ,选项B 正确;则在x 轴上,每0.5 cm 长度对应电势差为1 V ,10 V 对应的等势线与x 轴交点e 坐标为(4.5,0),△aOe 中,Oe ∶Oa =4.5∶6=3∶4,由几何知识得:Od 长度为3.6 cm ,代入公式E =U d得,E =2.5 V/cm ,选项A 正确;电子带负电,电势越高,电势能越小,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高7 eV ,选项C 错误;电子从b 点运动到c 点,电场力做功W =eU =9 eV ,选项D 正确.【答案】 ABD解决此类题目可依下列步骤:(1)连线(连接电势最低点与最高点);(2)求电势差(如U bd =φb -φd );(3)等分(如将bd 五等分);(4)连等势点,找等势线(面).18.(2014·课标卷Ⅰ,25)如图,O 、A 、B 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 沿竖直方向,∠BOA =60°,OB =32OA ,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 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 (q >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OAB 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 点,到达A 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该小球从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B 点,且到达B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析】 (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v 0,初动能为E k0,从O 点运动到A 点的时间为t ,令OA =d ,则OB =32d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d sin 60°=v 0t ①d cos 60°=12gt 2② 又有E k0=12m v 20③ 由①②③式得E k0=38mgd ④ 设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为E k A ,则E k A =E k0+12mgd ⑤ 由④⑤式得E k A E k0=73.⑥ (2)加电场后,小球从O 点到A 点和B 点,高度分别降低了d 2和3d 2,设电势能分别减小ΔE p A 和ΔE p B ,由能量守恒及④式得ΔE p A =3E k0-E k0-12mgd =23Ek0⑦ΔE p B =6E k0-E k0-32mgd =E k0⑧ 在匀强电场中,沿任一直线,电势的降落是均匀的,设直线OB 上的M 点与A 点等电势,M 与O 点的距离为x ,如图,则有x 32d =ΔE p A ΔE p B ⑨ 解得x =d ,MA 为等势线,电场必与其垂线OC 方向平行,设电场强度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可得α=30°⑩即电场强度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30°.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有qEd cos 30°=ΔE p A ⑪由④⑦⑪式得E =3mg 6q. 【答案】 (1)73 (2)3mg 6q电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30°[高考真题]1.(2015·海南卷,7)如图,两电荷量分别为Q (Q >0)和-Q 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 轴上原点O 的两侧,a 点位于x 轴上O 点与点电荷Q 之间,b 点位于y 轴O 点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点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B .正的试探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右C .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 点移到a 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D .将同一正的试探电荷先后从O 、b 两点移到a 点,后者电势能的变化较大【解析】 因为等量异种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电场方向为平行于x 轴指向负电荷,所以电场方向与中垂线方向垂直,故中垂线为等势线,因为中垂线延伸到无穷远处,所以中垂线的电势为零,故b点的电势为零,但是电场强度不为零,A错误;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电场方向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方向平行于x轴向右,在中点O处电势为零,O点左侧电势为正,右侧电势为负,且正电荷在正电势处电势能为正,故B正确;O点的电势低于a点的电势,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C正确;O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所以先后从O、b点移到a点,电场力做功相等,电势能变化相同,D错误.【答案】BC2.(2014·课标卷Ⅰ,21)如图,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F表示.已知φM=φN,φP=φF,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A.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B.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D.φP大于φM【解析】由φM=φN,可知点电荷Q一定在MN连线的中垂线上,过F作MN的垂线交MP与O点,设MF=FN=l,则由几何关系MO=lcos 30°=233l,FO=l tan 30°=33l,OP=MP-MO=MN cos 30°-233l=33l,即FO=OP=33l,ON=OM=233l,故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的O点,选项A正确;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同心球面,直线不可能在球面上,故选项B错误;由图可知OF<OM,故φF=φP>φM=φN,将正试探电荷从高电势搬运到低电势,电场力做正功,选项C错、D对.【答案】AD3.(2016·课标卷Ⅰ,20)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 .油滴在Q 点的动能比它在P 点的大C .油滴在Q 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 点的大D .油滴在Q 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 点的小【解析】 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 的竖直线对称,可以判断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运动电荷是负电荷,所以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Q 点的电势比P 点高,带负电的油滴在Q 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 点的小,在Q 点的动能比它在P 点的大,故A 、B 正确,C 错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是恒力,重力也是恒力,所以合力是恒力,所以油滴的加速度恒定,故D 错误.【答案】 AB[名校模拟]4.(2018·山东日照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 处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其中φA =φB =0,φC =φ>0.保持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不变,让等边三角形绕A 点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顺时针转过30°,则此时B 点电势为( )A.33φ B .12φ C .-33φ D .-12φ 【解析】 根据题述φA =φB =0,A 、B 连线是一条等势线,则电场方向垂直于AB 指向左侧,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L ,根据φC =φ可知电场强度E =φL cos 30°,等边三角形绕A 点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顺时针转过30°,此时的B 点到原来AB 的距离d =L sin 30°,此时B 点电势为-Ed =-33φ,C 正确. 【答案】 C5.(2018·山东泰安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两电荷量分别为Q (Q >0)和-Q 的点电荷对称地放置在x 轴上原点O 的两侧,a 点位于x 轴上O 点与点电荷Q 之间,b 位于y 轴O 点上方.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点的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B .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电势,a 点电场强度大于b 点电场强度C .正的试探电荷在b 点的电势能大于零,所受电场力方向指向O 点D .将负的试探电荷从O 点移到a 点,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解析】 O 点是x 轴上电场强度最小的点,又是y 轴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故E a >E O >E b ,而y 轴各点电势为0,所以φa >φb ,A 错,B 对;正的试探电荷在b 点电势能为0,在b 点所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C 错;将负的试探电荷从O 点移到a 点电场力做正功,D 错.【答案】 B6.(2018·山东潍坊高三上学期期中)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平面内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 、16 V 、22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5 V/cmB .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0 V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低6 eVD .电子从c 点运动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6 eV【解析】 设ac 之间的d 点电势与b 点相同,则ad dc =10-1616-22=1,所以d 点坐标为(3 cm ,6 cm),过c 点作等势线bd 的垂线,由几何关系可得cf =65cm ,电场强度大小E =U d =(22-16)V 65 m = 5 V/m ,A 正确;由于Oacb 为正方形,所以U ac =U Ob ,所以φO =4 V ,B 错;电子在a 、b 处的电势能分别为E a =-10 eV ,E b =-16 eV ,C 错;电子从c 点运动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6 eV ,D 错.【答案】 A课时作业(二十)[基础小题练]1.将一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入电场中M 点,静电力做功W 1=6×10-9 J ,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 点移向无限远处,静电力做功W 2=7×10-9 J ,则M 、N 两点的电势φM 、φN ,有如下关系( )A .φM <φN <0B .φN >φM >0C .φN <φM <0D .φM >φN >0 【解析】 对正电荷φ∞-φM =W 1q ;对负电荷φN -φ∞=W 2-q,即φ∞-φN =W 2q .而W 2>W 1,φ∞=0,且W 1q 和W 2q均大于0,则φN <φM <0,正确答案选C. 【答案】 C2.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着由一固定的正点电荷Q (图中未画出)产生的电场,另一正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MN 运动,在M 点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沿MP 方向,到达N 点时速度大小为v ,且v <v 0,则( )A .Q 一定在虚线MP 上方B .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电势高C .正点电荷在M 点的电势能比在N 点的小D .正点电荷在M 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在N 点的大【解析】 两个正电荷间为库仑斥力,运动轨迹向上偏,Q 必定在虚线MP 之下,给正点电荷斜向左上方的力,A 错误;正点电荷在M 、N 两点中的M 点时动能大,则正点电荷在M 点时的电势能小,C 正确;正点电荷在高电势处电势能大,所以M 点电势低,B 错误;正点电荷从M 点到N 点速度减小,说明N 点离Q 近,在N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加速度大,D 错误.【答案】 C3.如图所示,在某电场中画出了三条电场线,C 点是AB 连线的中点.已知A 点的电势为φA=50 V,B点的电势为φB=10 V,则C点的电势()A.φC=30 VB.φC>30 VC.φC<30 VD.上述选项都不正确【解析】AC之间的电场线比CB之间的电场线密,由U=Ed可定性判断相等距离之间AC的电势差较大,所以φC<30 V,选项C正确.【答案】 C4.如图所示的虚线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三条虚线平行等间距,电势值分别为10 V、19 V,28 V,实线是仅受静电力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A到中心虚线的距离大于C到中心虚线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在三点受到的静电力方向相同B.粒子带负电C.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 p C>E p B>E p AD.粒子从A运动到B与从B运动到C,静电力做的功可能相等【解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受到的静电力方向相同,选项A正确;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可得,粒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势高的位置电势能小,所以E p C>E p B>E p A,选项B、C正确;A、B间的电势差与B、C间的电势差不相同,粒子从A运动到B与从B运动到C,静电力做的功也不等,选项D错误.【答案】ABC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绝缘弹簧,弹簧中心直线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带电小球Q,现将与Q带同种电荷的小球P从直线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P 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B .小球P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增加C .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D .小球P 速度最大时所受弹簧弹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为零【解析】 在小球P 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P 一直做正功,小球P 的电势能一直减小,小球P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增加,B 正确,A 错误;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力、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C 错误;小球P 速度最大时所受重力、弹簧弹力和电场力的合力为零,D 错误.【答案】 B6.(2018·山东潍坊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 、B 、C 三点,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A =37°,AB 边长为5 m ,D 为AB 中点,电场线与ABC 所在平面平行,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 、6 V 和6 V ,取sin 37°=0.6,cos 37°=0.8,则( )A .U DC =4 VB .U DC =10 V C .E =2 V/mD .E =1.6 V/m【解析】 将AB 二等分,因U AB =8 V ,则每等分两端的电势差为4 V ,U AD =4 V ,φD =10 V ,φB =6 V ,U DC =4 V ,A 对、B 错;φB =φC =6 V ,B 、C 两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过D 点作DE ⊥AC 于E 点,则DE 也为一等势面,φE =10 V ,电场线即沿AC 方向,场强E =U AC AC=2 V/m ,故C 对、D 错.【答案】 AC[创新导向练]7.生产科技——以电子束焊接为背景考查电场能的性质。

电场线、等势面和轨迹问题解题策略

电场线、等势面和轨迹问题解题策略

电场线、等势面和轨迹问题解题策略作者:陶兰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年第01期高中物理知识点有限,但题目繁多,极易陷入题海战术,盲目作战。

“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应多归纳题型、总结思路,从而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理综考试中,多次考查到电场线、等势面和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相结合的问题。

这类问题往往以电场线或等势面和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的运动轨迹为载体综合考查电场的性质、力与运动的关系、功能关系。

解答该类问题所需的知识储备:(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轨迹夹在合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弯曲,即合力指向曲线的凹侧。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某处所受的电场力与该处的电场线相切、与等势面相互垂直。

(3)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4)只有电场力做功,带电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总能量不变。

(5)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6)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大;等差等势面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大。

高中试题中命制电场线、等势面和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相结合的问题分以下两类:一、电场线和带电粒子的轨迹问题电场线与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结合题的解答关键是准确分析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高考中该类问题中的带电粒子往往只受电场力)。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分析:(1)根据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判断电场力的方向,继而判断电场的方向或粒子的电性。

(2)根据动能定理判断带电粒子动能的变化,由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

(3)根据电场线的方向判断电势的高低,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场强的大小、带电粒子的加速度的变化。

典例分析:【例1】(2010年全国课标卷)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

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

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下左图;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解析:粉尘带负电,在电场中某点的受力的方向为电场线切线方向的反向延长线,粉尘做曲线运动,轨迹应该夹在速度与力之间,并且弯向力的方向,A项正确.答案:A【例2】如下图所示,xOy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场强为E,方向未知,电场线跟x轴的负方向夹角为θ,电子在坐标平面xOy内,从原点O以大小为v0方向沿x正方向的初速度射入电场,最后打在y轴上的M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与电场线、等势面类问题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与电场线、等势面类问题

由粒子的轨迹为曲线, 合力(只受电场力) 指向轨迹凹的一侧, 又要沿电场线切线方向, 可知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偏向右,因粒子带负电,故 电场线方向偏向左,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 φN <φM,E pM <E pN 。

N 点电场线比 M 点密,故场强 E M <E N , 由加速度 a = qE/m 可知 a M <a N 。

粒子若从 N 点运动到 M 点,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故v M >v N ,电势能减小E pM <E pN ,综上所述,选项 D 正确。

例 2. 如图所示,虚线 a 、b 、c 代表某一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 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 R 、Q 是 这条轨迹上的三点, 其中 R 在等势面 b 上。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三个等势面中, c 的电势最低 静电场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与电场线、等势面类问题1. 曲线运动合力的方向指向轨迹凹的一侧, 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 负电荷 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与等势面垂直)。

直线运动的合力 方向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2. 同一电荷在电场线(或等势面)密集处场强大,受到的电场力大,产生的加速度大, 反之亦然。

3. 假设带电粒子从一点到另一点, 看电场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 判断电场力做功情 况,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4. 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

例 1. (2018·天津卷 ·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 ( 方向未标出 ),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设 M 点和 N 点的电势分别为 φM 、φN ,粒子在 M和 N 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 、a N ,速度大小分别为 A.v M <v N , a M <a NB. v M < v N , φM <φNC.φM < φN , E p M < E pND.a M <a N , E pM < E pN )B. 带电粒子在P 点的电势能比在Q 点的大C. 带电粒子在P 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 点的小D. 带电粒子在R 点的加速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b由粒子的轨迹为曲线,合力(只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凹的一侧,又要垂直于等势面,可知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偏向下,因粒子带正电,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故加速度垂直于等势面电场线方向从上到下,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c 的电势最低, a 的电势最高。

带电粒子在三种典型电场中的运动问题解析

带电粒子在三种典型电场中的运动问题解析

带电粒子在三种典型电场中的运动问题解析张路生淮安贝思特实验学校 江苏 淮安 邮编:211600淮安市经济开发区红豆路8号 tel: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每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主要有直线运动、往复运动、类平抛运动等。

考查的类型主要有:带电粒子在点电荷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和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这类试题可以拟定不同的题设条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涉及力学、电学的很多关键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下面笔者针对三种情况分别归纳总结。

初速度与场强方向的关系 运动形式 υ0∥E 做变速直线运动 υ0⊥E 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υ0与E 有夹角 做曲线运动【例1】如图1所示,在O 点放置正点电荷Q ,a 、b 两点连线过O 点,且Oa=a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质子从a 点由静止释放,质子向b 点做匀加速运动B 将质子从a 点由静止释放,质子运动到b 点的速率为υ,则将α粒子从a 点由静止释放后运动到b 点的速率为2/2υC 若电子以Oa 为半径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υ,则电子以Ob 为半径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2υD 若电子以Oa 为半径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υ,则电子以Ob 为半径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2/2υ 〖解析〗:由于库仑力变化,因此质子向b 做变加速运动,故A 错;由于a 、b 之间电势差恒定,根据动能定理有2/2qU m υ=,可得2/qU m υ=,由此可判断B 正确;当电子以O 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有22Qq k m r r υ=成立,可得/kQq mr υ=,据此判断C 错D 对。

答案:BD2、根据带电粒子在电场的运动判断点电荷的电性【例2】 如图2所示,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线,若带电粒子q (|Q|>>|q |)由a 运动到b ,电场力做正功。

专题提升三 电场线、等势面与电荷运动轨迹问题 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专题提升三 电场线、等势面与电荷运动轨迹问题 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专题提升三电场线、等势面与电荷运动轨迹问题电场中的功能关系[学习目标] 1.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2.能够运用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解决电场中的能量问题。

提升1电场线、等势线与电荷运动轨迹问题1.速度方向:沿运动轨迹某点的切线方向。

2.静电力的方向:带电粒子仅受静电力作用做曲线运动时,带正电的粒子所受静电力的方向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轨迹曲线凹侧。

3.电场线和等势线的关系:一般思路:要根据等势线与电场线处处垂直的关系和电势高低画出电场线帮助分析问题。

4.静电力做功的正负及电势能的增减关系:若静电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则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若静电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则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5.粒子的加速度变化: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知,加速度变化取决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受合力的变化。

其中静电力的大小变化可根据电场线(或等差等势面)的疏密情况来确定。

6.粒子运动的速度变化或动能的增减的判断:根据动能定理知,若合力对粒子做正功,则粒子的速度变大,动能增加;若合力对粒子做负功,则粒子的速度变小,动能减少。

当然,粒子运动过程中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也可以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判断。

电场线与粒子运动轨迹问题【例1】(2022·天津西青区期末)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实线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点电场强度小于b点电场强度B.b点电势低于c点电势C.若将一带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由a点移动到d点,电荷的电势能将减小D.若某一点电荷只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虚线由a点运动到d点,可判断该点电荷一定带负电答案C解析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强度小,则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故A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b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故B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a点的电势高于d 点的电势,故将一带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由a点移动到d点,电荷的电势能将减小,故C正确;由点电荷的运动轨迹弯曲方向可知,点电荷所受静电力大致向上方,与电场线方向相同,故点电荷带正电,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场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与电场线、等势面类问题1.曲线运动合力的方向指向轨迹凹的一侧,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与等势面垂直)。

直线运动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2. 同一电荷在电场线(或等势面)密集处场强大,受到的电场力大,产生的加速度大,反之亦然。

3.假设带电粒子从一点到另一点,看电场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电场力做功情况,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动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4.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

例1. (2018·天津卷·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点和N点的电势分别为φM、φN,粒子在M 和N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M、a N,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电势能分别为E p M、E p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v M<v N,a M<a NB.v M<v N,φM<φNC.φM<φN,E p M<E p ND.a M<a N,E p M<E p N由粒子的轨迹为曲线,合力(只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凹的一侧,又要沿电场线切线方向,可知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偏向右,因粒子带负电,故电场线方向偏向左,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φN<φM,E p M<E p N。

N点电场线比M点密,故场强E M<E N,由加速度a=qE/m可知a M<a N。

粒子若从N点运动到M点,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故v M>v N,电势能减小E p M<E p N,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例2.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某一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其中R在等势面b上。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最低C.带电粒子在P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的小D.带电粒子在R点的加速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b由粒子的轨迹为曲线,合力(只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凹的一侧,又要垂直于等势面,可知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偏向下,因粒子带正电,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故加速度垂直于等势面电场线方向从上到下,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c的电势最低,a的电势最高。

粒子若从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E p P>E p Q,只有电场力做功,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综上所述,选项ABD正确。

例3. 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着由一固定的负点电荷Q(图中未画出)产生的电场。

另一正点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MN运动,在M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沿MP方向,,则()到达N点时速度大小为v,且v< vA. Q一定在虚线MP下方B. 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高C. q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电势能小D. q在M点的加速度比在N点的加速度小场源电荷带负电,试探电荷带正电,它们之间是吸引力,而曲线运动所受合力指向曲线的凹侧,故Q应该在轨迹的凹侧,故A错误;试探电荷从M到N速度减小,说明M点离场源电荷较近,越靠近场源电荷电势越低,所以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低,故B错误;只有电场力做功,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守恒,在N点动能小,故在N点电势能大,故C正确;离场源电荷越近,场强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q在M点的加速度比在N点的加速度大,故D错误。

例4. (多选)如图所示是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焦电场。

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差等势线,A、B、C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不计电子的重力,则()A.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B.电子在A点处的动能大于在C点处的动能C.电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C点的加速度实线为电场线,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A点的电势低于C点的电势,电子从A到C,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B错误D正确;等差等势面密集处电场强度大,故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大,加速度大,故C正确。

例5. (多选)(2018·全国卷Ⅰ·21)图中虚线a、b、c、d、f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面b上的电势为2 V。

一电子经过a时的动能为10 eV,从a到d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 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c上的电势为零B.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C.该电子经过平面d时,其电势能为4 eVD.该电子经过平面b时的速率是经过d时的2倍因等势面间距相等,由U=Ed得相邻虚线之间电势差相等,由a到d,-eU ad=-6 eV,故U ad=6 V;各虚线电势如图所示因电场力做负功,故电场方向向右,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φc=0,A项正确;因电子的速度方向未知,若不垂直于等势面,如图中实曲线所示,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B项正确;经过d时,电势能E p=-eφd=2 eV,C项错误;由a到b,W ab=E k b-E k a=-2 eV,所以E k b=8 eV;由a到d,W ad=E k d-E k a=-6 eV,所以E k d=4 eV;则E k b=2E k d,根据E k=mv2/2知v b =√2v d,D项错误。

例6. 如图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从A点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开始运动,经最高点B后回到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的C点,粒子从A到B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2 J,电场力做功3 J,则()A.粒子在B点的动能比在A点多1 JB.粒子在C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3 JC.粒子在C点的机械能比在A点多12 JD.粒子在C点的动能为6 J从A→B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 AB-mgh=ΔE k,即:ΔE k=1 J,即粒子在B点的动能比在A点多1 J,故选项A正确;设在A点初速度为v0,粒子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变速运动,故从A→B和从B→C的时间相等,而水平方向只受到电场力作用,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从A→B的水平分位移为x1,从B→C的水平分位移为x2,则有x1=at2/2,x2+x1=a·(2t)2/2,得x1:x2=1:3, W BC=qEx1, W BC=qEx2,则W BC=3W AB=9 J,由于电场力做正功,则粒子在C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9 J,故选项B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可知:从A→C机械能增量为:ΔE=W AB+W BC=12 J,由于重力势能不变,即从A→C动能增加12 J,即粒子在C点的动能比在A点多12 J,故选项C正确,D错误。

例7.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挡板MN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质量为m、电荷量为q、带正电的粒子从与M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的O点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粒子运动过程中恰好不和挡板碰撞,粒子运动轨迹所在平面与挡板垂直,不计粒子的重力,求:(1)粒子贴近挡板时水平方向速度的大小;(2)O、M间的距离由于粒子恰好不和挡板碰撞,粒子贴近挡板时速度方向与挡板恰好平行,设此时粒子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为v x,则tan θ=v0/v x ,得v x=v0/ tan θ;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qE=ma,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v x=at,x0=at2/2,y0=v0t设O、M间的距离为d,由几何关系:tan θ=y0/(d+x0)解得:d=mv2/(2qE tan2θ)针对训练1. 图中虚线A、B、C、D表示匀强电场的等势面,一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等势面A电势最低B.粒子从a运动到b,动能减小C.粒子从a运动到b,电势能减小D.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不变2 . 实线为三条未知方向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a、b的运动轨迹如右图中的虚线所示(a、b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A.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 电场力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C. 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D. 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3. 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C.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D.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4. (多选)(2016·全国卷Ⅰ·20)如图所示,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

由此可知()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5. 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 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电势能分别为E p A、E p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B. 若a A>a B,则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C. 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 p A<E p BD. B点电势可能高于A点电势6. 竖直面内分布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沿直线从位置a向上运动到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带电粒子( )A.只受到电场力作用B.带正电C.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机械能守恒针对训练答案1.CD2.D3.ABC4.AB5.BC6.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