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3.3《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参考教案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3.3《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3.3《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名师教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核心素养通过对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的认识,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同时能用动态平衡的观点看待和分析盐类水解,意识到整个自然界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盐类水解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盐类水解的应用难点: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下列关于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B.NH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H+)>c(OH-)C.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c(H+)D.水电离出的H+和OH-与盐中弱离子结合,造成盐溶液呈酸碱性2.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CH3COONa溶液呈_______性,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l3溶液呈_______ 性,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盐类水解的本质和水解方程是的书写。

新课讲授【教师】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盐类本身的性质,二是外界因素,包括温度、浓度等的影响。

【师生活动】探究1:(1)用pH试纸测定了0 . 1 mol/L CH3COONa、NaHCO3和Na2CO3溶液的pH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1)碱性:———————————————————(2)写出CH3COONa、Na2CO3、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3)分析CH3COO–、CO32–、HCO3–水解生成的酸的相对强弱酸性:————————————————————————————实验结论:酸根离子水解的弱酸越弱,其电离程度(),那么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对应钠盐溶液碱性()【教师】盐类水解的程度(内因)主要由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就是说构成盐的弱酸酸根阴离子或弱碱根阳离子的水解的难易程度决定了盐类水解的大小【结论】盐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越弱,其水解程度—————————【练习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 值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A. HX>HZ>HYB. HX>HY>HZC. HZ>HY>HXD. HY>HZ>HX【过渡】盐类的水解是可逆反应,也存在水解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哪些因素会影响盐类的水解平衡?【交流研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Fe3+ +H2O Fe(OH) 3+ H+在0.1mol/L的FeCl。

化学人教版高中二年级选修4 3.3.2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化学人教版高中二年级选修4 3.3.2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二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 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五、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水解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盐类的水解速率等于中和 速率时,达到水解平衡。(动态平衡)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越弱越水解) ① 不同弱酸对应的盐
碱 性 NaClO (aq) > CH3COONa (aq) 对应的酸 HClO < CH3COOH ② 不同弱碱对应的盐
如:NH4Cl溶液中
H3O+(H+)
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
NH3·H2O、OH– 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
因此:c(H+) = c(NH3·H2O) + c(OH–)
A 例1:在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关系正确的是
A.c (NH3·H2O) > c (OH–) > c (NH4+) > c (H+) B.c (NH4+) > c (NH3·H2O) > c (OH–) > c (H+) C.c (NH3·H2O) > c (NH4+) = c (OH–) > c (H+) D.c (NH3·H2O) > c (NH4+) > c (H+) > c (OH–)
AlCl3溶液 蒸干 Al(OH)3 灼烧 Al2O3


MgCl2·6H2O Mg(OH)2
MgO
晶体只有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才能得到无水MgCl2
下列盐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什么固体物质?
FeCl3 溶液 Fe2O3
Na2SO3 溶液 Na2SO4
Fe(NO3)3 溶液 Fe2O3 Ca(HCO3)2 溶液 CaCO3 Fe2(SO4)3 溶液 Fe2(SO4)3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课标要求]1.掌握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移动的外界因素以及水解程度的变化。

2.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盐类水解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影响盐类水解的“三因素”:(1)升高温度,促进盐类的水解。

(2)加水稀释,促进盐类的水解。

(3)加入H+,促进阴离子的水解;加入OH-,促进阳离子的水解。

2.盐溶液蒸干“两注意”:(1)易挥发性强酸的弱碱盐溶液蒸干得到氢氧化物,灼烧得到氧化物。

(2)难挥发性强酸的弱碱盐溶液蒸干仍得到原溶质。

3.盐溶液配制“一方法”:配制能水解的强酸弱碱盐(如FeCl3)溶液时,通常先将盐溶于相应的酸(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相应浓度。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1.盐类水解的特征(1)盐类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2)加水稀释能促进盐类的水解。

2.影响因素因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内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外因温度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水解浓度盐溶液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外加酸碱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加碱会促进水解,加酸会抑制水解,反之亦然外加盐加入与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盐会促进盐的水解[特别提醒] 水解平衡正移,但盐的离子浓度却不一定增大,如加水稀释,盐溶液的离子浓度减小。

1.在Al 3++3H 2OAl(OH)3+3H +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热 ②通入HCl ③加入适量NaOH(s) ④加入NaCl 溶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解析:选C 加热能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c (H +)增大,pH 减小,①错误; 通入HCl 能增大c (H +),抑制了水解,且pH 减小,②错误;加入适量NaOH(s),由于发生反应:H++OH -===H 2O ,引起c (H +)减小,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pH 增大,③正确;加入NaCl 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能促进水解,但因加入NaCl 溶液稀释引起c (H +)变小,故pH 也增大,④正确。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件3.3.2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利用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件3.3.2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利用

重难点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及利用 探究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 盐类水解的因素。 讨论探究 (1)从反应物性质考虑,FeCl3是否易发生水解?水解的生成物是什 么?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应用平衡移动原理,从反应条件考虑,影响FeCl3水解的条件可 能有哪些?参照下表设计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分析平衡移动的 方向、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溶液pH及水解程度的变化情况。
可能 序 的影 实验操 号 响因 作 素 1 温度 升温
移动 c(Fe3+) c(H+) 方向 向右 减小 增大
c(OH ) —
-
pH 降
水解 程度 增大
重难点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可能 序 的影 实验操 号 响因 作 素 加水 盐的 2 加 FeCl3 浓度 固体 3
移动 c(Fe3+) c(H+) 方向 向右 减小 — 增大 减小 减小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一、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因素 内因 温度 外界条 外加 件 酸碱 浓度
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 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 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水解 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加碱会促进水解,加酸会 抑制水解,反之亦然
外加盐 加入与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盐会促进盐的水解
重难点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2.加水稀释能水解的盐溶液,所有溶质粒子浓度都减小,相对的 c(H+)或c(OH-)增大。 如加水稀释CH3COONa溶液,c(CH3COO-)、c(CH3COOH)、 c(OH-)均减小,但由于温度不变,KW不变,所以c(H+)增大,即水解显碱 性的盐,加水稀释时,c(H+)增大;水解显酸性的盐,加水稀释时,c(OH-) 增大。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3.3.3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3.3.3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答案:(1)K2CO3 尽管加热过程促进 K2CO3 水解,但 生成的 KHCO3 和 KOH 反应后仍为 K2CO3 (2)明矾 尽管 Al3+水解,由于 H2SO4 为高沸点酸,最 后仍然是结晶水合物明矾 (3)BaCO3 碳酸氢钡在溶液蒸干过程中受热分解
(4)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 干 燥 的 氯 化 氢 气 流 中 加 热 水 合 氯 化 镁 (MgCl2· 2O)晶体,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 6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2SO4 亚硫酸钠在蒸干的过程中不断被空气中的
减小
增大
增大
c(HAc) 增大 减小 增大
c(OH-) 增大 减小 c(H+ ) pH 水解程 度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一、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 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 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例如:酸性 HF<CH3COOH, 则水解程度 NaF>CH3COONa。 多元弱酸正盐的水解,水解反应第一步远远大于第二 步,原因是第一步水解产生的 OH-对第二步水解有抑制作 用,并且正盐阴离子与 H+结合能力比酸式盐阴离子结合能 力强。例如:Na2CO3 溶液中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3.3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含答案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3.3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含答案

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2.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相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

2.外因: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3)外加酸碱:加酸、加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以NH4Cl溶液为例(NH+4+H2O NH3·H2O+H+)填表:盐类的水解常数盐MA 水解的方程式为MA +H 2OHA +MOH , 水解常数为K h =c(HA)·c(MOH)c(MA)。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升高温度,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增强。

( )(2)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氯化铁固体,其水解程度增大。

( ) (3)将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其水解程度增大。

( ) (4)向氯化铁溶液中加氯化铵固体,其水解程度减小。

( ) (5)等浓度的氯化铵和硫酸铵溶液,前者pH 大。

( ) 答案:(1)√ (2)× (3)√ (4)√ (5)√ 2.在Al 3++3H 2OAl(OH)3+3H +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热B.通入HClC.加入适量NaOH(s) D.加入适量NaCl(s)解析:选C。

加热能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c(H+)增大,pH减小,故A 项不符合题意;通入HCl能增大c(H+),但抑制了水解,且pH也减小,故B项不符合题意;加入适量NaOH(s),由于发生反应:H++OH-===H2O,引起c(H +)减小,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pH也增大了,故C项符合题意;加入适量NaCl(s),不会对溶液中其他离子造成影响,故D项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课件) (共26张PPT)
抑制弱酸根离子的水解。
配制FeCl3溶液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Fe 3+ + 3H2O 加入一定量的
HCl
Fe (OH)3 + 3H + ,抑制FeCl3的水
盐类水解类别
(一)一元弱酸强碱盐(显碱性) 如CH3COONa、NaF
F– + H2O
CO3 2– + H2O – HCO3 + H2O
HF + OH–
2、完全水解型:如Al2S3遇水,HCO3—与Al3+、 Fe3+,Al3+与AlO2—,
交流研讨
1.为什么KAl(SO4)2 , FeCl3 等盐可用做净水剂? 2.纯碱为什么能去污力?去污是为何用热水? 3.泡沫灭火器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 4.在必修I学习胶体性质时,我们知道制取氢氧 化铁胶体时是在沸水中滴入FeCl3溶液,你现在 知道其中的原理了吗?
氮肥混合施 用
NH4++H2O
NH3· H2O+ H+,
混施后,OH-与H+中和成水,使两种盐的水解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大量的NH3·H2O,
进一步分解成NH3逸出了,从而降低了肥效。
பைடு நூலகம்
探讨与交流
科学探究3:炸油条或油饼时为什么要放明矾与纯碱?
Al3++3H2O CO32-+H2O HCO3-+H2O
在一定条件下,当盐类的水解速率等于中和速率时, (动态平衡) 达到水解平衡。
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的水解与电离的比较:
① HCO3 – + H2O ⑴ NaHCO3 ② HCO3 – + H2O
程度: ① 水解
>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答案】D【解析】A项,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且Ka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a1不变,A项不正确;B项,通入CO2,CO2+2OH-===CO32-+H2O,
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项不正确;C项,加入NaOH固体,
平衡逆向移动,但溶液中c(OH-)增大,pH增大,C项不正确;D项,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增大,D项正确。
(人教版选修4) 第 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人教版选修4) 第 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联系化学平衡移动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探究、问题 讨论,理解内因(有弱)是盐类水解的决定因素,能利用 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同离子等)对 盐类水解影响。
【讨论交流】已知相同条件下,0.1 mol·L-1 NaF与 0.1 mol·L-1 CH3COONa,其pH的大小为NaF<CH3COONa,可 得出什么结论?
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水解平衡 状态(简称水解平衡)时,盐水解的程度大小主要由盐的本质属性所 决定。生成盐的弱酸酸性越弱,其盐中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 生成盐的弱碱碱性越弱,其盐中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通常 称为“越弱越水解”。
【对应训练】
(人教版选修4) 第 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32
-+H2O 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
增大
B.通入CO2,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减小 C.加入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pH减小
D.升高温度, 增大
(人教版选修4) 第 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那么盐类水解有什么应用呢?
[板书]四、盐类水解的应用
[讲]盐类水解的程度一般很微弱,通常不考虑它的影响,但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考虑水解。
[板书]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或PH范围)要考虑水解
[讲]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因为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NH4Cl,所以PH<7,溶液显酸性
课题: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二)
授课班级
课时
教学
目的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
重点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难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知识
结构
与板
书设
[过]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考虑水解呢?
[板书]3、不考虑水解的情况
[讲]不水解的两种可溶性强酸强碱盐溶液相混合,按复分解进行分析,如BaCl2+Na2SO4==BaSO4+2NaCl。水解反应不能相互促进的、可溶性强酸强碱盐相混合,一般按复分解进行,如BaCl2+Na2CO3==BaCO3+2NaCl。若是具有氧化性的盐和具有还原性的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Cl3+Na2S==2FeCl2+2NaCl+S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掌握和理解,硫酸氢钠和氯化钠都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另外两盐均水解,水溶液都呈碱性,其水溶液碱性的相对强弱可依“越弱越水解”的规律比较,即组成盐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成的弱电解质,电离度越小,该盐水解程度就越大,乙酸钠和苯酚钠的水解产物分别是乙酸和苯酚,因为苯酚是比乙酸更弱的电解质,即苯酚钠的水解程度大,其水溶液的碱性较强,pH也较大,正确选项为D。
[随堂练习]1、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NaHCO3溶液(0.1mol/L)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则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
②NaHSO4,③NaCl,④ ,按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5、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6、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时也要考虑盐类的水解
7、某些试剂的实验室贮存要考虑盐的水解
8、用盐作净水剂时需考虑盐类水解
9、Mg、Zn等较活泼金属溶于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Cl3、FeCl3等)溶液中产生H2
10、某些盐的分离除杂要考虑盐类水解
11、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常利用盐的水解知识
[板书]三、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讲]当水解速率与中和反应速率相等时,处于水解平衡状态。若改变条件,水解平衡就会发生移动,遵循勒沙特列原理。
[板书]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讲]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科学探究]探究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实验过程:1、从反应物性质考虑,FeCl3是否容易发生水解?水解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应用平衡移动原理,从反应条件考虑,影响FeCl3水解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参照下表设计、写出实验步骤
序号
3、通过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Fe3+水解是一个可逆过程
(2)水解平衡也是一个动态平衡
(3)Fe3+的水解属于吸热反应
(4)改变平衡的条件(如温度、浓度等),水解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5)当加入的物质能与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很难电离的弱电解质,Fe3+的水解程度就可能趋向完全
[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研究水解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2、加热蒸干盐溶液析出固体
13、判断盐对应酸的相对强弱
14、制备纳米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回顾]盐类水解属于离子反应,其实质是: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水解平衡就是一种化学平衡,盐类水解的程度大小与物质的本性相关。因此,反应中形成的弱酸或弱碱电离程度越小,则盐的水解程度越大。盐类水解也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可能影响因素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1
盐的浓度
2
溶液的酸碱性
3
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与同学交流
[投影小结]1、因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生成的Fe(OH)3是一种弱碱,并且难溶,所以FeCl3易水解。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3H2O Fe(OH)3+3H+
2、影响FeCl3水解的因素有:(1)加入少量FeCl3晶体,增大C(Fe3+);(2)加水稀释;(3)加入少量盐酸,增大C(H+);(4)加入少量NaF晶体,降低C(Fe3+);(5)加入少量NaHCO3,降低C(H+);(6)升高温度
判断上述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依据有多种,一是平衡原理,二是可以通过溶液颜色深浅变化作判断(如加热时,溶液颜色明显变深,表明平衡是向水解方向移动);三是通过溶液酸度变化(如加入少量FeCl3晶体前后,测溶液PH的变化);四是观察有无红褐色沉淀析出(如加入少量NaHCO3后,使Fe3+的水解程度趋向完全)

三、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2、外因:
(1)温度:升温促进水解
(2)浓度:稀释促进水解
(3)外加酸碱
3、不考虑水解的情况
四、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或PH范围)要考虑水解
2、比较盐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或离子数时要考虑水解。
3、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
4、制备某些无水盐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板书]2、外因:
(1)温度:升温促进水解
(2)浓度:稀释促进水解
(3)外加酸碱
[讲]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稀释盐溶液,可促进水解,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虽然正向移动,但水解程度减小。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H+,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进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